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有哪些传统习俗?

端午节传统活动有赛龙舟、端午食粽、佩香囊、悬艾叶菖蒲... 端午节传统活动有赛龙舟、端午食粽、佩香囊、悬艾叶菖蒲 展开
 我来答
互信互助互爱
高能答主

2020-06-06 · 把复杂的事情简单说给你听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4万
采纳率:78%
帮助的人:1412万
展开全部
吃粽子
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人们将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人们拿出饭团、鸡蛋等食物投到江里,去喂江里的鱼龙虾蟹;老医师还把雄黄酒倒进江里,想要麻醉江中的蛟龙水兽,以保全屈原的身体。后来,人们用楝(liàn)树叶把米饭包起来,外面缠上彩丝,慢慢就演化成现在人们最喜欢吃的粽子啦。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人们用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等风俗,来欢度端午节。
佩香囊(náng)
端午节里,大人们常常会给小孩子佩戴香囊,有避邪驱瘟(wēn)之意,实际上就是用于襟(jīn)头点缀(zhuì)的装饰。

香囊,就是以丝布缝制的包,里面一般放上朱砂、雄黄、香药,戴在身上能够清香四溢(yì)。当然,香囊还可以做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或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líng lóng)可爱。
吃五黄
吃五黄是汉族的民间风俗,流行于江南等地。农历五月,江南人称之为“五黄月”,因为这个时节有五种带“黄”音的食物上市(黄鱼、黄鳝(shàn)、黄瓜、咸蛋黄和黄酒)。在端午节的中午,江南人家都要吃“五黄餐”——人们把五种带“黄”音的食物混在一起,做成美味佳肴,特别有趣味。

中医理论认为,端午节正好在农历五月初五,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时候,而这一天的中午,又是一天中阳气最盛的时候,所以在这个时候吃“五黄餐”,可以聚集阳气,抑制(yì zhì)病气,提升精力。
悬(xuán)艾叶菖蒲(chāng pú)
有民谚(yàn)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的时候,插艾和插菖蒲是非常重要的节俗。家家都要打扫庭院,将菖蒲和艾条插在门眉上,或悬挂在厅堂中。还可以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等,制成人形或虎形的包包,称为“艾人”“艾虎”,或制成花环和佩饰(pèi shì)悬挂起来。

艾,又名家艾、艾蒿(hāo),它的茎和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产生出来的奇特芳香可驱(qū)蚊蝇、虫蚁,还能净化空气。

菖蒲,是多年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qiào)、杀虫灭菌的好药材。

在端午节里,人们插艾和菖蒲的习俗其实是有实际功效的,就是防病驱虫。所以,端午节也可以说是人们自古相传的“卫生节”。
FF想想办法8
2020-06-06 · 贡献了超过105个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05
采纳率:20%
帮助的人:9.8万
展开全部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诗人节”等。 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庆祝的活动也很丰富,从早晨天蒙蒙亮开始,一直持续到正午才结束。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种种形式:

端 · 午 · 习 · 俗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 ,“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 “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汩罗江,奔向龙舟赛场。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可谓盛况空前。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赛龙舟将盛传于世。

端午食粽

端午食粽,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习俗。粽子,属籺的一种,古称“糉”,又称“角黍”、“粽籺”、“筒粽”等。主要材料是稻米、馅料和箬叶(或柊叶)等。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粽籺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

佩香囊

佩香囊,是端午传统习俗之一。香囊内通常填充一些具有芳香开窍的中草药,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效。端阳以四色线系臂,并佩戴香囊,小巧玲珑精致可观。

悬艾叶菖蒲

在端午节布置种种可驱邪祛病的花草,这是由于艾为重要的药用植物,又可制艾绒治病,灸穴,又可驱虫。往往会在家门口挂几株艾草,由于艾草特殊的香味,人们用它来驱病、防蚊、辟邪。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悬钟馗像

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挂荷包五色丝线

挂荷包和拴五色丝线,应劭《风俗通》记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命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

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卷八记载:端午节物,百索、艾花、银样鼓儿,花花巧画扇,香糖果子、粽小,白团。紫苏、菖蒲、木瓜、并皆茸切,以香药相和,用梅红匣子盛裹。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卖桃、柳、葵花、蒲叶、佛道艾。次日家家铺陈于门首,与五色水团、茶酒供养。又钉艾人于门上,士庶递相宴赏。

陈示靓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提及一种“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或带或钉门上,以禳赤口白舌,又谓之搐钱”。以及另一种“蚌粉铃”:“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类似还有饮雄黄酒: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游百病:此种习俗,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

小孩涂雄黄

给小孩子涂雄黄,为的是图利,驱病邪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知足常乐Song23

2020-06-06 · TA获得超过1.5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4万
采纳率:24%
帮助的人:1572万
展开全部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有:赛龙舟,挂艾草与菖蒲,吃粽子,沐兰汤,栓五色丝线,戴香包,饮蒲酒,雄黄酒,朱砂酒,画额,跳钟馗,佩长命缕,但我们这边一般是以吃粽子和赛龙舟为主!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青源26
2020-06-06 · TA获得超过9.1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7.4万
采纳率:83%
帮助的人:4521万
展开全部
端午节传统习俗有:包粽子,煮咸鸭蛋,佩香囊,栓五色丝线,门上挂艾草,为了驱蚊蝇,赛龙舟,画额,端午浴,加了艾草的水洗浴,可以治皮肤病,去邪气。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工程老学长
2020-06-06 · 分享各类资讯信息,欢迎关注
工程老学长
采纳数:756 获赞数:3144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端午节传统习俗有,吃粽子,吃鸭蛋,划龙舟。这些习俗都是传承和沿袭了若干年年的传统习俗,已经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和符号。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0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