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没有指纹识别技术,为何签字画押需要按手印?
在很多历史照片、古代影视剧作品中,犯人在衙门认罪的时候,都需要签字画押。然而在古代,百姓的识字率很低,想要签字很难实现,于是手印和指纹,成为主要的验证方式。
指纹虽然在古代就有所使用,但是古代没有电子指纹识别技术,不能利用电子设备,自动进行指纹对比和识别,那么古代的签字画押真的具有实际效果吗?
古代识字率不足20%,并且集中在达官贵族:
在古代,读书识字往往是贵族人家的日常活动,普通平民很难有机会进行学习识字,直到科举制度出现,古代的识字率开始有了大幅度提升,到了明清时期,民众的识字率甚至高达80%,也出现了很多文学著作。
民众识字率较低的时候,绝大多数人并不会写自己的名字,因此签字画押中的“签字”就成了无稽之谈,使用指纹“画押”成了最为主流的证明手段。
但是古时候没有电子指纹识别系统,这些文件上的指纹,如何在日后进行确认呢?
古代的指纹并非毫无用处,而且古代确实也可以对指纹进行验证和对比,其方法就是——肉眼观察!小时候,我们应该都观察过自己的指纹,人类指纹其实并非难以观察,只要眼力足够好,就可以看到指纹的大致纹路,如果把指纹印到纸张上面,纹路会更加清晰。
如果古代需要进行指纹的验证对比,那么只需要让对方把指纹印到一张白纸上面,两张纸上面的指纹重叠在一起,就可以大致判断出指纹是否属于对方。
指纹印到纸张上的做法,其实并不利于后续的识别,但是古代人员的流动非常少,而且人口不多,样本数量少,如果真的遇到一些大事件,即使挨个进行比较,也可以很快找到目标。
中国古代利用指纹、手印破案的记录,可以追溯到秦朝的《睡虎地秦简》;应用指纹、手印表明身份,可以追溯到唐朝。中国也是公认的指纹运用的起源。
古代指纹学传到西方,近代指纹学出现:
虽然在纸张上面按下手印,利用肉眼也可以大致分辨,但是纸张上的指纹根据保存环境以及其他因素,可能会出现褪色、缺损等情况,时隔多年的文件进行人工肉眼分辨,很非常容易出现错误。
阿拉伯商人在唐朝时期,游历中国后,将古代指纹的应用记录在书中传到了西方,在17世纪,西方开始利用现代化技术对指纹进行分析,并找到了指纹的三个特点:
- 指纹基本终生不会改变;
- 指纹可以进行识别;
- 指纹可以进行分类。
利用指纹的三大特点,指纹学开始逐渐成型,指纹也成为一个人的独特标志。
虽然指纹学在17世纪就已经初具雏形,但是指纹的分辨非常麻烦,直到现代计算机的出现,指纹学才真正得到了普及,利用电子设备记录指纹并进行识别,让指纹可以快速识别到个人。手机出现指纹验证系统,让指纹开始普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个人特性,是最方便、最安全的验证工具:
随着时代的变迁,实体化的验证工具开始逐渐消失,实体验证工具再精密,密码再复杂,也容易被他人窃取,但是个人特性很难被窃取,无论是指纹、面部、声音、视网膜,这些个人特征都可以代表我们自身,而且几乎每一个人都会“随身携带”。
无论实体的验证工具多么安全,我们也有可能会忘记携带,或者忘记密码,但是对于指纹,我们不需要知道指纹的模样和纹路,将手指按到指定的位置,就可以轻松验证身份。面部识别开始普及的今天,出行消费甚至不需要携带手机,只需要在商家付款的地方刷一下脸,就可以自动确定身份进行付款。
如果未来可以把手机植入大脑,或者变成视网膜成像设备,那么我们基本不需要携带任何设备,再也不用担心忘带手机。科技的发展,让实体工具逐渐变为虚拟数据;我们的身体,就是证明自己的最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