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还是采用廉颇的计策,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第一种,是秦军最后发现远程作战实在是花费太大,而且不能速战速决,于是退兵了。第二种,就是白起一怒之下还是灭了赵军,区别就是可能因为带兵是廉颇,所以结局不是那么惨,第三种情况就是暂时议和。
秦国由于连年作战,国内消耗太大,就算是再厚的家底,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所以但是得秦军也是已经饿的在崩溃的边缘挣扎。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在看不到希望的情况下,秦军是极有可能撤兵的。毕竟,秦国的目的是横扫六国,万一在赵国这里耗费的太久,被其他国家偷袭了老家就得不偿失了。
第二种情况就是白起还是会用其他方法,然后消灭赵军。白起是当时最有名的将军之一,他出名靠的是实力,手下也都是悍将勇兵。而廉颇自己虽然也很厉害,但是耐不住时间一长,赵军越来越惧怕秦军的势力,在气势就会输给秦军。但是因为带兵的是廉颇,可能输的不像赵括那么惨,估计还是能生下许多人。
第三种议和也很有可能。一来说当时赵国就有人提出要议和,而且赵王的决心也没有那么坚决。二来说秦军耗的时间太长,也需要资金补助,先要上大批财物,耗费赵国经济,自己回去养好返回来再打赵国这也是很有可能的。只不过,这些都是假设,战场上变化多端,谁也不能预料到底会发生什么。
长平之战中,若赵国继续采用廉颇坚守耗敌之策,结果会怎样?
长平之战——冷兵器时期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大秦帝国由素有战神之称的白起将军(包括王龁)为将领的秦国锐士,对抗赵国亦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廉颇将军(包括赵括)所领的赵军。两国将士在赵国之地长平因为上党之争而爆发的大规模的战争。
结果是赵国几乎全军覆没,经此一战大伤元气,再也不是能和秦国抗衡的战国时期的大国。长平之战之初,采用的是廉颇的耗敌之策,而后更换,那若廉颇继续采用耗敌之策结果会怎样呢?有两种结果:一是耗秦军而胜,二则是抵不过拥有巴蜀之地的秦国。
耗秦而胜战初,秦国数战连胜,而赵军却节节败退,损伤惨重。战场上的局面对赵国十分不利。于是赵王就求和于秦,不料却被秦戏耍,再来廉颇将军使用坚守耗敌之策也兵败城毁使赵国蒙羞。赵王便启用了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了廉颇。赵括遵照了赵王的指示,变更了廉颇的防御部署,更换了将吏,使用了和廉颇将军的相反之策,组织了进攻最终被坑杀四十万将士。继续采用廉颇坚守耗敌之策。两国倾尽全部国力,抗衡到最后时刻,赵国采用连横之策,又加之后来信陵君的围魏救赵,也许赵国平到最后会打败秦国胜利呢。但这种可能性是较小的。为什么这么说呢?请看第二点!
亦失败而归这个可能性是有的,而且还占有较大的可能性。那又为什么这么说呢?那就得说起司马错论罚蜀了。原文中道,司马错曰:“不然。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司马错论罚蜀的第一条原因就是从宏观上提出建立大秦帝国王业的一个最基础,必不可少的条件,即巴蜀之地,地域宽广物资丰沛,兵士强健百姓富裕,博学和德雪广施。而秦国此时地域狭小,百姓贫穷·,尚还不具备成就王业的基础条件,所以适和从易处着手,攻打巴蜀,增强秦国国力。于是秦王就下令司马错率军攻打巴蜀这块丰沃之地。
在秦昭王当国时期,李冰任蜀郡守, 父子二人领导着蜀郡百姓修筑了造福万代的都江堰还有其他水利工程。加快了蜀地以水稻、桑蚕为主的农业开发和以井盐、蜀锦为代表的手工业开发,大大地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发展和巴蜀之地整个经济的繁荣兴旺。此后,巴蜀地区就成为秦国最稳定和繁荣的地区之一。这在秦国与东方六国斗争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长平之战中,巴蜀经过年复年的不断开发,变得更加稳定和繁荣。它成为秦国当之无愧的战略大后方,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大量的人力资源,取之不尽的粮食、蜀锦、井盐和其他军用物资,将会有效援助长平之战赵将廉颇的耗敌之策,更有力地支持了秦王的统一大业。所以说在对拥有巴蜀这块丰沃之地的秦国来说,耗敌也是徒劳的。赵国的军饷等物质比不上秦国的,那还没开战就已经失败了。
2019-08-22
消耗战主要是拼一个国家的国力。
在古代,评判一个国家的国力,一是看人口,二是看生产力,而生产力最主要体现在农业的发展。对照当时秦、赵两国的国力,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后,“耕战”被确立为秦国的国策,平时士兵们卸甲归田进行耕种,一旦发生战事,士兵拿起武器就上战场,而严厉的法制保证了国家机器强有力的运转,使得国力大增。
而赵国在赵武灵王时期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比如胡服骑射改革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但是赵国的改革主要偏向于军事、国家制度和商业,较少涉及农业,一般来说赵国士兵只负责征战,不负责耕种。
因此赵国的农业水平明显落后于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