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雷发明一百多年,身经百战,为何全世界只有9个国家能造鱼雷?
鱼雷顾名思义就是能在水里作战的导弹,所以鱼雷属于非常精密的武器,而且由于潜艇的体积约束还有大海的压强这些,想要研制出鱼雷并且能工在海里面成功打击目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目前世界上能够自主研发鱼雷的国家,只有9个,分别是美国、俄罗斯、中国、法国、英国、日本、德国、意大利、瑞典。而能够研发导弹的国家则有几十个。鱼雷的动力系统就是一个大难题,如今鱼雷的动力系统主要分为热动力、电动系统两种。热动力系统具有推进快、射程远等优点,电动力则由于噪声小、隐蔽性高等特点。实际上,先进鱼雷的推进系统和常规潜艇的“AIP”技术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常规潜艇往往拥有几千吨的排水量,而重型鱼雷只有几米长,1吨多的重量,要在里面实现同等技术,技术难度可想而知。
从世界上第一枚鱼雷“白头鱼雷”服役以来,鱼雷已经在水面舰艇上服役了上百个春秋。从最早的压缩空气动力鱼雷、火药燃气动力鱼雷,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内燃机鱼雷,再到现代的先进线导、自导鱼雷,鱼雷的技术水平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般来说,独立的火控雷达和导弹本身就能组成简单的反舰导弹系统,而潜艇的鱼雷则需要声纳、数据处理、专用鱼雷发射管甚至潜艇特殊的CIC控制台,才能实现准确的命中。
鱼雷就相当于水下的导弹。全世界能制造导弹的国家本就不多。而且由于潜艇体积的限制,导致鱼雷的体积不大但是鱼雷的精密程度不比导弹小。
鱼雷和导弹相当于同一类产品。导弹几十米长,但是鱼雷因为在潜艇中服役只能几米长,同等条件下将各种组件缩小,还要保证电子元件在水中高压高湿环境中的稳定性。鱼雷制造所需要的外壳也需要特殊定制,而这就需要知道原来的国家拥有非常深厚的基础科学底蕴,才能制造出鱼雷所需要使用的特种钢材。
由于鱼类的工作环境是在水下,它要克服水下环境对鱼雷的影响。巨大的水压,极高的湿度,以及水中环境的复杂性,都会对鱼雷的使用造成影响。
同时在水中前进,阻力是非常大的,因此鱼雷所使用的燃料也非常难以获得。需要经过数1000万级的试验配比,才能获得人类所使用的火药配方。对于小国来说,这是难以承担的财政负担。
而且鱼雷在水中攻击,目标是通过声纳等复杂的声学交互系统来进行定位的。但是鱼雷从发射开始就有非常巨大的声音,再加上水中其他各种杂音,因此想要使用鱼雷就相当于重新制造一套鱼雷定位系统。
透过一枚小小的鱼雷,就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制造鱼类需要从基础的钢材到电子各种电子设施以及各种电子元件的制造,还有导航系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