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当上皇帝,为啥第一件事,就是干掉姑姑太平公主?
俗话说,以史为鉴,读史知今,在封建王朝中,帝王之家也存在的激烈的权力纷争,且不说五代十国时期的乱世,即使在盛唐时期,也存在着刀光剑影;我们来看看,司马光的鸿篇巨制——《资治通鉴》,带给我们不一样的警示。
李隆基是唐朝著名的一位皇帝,他就是唐玄宗,他在还不是太子的时候,凭借自己的谋略和勇气,和自己的姑姑联盟,铲除了韦后的党羽,把自己的父亲李旦扶上了皇位,后来李旦把位子让给了儿子,自己被迫退居二线。
《资治通鉴》讲述,当了皇帝的李隆基,立刻与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决裂,他先下手为强,率先铲除了太平公主的同党,把太平公主逼到了南山佛寺,后来隆基的父亲为太平公主求情,李隆基没有给父亲面子,把太平公主干掉了。
那么,隆基和太平公主本来是铁杆盟友,为什么他一当上皇帝,就把太平公主杀了呢?其实答案很明显,自古无情最是帝王家,权利的争斗是不能够发善心的,那一定是你死我活的斗争。
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因为利益走到了一起,后来又因为利益分道扬镳,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那么我们就来具体看看,他们之间的矛盾是如何一点点地越积越深,最终变得不可调和的。
在说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他们的之前的唐朝的历史,让大家对唐朝的皇位继承有个大概的印象。
我们都知道,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之后,成了大唐第二任皇帝,他在位时的唐朝,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得到了全面的复苏和发展,非常繁荣,后人把这段时期成为贞观之治。
后来,唐太宗把皇位传给了儿子李治,李治这个人也不错,对于政事那也是勤勤恳恳,跟他父亲很像,可是有一个问题,李治体格一般,总生病,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所以,李治的皇后武则天趁机把持朝政,李治病亡后,武则天看到自己的儿子也不成器,还不如自己当皇帝,于是就取而代之,成了一位女皇帝。
武则天一方面能够知人善用,促进了王朝的发展,但是也杀了不少李家的人,后来,武则天也病故了,大臣们又把江山还给了李家,武则天的儿子李显第二次成了唐朝皇帝,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恩怨情仇就从这里开始了。
猫宝男皇帝——李显
我们先来说说,这个李显,李显是武则天的亲儿子,在唐高宗李治死后,李显就继承了皇位,但是这个李显没啥大本事,凡事没主意,啥事都得问问自己的妈妈武则天,用现在的话说,李显就是一个十足的“妈宝男”,你说你是老百姓,你“妈宝男”也就妈宝男了。
可你是皇帝,身为皇帝,还一点决断都没有,处处问妈妈,武则天就像现在的大多数父母一样,恨铁不成钢,看着自己窝囊儿子,心里不是滋味。但是,李显要是一直这么眯着也还可以,他不光啥事都问妈妈,他还怕老婆。
他有个老婆就是韦后,这个韦皇后是李显的第二个皇后,在李显还是太子的时候,她就跟着李显,成了太子妃,李显对这个老婆是宠爱有加,这一宠爱,有些举动就有点过分了,他受韦后的指使,积极扩充自己的势力,但是李显组建自己的小圈子这件事惹怒了武则天,武则天把他废掉,赶出了长安,武则天随后当上皇帝。
后来,武则天为了巩固权力,杀了许多李唐的宗族,李显也看得是胆战心惊,天天在惊恐中度过;成了庐陵王的李显和自己的老婆韦氏,受尽了人生的冷暖,同甘苦,共患难,在困难中建立了很深的感情,但他不会想到,这个自己深深信任的老婆,有一天会为了权力置自己于死地。
《资治通鉴》记载,公元705年,武则天已经82岁了,她必须考虑自己的继承人问题,本来她还在犹豫是否应该把皇位还给李家人,朝中宰相张柬之等人趁武则天病危,在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的帮助下,把张易之和张宗昌这二人给杀了,武则天被逼把皇位传给了李显。
韦后干掉李显,想成为第二个武则天
李显重新登上皇帝宝座之后,看在韦后和自己在一起共患难的份上,更加地感激这位皇后,所以,韦后非常受李显的宠爱,但是韦后也不是省油的灯,说起来,唐朝早期还真是比较奇葩,那就是女人都比较强悍,都十分有野心,也许是武则天给带的好头,后来的什么韦后,太平公主,都对权力十分感兴趣,想方设法成为第二个武则天。
这个韦后和武三思勾结,把持朝政,重用自己家族的人,朝廷上形成了以武三思为首的武氏一党,和以韦后为首的韦氏一党,共同把持的局面。这韦后一掌权,她的女儿安乐公主也兴风作浪,卖官鬻爵,挥霍无度。
这个事情看在李显的眼中,他非但不管,还处处纵容韦后一党,对于她们的要求,都一一准许,韦后的势力越来越大了,韦后和武三思不停地迫害和排挤朝中忠良,最后她们把手伸向了太子李重俊,她们对太子十分轻视,甚至公开辱骂太子为奴才,是可忍孰不可忍,最后太子李重俊终于忍无可忍,把武三思父子给杀掉了。
本来李重俊想把韦后一起杀了,可惜没有成功,李重俊被身边叛徒杀害。这样,韦后没有武三思的制衡,太子李重俊又死了,她前进的道路上已经没有绊脚石了,唯一一个眼中钉就是皇上李显。
公元710年,韦后和安乐公主一起,把李显给毒死了,李显怎么也不会想到,谋害自己的居然是自己的妻子和自己的女儿,而这一切都源自一个权字。
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合谋除掉韦后
韦后把李显给干掉了,她也想弄个女皇干干,她就立了一个小皇帝,自己把持朝政。韦后身边的人,也看透了韦后的心思,为了邀功,宰相宗楚客极力怂恿韦后效仿武则天,自己成为女皇,因为他担心当时的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会阻止他们,所以,韦后一伙儿想要除掉李旦和太平公主,以绝后患。
放下韦后一伙先不说,我们来说说,李旦和太平公主,李旦这个人能力一般,但是的儿子可不一般,这个儿子就是李隆基,李隆基和自己姑姑太平公主心里很不服气,他们一直在关注着韦后的一举一动,当他们得知韦后一伙儿要向他们下手的时候,他们秘密商议,准备先下手为强。
当时,李隆基都没有把自己的谋划跟父亲李旦说,自己就做主了,他说自己一个人干的事,自己一人担,事情成了,那是祖宗保佑,不成,我也死而无憾,不可连累父亲,于是,他和太平公主发动了宫廷事变,李隆基带领兵将杀了韦后的党羽,韦后也被杀掉,事变成功后,李隆基废了原来的傀儡皇帝,拥立父亲李旦为皇帝,他随后被立为太子。
李隆基成为皇帝后,与太平公主矛盾激化
从《资治通鉴》记载中,我们可以得知,李隆基被立为太子以后,之前他和太平公主因为韦后这个外敌存在,他们可以成为政治同盟,但是这次,外部矛盾已经消除了,他和太平公主的内部矛盾成为了主要矛盾。太平公主因为拥立李旦,立了大功,李旦对她也是十分地器重。
这样一来,太平公主这个野心家,也开始对权力产生了欲望,她也学习韦后等人开始干预朝政了,这太平公主对权力产生了兴趣,那么,她就想铲除身边对她有威胁的人,这个人无疑就是李隆基,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李隆基是太子,太子在将来是要接替皇位的,作为未来大权在握的人,肯定是自己这个渴望权力的人的威胁。其次,李隆基这个人太强悍了,他当初和自己密谋除掉了韦后,可以说是有勇有谋,这绝对是自己的一个劲敌。
最后,李旦越来越听信李隆基的话,而李隆基这个人不听自己摆布,虽然自己是李隆基的姑姑,但是李隆基十分地不听话,而且还有除掉自己的心思。因为这些原因,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之间的矛盾逐渐白热化。
李隆基赐死太平公主
看到太子李隆基和自己妹妹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烈,身为皇帝的李旦十分为难,一方面是自己的儿子,另一方面是自己的妹妹,他们都是自己的亲人,而且对自己登上皇位都有大功,自家人,有点小矛盾都是小矛盾,毕竟是亲人。
李旦错误地估计了问题的严重性,生性软弱的他终于想出了一个主意,那就是,太子和太平公主的矛盾主要是权力之争,那么,我就提前让太子继位,自己的妹妹一见大势已去,也就死心了。
于是,他说干就干,太平公主反对都不好使,立刻把皇位传给了李隆基,自己当太上皇去了,李旦这一让位,没有平息双方的怒火,反而在这把火上浇了油,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多暗中较劲,要除对方而后快。
公元713年,李隆基又一次发挥了他的果敢决绝的长处,他抢先动手了,他派兵把太平公主一党铲除殆尽,太平公主无奈,逃入了佛寺,三天后,她见躲着也不是办法,只好回到家中,李旦一看,太平公主大势已去,就出面替太平公主求情。
但是,权力斗争是你死我活的斗争,只要太平公主一天不死,那李隆基的皇位就一天坐不踏实,于是,他没有给太上皇面子,把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赐死了,至此,李隆基终于除去了太平公主这个最大的敌人,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开元盛世”。
读完太平公主的遭遇,我们可知,太平公主和李隆基是亲人,也曾经是战友,但是为了权力,他们开始了你死我活的争斗,这里面没有对错,自古成王败寇,太平公主上台也许同样会有一番成就,而李隆基显然干得也不错,所以,他们本身都没有错,错就错在他们生在了一个帝王家!可悲可叹!
其实很多道理,无论是政治上、生活中、职场上、还是家庭中,所出现的种种经验何教训,《资治通鉴》讲得十分透彻,太平公主出生在皇家,正是武则天和韦后的所作所为影响了她,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最后落个那个的下场。
《资治通鉴》中所蕴含的古人经验和智慧,值得我们去品读、去警示,这对我们在家庭生活,职场竞争,以及创业立业中都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但是,对于我们普通读者来说,读书的时间很少,况且都是片段性阅读,文言文吃力的人更不好了解书中精髓,因此,作者向大家推荐一款彩图全解版的《资治通鉴》,比白话版的《资治通鉴》更通俗易懂。
拥有《资治通鉴》在手, 让你少走许多弯路,懂得许多人生哲理和为人处世的经验,毛主席就曾经读了17遍《资治通鉴》,我们怎么有理由不读呢?
这本彩图全解版的资治通鉴,既尊重原文,又有极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是国学经典版,纸张质量非常好,现在正在活动中,以动辄数千元和数百元的书比较,这本书只卖68元算超值了,68元只够看一场电影的钱,大家可以点击以上链接购买,数量不多,之前的1.5万本都卖完了,现在库存不多,赶紧下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