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水的新加坡是如何保障国民饮水问题的?
新加坡在20世纪末时提出了新生水的设计路线,将经过处理后的污水达到可以饮用水的标准,这不但解决了新加坡水资源缺少的问题,同时还打造了一个完善的水科技及产业创新体系。而且新加坡这个国家也是非常有钱的,他们也可以向邻国购买淡水资源来饮用的。
新加坡政府的研发重点在于增加水源、保持水质以及如何降低用水成本。购物天堂是对香港的雅称。香港素来被中外游客称作“购物天堂”,香港店铺售卖着世界各地不同特色的货品,由国际顶级品牌至地方特色小商品。 因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采取低税率政策,在香港出售的大部分商品都不征税,所以在香港购物,货品价钱相应较低,普遍低于其他国家地区。
新加坡这个国家他也是一个军事强国。在香港购物、不论是货品种类、价格还是服务,都是世界知名的。加上香港的零售商铺每年都有多次换季减价的促销活动,为顾客提供额外的优惠。香港的服务员大多受过专业的优质顾客服务训练,态度殷勤友善,服务以客为先。故来香港旅游必能享受到称心满意的购物经历。香港几乎成为内地游客出境购物的首选地。
新加坡国家他的新生水的设计路线有最严格最有效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建设深层的管道来进行污水的排流,然后将污水处理后再重新回收利用。
新加坡地处赤道,四季如夏,属于热带雨林气候,一年中雨水充沛,绿色常青。如果说新加坡是个缺水的国家,可能没有人会相信,但是新加坡确实曾经是世界上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倒数第二的国家。
对新加坡人来说,如果有一个星期不下雨,那肯定觉得不正常了;如果有两个礼拜不下雨,那简直就是天大的事儿了。说到这儿,再说新加坡缺水,可能真的没人会相信,但这确实是事实。新加坡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城市国家,但是它又是一个缺乏淡水的国家,独立以后的若干年,它的日常生活用水几乎全部都是从邻国马来西亚进口。
水已经成了新加坡人一种难以释怀的心病。新加坡政府认识到,淡水对于新加坡人来说,就像人体血管里的血液一样重要,一旦被断,等于国家安全就受到了威胁。所以水的问题在新加坡已经上升到战略的高度,政府对此高度重视。
地处岛国,四面环海,新加坡最不缺的就是海水。所以在解决水的问题上,新加坡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淡化海水。2005年9月,大士新泉海水淡化厂项目正式启动,为新加坡开辟了一项新的水源。该厂每天可生产13.6万立方米的淡水,是东南亚规模最大的反渗透技术的海水淡化厂之一。
反渗透法淡化海水示意图
尽管新加坡科技发达,技术先进,海水淡化不成问题,但是海水淡化的成本却是一个不能不考虑的现实问题,毕竟这是一项涉及到子孙后代的宏大工程。所以海水淡化只能是其中一个选择,即解决应急问题或者部分问题,但不能解决新加坡用水的全部问题。
新加坡政府解决水资源问题的第二种方法,就是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回收所有的工业和家庭生活废旧水,然后经过各种过滤和消毒,使其达到可以饮用的水标准,即所谓的新生水。新生水是将处理过的用后回收水经先进的膜技术进一步净化而产生出来的,通过了6.5万次的科学测试检验,不仅超纯净,而且超越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饮用水标准。目前新生水主要供应给工商业用户使用,由于其高度纯净,所以是高质量晶片厂的理想用水。另有少量(5%左右)的新生水被注入国家蓄水池(库),与其它生水混合,最后再处理成饮用水。目前新加坡共有五座新生水厂,所生产的新生水差不多能够满足全岛30%的用水总需求。
为了切实提高民众对水的了解和认识,新加坡政府公用事业局2003年还兴建了“新水访问中心”.通过对新水生产过程的解剖,让人们了解生活废水是如何一步一步地变成洁净的食用水的。不仅让民众了解水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更让人们知道水的来之不易。在让人们免费参观的同时,还让参观者免费品尝瓶装的新生水,让人们亲身感受新生水的魅力。新水访问中心开幕至今已经吸引了超过75万人次的参观访问,发放了1500多万瓶免费的新生水。2005年该中心更被当地旅游局评为集观光、休闲与教育于一体的旅游项目而获得奖新加坡新生水厂储水罐
新加坡政府解决水问题的第三个措施就是充分利用新加坡天然的地理优势,把热带雨林气候带来的一年四季充沛的雨水转化为饮用水。为此,新加坡政府开始在全岛范围内大兴水利设施,修建蓄水库和蓄水池。同时在所有的城市道路和街道两旁以及所有的居民住宅区修建蓄水管道,把雨水收集起来,然后加以利用。新加坡政府的计划是最终把全岛集水区的面积扩大到全岛面积的90%,以“采集每一滴雨水”.目前新加坡共有15个蓄水池(库)和一个在下暴雨时防洪的雨水收集池系统,随着榜鹅蓄水池和实龙岗蓄水池今年的落成,新加坡集水区面积已经从占全国面积的一半,扩大到三分之二,全国几乎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水库,新加坡的贫水状况得到了彻底的改观。
在采取各种措施扩大水源、增加水量的同时,新加坡政府还想出各种办法让民众亲水、爱水,以保护自己有限的水资源。如政府出资把各个大型的集水区改建成无污染、环保型的水上游乐中心和水上公园;街边和道路两旁的蓄水沟也都用花草装点的更加漂亮。换句话说,就是新加坡本地的大小河流将来都有可能成为供水来源,政府采用“双用海水淡化器”技术,利用靠近海岸线的小河小溪的水源生产用水。“双用海水淡化器”的原理是在感应水源的盐性后,自动启动海水淡化程序或新生水处理程序。另外,随着集水区面积的不断扩大,居民住家附近的沟渠也会成为集水点,因此,政府时刻提醒居民为了自己能喝上洁净的饮用水,一定要保持周围水源的干净。
从这个城市规划模型上可以看出,以前环绕城市的海水湾已经完全成了淡水集水区。
到了2060年,预计新加坡的人口将达到650万至690万,那时全岛的用水量将从目前的每天3.8亿加仑增加到7.6亿加仑,是目前的两倍。其中家庭用水量所占的比重将从现在的45%降低到30%,非家庭用水量则从目前的55%增加到70%。
新加坡政府认为,能够确保充足供水实际上并没有解决水资源的全部问题,因此,除了开源之外,新加坡政府也非常重视节流。政府公用事业局建立了一个广泛的节约用水计划(如梯级水价等),鼓励居民和工业用户理性用水。在这个计划下,新加坡的人均家庭用水量已从2003年的每日165公升下降到目前的155公升。新加坡政府的目标是在20年以后,即到了2030年的时候,人均家庭用水量能够降到每日140公升的水平。
目前,新加坡政府的研发重点在于增加水源、保持水质以及如何降低用水成本。未来十年的研发重点则放在提升能源效率、水质监测以及减少水蒸发。
如此以来,通过新生水、国内集水区水源、进口水和海水淡化这四项措施,新加坡基本上解决了全岛的缺水问题。但是新加坡公用事业局并没有满足现状,他们仍然继续投资于科技与研发,以寻求更具成本效益的生产与处理用水的新途径。另外,新加坡公用事业局还建立了一整套的关于水资源的计划,不仅在生产食用水的每一个阶段都严密监测水的质量,以确保其品质优良,而且在落实各项计划的同时,公用事业局还高度关注环境、景观和社区的需求,以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