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纣王自称孤,秦始皇自称寡人,其他皇帝都是自称朕?
喜欢历史的人会发现一个特殊现象:商周时的君王通常自称为“孤”、还有的自称为“寡人”,为什么自秦始皇之后,皇帝都是自称为“朕”?这有什么来历吗?
1
1、“孤”、“寡人”的自称源自先秦
“孤”是形声字,是婴孩躺在瓜的旁边,瓜是表声,指哭泣声。字的意思是婴孩独自啼哭,无人料理,意指孤儿。“寡”字在金文中是象形为屋里只有一个人,“无夫无妻通谓之寡”,意指寡夫、寡妇,没有伴侣的人。
商周时君王、诸侯自称“孤家”、“孤王”、“寡人”是一种自谦的表示。这里的“寡人”通常解释为“寡德之人”。不过,春秋战国时的君王、诸侯多自称罩做为“寡人”而少自称为“孤”,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2
2、“孤”、“寡人”自称的区别
虽然“孤”、“寡人”都是先秦君王、诸竖闷桥侯自称,但根据《礼记》记载的周制,只有四方小诸侯自称“孤”,大国诸侯要自称“寡人”。由此可见“孤”的地位比“寡人”低了很多。那么,大国诸侯能自称“孤”吗?答案是:可以!但只在特定时期。
君王、诸侯服丧时(其在凶服)可自称“孤”(曰适子孤),表示自责也可称“孤”,比如春秋时楚庄王克郑,郑伯肉袒牵羊:“孤不天,不能事君,孤之罪也。”孟明视败于晋,秦伯说:“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这都是自降身份的谦称。
3
3、三国时,“孤”的地位高于“寡人”
究其本源,“孤”的地位不如“寡人”,大国诸侯自称“孤”有自我贬损、自责之意。战国时一些小国诸侯不愿参与纷争余猛,也以“孤”自称,不愿与“寡人”为伍。比如卫国、陶国“世世称孤”,就是自降身份,甘愿为“孤”。
三国时情况发生反转,曹操、孙权、刘备都自称“孤”,比如曹操所说“天下无孤,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孙权、刘备称帝后也不自称“朕”,反而称“孤”。唐末诸侯纷争时,同样出现过这种情况。这只能说明,乱世不讲礼法,奸雄也好,枭雄也罢,看来都不太懂周礼。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4、“朕”的来历和用法
“朕”字用法首创者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有大臣建议秦始皇自称“朕”,秦始皇表示同意。为什么弃“孤”、“寡人”不用而用“朕”?“朕”字本意是一人持橹驾船,延伸意为河上行船无人可依,只能靠自己。
秦始皇用“朕”自称表现了一种雄心和霸气,有独上高楼、傲视众生的气概。最后要说明的是,“寡人”、“朕”在唐宋之前一直混用,用哪个词多凭皇帝本人喜好。明清两代,“朕”成为唯一用词,也许自视甚大的他们,认为自己早已不是“寡德之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