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挞多少度能烤熟?
第一步,将大块的黄油切成小丁。
第二步,1.面粉里面放入一小勺盐。两勺或者三勺或者四勺糖(看个人情况。喜欢吃甜的就多放点)。还有切成块状的黄油。一起和面粉搅匀。2.用牛奶和面(其实用清水就好。可是我个人喜欢奶味比较重的。)注意:和面的时候。牛奶或者清水是一点点倒进去的。不要一次倒好多。一点点揉。
第三步,1.把面团擀成薄片。2.把起酥片(马其林片)夹到里面。(如果没有这个的孩子们。就把黄油切成小块儿装在保鲜袋里。然后擀成片儿状。放到冰箱里冷藏成硬的就OK了。一样用。味道也很好)
第四步,合起来。注意边缘要合好。否则擀的时候马其林起酥油会往外流。起酥油片要稍微硬一点才好包裹。若果太软,说明已经快溶化了。一擀,油就流出来了。擀的时候,力度一定要掌握好,擀不好,油就会从面里流出来。擀成薄片后。两边对折!!!然后对折的两片合起来!!!就像叠被子一样。这样的目的是为了层层更多。叠一次。就可以放冰箱中冷藏10分钟-30分钟,醒面团。这样放入冰箱醒一下松筋,层与层之间才会蓬松,不会压叠在一起。如果没有时间,不放冰箱也可以,只是蓬松的效果没有那么好。
第五步,1.把刚成叠了很多次面。擀成0.3cm厚。(你要用多少就擀多少。我用了刚才的3/2的面。做了15个蛋挞皮哦)2.然后卷起来。3放入冰箱冷藏30分钟。3.冷藏好后的千层酥皮卷,拿出来切成大小均匀的小卷。
第六步,1.切好后的小卷,拿起一个小卷,在面粉里沾一下。2.放入蛋挞模,沾面粉的一面朝上。3.用两个大拇指把小卷捏成蛋挞模的形状。捏好后的蛋挞皮静置松弛20分钟。
第七步,蛋挞皮都做好了。接下来肯定是蛋挞水。就是中间的部分了。1.材料:糖。炼乳。奶油。面粉。鸡蛋。牛奶。2.做法:在碗中倒入淡奶油、牛奶、糖、炼乳,加热并不断搅拌,直到糖全部溶解。冷却至室温后,加入鸡蛋黄和低筋面粉,搅拌均匀后,过筛即成蛋挞水。把搅均匀的蛋挞水。倒入蛋挞皮里面。
第八步,装入烤盘,放入预热好的烤箱烤焙,200度-210度左右,25分钟左右,烤至蛋挞水表面出现焦点点即可。
出炉后,切点水果,再进去烤个20分钟就大功告成了!
蛋挞(Egg Tart),是一种以蛋浆做成馅料的西式馅饼;台湾称为蛋塔,"挞"是英文"tart"的音译,意指馅料外露的馅饼(相对表面被饼皮覆盖,馅料密封的批派馅饼)(pie);蛋挞即以蛋浆为馅料的"tart"。做法是把饼皮放进小圆盆状的饼模中,倒入由砂糖及鸡蛋混合而成之蛋浆,然后放入烤炉;烤出的蛋挞外层为松脆之挞皮,内层则为香甜的黄色凝固蛋浆。初时茶餐厅的蛋挞都比较大,一个蛋挞便可以成为一个下午茶餐。香港不少酒楼的点心中也包括蛋挞仔(小型蛋挞)
葡萄牙式奶油挞,又称葡式蛋塔,港澳地区称葡挞,是一种小型的奶油酥皮馅饼,其焦黑表面(是糖过度受热后的焦糖)是其特征。相传最晚在18世纪葡萄牙里斯本热洛尼莫修道院的修女发明的。1837年开始在世俗饼店有售,当时因为店子位处里斯本的贝林区而称为贝林挞。
最早的葡式蛋挞来自英国人Andrew Stow,他在葡萄牙吃到里斯本附近城市Belem的传统点心Pasteis de Nata后,决定在传统食谱上加进自己的创意,于是1989年在澳门路环岛开设安德鲁饼店,用猪油、面粉、水和蛋,以及英国式的糕点做法,创作出广受欢迎的葡式蛋挞。
葡挞虽然是安特鲁所创,然而扬名却是拜安德鲁和妻子的婚变所赐。1996年,安德鲁和妻子玛嘉烈婚姻破裂。
玛嘉烈离开安德鲁另起炉灶,把原先属于自己名下的店子改名"玛嘉烈",又落户香港和台湾,不经意地卷起了一阵葡挞旋风。
正宗的玛嘉烈葡式蛋挞必须用手制作:精致圆润的挞皮、金黄的蛋液,还有焦糖比例,都经过专业厨师的道道把关,才臻于普通蛋挞难以达到的完美。上桌的玛嘉烈蛋挞的底座就像刚出炉的牛角面包,口感松软香酥,内馅丰厚,奶味蛋香也很浓郁,虽然味道一层又一层,却甜而不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