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庙十哲都有谁?你觉得谁最名不副实?
“武庙”,本是与祭祀文宣王孔子的“文庙”相对应,专为祭祀“武圣”姜太公。自唐高宗起,又供奉了:白起、韩信、诸葛亮、李靖、李绩、张良、司马穰苴、孙武、吴起、乐毅十位亚圣,作为陪祀也进入了“武庙”,俗称“武庙十哲”,但其中一位本已进了武庙,但却又被请了出来。
白起,战国时期的军事家、秦国名将。
白起是继中国历史上自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位杰出的军事家、统帅,他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位列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白起一生善于用兵,自秦昭王时期征战六国,为秦国的最终统一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曾在伊阕之战大破了魏韩联军,攻陷过楚国国都郢城,长平之战又重创赵国主力,白起为秦国征战30年,陷城70余座,拓地千里,灭敌百万。
韩信,江苏淮阴人,西汉的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
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誉为"国士无双",被奉为"兵仙"、"战神",集"王侯将相"于一身,刘邦曾评价: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作为统帅,韩信率军出陈仓、定三秦、擒魏、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灭楚,直至垓下全歼楚军,韩信用兵无一败绩,天下莫敢与之相争。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
诸葛亮被誉为“贤相的典范,智慧的化身”,他曾发明过木牛流马、孔明灯、诸葛连弩,其《八阵图》、《出师表》、《诫子书》更是名震千古。诸葛亮为了北伐曹魏而六出祁山,最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病逝于五丈原,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李靖,字药师,雍州三原人,隋末唐初时期文武兼备的著名军事家,后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
李靖原为隋将,后效力于李唐,由于他长于谋略,善于用兵,因此为李唐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他南平萧铣、辅公祏,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李靖一生的戎马生涯之中,在他所指挥的几场重大战役,都取得了重大的胜利,并且他还根据自己一生的实战经验,著有兵书多部。
李绩原名徐世绩,字懋功,唐高祖李渊赐其姓李,后因为避唐太宗李世民讳而改名为李绩,他是与李靖齐名的唐初名将。
李绩曾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一生出将入相,深得李唐朝廷的信任,被朝廷倚之为长城。李绩早年从李世民征战四方,曾平王世充,灭窦建德,伐刘黑闼,大破东突厥、征服高句丽,为唐王朝开疆拓土数千里,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张良,字子房,颍川城父人,汉朝的开国元勋之一,与萧何、韩信同为汉初三杰。
张良本是名门之后,其祖先五代相韩,他在博浪沙狙击秦始皇未果后,逃亡至下邳遇黄石公,得《太公兵法》,成为刘邦的“智囊”。在楚汉战争中,张良为刘邦谋划了“聚集三王,方可与霸王一战”的计策,最终助刘邦击败了强绝一时的西楚霸王项羽,因此,刘邦才会称他是“运筹于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司马穰苴本名田穰苴,因为他被封为大司马,故后世也称其为司马穰苴。
田穰苴是继姜子牙之后,中国历史上又一位承上启下的著名军事家,他曾率齐军击退晋、燕国的联手入侵,由于年代久远,有关他的战绩流传不多,但他的军事思想却影响巨大,并著有一部兵书《司马法》。唐朝开元十九年,唐玄宗为了祭祀历代名将而设置武庙,司马穰苴名列其中。
司马穰苴本名田穰苴,因为他被封为大司马,故后世也称其为司马穰苴。
田穰苴是继姜子牙之后,中国历史上又一位承上启下的著名军事家,他曾率齐军击退晋、燕国的联手入侵,由于年代久远,有关他的战绩流传不多,但他的军事思想却影响巨大,并著有一部兵书《司马法》。唐朝开元十九年,唐玄宗为了祭祀历代名将而设置武庙,司马穰苴名列其中。
孙武,字长卿,齐国乐安人,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他被后世尊称为“兵圣”。
孙武本是齐国人,后来到了吴国,经吴国重臣伍员的举荐,更因其所著的兵法十三篇而受到吴王阖闾的重用,与伍子胥率吴军征讨强大的楚国,孙武五战五捷,只用3万吴军就打败了楚国的60万大军,并攻入了楚国的国都。随后孙武又北败齐、晋,南服百越,因此,他被后人尊称为孙子、孙武子。
吴起,战国初期的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的代表人物。
吴起出生于富足人家,年轻时期因为在外求官而耗尽了全部家产,他在遭到乡邻的嘲笑之时,一怒之下就杀掉了三十多个讥笑他的乡邻。吴起一生历侍过鲁、魏、楚三国,仕鲁时曾击退了齐国的入侵,仕魏时屡次大破秦军,尽得秦国的河西之地。由此可见,吴起在军事上有极高的成就,所以,后世把他和孙武并称为"孙吴",而他所著的《吴子》兵法,也在中国古代军事名著中占有极高的地位。
乐毅,字永霸,中山灵寿人,魏国名将乐羊的后裔,官拜燕过上将军,受封昌国君。
乐毅是战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他曾辅佐燕昭王振兴了垂危的燕国,公元前284年,当时的齐国非常强大,于是燕昭王动员了全国的兵力,派乐毅担任上将军,指挥着赵、楚、韩、魏、燕五国联军攻打齐国。乐毅在齐国作战五年,攻下了齐国七十多座城池,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也使燕国出现了前所未有之强盛。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堪称是名帅如云、猛将如雨,能挤进“武庙”享受祭祀者,更属凤毛麟角。有一位名将本已进入了“武庙”,却又被请了出来,他就是“杀神”白起。
宋朝建国之初,宋太祖赵匡胤去祭祀“武庙”。或许是他的江山来的过于容易,也可能是他的为人过于仁慈,当他看到白起的塑像之后,便指着白起的塑像说"起杀已降,不武之甚,为何受享于此?",随后他就命人把白起的塑像抬出了“武庙”。
“武庙十哲”变成了“武庙九哲”,虽然后来又补上了郭子仪,但除去“杀神”白起之外,历史上还有哪位名将该配享“武庙十哲”?
武庙十哲是在唐太宗时期设立的,先前唐太宗为了表彰大唐王朝的那些开国功臣们设立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位,而在唐太宗在位中期,为了表彰唐朝之前我国历史上历朝历代的名将,便设立了武庙十哲之位,其实,当年唐太宗设立武庙十哲的最直接目的就是为了祭祀,毕竟这些人都为我国历史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进入武庙之内,最先看到的便是主祭太公望,也便是周朝的开国丞相姜子牙,在武庙的两旁便是武庙十哲了,左右各五位。他们十个人分别是张良、白起、韩信、诸葛亮、李靖、李勣、田穰苴、孙武、吴起、乐毅。
从这十个人的身份,以及个人才能,乃至当年他们为历史做出的贡献来看,他们十个人确实配的上武庙十哲的称号。
仔细观察,其实我们不难发现,这些人的特点是大多集中在春秋战国时期和楚汉时期,其实这也不难理解,毕竟当时正是天下战乱四起的年代,时势造英雄,这句话一点没有错,因为战乱,他们有机会展现出自己出色的军事潜力。
不过今天的这个题目问的是武庙十哲中那些人最配不上这样的身份,不得不说,这个问题问的有些刁钻,颇有鸡蛋里挑骨头的味道,这里我仅仅说说我个人的一些看法把。
在这十个人当中,相比之下,我认为最配不上武庙十哲身份的人就是张良和乐毅了。
乐毅
我们先来说说乐毅,乐毅生活在战国时代后期,当年的战国时期四大名将仅仅白起上榜,而乐毅无缘四大名将之位,根本原因在于相比四大名将,乐毅在军事成就上远远不及四人,更没有资格入选四大名将之列。
就连四大名将中的其他三位都无法入选武庙十哲,显然把乐毅放进来,远远没有把四大名将中的其他三位放进来有说服力。
当年乐毅的确率领五国联军攻下了齐国七十座城池,但那是合诸侯联军之力,特别是秦在其中发挥了牵制齐主力的作用,所以实际上乐毅仅仅靠这一次看起来显赫的战绩与四大名将比起来有点不够格。
无论是秦国的白起和王翦,还是赵国的廉颇、李牧,一生中胜仗无数,经历的重大战役远远超过乐毅,他们四人任何一个拿出来,都应该要比乐毅在我国历史上更具有影响力。
其实乐毅最擅长的则不也并非军事,而是政治,所以,武庙十哲乐毅应该被其他三位名将中的一位替换。
张良
我们再来看看张良,张良其实就是刘邦的智囊,在帮助刘邦出谋划策方面,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但是张良根本无法改变刘邦当年的颓废之势。
真正让刘邦完完全全活过来的个人认为是韩信和萧何,特别是韩信,仅仅拿张良与韩信做一下对比的话,不难发现,张良远远不及韩信,正是因为韩信的加盟,才让刘邦彻底摆脱了项羽的围剿,甚至是走上了和项羽争霸的阶段,最后将项羽消灭,最大的功劳还是韩信而不是张良。
相比其他的八个人,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这一点上,乐毅和张良不行,而其他的八个人配的上这一点。我个人觉得他们二人的特长在于出谋划策方面,是一代文人,而在带兵打仗方面,他们两个人就显得偏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