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物理勘探面临的任务
2020-01-17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1.基础地质调查
基础地质调查是提供国家地质状况的基本信息,以及经济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需基础资料的一项重要工作。基础地质调查的成果在能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和其他自然资源勘探中有着广泛用途。我国陆地全面的地质调查工作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一些成果,由于受当时技术水平和条件的限制,区域地球物理参数偏少,精度偏低,成果表现形式单一,并有不少空白,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需求。
我国正在进行的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其中基础地质调查占有重要位置,并强调基础地质填图与地质科学研究紧密结合,强调多学科、多手段进行重大地学基础理论和经济技术综合评价研究,探索区域地质调查和地学研究紧密结合的创新体系。因此加大遥感、航空物探、高精度重力测量等地球物理工作,以及GIS在区域地质调查中的应用,有着重要意义。特别是在覆盖区和交通不便的广大西部地区,地球物理勘探将发挥重要作用。
地球物理探测方法涉及电、磁、密度、声、核、热等多种物理性质,包括的地质信息极为丰富;工作空间广阔,包括陆地、海洋、空中和井下;服务领域宽广。因此,地球物理探测是资源调查的重要技术保证之一,也是“数字国土”工程的主要数据源之一。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的最新成果,建立科学的数据管理系统,将为三维地质填图创造条件。
2.固体矿产勘查
固体矿产地球物理勘查工作,将主要围绕铜等有色金属、铀、金、银矿和一些非金属矿开展工作。边远地区,尤其我国西部是发现新的矿产基地的主要目标区。在东部矿业发达地区急需寻找矿山的接替资源。物探在快速发现新矿产地、扩大矿区储量、寻找盲矿和解决矿山地质中的各类问题将大有可为。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通过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方法共发现物化探异常7.2万处,其中已检查的异常2.5万处,验证5600处,见矿3200处,发现大、中、小型矿床817处,取得了突出效果,但仍有4.7万处尚未检查验证。因此,运用综合手段,快速准确筛选各类异常,进行矿产资源远景评价和潜力评估,并部署综合地球物理方法进行各类异常的查证和对矿点、矿化点调查评价是一紧迫的任务。
为了顺利完成发现新矿产地的任务,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现有的地球物理方法技术,同时要研究开发新方法和新技术。
3.石油与天然气勘查
我国石油、天然气的勘探与开发后备基地严重不足,自1993年开始我国已成为石油净进口国。油气资源已成为影响经济和国防安全的重要因素。东部各油田多数已进入开发后期,一方面需要加强开发地球物理工作,以提高油气的采收率,另一方面则要加强深部和外围油气藏勘探。勘探中面对的将是一些构造复杂和岩性复杂的油气藏,如薄互层油气藏、火成岩裂缝油气藏和古潜山油气藏等,需要地球物理工作在理论、方法和技术上有新的突破。
我国西部是油气资源潜力巨大的地区,但是研究程度还很低,需要投入大量的工作。我国煤层气资源的潜力还有待深入研究和评价。
4.地下水资源勘查
我国水资源面临着严峻的形势,许多地区存在城市供水和农业用水不足的问题,特别是西部地区的水资源状况已成为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西移、促进西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西北干旱地区和西南岩溶石山缺水地区的地下水勘探工作,将是一项突出的任务。我国西北地区,包括内蒙古西部,面积达3.7×106km2,是我国主要干旱、半干旱的荒漠、黄土高原和沙漠分布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水资源极其短缺。为进一步查明西北地区地下水资源总体潜力,并有所突破,应该发挥航空物探、遥感,以及电磁法为主的综合物探的作用。
西南岩溶石山地区系指分布于滇、黔、桂、川、湘、粤、鄂七省区的联片裸露岩溶区,面积约54×104km2。该地区地形崎岖,山高水深,水土流失严重,地表水严重漏失,渗入地下深处。在这类地区,地下水的勘探,主要是以综合物探技术为先导,勘查岩溶发育特征与岩溶地区地下水赋存规律。
5.海洋矿产资源调查
我国海域面积为3×106km2,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km,海岛6500多个,大陆架总面积1.36×106km2,沿海滩涂面积约2×104km2,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海洋大国。海洋中蕴藏着非常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天然气水合物、滨海砂矿、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和热液硫化物矿产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巨大的经济价值。海洋资源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弥补陆地资源的不足。海洋资源地球物理调查已成为我国高技术发展领域的重要内容(刘光鼎,1997)。
6.地热资源勘查
根据我国地热资源的特点,既要继续加强西藏云南一带高温地热能源的勘探、开发和利用,同时要对广阔的具有隐伏地热资源潜力的广大平原地区加大勘探力度。虽然这些地区的热源大多数属于中低温地热资源,但分布广泛,其利用价值并不亚于高温地热发电。中低温地热资源的非电直接利用,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而且具有良好的环境保护效应。
2024-11-04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