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豆腐乳吃多了会不会得癌症呢?
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一种食物可以有许多种做法和吃法。比如豆子,人们可以把它磨成粉、打成浆后做成豆腐,从豆腐还能变成大多数人都喜爱的豆腐乳和臭豆腐。
但是,豆腐乳、臭豆腐、豆豉……这么多变了味儿的发酵豆制品,好吃的同时,也有不少人担心会“致癌”“不健康”。
那么,这些豆制品到底是人间至味,还是问题食品呢?
豆腐乳
豆腐乳是由豆腐经过特定霉菌发酵后,再用盐和各式香料腌渍制成的发酵豆制品。无论是与奶酪还是其原材料大豆相比,豆腐乳在营养上都具有独特的优势。
1.防癌抗氧化
大豆经发酵成腐乳后,其中的大豆异黄酮活性增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有利于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和防止脂质过氧化,对心血管疾病和某些肿瘤也有一定预防作用。
2.B族维生素增加
豆腐乳可是素食者补充维生素B12的良好来源。腐乳含有的维生素B1、尼克酸高于一般食品,具有预防恶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和老年性痴呆的作用。
3.蛋白质利用率提高
豆腐做成腐乳后会产生很多小分子肽及游离氨基酸,使蛋白质更容易被消化吸收。
4.降低胆固醇
豆腐乳含不饱和脂肪酸,不含胆固醇。实验表明,豆腐乳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比高胆固醇的奶酪更有益于健康。
豆腐乳含有有益的食用菌,有“大豆奶酪”“中国奶酪”的美誉,适量食用腐乳,好处多多!
需要注意的是,豆腐乳有个大缺点:咸!钠多!
高血压、心血管病、痛风、肾病患者以及胃肠道溃疡患者要少吃,以免加重病情;一般人群宜取少量腐乳或低盐腐乳制汁后再入菜。
臭豆腐
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到底是怎么回事?它有没有营养?
臭豆腐是粪水、化学制剂泡出来的?
有传言说“臭卤水”就是“粪水”和“化学制剂”,吃了有害健康。这当然不是真的!
火遍全国的路边小吃“臭豆腐”,是把豆腐泡在“臭卤水”中发酵而成。
臭豆腐按照工艺可分为发酵和非发酵两种。
发酵的是在豆腐基础上发酵而成,臭味主要来源于微生物(霉菌或者乳酸菌)发酵蛋白质产生的硫化物、吲哚、部分有臭味的氨基酸。
非发酵的臭味则来源于臭卤水。臭卤水主要是以苋菜、芥菜或其他蔬菜为基底,再加上豆腐干所含的蛋白质,因而造成了一个稳定的乳酸菌发酵环境。
现代化生产的“臭卤水”是有微生物和品质监控的,安全性比较有保证。
不过,对于没有卫生意识的小作坊或不法商贩,臭卤水中存在致病微生物,或者偷偷使用违规添加剂调个味,也是很有可能的。
臭豆腐到底有没有营养?
豆腐中蛋白质分解后产生氨基酸,而氨基酸是味精的主要成分,具有鲜美的滋味,所以吃起来会很香。那么,臭豆腐有没有营养呢?
豆腐的各种营养成分在做成臭豆腐之后,几乎没有损失,相反会有所提高,比如蛋白质变成更容易被消化的多肽和氨基酸,而且味道更加鲜美。
大豆中的异黄酮经过发酵变成游离形式,更有利于被人体吸收和利用发挥作用。
臭豆腐经过发酵之后,蛋白质分解为各种氨基酸,又产生酵母的物质,所以有增进食欲、促进消化的作用。
研究发现,臭豆腐中还富含植物性乳酸菌,而这些菌有利于提升人体免疫力。
不过,台湾马偕医院营养师赵强提醒,吃臭豆腐适量就好,油炸臭豆腐对心血管病人可不是很友好。
豆豉
“溶栓第一豆”,老人的黄金豆
豆豉是用黑豆或黄豆作原料,经过一番洗净、蒸煮、冷却后放入缸中发酵、盐渍,最后晒干而成的,按加盐与否分成咸淡两种。
生活中,豆豉已经是餐桌上不可多得的调味品和菜品。豆豉对于老年人好处多多,在国际上已经被称为“营养豆”,它不仅开胃消食、祛风散寒,还能预防脑血栓和老年痴呆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