古代门上总有个怪物,这个怪物嘴里叼的是什么?
门上的怪物叫“铺首”,嘴里衔的是门环。“铺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产物之一,在古代大门上是必备之物,在古代人民的心中有“辟邪,护宅”等的作用。而门把手这类是近代才出现的产物,所以古代的门环就代替了门把手的作用。
“辅首”的出现很早,在古老的商代就已经出现。“辅首”又叫“门辅”,并不完全都出现在大门上,在瓷器,祭祀用具,陵墓棺材上都有“辅首”的身影。
“辅首”与传说中的椒图有些相像。椒图是龙的九子之一,椒图形如蚌,背上有一个防御力十足的“保护壳”,再遇到危险的时候,会把自己缩回壳中,使自己免受其害。所以人们喜欢把椒图的雕饰用在大门上,寓意保护宅院。同时椒图作为龙最小的儿子,性情温柔顺服,喜好安静,所以把它放在门上,也有人民希望自己家宅安宁的意思。椒图在明清之前就是“辅首”,在明清之后,才将两者有所区分。
“辅首”的样式也不都是椒图的样子,在阶级分明的时代,万事万物都是不能随便用的,不仅起名,穿衣,吃食,行礼,甚至住的也是如此。
“辅首”的材料往往是由雇主提供,普通的平民老百姓家往往是熟铁所制,造型多为简单的六边形,菱形,圆形等,在边缘刻上花草,卷云纹,门环也是普通的圆形,树叶形,令箭形等,主要以实用为主。大户人家比如小县令,有钱的富绅,大财主,他们的“辅首”会更加华丽一些,不论是材料还是花样,甚至大小都不一样了。而皇室比如皇宫,对于他们来说,“辅首”更多是代表一种实力,代表地位,他们的“辅首”大多是鎏金的,造型往往是各种猛兽凶物,甚至更加巨大。
“辅首”和屋脊兽,一样都是古代劳动人民富有创造性和代表意义的特殊文化。
古时候门上嘴里叼着个环的怪物传说中是龙的第4个儿子。因为他的四太子出生虽然十分富贵,但是性格非常孤僻,不喜欢与人交流,更是不喜欢有人进入他的巢穴,所以古时候的人们就将他这种性格比喻成现在所说的宅男和守财奴,所以古代人用它来守门是再适合不过的了。但其实古代的门一般都是双开,而两扇门上的这两个东西合起来叫做铺首,而扑手嘴里叼着的圈圈叫做门环。
严格的来说,古代只有一些官宦人家或者是做生意的比较大的家庭,门口才会有这样子的装饰,一般普通人家是装不起这种东西的。这个东西一方面是作为门上的装饰,另一个更重要的作用便是用来敲门,我们看的古装剧里也经常会有这个东西出现,而且一般到人家家去敲门,不是像现代一样用手指在门上敲击,而是用门环去敲击门,因为古代的门都是比较厚的,而且是木质的,如果用手敲的话很难敲出较大的响声让别人来开门。
但是一些平常人家都会用一些简易的装饰来代替铺首,毕竟工艺复杂的装饰普通人家是觉得没有必要的,只有一些地位较高的人才会将自己的门面装饰的比较好。而这种装饰最早也不是出现在门上的,而是在青铜器上为了方便搬运而出现的提手。后来逐渐演变成了大门的装饰,而且有最简易的图画演变成了饕餮纹装饰,饕餮在轮廓时期是一种人面羊身虎齿人爪的恐怖形象,所以以他的纹路来贴在大门上也会有一定的辟邪作用。
但由于工艺的改进和人们审美的变化,饕餮的纹路便不再流行,慢慢演变成了现在的龙的模样。但是就样式而言也并不是千篇一律的,有许多工艺精细的铺首看起来是十分温和精致的。而有的比较庄严的地方,就会做成较为恐怖的样式,让人看起来便肃然起敬。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我认为我们应该多去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习俗。俗话说“我们都是龙的传人”,在古代中国的民间很多大户人家的大门都是很豪华的,基本上家家户户的门上面都会雕刻很多的图案,这些图案基本上都是跟中国的传统习俗和文化有关的。尤其是在门的把手上会有一个很霸气的动物图案,这个图案至今为止都非常地常见,我相信很多人虽然见过这样一个图案,大多数都不知道这个图案是什么动物,和这样一个在门上的东西叫什么名字,这个动物就是饕鬄。这个图案在一开始出现的时候是被雕刻在青铜器上面而不是门上。到了秦朝时期才逐渐地被用来雕刻在门把手上用来敲门,它也拥有了专有的名字,叫做铺首。随着时间的演变,我们现在看见的铺首有大多数已经不再是用饕鬄的原型来雕刻的了,而是换成了另外一个叫做椒图的动物原型。据很多民间流传下来的说法了解到,椒图是龙的九个孩子里的一个,说它是龙的第五个儿子。但是这个说法的真实性到底有多少也无从知晓,不过它的寓意一定是非常好的,也因此没有人会去在意这些问题。民间传说说到,根据面相来看椒图是一个很顾家的“男性”,不仅如此它还非常喜欢钱,这样的一个男性用来看家门是特别适合的,有它看住家门家里一定会和和气气、步步高升。但是从造型上来说,这个铺首的制作过程非常的复杂,耗费的材料也很多,所以能够用这样的铺首的人家都一定是大户人家。不管是什么图案寓意都非常好的,都会让我们的家庭和气生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