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个回答
展开全部
lz没要求必须是诗句吧
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为了他的出现,中国,也许等待了一千年,又一千年
他的出现,是偶然也是必然;他的才华,是凡人而又超凡;他的思想,出于瞬间而又影响深远;他的性格,既洒脱而又有常人的一面。
苏轼——中国文化史上的旷世奇才,罕见的多面手,多层次、全方位的文化——不仅仅是文学——巨子。神奇的文笔、渊博的学识、睿智的思想、高尚的人格、丰富的人生经历、多方面的巨大成就,还有,它永远不灭的那一份诙谐,真可谓: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他的名字就是一座丰碑!
他长于散文创作,《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名篇佳作脍炙人口,体现了中国文人的忧患意识和人文精神。他的诗,把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风格巧妙结合起来,多姿多彩,美轮美奂,代表了宋诗最高水平。他的词,清新豪健,题材广阔,挥洒自如,气势磅礴,开创了豪放词风。他的书法、绘画,也都达到了很高水平。除此之外,在哲学、茶道、烹饪、养生、园林艺术方面,他都有独到的造诣。
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推崇苏轼:“三代以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有之也。”他将屈原、陶渊明、杜甫、苏轼列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并且将他们的思想、人品、学问、才华、待人接物、立身行事,看成浑然一个整体,是有一定道理的。更足称道者,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文人,苏轼身上,既无头巾气,无山林隐逸气,亦无以富贵骄人气,无忠臣孝子气,无大作家架子气;既无大臣杜门思过之态,亦无谪宦战战兢兢之态。他与你我同在,同悲同喜,丝毫也不刻板,浑是率然纯真的真性情,真品格。
苏轼的一生,可以用“四个三”来概括:不忘三事——金榜题名、乌台诗案、太后恩宠;不忘三人——敬如父师的欧阳修、素为敬重又有矛盾的王安石、司马光;不忘三地——黄州、惠州、儋州;不忘三情——与苏辙的手足情、与王弗的生死情、与朝云的不了情。他生活中的每一个片断,几乎都与传奇相联系。例如,金榜题名时,他由第一变成了第二,却反而更为出名;乌台诗案中,他九死一生,被贬黄州,却反而出现了创作的黄金时期;他赠弟辙、悼亡妻的词篇,被人们万口流传,历久而不衰……
在为人上,苏轼在几乎丧命的逆境中保持坚贞气节和独立人格,决不随波逐流;在为官上,苏轼坚持为官一地,造福一方,徐州防汛,杭州筑堤,儋州授馆,兴修水利,架桥凿井,赈灾施药,都于史有征;在人生态度上,苏轼即使在身处绝境时,也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追求……
由于苏轼多方面的巨大成就,由于他更多的人民性,由于他时时闪现着智慧光芒的睿智思想,由于他超凡脱俗的旷代才华,千年以来,他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而有口皆碑;更由于生活经历的丰富性,他常常成为人们谈话的话题及内容。自然而然,学生们在作文时,也往往喜欢用东坡事迹作话题或材料,毫不夸张地说,有作文处尽可以有东坡。这正是因为,苏轼的精神与思想,早已融入了中国的文化与历史,还在影响着我们生生不息的文化创造和传承。
王国宪在《重修儋县志叙》中评价苏轼,“以诗书礼乐之教转化其风俗,变化其人心,听书声之琅琅,弦歌四起,不独‘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辟南荒之诗境也。”
董其昌作过一段著名的跋语:“东坡先生此赋,楚骚之一变也;此书,‘兰亭’之一变也。宋人文字俱以此为极则。”这是对苏轼的《赤壁赋》及其书法最为深切而崇高的评价。
燮星期《原诗》说:“苏轼之诗,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
赵翼《瓯北诗话》说:“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尤其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为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而其不如李、杜处亦在此。”
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为了他的出现,中国,也许等待了一千年,又一千年
他的出现,是偶然也是必然;他的才华,是凡人而又超凡;他的思想,出于瞬间而又影响深远;他的性格,既洒脱而又有常人的一面。
苏轼——中国文化史上的旷世奇才,罕见的多面手,多层次、全方位的文化——不仅仅是文学——巨子。神奇的文笔、渊博的学识、睿智的思想、高尚的人格、丰富的人生经历、多方面的巨大成就,还有,它永远不灭的那一份诙谐,真可谓: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他的名字就是一座丰碑!
他长于散文创作,《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名篇佳作脍炙人口,体现了中国文人的忧患意识和人文精神。他的诗,把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风格巧妙结合起来,多姿多彩,美轮美奂,代表了宋诗最高水平。他的词,清新豪健,题材广阔,挥洒自如,气势磅礴,开创了豪放词风。他的书法、绘画,也都达到了很高水平。除此之外,在哲学、茶道、烹饪、养生、园林艺术方面,他都有独到的造诣。
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推崇苏轼:“三代以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有之也。”他将屈原、陶渊明、杜甫、苏轼列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并且将他们的思想、人品、学问、才华、待人接物、立身行事,看成浑然一个整体,是有一定道理的。更足称道者,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文人,苏轼身上,既无头巾气,无山林隐逸气,亦无以富贵骄人气,无忠臣孝子气,无大作家架子气;既无大臣杜门思过之态,亦无谪宦战战兢兢之态。他与你我同在,同悲同喜,丝毫也不刻板,浑是率然纯真的真性情,真品格。
苏轼的一生,可以用“四个三”来概括:不忘三事——金榜题名、乌台诗案、太后恩宠;不忘三人——敬如父师的欧阳修、素为敬重又有矛盾的王安石、司马光;不忘三地——黄州、惠州、儋州;不忘三情——与苏辙的手足情、与王弗的生死情、与朝云的不了情。他生活中的每一个片断,几乎都与传奇相联系。例如,金榜题名时,他由第一变成了第二,却反而更为出名;乌台诗案中,他九死一生,被贬黄州,却反而出现了创作的黄金时期;他赠弟辙、悼亡妻的词篇,被人们万口流传,历久而不衰……
在为人上,苏轼在几乎丧命的逆境中保持坚贞气节和独立人格,决不随波逐流;在为官上,苏轼坚持为官一地,造福一方,徐州防汛,杭州筑堤,儋州授馆,兴修水利,架桥凿井,赈灾施药,都于史有征;在人生态度上,苏轼即使在身处绝境时,也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追求……
由于苏轼多方面的巨大成就,由于他更多的人民性,由于他时时闪现着智慧光芒的睿智思想,由于他超凡脱俗的旷代才华,千年以来,他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而有口皆碑;更由于生活经历的丰富性,他常常成为人们谈话的话题及内容。自然而然,学生们在作文时,也往往喜欢用东坡事迹作话题或材料,毫不夸张地说,有作文处尽可以有东坡。这正是因为,苏轼的精神与思想,早已融入了中国的文化与历史,还在影响着我们生生不息的文化创造和传承。
王国宪在《重修儋县志叙》中评价苏轼,“以诗书礼乐之教转化其风俗,变化其人心,听书声之琅琅,弦歌四起,不独‘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辟南荒之诗境也。”
董其昌作过一段著名的跋语:“东坡先生此赋,楚骚之一变也;此书,‘兰亭’之一变也。宋人文字俱以此为极则。”这是对苏轼的《赤壁赋》及其书法最为深切而崇高的评价。
燮星期《原诗》说:“苏轼之诗,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
赵翼《瓯北诗话》说:“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尤其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为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而其不如李、杜处亦在此。”
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展开全部
他才华横溢、洒脱豪放,
他命运多舛、幽默达观,
他以他的天才、渊博、超逸、多情,留下了一段段传奇佳话。
他就是历经千年仍散发着魅力光彩的苏东坡!
“朱衣点头”赞苏轼
一直喜欢读苏东坡先生的诗句,不是我能够用诗人的眼光玩味韵律的美妙,我是没有这种能力的。之所以抖胆说喜欢苏轼的诗,完全是因为每每当我与东坡先生的诗句相遇的时候,就会清晰地感觉到,先生诗中的文字,先是在我的视野里如紫云成盖,五色分明,然后才下入发际,渐渐入顶,似雨收敛云入山,之后便透皮入肉,至骨抵脑,那个被浸润后的爽快劲,迄今还在我的身上萦来绕去。而且,这样的萦来绕去的姿势,始终象极了穿在神仙身上的红袍在风中舞荡不止。估计红袍神仙不仅仅只是在风中惬意于舞动,抑或他在邂逅到一篇好文章的时候,也是会舞荡不止吧,否则在如何判断文章好坏时,欧阳修一辈子也不会只希望前面那位穿红袍的神仙暗中点头了,更不会为了称道苏轼的考卷而留下“文章千古无凭据,但愿朱衣暗点头”的诗句了。
红袍神仙频频点头,既是为苏东坡的诗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的委婉;“至今欲食林甫肉,无人举觞酹伯游”的怒骂;“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的同情;“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灼见;“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的潇洒,更是为从这些气质和特色的背后飘逸而出的澄明宁静、大彻大悟的心灵境界。
苏东坡曾经说:“未有天君不严而能圆通觉悟者。”解脱、或佛道,皆始于此心的自律。人在能获得心的宁静之前,必须克服恐惧、恼怒、忧愁等感情。在黄州那一段日子,苏东坡开始钻研佛道,以后的作品也就染上了佛道思想的色彩。确实,除了在《安国寺记》、《养生诀上张安道书》、《论修养寄子由》、《养生论》、《从书养生后论》等作品中直接阐述瑜珈、佛道及中国医学传统的要素外,他的诗作品如《南乡子 自述》、《虞美人》、《黄泥板词》、《承天寺夜游》和《荔枝叹》里,也有佛、儒、禅的浸润痕迹。
类似于荒野上的草芥的我,走在苏东坡先生的文字里,即使想象着自己的眼前也出现了“朱衣点头”赞苏轼的情形,我也无法完全嗅到先生文字里散发的最为质朴的气息,也无法用流连的眼波寻觅到先生作品里的真谛所在。于是只得沿循我目前所能把握到的,也就是那条把红袍——神仙逐渐演绎成袈裟——和尚——佛道——修炼——瑜珈的线索,继续向着深处探询。我的思想和行走的姿势开始出现了停顿,开始左顾右盼了,这不是我懒惰,不是我不积极吸收如涧水流淌而来的浪漫精彩的思潮,实则是因为我被身边的景象吸引了。仿佛海市蜃楼的虚幻景象在我的视野中越来越清晰:我竟然来到了释迦说法的灵山,看见释迦不说一句话,只把一朵花拿给大家看。众人面面相觑,只有摩诃迦叶与苏轼发出了微笑。结果,花在摩诃迦叶那里演变成了禅,在苏轼这里,却形成了“苏东坡听息功”。
梦幻般的虚拟景象,说没就没有了。然而,“苏东坡听息功”里“初睡时且于床上安置四肢,令稳,瞑目听息……”的文字,却是一次又一次真真切切地敲打在我的身上,让我获得了无论怎样也挥之不去的调身、放松、听息、按摩和止邪念的舒爽感觉。不由分说,我早已身不由己沉沦在了愉快之中。四肢舒服了,思想轻松了,情绪爽快了,意识活络了,对苏东坡先生的文字风格也由懵懂渐渐变得明朗了。同时明朗了的,是苏东坡先生将瑜珈、佛经、道藏和气功融入他的写诗作词之中,从而令他即使是被迁贬到海南岛,遭遇长达四年之久的流放生涯时,身体、意志和情操也没有被恶劣的环境压垮的原因。
逆流探源不难发现,瑜珈修炼不仅可以养生健体,更可以在瑜珈修炼绵延不绝的过程中,自始至终地灌养修炼者形成物我相融、脱落身心、从容豁达以及空灵自由的气功性思维方式,从而超越传统习惯的束缚,在一举一动里,充分展露出宛如风景画一样的忘我而意态悠闲的自然与纯真的情境。由此而言,有谁能够否认说,苏东坡先生钟爱诗词、书法、瑜珈、佛道、儒教、烹调、医术、炼丹、饮酒甚至对梦境的描述和研究等等举动不是物我相融思想的体现呢?还有谁能够否认说,先生洒脱、灵动、大器和优美的作品不是来自于“天人合一”的瑜珈修炼思想呢?
再次回顾苏东坡的一生,留在我视野里的,尽是先生的思想在奔跑中丢弃或者踩戒律于跃动的足下的情形。先生越来越多的诗词、书法或其他作品,仿佛象从藏经洞豁然开启的大门中涌出,坦露着胸襟与我邂逅、握手,让我在不亦乐乎间就轻而易举地窥见了类似于处女美妙裸体的真谛之所在。而且,凭籍这样的一次邂逅,我终于嗅到了先生身上散发出来的“不风流处也风流”的气息。陶醉归陶醉,但是我没有迷恋,一如先生没有被风流迷恋一样。因为在此刻我才忽然发现,先生的文彩是不为风流所迷的,也绝对不会去追求风流的——追求或是迷恋风流,反而不是风流。
如是一想,我陶然了。先前透皮入肉,至骨抵脑的那个在我身上萦来绕去的朦胧意识,散尽消失,清晰出现在我思想旷野里的,已经是一个全新的印象和情形——“朱衣点头”赞苏轼。
《三苏祠》赞东坡
清寒文士字子瞻,宦海风波意超凡。
不擅圆滑不徇私,进取退隐守信念。
浮巧轻媚抛云外,文如行云流水间。
民苦官横多障眼,人生感受入诗篇。
雄壮勃发词韵浓,意脉流动情怡然。
注释: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明月几时有”“水光潋滟晴方好”“横看成岭侧成峰”,这些千古绝唱,自小让作者就有着深深地崇拜。有机会到乐山,怎能不去三苏祠?在一个春光明媚的上午,我们风尘仆仆的赶到富有南国浓郁园林特色的“三苏祠”。
“三苏祠”在眉山县,为苏洵(公元1009—1066年)及其子苏轼、苏辙的故宅,后改为纪念“三苏”的祠堂。1928年辟为公园。解放后,园林祠宇亭榭恢复旧观,林木葱茏,幽篁苍翠,小溪环流,布局别具匠心。“三苏”在文学史上,有很高地位,同列于所谓“唐宋八大家”之中。苏轼(公元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他出生于一个清寒的文士家庭。父亲苏洵,由发奋读书而入仕。他受父亲影响走上了同样的道路。年轻时“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一生仕宦生涯坎坷。他的文学艺术成就为历代推崇。
苏轼一生中,对国家的政治事务,不管其见解是否正确,总是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尽言无隐”,不肯做圆滑的官僚、不盲从、不徇私,始终坚持黑白分明,表里如一的精神。在地方官位上,他关心民间疾苦,努力兴利除弊。作为一个富于社会责任感的士大夫,他具有坚定执着的品格。他的诗文成就为李杜、韩柳之后的高峰,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在散文写作方面,他最重视“以意为主”。因此,他反对“浮巧轻媚,丛错采绣”之文,重视在“意”的支配下,构成自由挥洒、变化无穷的风格。他的散文如行云流水,姿态横生。如《石钟山记》《放鹤亭记》《前赤壁赋》等。他的诗题材广泛,有不少反映民生疾苦和描写民间劳动与生活场景的诗,给人以别开生面之感。
他的词开一代新风,是豪放派的代表,开创了一种与诗相通的开阔高朗的艺术风格,与辛弃疾合称“苏辛”。他的书法、绘画成就突出,才华横溢,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他命运多舛、幽默达观,
他以他的天才、渊博、超逸、多情,留下了一段段传奇佳话。
他就是历经千年仍散发着魅力光彩的苏东坡!
“朱衣点头”赞苏轼
一直喜欢读苏东坡先生的诗句,不是我能够用诗人的眼光玩味韵律的美妙,我是没有这种能力的。之所以抖胆说喜欢苏轼的诗,完全是因为每每当我与东坡先生的诗句相遇的时候,就会清晰地感觉到,先生诗中的文字,先是在我的视野里如紫云成盖,五色分明,然后才下入发际,渐渐入顶,似雨收敛云入山,之后便透皮入肉,至骨抵脑,那个被浸润后的爽快劲,迄今还在我的身上萦来绕去。而且,这样的萦来绕去的姿势,始终象极了穿在神仙身上的红袍在风中舞荡不止。估计红袍神仙不仅仅只是在风中惬意于舞动,抑或他在邂逅到一篇好文章的时候,也是会舞荡不止吧,否则在如何判断文章好坏时,欧阳修一辈子也不会只希望前面那位穿红袍的神仙暗中点头了,更不会为了称道苏轼的考卷而留下“文章千古无凭据,但愿朱衣暗点头”的诗句了。
红袍神仙频频点头,既是为苏东坡的诗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的委婉;“至今欲食林甫肉,无人举觞酹伯游”的怒骂;“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的同情;“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灼见;“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的潇洒,更是为从这些气质和特色的背后飘逸而出的澄明宁静、大彻大悟的心灵境界。
苏东坡曾经说:“未有天君不严而能圆通觉悟者。”解脱、或佛道,皆始于此心的自律。人在能获得心的宁静之前,必须克服恐惧、恼怒、忧愁等感情。在黄州那一段日子,苏东坡开始钻研佛道,以后的作品也就染上了佛道思想的色彩。确实,除了在《安国寺记》、《养生诀上张安道书》、《论修养寄子由》、《养生论》、《从书养生后论》等作品中直接阐述瑜珈、佛道及中国医学传统的要素外,他的诗作品如《南乡子 自述》、《虞美人》、《黄泥板词》、《承天寺夜游》和《荔枝叹》里,也有佛、儒、禅的浸润痕迹。
类似于荒野上的草芥的我,走在苏东坡先生的文字里,即使想象着自己的眼前也出现了“朱衣点头”赞苏轼的情形,我也无法完全嗅到先生文字里散发的最为质朴的气息,也无法用流连的眼波寻觅到先生作品里的真谛所在。于是只得沿循我目前所能把握到的,也就是那条把红袍——神仙逐渐演绎成袈裟——和尚——佛道——修炼——瑜珈的线索,继续向着深处探询。我的思想和行走的姿势开始出现了停顿,开始左顾右盼了,这不是我懒惰,不是我不积极吸收如涧水流淌而来的浪漫精彩的思潮,实则是因为我被身边的景象吸引了。仿佛海市蜃楼的虚幻景象在我的视野中越来越清晰:我竟然来到了释迦说法的灵山,看见释迦不说一句话,只把一朵花拿给大家看。众人面面相觑,只有摩诃迦叶与苏轼发出了微笑。结果,花在摩诃迦叶那里演变成了禅,在苏轼这里,却形成了“苏东坡听息功”。
梦幻般的虚拟景象,说没就没有了。然而,“苏东坡听息功”里“初睡时且于床上安置四肢,令稳,瞑目听息……”的文字,却是一次又一次真真切切地敲打在我的身上,让我获得了无论怎样也挥之不去的调身、放松、听息、按摩和止邪念的舒爽感觉。不由分说,我早已身不由己沉沦在了愉快之中。四肢舒服了,思想轻松了,情绪爽快了,意识活络了,对苏东坡先生的文字风格也由懵懂渐渐变得明朗了。同时明朗了的,是苏东坡先生将瑜珈、佛经、道藏和气功融入他的写诗作词之中,从而令他即使是被迁贬到海南岛,遭遇长达四年之久的流放生涯时,身体、意志和情操也没有被恶劣的环境压垮的原因。
逆流探源不难发现,瑜珈修炼不仅可以养生健体,更可以在瑜珈修炼绵延不绝的过程中,自始至终地灌养修炼者形成物我相融、脱落身心、从容豁达以及空灵自由的气功性思维方式,从而超越传统习惯的束缚,在一举一动里,充分展露出宛如风景画一样的忘我而意态悠闲的自然与纯真的情境。由此而言,有谁能够否认说,苏东坡先生钟爱诗词、书法、瑜珈、佛道、儒教、烹调、医术、炼丹、饮酒甚至对梦境的描述和研究等等举动不是物我相融思想的体现呢?还有谁能够否认说,先生洒脱、灵动、大器和优美的作品不是来自于“天人合一”的瑜珈修炼思想呢?
再次回顾苏东坡的一生,留在我视野里的,尽是先生的思想在奔跑中丢弃或者踩戒律于跃动的足下的情形。先生越来越多的诗词、书法或其他作品,仿佛象从藏经洞豁然开启的大门中涌出,坦露着胸襟与我邂逅、握手,让我在不亦乐乎间就轻而易举地窥见了类似于处女美妙裸体的真谛之所在。而且,凭籍这样的一次邂逅,我终于嗅到了先生身上散发出来的“不风流处也风流”的气息。陶醉归陶醉,但是我没有迷恋,一如先生没有被风流迷恋一样。因为在此刻我才忽然发现,先生的文彩是不为风流所迷的,也绝对不会去追求风流的——追求或是迷恋风流,反而不是风流。
如是一想,我陶然了。先前透皮入肉,至骨抵脑的那个在我身上萦来绕去的朦胧意识,散尽消失,清晰出现在我思想旷野里的,已经是一个全新的印象和情形——“朱衣点头”赞苏轼。
《三苏祠》赞东坡
清寒文士字子瞻,宦海风波意超凡。
不擅圆滑不徇私,进取退隐守信念。
浮巧轻媚抛云外,文如行云流水间。
民苦官横多障眼,人生感受入诗篇。
雄壮勃发词韵浓,意脉流动情怡然。
注释: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明月几时有”“水光潋滟晴方好”“横看成岭侧成峰”,这些千古绝唱,自小让作者就有着深深地崇拜。有机会到乐山,怎能不去三苏祠?在一个春光明媚的上午,我们风尘仆仆的赶到富有南国浓郁园林特色的“三苏祠”。
“三苏祠”在眉山县,为苏洵(公元1009—1066年)及其子苏轼、苏辙的故宅,后改为纪念“三苏”的祠堂。1928年辟为公园。解放后,园林祠宇亭榭恢复旧观,林木葱茏,幽篁苍翠,小溪环流,布局别具匠心。“三苏”在文学史上,有很高地位,同列于所谓“唐宋八大家”之中。苏轼(公元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他出生于一个清寒的文士家庭。父亲苏洵,由发奋读书而入仕。他受父亲影响走上了同样的道路。年轻时“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一生仕宦生涯坎坷。他的文学艺术成就为历代推崇。
苏轼一生中,对国家的政治事务,不管其见解是否正确,总是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尽言无隐”,不肯做圆滑的官僚、不盲从、不徇私,始终坚持黑白分明,表里如一的精神。在地方官位上,他关心民间疾苦,努力兴利除弊。作为一个富于社会责任感的士大夫,他具有坚定执着的品格。他的诗文成就为李杜、韩柳之后的高峰,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在散文写作方面,他最重视“以意为主”。因此,他反对“浮巧轻媚,丛错采绣”之文,重视在“意”的支配下,构成自由挥洒、变化无穷的风格。他的散文如行云流水,姿态横生。如《石钟山记》《放鹤亭记》《前赤壁赋》等。他的诗题材广泛,有不少反映民生疾苦和描写民间劳动与生活场景的诗,给人以别开生面之感。
他的词开一代新风,是豪放派的代表,开创了一种与诗相通的开阔高朗的艺术风格,与辛弃疾合称“苏辛”。他的书法、绘画成就突出,才华横溢,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上下五千年,独有苏公贤。诗书词文画,全能步天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苏洵次子,宋 仁宗景佑三年(1037年1月8日)生于四川眉山纱縠行(今三苏祠内),卒于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终年66岁。唐宋八大家之首,千古第一文人。他自幼聪慧,七岁知书,十岁能文。苏轼幼时,其父游学在外,由母程夫人教授诗书,即“奋厉有当世志”。宋仁宗嘉佑三年(1057),与弟辙同试礼。国子监直讲梅尧臣读了苏轼所作《刑赏忠厚之至论》,顿觉“有孟轲之风”,遂将试卷交主考官欧阳修。修见轼卷,“惊喜以为异人”,拟取为第一,又疑其为门生曾巩所作,为避嫌疑,才取为第二;接着,礼部复试,又以“春秋对义”取为第一。欧阳修兴奋地说:“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可喜,可喜!”并高度褒奖苏轼“善读书,善用书”,预言苏轼文章“必独步天下”,“三十年后世人更不道着我”。苏轼兄弟遂同科进士及第。其后又同辙参加秘阁的制科考试,入三等(最高等,宋王朝建国以来制策入三等的仅二人),从此,苏轼、苏辙文章名扬天下,学者多从讲问,皇帝还自诩为子孙得了两个宰相。他官至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知制诰兼侍读,曾任兵部和礼部尚书,先后出任凤翔、杭州、密州、湖州、徐州、颍州、登州、扬州、定州等地方官,他救灾治水、发展生产、抑制豪强、整顿军纪,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苏轼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文学艺术大师,他在诗、词、文、书法、绘画等各个领域取得巨大成就以及他天赋的创造性,使他大大超越了同辈作家,高高处于北宋文艺的颠峰。其诗境界开阔,题材广泛,内容深刻,风格自然奔放,圆美流动。既有现实主义力作,如《五禽言》、《李氏园》、《荔枝叹》;又有浪漫主义佳篇,如《游径山》、《百步洪》,充溢着有磅礴的气概,又如《崇惠春江晚景》、《饮湖上初晴后雨》写得清新明净,华美自然,尤其是后者更成了咏唱杭州西湖的千古绝唱,正如宋人武衍《正月二日泛舟湖上》所云:“除却淡妆浓抹句,更将何语比西湖。”当代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对苏诗艺术风格的浪漫豪放评价道:“李白以后,古代大约没有人赶得上苏轼这种豪放。”苏轼的词一洗五代绮丽柔靡之风,启豪放词派之先河,高远清新之意境,形成了豪迈奔放的风格。他拓宽了词的题材,“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刘熙载《世概》),表现了全新的风貌。苏轼的婉约词同样写得真挚细腻,深沉淳厚,回肠荡气,一往情深。苏轼的散文更是平易自然,笔力纵横,挥洒自如,雄辩滔滔,使他成了继欧阳修之后北宋古文运动的当然领袖。苏轼的书法列“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之首,在宋代书苑中具有承先启后的地位。苏轼是一位画家,是中国文人画运动的发端和中坚人物。其写意和传神、常形和常理、诗画本一律等理论,广泛地为文人画派所传诵,并奉为金科玉律,影响至今。苏轼的家庭是音乐世家,三苏都是弹古琴的高手。《历代琴人传》引张右衮的《琴经?大雅嗣音》记载说:古琴世家中最著名的是眉山三苏。
苏轼的博学多识还表现在自然科学方面。他对中医药学很有研究。流传至今的重要医书《苏沈良方》就是将苏轼收集的医药良方与宋代另一位大科学家沉括收集的良方汇编在一起而成的。他在农业、水利、烹饪、养生等领域有极高的建树。
像苏轼这样在文学艺术各个领域都有巨大成就的人,在中国文学史上几乎绝无仅有,真可谓“千古第一文人”,他发出的夺目光辉使整个北宋文坛为之灿然。宋神宗皇帝精辟地说:“白有轼之才,无轼之学。”宋孝宗皇帝称苏轼:“雄视百代,自作一家,浑涵光芒。”清代学者王国维认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四位诗人是屈原、陶渊明、杜甫、苏轼。而其中还没有任何一个封建时代的文人的影响能超越苏轼之上”。我国老一辈革命家、军事家,诗人陈毅元帅吟道:“吾读长短句,最爱是苏辛。东坡胸次广,稼轩力万钧。”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委员长高度评价三苏父子:“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苏轼忠诚报国,爱国爱民,政绩卓著,是一个深爱人民爱戴的良友。苏轼曾两度杭州为官,向朝廷力争不能废除西湖,并带领杭州人民治理西湖,使西湖得以留存至今。他还疏浚六井与运河,平抑粮价,赈灾济困,创立中国第一所公立医院——安乐坊。“轼二十年间,再莅杭,有德于民,家有画像,饮食必祝,又作生祠以报”。这段出自《宋史?苏轼传》的话,真实地反映了人民对苏轼的无限感激之情。他主张轻徭薄赋,富民兴国,主张严于选材,善于任用。他反对王安石激进变法,又反对司马光尽废新法,因而受到新旧两党夹击,一生坎坷不平。元丰三年(1079),他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筑东坡雪堂,自号东坡居士。晚年遭贬惠州,又从惠州再贬到儋州。元符三年(1100),遇赦北还,提举成都玉局观,次年行至常州病逝,葬于河南郏县小峨眉山,追谥“文忠公”。
苏轼的逝世引起朝野的巨大震动。“浙西淮南、京东、河北之民,相与哭于市”;“其君子,相与吊于家;讣闻四方,无贤愚皆咨嗟出涕”;杭州人民纷纷走上苏堤悼念苏轼;太学生们也在寺院举斋志哀。士大夫们写了很多祭文吊唁他。苏门六君子之一的李方叔的祭文写道:“道大难容,才高为累。皇天厚土,鉴平生忠义之心;名山大川,还千古英灵之气。识与不识,谁不尽伤;闻所未闻,吾将安放?”(《曲洧旧闻》)。祭文一出,传遍大江南,世间“人无贤愚皆诵之”。
苏轼一生,在坎坷与困难中不断追求、积极进取。他以他全部独特的政治、思想、文学和艺术生活状态塑造了崇高的道德和典范,集中体现了中国人的生存智能和生命智能,展示着灿烂的人格魅力。以苏轼为代表的三苏父子,以其辉煌的文学艺术成就和卓越的政治实践,深邃的哲学思想和高尚的人格精神,形成了中国文化史上一个独特的名人文化体系——三苏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宝贵遗产。
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推崇苏轼:“三代以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有之也。”
王国宪在《重修儋县志叙》中评价苏轼,“以诗书礼乐之教转化其风俗,变化其人心,听书声之琅琅,弦歌四起,不独‘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辟南荒之诗境也。”
董其昌作过一段著名的跋语:“东坡先生此赋,楚骚之一变也;此书,‘兰亭’之一变也。宋人文字俱以此为极则。”这是对苏轼的《赤壁赋》及其书法最为深切而崇高的评价。
燮星期《原诗》说:“苏轼之诗,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
赵翼《瓯北诗话》说:“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尤其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为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而其不如李、杜处亦在此。”
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苏洵次子,宋 仁宗景佑三年(1037年1月8日)生于四川眉山纱縠行(今三苏祠内),卒于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终年66岁。唐宋八大家之首,千古第一文人。他自幼聪慧,七岁知书,十岁能文。苏轼幼时,其父游学在外,由母程夫人教授诗书,即“奋厉有当世志”。宋仁宗嘉佑三年(1057),与弟辙同试礼。国子监直讲梅尧臣读了苏轼所作《刑赏忠厚之至论》,顿觉“有孟轲之风”,遂将试卷交主考官欧阳修。修见轼卷,“惊喜以为异人”,拟取为第一,又疑其为门生曾巩所作,为避嫌疑,才取为第二;接着,礼部复试,又以“春秋对义”取为第一。欧阳修兴奋地说:“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可喜,可喜!”并高度褒奖苏轼“善读书,善用书”,预言苏轼文章“必独步天下”,“三十年后世人更不道着我”。苏轼兄弟遂同科进士及第。其后又同辙参加秘阁的制科考试,入三等(最高等,宋王朝建国以来制策入三等的仅二人),从此,苏轼、苏辙文章名扬天下,学者多从讲问,皇帝还自诩为子孙得了两个宰相。他官至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知制诰兼侍读,曾任兵部和礼部尚书,先后出任凤翔、杭州、密州、湖州、徐州、颍州、登州、扬州、定州等地方官,他救灾治水、发展生产、抑制豪强、整顿军纪,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苏轼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文学艺术大师,他在诗、词、文、书法、绘画等各个领域取得巨大成就以及他天赋的创造性,使他大大超越了同辈作家,高高处于北宋文艺的颠峰。其诗境界开阔,题材广泛,内容深刻,风格自然奔放,圆美流动。既有现实主义力作,如《五禽言》、《李氏园》、《荔枝叹》;又有浪漫主义佳篇,如《游径山》、《百步洪》,充溢着有磅礴的气概,又如《崇惠春江晚景》、《饮湖上初晴后雨》写得清新明净,华美自然,尤其是后者更成了咏唱杭州西湖的千古绝唱,正如宋人武衍《正月二日泛舟湖上》所云:“除却淡妆浓抹句,更将何语比西湖。”当代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对苏诗艺术风格的浪漫豪放评价道:“李白以后,古代大约没有人赶得上苏轼这种豪放。”苏轼的词一洗五代绮丽柔靡之风,启豪放词派之先河,高远清新之意境,形成了豪迈奔放的风格。他拓宽了词的题材,“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刘熙载《世概》),表现了全新的风貌。苏轼的婉约词同样写得真挚细腻,深沉淳厚,回肠荡气,一往情深。苏轼的散文更是平易自然,笔力纵横,挥洒自如,雄辩滔滔,使他成了继欧阳修之后北宋古文运动的当然领袖。苏轼的书法列“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之首,在宋代书苑中具有承先启后的地位。苏轼是一位画家,是中国文人画运动的发端和中坚人物。其写意和传神、常形和常理、诗画本一律等理论,广泛地为文人画派所传诵,并奉为金科玉律,影响至今。苏轼的家庭是音乐世家,三苏都是弹古琴的高手。《历代琴人传》引张右衮的《琴经?大雅嗣音》记载说:古琴世家中最著名的是眉山三苏。
苏轼的博学多识还表现在自然科学方面。他对中医药学很有研究。流传至今的重要医书《苏沈良方》就是将苏轼收集的医药良方与宋代另一位大科学家沉括收集的良方汇编在一起而成的。他在农业、水利、烹饪、养生等领域有极高的建树。
像苏轼这样在文学艺术各个领域都有巨大成就的人,在中国文学史上几乎绝无仅有,真可谓“千古第一文人”,他发出的夺目光辉使整个北宋文坛为之灿然。宋神宗皇帝精辟地说:“白有轼之才,无轼之学。”宋孝宗皇帝称苏轼:“雄视百代,自作一家,浑涵光芒。”清代学者王国维认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四位诗人是屈原、陶渊明、杜甫、苏轼。而其中还没有任何一个封建时代的文人的影响能超越苏轼之上”。我国老一辈革命家、军事家,诗人陈毅元帅吟道:“吾读长短句,最爱是苏辛。东坡胸次广,稼轩力万钧。”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委员长高度评价三苏父子:“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苏轼忠诚报国,爱国爱民,政绩卓著,是一个深爱人民爱戴的良友。苏轼曾两度杭州为官,向朝廷力争不能废除西湖,并带领杭州人民治理西湖,使西湖得以留存至今。他还疏浚六井与运河,平抑粮价,赈灾济困,创立中国第一所公立医院——安乐坊。“轼二十年间,再莅杭,有德于民,家有画像,饮食必祝,又作生祠以报”。这段出自《宋史?苏轼传》的话,真实地反映了人民对苏轼的无限感激之情。他主张轻徭薄赋,富民兴国,主张严于选材,善于任用。他反对王安石激进变法,又反对司马光尽废新法,因而受到新旧两党夹击,一生坎坷不平。元丰三年(1079),他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筑东坡雪堂,自号东坡居士。晚年遭贬惠州,又从惠州再贬到儋州。元符三年(1100),遇赦北还,提举成都玉局观,次年行至常州病逝,葬于河南郏县小峨眉山,追谥“文忠公”。
苏轼的逝世引起朝野的巨大震动。“浙西淮南、京东、河北之民,相与哭于市”;“其君子,相与吊于家;讣闻四方,无贤愚皆咨嗟出涕”;杭州人民纷纷走上苏堤悼念苏轼;太学生们也在寺院举斋志哀。士大夫们写了很多祭文吊唁他。苏门六君子之一的李方叔的祭文写道:“道大难容,才高为累。皇天厚土,鉴平生忠义之心;名山大川,还千古英灵之气。识与不识,谁不尽伤;闻所未闻,吾将安放?”(《曲洧旧闻》)。祭文一出,传遍大江南,世间“人无贤愚皆诵之”。
苏轼一生,在坎坷与困难中不断追求、积极进取。他以他全部独特的政治、思想、文学和艺术生活状态塑造了崇高的道德和典范,集中体现了中国人的生存智能和生命智能,展示着灿烂的人格魅力。以苏轼为代表的三苏父子,以其辉煌的文学艺术成就和卓越的政治实践,深邃的哲学思想和高尚的人格精神,形成了中国文化史上一个独特的名人文化体系——三苏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宝贵遗产。
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推崇苏轼:“三代以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有之也。”
王国宪在《重修儋县志叙》中评价苏轼,“以诗书礼乐之教转化其风俗,变化其人心,听书声之琅琅,弦歌四起,不独‘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辟南荒之诗境也。”
董其昌作过一段著名的跋语:“东坡先生此赋,楚骚之一变也;此书,‘兰亭’之一变也。宋人文字俱以此为极则。”这是对苏轼的《赤壁赋》及其书法最为深切而崇高的评价。
燮星期《原诗》说:“苏轼之诗,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
赵翼《瓯北诗话》说:“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尤其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为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而其不如李、杜处亦在此。”
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
作者:【苏轼】 年代:【宋】 体裁:【未知】 类别:【未知】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湖上有水仙王庙。)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作者简介苏轼(公元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进士。虽与王安石同出欧阳修门下,但政见不同,反对王安石的新党所推行的变法,在政治上属于旧党。在新党执政时,他屡遭贬谪,先后外放到不同的地方任官,结果卒于常州。苏轼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是有名的散文家,世称「三苏」,同在唐宋八大家之列。此外,苏轼在诗、词、赋、书法等各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作品视野广阔,风格豪迈,个性鲜明,意趣横生,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文学家之一。二 . 背景资料苏轼于神宗熙宁四年元七年(公元1071-1074)在杭州任通判,曾写下大量有关西湖景物的诗。西湖,在杭州市西,周长十五公里,三面环山,东侧是冲积平原。湖中有苏堤、白堤,分水为里湖、外湖、后湖,以十景驰名中外。十景中的「苏堤春晓」即因苏轼而来。他在杭州任官其间,疏导了西湖,灌溉了民田千顷,并筑堤防洪,当地人即称之为「苏堤」。这一首作于熙宁六年(公元1073),是他题咏西湖的诗歌中最有名的一首。《饮湖上初晴后雨》共两首,这里选的是第二首。三.赏析重点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题咏西湖的诗歌。这一天,诗人到西湖游览,最初,天色晴朗,阳光照射到湖面,水波闪动,非常好看。后来天色转阴,下起雨来,雨雾迷漫,山色朦胧,又别有一番情调。西湖正如那仪态万方的美人西子一样,无论是淡雅或浓艳的打扮,都恰到好处,美丽动人。前两句用白描和对比的方法,概括了西湖在不同天气下所呈现的不同的美态。第一句描写晴天的湖光,第二句赞美雨天的山色,两句从刚晴又雨的具体情景着笔,把西湖迷人的面貌作了准确描绘。「潋滟」、「空蒙」等词用得极精当、传神。诗人这两句固然是写当日游湖时「初晴后雨」的眼前实景,但他没有平素对西湖详细的观察和别有会心的领略,相信很难这样提纲而总括其全。第三、四句,诗人用西施作比喻,巧妙地说明西湖在任何时候都不减丰姿。诗人心与景会,从西湖的「晴方好」、「雨亦奇」,联想到西施的「浓妆淡抹总相宜」,喻体(西子)和本体(西湖)之间,除了从字面上同有一个「西」字外,诗人的主要着眼点在于二者同具有天赋的自然之美,正因为如此,所以对西湖来说,晴也好,雨也好,对西子来说,浓妆也好,淡抹也好,都不改其美。以美人喻美景,新奇巧妙而又极富诗意。诗人利用想象中西施的美,来为西湖增色,所以西湖从此就得了「西子湖」的美名。全诗构思高妙,概括性强,把西湖晴雨皆宜的美景传神地勾勒出来。直到今天,人们到西湖也一定会想起苏轼这一首诗。
五、译文:一天,苏轼和朋友在西湖边上饮酒。开始天气晴朗朗的,不大工夫竟阴了天,下起雨来。这样,饮酒未尽,诗人便饱览了西湖上晴和雨两种截然不同的风光。于是诗人赞叹说:晴天的西湖,水上波光荡漾,闪烁耀眼,正好展示着那美丽的风貌;雨天的西湖,山中云雾朦胧,缥缥渺渺,又显出别一番奇妙景致。我想,最好把西湖比作西子,空蒙山色是她淡雅的妆饰,潋滟水光是她浓艳的粉脂,不管她怎样打扮,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天生丽质和迷人的神韵。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首诗写于公元1073年,诗人苏轼任杭州通判期间。原作有两首,这是第二首。
“水光潋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了西湖晴天和雨天的湖光山色: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从题目可以得知,这一天诗人在西湖游宴,起初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妙的。“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两句,诗人用奇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西子,即西施,春秋越国美女,原为浣纱女,后被越王勾践选入宫中,献给吴王夫差为妃。诗人之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不仅是因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个“西”字,同样具有啊娜多姿的阴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们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质,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为的修饰,随时都能展现美的风姿。西施无论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眉,总是风姿绰约;西湖不管晴姿雨态还是花朝月夕,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这个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认,从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
这首诗概括性很强,它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评价。这首诗的流传,给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
作者:【苏轼】 年代:【宋】 体裁:【未知】 类别:【未知】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湖上有水仙王庙。)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作者简介苏轼(公元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进士。虽与王安石同出欧阳修门下,但政见不同,反对王安石的新党所推行的变法,在政治上属于旧党。在新党执政时,他屡遭贬谪,先后外放到不同的地方任官,结果卒于常州。苏轼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是有名的散文家,世称「三苏」,同在唐宋八大家之列。此外,苏轼在诗、词、赋、书法等各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作品视野广阔,风格豪迈,个性鲜明,意趣横生,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文学家之一。二 . 背景资料苏轼于神宗熙宁四年元七年(公元1071-1074)在杭州任通判,曾写下大量有关西湖景物的诗。西湖,在杭州市西,周长十五公里,三面环山,东侧是冲积平原。湖中有苏堤、白堤,分水为里湖、外湖、后湖,以十景驰名中外。十景中的「苏堤春晓」即因苏轼而来。他在杭州任官其间,疏导了西湖,灌溉了民田千顷,并筑堤防洪,当地人即称之为「苏堤」。这一首作于熙宁六年(公元1073),是他题咏西湖的诗歌中最有名的一首。《饮湖上初晴后雨》共两首,这里选的是第二首。三.赏析重点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题咏西湖的诗歌。这一天,诗人到西湖游览,最初,天色晴朗,阳光照射到湖面,水波闪动,非常好看。后来天色转阴,下起雨来,雨雾迷漫,山色朦胧,又别有一番情调。西湖正如那仪态万方的美人西子一样,无论是淡雅或浓艳的打扮,都恰到好处,美丽动人。前两句用白描和对比的方法,概括了西湖在不同天气下所呈现的不同的美态。第一句描写晴天的湖光,第二句赞美雨天的山色,两句从刚晴又雨的具体情景着笔,把西湖迷人的面貌作了准确描绘。「潋滟」、「空蒙」等词用得极精当、传神。诗人这两句固然是写当日游湖时「初晴后雨」的眼前实景,但他没有平素对西湖详细的观察和别有会心的领略,相信很难这样提纲而总括其全。第三、四句,诗人用西施作比喻,巧妙地说明西湖在任何时候都不减丰姿。诗人心与景会,从西湖的「晴方好」、「雨亦奇」,联想到西施的「浓妆淡抹总相宜」,喻体(西子)和本体(西湖)之间,除了从字面上同有一个「西」字外,诗人的主要着眼点在于二者同具有天赋的自然之美,正因为如此,所以对西湖来说,晴也好,雨也好,对西子来说,浓妆也好,淡抹也好,都不改其美。以美人喻美景,新奇巧妙而又极富诗意。诗人利用想象中西施的美,来为西湖增色,所以西湖从此就得了「西子湖」的美名。全诗构思高妙,概括性强,把西湖晴雨皆宜的美景传神地勾勒出来。直到今天,人们到西湖也一定会想起苏轼这一首诗。
五、译文:一天,苏轼和朋友在西湖边上饮酒。开始天气晴朗朗的,不大工夫竟阴了天,下起雨来。这样,饮酒未尽,诗人便饱览了西湖上晴和雨两种截然不同的风光。于是诗人赞叹说:晴天的西湖,水上波光荡漾,闪烁耀眼,正好展示着那美丽的风貌;雨天的西湖,山中云雾朦胧,缥缥渺渺,又显出别一番奇妙景致。我想,最好把西湖比作西子,空蒙山色是她淡雅的妆饰,潋滟水光是她浓艳的粉脂,不管她怎样打扮,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天生丽质和迷人的神韵。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首诗写于公元1073年,诗人苏轼任杭州通判期间。原作有两首,这是第二首。
“水光潋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了西湖晴天和雨天的湖光山色: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从题目可以得知,这一天诗人在西湖游宴,起初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妙的。“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两句,诗人用奇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西子,即西施,春秋越国美女,原为浣纱女,后被越王勾践选入宫中,献给吴王夫差为妃。诗人之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不仅是因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个“西”字,同样具有啊娜多姿的阴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们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质,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为的修饰,随时都能展现美的风姿。西施无论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眉,总是风姿绰约;西湖不管晴姿雨态还是花朝月夕,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这个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认,从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
这首诗概括性很强,它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评价。这首诗的流传,给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朱衣点头”赞苏轼
一直喜欢读苏东坡先生的诗句,不是我能够用诗人的眼光玩味韵律的美妙,我是没有这种能力的。之所以抖胆说喜欢苏轼的诗,完全是因为每每当我与东坡先生的诗句相遇的时候,就会清晰地感觉到,先生诗中的文字,先是在我的视野里如紫云成盖,五色分明,然后才下入发际,渐渐入顶,似雨收敛云入山,之后便透皮入肉,至骨抵脑,那个被浸润后的爽快劲,迄今还在我的身上萦来绕去。而且,这样的萦来绕去的姿势,始终象极了穿在神仙身上的红袍在风中舞荡不止。估计红袍神仙不仅仅只是在风中惬意于舞动,抑或他在邂逅到一篇好文章的时候,也是会舞荡不止吧,否则在如何判断文章好坏时,欧阳修一辈子也不会只希望前面那位穿红袍的神仙暗中点头了,更不会为了称道苏轼的考卷而留下“文章千古无凭据,但愿朱衣暗点头”的诗句了。
红袍神仙频频点头,既是为苏东坡的诗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的委婉;“至今欲食林甫肉,无人举觞酹伯游”的怒骂;“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的同情;“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灼见;“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的潇洒,更是为从这些气质和特色的背后飘逸而出的澄明宁静、大彻大悟的心灵境界。
苏东坡曾经说:“未有天君不严而能圆通觉悟者。”解脱、或佛道,皆始于此心的自律。人在能获得心的宁静之前,必须克服恐惧、恼怒、忧愁等感情。在黄州那一段日子,苏东坡开始钻研佛道,以后的作品也就染上了佛道思想的色彩。确实,除了在《安国寺记》、《养生诀上张安道书》、《论修养寄子由》、《养生论》、《从书养生后论》等作品中直接阐述瑜珈、佛道及中国医学传统的要素外,他的诗作品如《南乡子 自述》、《虞美人》、《黄泥板词》、《承天寺夜游》和《荔枝叹》里,也有佛、儒、禅的浸润痕迹
类似于荒野上的草芥的我,走在苏东坡先生的文字里,即使想象着自己的眼前也出现了“朱衣点头”赞苏轼的情形,我也无法完全嗅到先生文字里散发的最为质朴的气息,也无法用流连的眼波寻觅到先生作品里的真谛所在。于是只得沿循我目前所能把握到的,也就是那条把红袍——神仙逐渐演绎成袈裟——和尚——佛道——修炼——瑜珈的线索,继续向着深处探询。我的思想和行走的姿势开始出现了停顿,开始左顾右盼了,这不是我懒惰,不是我不积极吸收如涧水流淌而来的浪漫精彩的思潮,实则是因为我被身边的景象吸引了。仿佛海市蜃楼的虚幻景象在我的视野中越来越清晰:我竟然来到了释迦说法的灵山,看见释迦不说一句话,只把一朵花拿给大家看。众人面面相觑,只有摩诃迦叶与苏轼发出了微笑。结果,花在摩诃迦叶那里演变成了禅,在苏轼这里,却形成了“苏东坡听息功”。
梦幻般的虚拟景象,说没就没有了。然而,“苏东坡听息功”里“初睡时且于床上安置四肢,令稳,瞑目听息……”的文字,却是一次又一次真真切切地敲打在我的身上,让我获得了无论怎样也挥之不去的调身、放松、听息、按摩和止邪念的舒爽感觉。不由分说,我早已身不由己沉沦在了愉快之中。四肢舒服了,思想轻松了,情绪爽快了,意识活络了,对苏东坡先生的文字风格也由懵懂渐渐变得明朗了。同时明朗了的,是苏东坡先生将瑜珈、佛经、道藏和气功融入他的写诗作词之中,从而令他即使是被迁贬到海南岛,遭遇长达四年之久的流放生涯时,身体、意志和情操也没有被恶劣的环境压垮的原因。
逆流探源不难发现,瑜珈修炼不仅可以养生健体,更可以在瑜珈修炼绵延不绝的过程中,自始至终地灌养修炼者形成物我相融、脱落身心、从容豁达以及空灵自由的气功性思维方式,从而超越传统习惯的束缚,在一举一动里,充分展露出宛如风景画一样的忘我而意态悠闲的自然与纯真的情境。由此而言,有谁能够否认说,苏东坡先生钟爱诗词、书法、瑜珈、佛道、儒教、烹调、医术、炼丹、饮酒甚至对梦境的描述和研究等等举动不是物我相融思想的体现呢?还有谁能够否认说,先生洒脱、灵动、大器和优美的作品不是来自于“天人合一”的瑜珈修炼思想呢?
再次回顾苏东坡的一生,留在我视野里的,尽是先生的思想在奔跑中丢弃或者踩戒律于跃动的足下的情形。先生越来越多的诗词、书法或其他作品,仿佛象从藏经洞豁然开启的大门中涌出,坦露着胸襟与我邂逅、握手,让我在不亦乐乎间就轻而易举地窥见了类似于处女美妙裸体的真谛之所在。而且,凭籍这样的一次邂逅,我终于嗅到了先生身上散发出来的“不风流处也风流”的气息。陶醉归陶醉,但是我没有迷恋,一如先生没有被风流迷恋一样。因为在此刻我才忽然发现,先生的文彩是不为风流所迷的,也绝对不会去追求风流的——追求或是迷恋风流,反而不是风流。
如是一想,我陶然了。先前透皮入肉,至骨抵脑的那个在我身上萦来绕去的朦胧意识,散尽消失,清晰出现在我思想旷野里的,已经是一个全新的印象和情形——“朱衣点头”赞苏轼。
一直喜欢读苏东坡先生的诗句,不是我能够用诗人的眼光玩味韵律的美妙,我是没有这种能力的。之所以抖胆说喜欢苏轼的诗,完全是因为每每当我与东坡先生的诗句相遇的时候,就会清晰地感觉到,先生诗中的文字,先是在我的视野里如紫云成盖,五色分明,然后才下入发际,渐渐入顶,似雨收敛云入山,之后便透皮入肉,至骨抵脑,那个被浸润后的爽快劲,迄今还在我的身上萦来绕去。而且,这样的萦来绕去的姿势,始终象极了穿在神仙身上的红袍在风中舞荡不止。估计红袍神仙不仅仅只是在风中惬意于舞动,抑或他在邂逅到一篇好文章的时候,也是会舞荡不止吧,否则在如何判断文章好坏时,欧阳修一辈子也不会只希望前面那位穿红袍的神仙暗中点头了,更不会为了称道苏轼的考卷而留下“文章千古无凭据,但愿朱衣暗点头”的诗句了。
红袍神仙频频点头,既是为苏东坡的诗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的委婉;“至今欲食林甫肉,无人举觞酹伯游”的怒骂;“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的同情;“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灼见;“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的潇洒,更是为从这些气质和特色的背后飘逸而出的澄明宁静、大彻大悟的心灵境界。
苏东坡曾经说:“未有天君不严而能圆通觉悟者。”解脱、或佛道,皆始于此心的自律。人在能获得心的宁静之前,必须克服恐惧、恼怒、忧愁等感情。在黄州那一段日子,苏东坡开始钻研佛道,以后的作品也就染上了佛道思想的色彩。确实,除了在《安国寺记》、《养生诀上张安道书》、《论修养寄子由》、《养生论》、《从书养生后论》等作品中直接阐述瑜珈、佛道及中国医学传统的要素外,他的诗作品如《南乡子 自述》、《虞美人》、《黄泥板词》、《承天寺夜游》和《荔枝叹》里,也有佛、儒、禅的浸润痕迹
类似于荒野上的草芥的我,走在苏东坡先生的文字里,即使想象着自己的眼前也出现了“朱衣点头”赞苏轼的情形,我也无法完全嗅到先生文字里散发的最为质朴的气息,也无法用流连的眼波寻觅到先生作品里的真谛所在。于是只得沿循我目前所能把握到的,也就是那条把红袍——神仙逐渐演绎成袈裟——和尚——佛道——修炼——瑜珈的线索,继续向着深处探询。我的思想和行走的姿势开始出现了停顿,开始左顾右盼了,这不是我懒惰,不是我不积极吸收如涧水流淌而来的浪漫精彩的思潮,实则是因为我被身边的景象吸引了。仿佛海市蜃楼的虚幻景象在我的视野中越来越清晰:我竟然来到了释迦说法的灵山,看见释迦不说一句话,只把一朵花拿给大家看。众人面面相觑,只有摩诃迦叶与苏轼发出了微笑。结果,花在摩诃迦叶那里演变成了禅,在苏轼这里,却形成了“苏东坡听息功”。
梦幻般的虚拟景象,说没就没有了。然而,“苏东坡听息功”里“初睡时且于床上安置四肢,令稳,瞑目听息……”的文字,却是一次又一次真真切切地敲打在我的身上,让我获得了无论怎样也挥之不去的调身、放松、听息、按摩和止邪念的舒爽感觉。不由分说,我早已身不由己沉沦在了愉快之中。四肢舒服了,思想轻松了,情绪爽快了,意识活络了,对苏东坡先生的文字风格也由懵懂渐渐变得明朗了。同时明朗了的,是苏东坡先生将瑜珈、佛经、道藏和气功融入他的写诗作词之中,从而令他即使是被迁贬到海南岛,遭遇长达四年之久的流放生涯时,身体、意志和情操也没有被恶劣的环境压垮的原因。
逆流探源不难发现,瑜珈修炼不仅可以养生健体,更可以在瑜珈修炼绵延不绝的过程中,自始至终地灌养修炼者形成物我相融、脱落身心、从容豁达以及空灵自由的气功性思维方式,从而超越传统习惯的束缚,在一举一动里,充分展露出宛如风景画一样的忘我而意态悠闲的自然与纯真的情境。由此而言,有谁能够否认说,苏东坡先生钟爱诗词、书法、瑜珈、佛道、儒教、烹调、医术、炼丹、饮酒甚至对梦境的描述和研究等等举动不是物我相融思想的体现呢?还有谁能够否认说,先生洒脱、灵动、大器和优美的作品不是来自于“天人合一”的瑜珈修炼思想呢?
再次回顾苏东坡的一生,留在我视野里的,尽是先生的思想在奔跑中丢弃或者踩戒律于跃动的足下的情形。先生越来越多的诗词、书法或其他作品,仿佛象从藏经洞豁然开启的大门中涌出,坦露着胸襟与我邂逅、握手,让我在不亦乐乎间就轻而易举地窥见了类似于处女美妙裸体的真谛之所在。而且,凭籍这样的一次邂逅,我终于嗅到了先生身上散发出来的“不风流处也风流”的气息。陶醉归陶醉,但是我没有迷恋,一如先生没有被风流迷恋一样。因为在此刻我才忽然发现,先生的文彩是不为风流所迷的,也绝对不会去追求风流的——追求或是迷恋风流,反而不是风流。
如是一想,我陶然了。先前透皮入肉,至骨抵脑的那个在我身上萦来绕去的朦胧意识,散尽消失,清晰出现在我思想旷野里的,已经是一个全新的印象和情形——“朱衣点头”赞苏轼。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