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上战争结束后,死亡士兵的尸体就一直留在原地吗?
野战中特别容易出现这种情况,一边追,一边逃,死者遍地都是,逃的只顾逃,追的也没工夫打扫战场,然后那些尸体就丢那儿不管了。掩埋固然是最理想的方式,但实际上除非个别重要将领或有特殊身份的参战者,普通人肯定是埋不过来的,唯一的办法就是趁尸体没腐烂,迅速将其处理掉,通常的做法是利用敌我双方现成的壕沟进行填满。
埋葬这个方法呢,一般是比较常用的,而且这种埋葬方法花样还比较多,比如说堆积成金字塔模式的,或者是埋葬在路的两边,外慑不臣,内安人心。这个方法对待死去的士兵还是比较文明的,能让逝者安息!局部战争初期和小范围战争时发生少量人员伤亡情况下,交战双方一般都会安排一队专门人员,负责向下抬伤员和战死的士兵尸体,这些被抬下的尸体或就地掩埋,或就地火化,或运输至后方交给亲人处理,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处理方式。
如果敌方的人也想来收尸的话,那也是可以的,这就像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一样,只要你不具备进攻性就行,估计敌方来的人也不会很多,一定是老弱病残,不会是正规军队。打扫战场的一般都是战胜的一方,因为战败的一方逃命都来不及,哪还顾得上同胞的尸首。面对堆积如山的尸体,最简单最常用的就是集体埋葬,而这项劳动的执行者一般都是战败一方的俘虏。
古时候的运输条件非常差,大战之后失败的一方残败逃走了,胜利的一方也兵疲马乏伤痕累累,能活着就不错了。因此处理尸体的事情就交给当地民夫,进行集中挖坑掩埋,而有头脸的高级将领则找个地方好好安藏了,或者马革裹尸运回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