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人员如何调适好自己的心理?
首先要面对现实,敢于接受既成的退休事实。重新设计安排自己的生活,尽快适应新的生活环境。还要善于控制情绪,保持良好心态。要想得开,放得下,要正确面对各种困难和挫折,以积极的心态摆脱不良心理的困扰。心情不好时要及时找亲人、朋友谈谈,求得理解。使不良情绪尽快放松或转移;多参加社交活动,与朋友礼尚往来,以诚相待,创造有利于自我心理调节的条件。另外,退休老人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下降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在物质和精神上期望不应过高,要做到知足常乐、安享晚年。自我调节困难或不成功时,要及时做心理咨询或请心理医生治疗。退休后应继续学习新知识,看书读报,关心国家大事,有条件者可参加老年大学,充实自己的生活,延缓大脑的衰老,预防痴呆的发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适当地参加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保持和培养有益身心健康的嗜好,如养花、养鸟、下棋、打牌、跳舞、唱戏等,与爱好相同的朋友一起活动,享受退休后的欢乐。夫妻之间要互相体谅、互相照顾,共度晚年。不要过分依赖或过多干预子女,要大事清楚,小事糊涂。要常与儿辈交谈,创造良好的家庭生活氛围。有可能的话,要多关心、照顾孙辈,天真活泼的孩子会给老人带来极大的乐趣,但不能过度溺爱,更不能干涉他们父母的管教,充当保护伞的角色,否则会引起家庭矛盾。
退休是人生的一大转折,它预示着原来的生活习惯、经济收入、地位和名誉等将发生变化。退休后,离开了多年倾心、热爱的工作岗位,多年适应的工作规律、生活环境及生活方式都会发生很大变化。如不适应这种变化,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如孤独寂寞,情绪消沉,甚至出现偏离常态的行为等。退休老人多思多虑,敏感性增加,加上年老所致的身体健康状况下降,就会产生疑虑、焦躁心理。有人称上述现象为“离退休综合征”,它实际上是一组适应性的心理障碍,据统计,约24.6%退休老人有此障碍。这些不健康心理和不良情绪,会严重干扰和损害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和抵抗疾病的能力,影响神经、免疫、内分泌及其他各系统的功能,从而引发和加重各种心身疾病,加速衰老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因此退休老人要注意及时进行心理调节,正确面对退休这一重大生活变动,预防、克服和战胜“离退休综合征”。
在退休后,不少老年人都有了“退休综合症”,如情绪低落、意志消沉、没有精力等。那么,对于老年人来讲,该如何来应对“退休综合症”呢?对于退休后的老年人来讲,应要及时进行心态的调整。调整心态,顺应规律。离退休不可避免,应要及时消除不正确的观念与不良的情绪,将退休当成别一种特别的新生活。发挥余热,重归社会。如果有自己的特长,可寻找新的机遇,做些自己能做的事情,达到继续为社会做贡献。
善于学习,渴求新知。活到老,学到老,学习能使大脑衰老延缓,通过学习新知识,使自己不至于在跟不上新时候。培养爱好,寄托精神。对于有业余爱好的,可以在退休后好好地享受一翻。也可以培养一些新的兴趣爱好,以达到充足生活,促进身心健康。扩大社交,排解寂寞。退休后生活圈子更小了,此时不应封闭,应要主动寻找建立新的人际网络,以使自己不再寂寞孤独。此外,对于退休后的老年人应要做到生活有规律,对于身心的健康不可忽视。当生活出现疾病的时候应要及时就医,当心理出现问题的时候,要及时进行心理调适。
离退休后应合理地安排生活,要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参加社会活动。老年人退休后,切忌无所事事.生活单调,孤单寂寞,因为这些都会影响人的情绪,并容易加速衰老。老年人应不断地再学习。知识的增加,可以延缓大脑的衰老过程,可以防止心理老化。生活习惯要有规律,起居有常,活动有节奏,这对改善老年人的心理状态颇有好处。天伦之乐,对老年人是一分必要的。
晚年常与子女交流或生活在一起,就能避免产生孤独感;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就能减少自卑感和老朽无用感。有的老年人,由于对老年的种种变化不能很好适应,性情往往变得有些古怪,孤僻,常与家人发生争吵,从而导致家庭关系紧张,这不仅影响家庭关系和睦,更影响老人的身心健康。对家庭问题,老年人应保持乐观豁达的态度。应注意扩大老年人的兴趣及社交范围。组织老年人适应退休生活的极好方法,就是发展和培养各种新兴趣。老年人若能把自己的精力用在自己爱好的活动上,感到有事可做,生活才有意义,精神才有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