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古诗的方法?
5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一、看“题目”。
绝大多数古诗,其题目就像新闻的标题一样,能概括交代诗的主要内容。古诗题目主要可以分为这样几个类型:时地型,对象型,事件型。当然很多古诗的题目可能兼具多个作用,属混合型。通过题目所交代的这些信息,我们就能不同程度地了解诗作的内容。
时地型的,如《凉州词》《元日》《村居》《乡村四月》《秋夕》《江南春》《竹里馆》《敕勒歌》等等。《凉州词》,看题目“凉州”,我们就可预判这是一首边塞诗。《春日》,看题目,就知这应是一首游春之作。《村居》,一个“村”字,就表明这首诗一定跟田园情趣有关。《乡村四月》,既交代了时间,又交代了地点,“乡村四月”,正是农村早春之时,定是写早春时节农村情景的。
对象型的,如《咏鹅》《石灰吟》《梅花》《竹石》《咏柳》《春夜喜雨》等等。像这些诗作,我们要先研究题目所标之“对象”,根据我们对它们的了解以及人们通常寄寓在这些“物”上的内涵,即可预先揣测诗作内容及主旨。而且这类题目还经常辅以表情感的词,如“咏”“吟”“喜”等,这就更有助于我们把握诗作主旨。
事件型的,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回乡偶书》《望庐山瀑布》等等,这类题目很多很多。”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交代了中心事件是登楼送别,送友人远游,先就可定位为一首“送别诗”了。”望庐山瀑布”,中心事件是,远看瀑布,那么可以推想诗作主要应该写一瀑高悬于眼前的视听之景和内心感悟。《回乡偶书》一个“回乡”,就交代了内容应是久别之后回归故里的见闻感受。
二、判析“表达方式”。
无论古体诗还是近体诗,大多数诗作的写作思路是惊人相似的。一般都是先“记叙”,然后“描写”,最后“抒情议论”。就拿律诗来说,一般首联记叙,颔联颈联描写,尾联抒情议论,表明主旨。而首联的记叙,通常是交代写作背景、缘由等,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诗人是在什么境遇境况下写作此诗的。而中间的描写,则可以让我们更具体的了解作者的心理,正所谓“处处景语皆情语”。我们只要遵循“物美则喜,景劣则凄”的原则,就能透过想象看本质,揣摩字里行间传达的作者的内心世界。而当诗作将要水到渠成地行至尾联时,我们就已粗略地领悟到了诗人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最后看尾联,诗人终于在前面充分的铺垫之下,或直抒胸臆,或稍稍含蓄地亮出了自己本意,而我们也就能更准确地把握作者的主要情感了。
以《次北固山下》为例,首联叙事,表明了自己旅居在外的背景,颔联颈联描写眼前所见初春之景,尾联抒情,表达思乡之情。再如《雁门太守行》,首联是描述,交代了兵临城下的紧张情况,颔联颈联描写战场情景,尾联借用典故委婉抒情,表忠君报国之意。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古诗都是严格按“叙——描——抒——议”这样的顺序成诗,但只要你析清了这几种表达方式,那都能按图索骥,顺藤摸瓜,较为准确地理解诗作。如《观刈麦》属于古体叙事诗,前两句“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用记叙交代了写作背景——写作对象是“田家”,是“农民”;时间是“农忙时节”。“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既有叙事,南风送暖小麦待收,又有情景描写,“小麦覆陇黄”。而中间主体部分则记叙描写穿插运用,写出了农人的繁忙辛劳和一个“贫妇人”的遭遇。最后“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抒发了对农民们的同情和内心的愧疚。这样整首诗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情感就一目了然了。
三、抓“诗眼”。
“诗眼”是指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炼传神的字词句。刘铁冷在《作诗百法》中说:“诗之有眼,犹人之有目也。”人之眼,乃灵魂之窗口;诗之眼,则是洞察诗词旨趣的窗口。如果我们前文所说两项是在辨识诗人精心所“画”之“龙”,那抓“诗眼”就是要抓住其“点睛之笔”,这样才能更准确地把握诗作的“魂”“灵”“神”。诗眼在诗中的位置并不固定,但放在最后的较多。柳宗元的《江雪》,“独钓寒江雪”,一个“独”字,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的飘零感。《闻官居收河南河北》,“漫卷诗书喜欲狂”中“喜欲狂”,就提示我们本诗最重要的情感是“喜”,欲狂之“喜”。
绝大多数古诗,其题目就像新闻的标题一样,能概括交代诗的主要内容。古诗题目主要可以分为这样几个类型:时地型,对象型,事件型。当然很多古诗的题目可能兼具多个作用,属混合型。通过题目所交代的这些信息,我们就能不同程度地了解诗作的内容。
时地型的,如《凉州词》《元日》《村居》《乡村四月》《秋夕》《江南春》《竹里馆》《敕勒歌》等等。《凉州词》,看题目“凉州”,我们就可预判这是一首边塞诗。《春日》,看题目,就知这应是一首游春之作。《村居》,一个“村”字,就表明这首诗一定跟田园情趣有关。《乡村四月》,既交代了时间,又交代了地点,“乡村四月”,正是农村早春之时,定是写早春时节农村情景的。
对象型的,如《咏鹅》《石灰吟》《梅花》《竹石》《咏柳》《春夜喜雨》等等。像这些诗作,我们要先研究题目所标之“对象”,根据我们对它们的了解以及人们通常寄寓在这些“物”上的内涵,即可预先揣测诗作内容及主旨。而且这类题目还经常辅以表情感的词,如“咏”“吟”“喜”等,这就更有助于我们把握诗作主旨。
事件型的,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回乡偶书》《望庐山瀑布》等等,这类题目很多很多。”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交代了中心事件是登楼送别,送友人远游,先就可定位为一首“送别诗”了。”望庐山瀑布”,中心事件是,远看瀑布,那么可以推想诗作主要应该写一瀑高悬于眼前的视听之景和内心感悟。《回乡偶书》一个“回乡”,就交代了内容应是久别之后回归故里的见闻感受。
二、判析“表达方式”。
无论古体诗还是近体诗,大多数诗作的写作思路是惊人相似的。一般都是先“记叙”,然后“描写”,最后“抒情议论”。就拿律诗来说,一般首联记叙,颔联颈联描写,尾联抒情议论,表明主旨。而首联的记叙,通常是交代写作背景、缘由等,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诗人是在什么境遇境况下写作此诗的。而中间的描写,则可以让我们更具体的了解作者的心理,正所谓“处处景语皆情语”。我们只要遵循“物美则喜,景劣则凄”的原则,就能透过想象看本质,揣摩字里行间传达的作者的内心世界。而当诗作将要水到渠成地行至尾联时,我们就已粗略地领悟到了诗人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最后看尾联,诗人终于在前面充分的铺垫之下,或直抒胸臆,或稍稍含蓄地亮出了自己本意,而我们也就能更准确地把握作者的主要情感了。
以《次北固山下》为例,首联叙事,表明了自己旅居在外的背景,颔联颈联描写眼前所见初春之景,尾联抒情,表达思乡之情。再如《雁门太守行》,首联是描述,交代了兵临城下的紧张情况,颔联颈联描写战场情景,尾联借用典故委婉抒情,表忠君报国之意。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古诗都是严格按“叙——描——抒——议”这样的顺序成诗,但只要你析清了这几种表达方式,那都能按图索骥,顺藤摸瓜,较为准确地理解诗作。如《观刈麦》属于古体叙事诗,前两句“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用记叙交代了写作背景——写作对象是“田家”,是“农民”;时间是“农忙时节”。“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既有叙事,南风送暖小麦待收,又有情景描写,“小麦覆陇黄”。而中间主体部分则记叙描写穿插运用,写出了农人的繁忙辛劳和一个“贫妇人”的遭遇。最后“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抒发了对农民们的同情和内心的愧疚。这样整首诗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情感就一目了然了。
三、抓“诗眼”。
“诗眼”是指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炼传神的字词句。刘铁冷在《作诗百法》中说:“诗之有眼,犹人之有目也。”人之眼,乃灵魂之窗口;诗之眼,则是洞察诗词旨趣的窗口。如果我们前文所说两项是在辨识诗人精心所“画”之“龙”,那抓“诗眼”就是要抓住其“点睛之笔”,这样才能更准确地把握诗作的“魂”“灵”“神”。诗眼在诗中的位置并不固定,但放在最后的较多。柳宗元的《江雪》,“独钓寒江雪”,一个“独”字,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的飘零感。《闻官居收河南河北》,“漫卷诗书喜欲狂”中“喜欲狂”,就提示我们本诗最重要的情感是“喜”,欲狂之“喜”。
展开全部
古诗的学习方法 学习古诗可以采取“四步走”的方法: 一、初读古诗,知其概貌。
它要求从读入手,大体了解、感知全诗写的是什么内容;对不懂的字词,可以借助字典来解决。二、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要从词到句、从句到篇连起来,由部分到整体把全诗的意思弄清楚。 三、诵读古诗,品味诗境。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要通过诵读,咀嚼诗味,想像诗的意境。
四、体味情感,勾画诗境。
俗话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当你与作者的情感形成共鸣时,可通过自身的丰富想像,用笔简要地勾画出诗的意境。
这样,由诗到画,将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就会逐步取得学习古诗的最佳效果。
它要求从读入手,大体了解、感知全诗写的是什么内容;对不懂的字词,可以借助字典来解决。二、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要从词到句、从句到篇连起来,由部分到整体把全诗的意思弄清楚。 三、诵读古诗,品味诗境。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要通过诵读,咀嚼诗味,想像诗的意境。
四、体味情感,勾画诗境。
俗话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当你与作者的情感形成共鸣时,可通过自身的丰富想像,用笔简要地勾画出诗的意境。
这样,由诗到画,将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就会逐步取得学习古诗的最佳效果。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21-06-21 ·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wangpanyong110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向TA提问 私信TA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采纳数:35719
获赞数:363489
毕业于河南大学地理专业,学士学位;从教23年,读过地理专著和教育学专著,现任中学教师。
向TA提问 私信TA
关注
展开全部
学习古诗可以采取“四步走”的方法:
一、初读古诗,知其概貌。
它要求从读入手,大体了解、感知全诗写的是什么内容;对不懂的字词,可以借助字典来解决。
二、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要从词到句、从句到篇连起来,由部分到整体把全诗的意思弄清楚。
三、诵读古诗,品味诗境。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要通过诵读,咀嚼诗味,想像诗的意境。
四、体味情感,勾画诗境。
俗话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当你与作者的情感形成共鸣时,可通过自身的丰富想像,用笔简要地勾画出诗的意境。
这样,由诗到画,将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就会逐步取得学习古诗的最佳效果。
一、初读古诗,知其概貌。
它要求从读入手,大体了解、感知全诗写的是什么内容;对不懂的字词,可以借助字典来解决。
二、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要从词到句、从句到篇连起来,由部分到整体把全诗的意思弄清楚。
三、诵读古诗,品味诗境。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要通过诵读,咀嚼诗味,想像诗的意境。
四、体味情感,勾画诗境。
俗话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当你与作者的情感形成共鸣时,可通过自身的丰富想像,用笔简要地勾画出诗的意境。
这样,由诗到画,将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就会逐步取得学习古诗的最佳效果。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1、初读古诗,知其概貌。
它要求从读入手,大体了解、感知全诗写的是什么内容;对不懂的字词,可以借助字典来解决。
2、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要从词到句、从句到篇连起来,由部分到整体把全诗的意思弄清楚。
3、诵读古诗,品味诗境。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要通过诵读,咀嚼诗味,想像诗的意境。
4、体味情感,勾画诗境。
俗话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当你与作者的情感形成共鸣时,可通过自身的丰富想像,用笔简要地勾画出诗的意境。
这样,由诗到画,将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就会逐步取得学习古诗的最佳效果。
它要求从读入手,大体了解、感知全诗写的是什么内容;对不懂的字词,可以借助字典来解决。
2、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要从词到句、从句到篇连起来,由部分到整体把全诗的意思弄清楚。
3、诵读古诗,品味诗境。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要通过诵读,咀嚼诗味,想像诗的意境。
4、体味情感,勾画诗境。
俗话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当你与作者的情感形成共鸣时,可通过自身的丰富想像,用笔简要地勾画出诗的意境。
这样,由诗到画,将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就会逐步取得学习古诗的最佳效果。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