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拜礼的含义

 我来答
兜得慧413
2021-03-10 · TA获得超过4205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835
采纳率:94%
帮助的人:44.7万
展开全部
跪拜礼是中国一项历史传统极其悠久的礼节。直到现在,一些农村地区,还流行晚辈向上辈磕头致敬的礼节。

现代社会,人们普遍的看法是,屈膝下跪是一项有辱尊严的做法。故而俗话说:男儿膝下有黄金。讽刺一个人没有气节,也会形容他是“奴颜婢膝”,似乎跪下是丧失人格。

其实最初跪拜的礼节,并没有这种意思。

中国的古礼萌发并形成于先秦时代。那时人们日常起居,还没发明出凳子,平时都是直接坐在坐榻或者席子上,臀部没法着力,就双膝跪地,再将臀坐于脚上。

跪拜礼就是在跪坐的基础上演化出来的。人们在跪昌族坐时,为了表现敬意,便将腿部打直、臀部抬离脚和小腿,形成了只跪不坐的姿势,久而久之,就演化成了跪的礼节。

拜则与人类本能有一些关系。原始人在自然环境中捕猎时,往往得将头部抬高,以便观察形势。如果把上身俯低,头部低下,则是一种很危险的状态,容易受制于人。那么,向别人俯低上身、把头低下,实际上代表了我把生命安全都交给你、对你绝对信任的意思,这是一种最高等级的礼数。拜也分许多种方法,有的是跪拜,有的是揖拜

后来跪与拜结合起来,就成了最庄重的礼节。中国最早的关于礼制的典籍《周礼》规范过九种跪拜的礼节,其《春官·大祝》篇说:“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这“九拜”里面,以稽首、顿首、空首为正拜,是跪拜礼节内的最基本类型。

稽首是最基本、等级最高的跪拜。“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亦缓缓至于地;手在膝前,头在手前”。头磕到地面后,要留一段时间,“稽”就是稽留、稽迟的意思。这种跪拜,多用于晚辈向长辈、臣子向皇帝、祭祀天地鬼神和祖先等非常重要的场合。

顿首,动作与稽首基本相同,只不过头点地时间极短,一触即抬。多用来同辈之间的礼节。《水浒》中提到,江湖好汉见面后互行跪拜之礼,都是用的顿首礼。所以现在一些农村地区祭祖时,头一磕地就抬起来,实际上并不合跪拜古礼的意思。

空首,是指拱手于胸前,然后跪地,以头触手。所以也叫拜手礼。这是一种礼数稍轻的礼,用于不是太庄重,不需要重礼的时机和场合。

古代皇帝接见大臣,并不是什么场合都要求以臣子跪拜。皇帝即位、册封皇后、太子等,举行大的朝会,皇帝在礼仪性场合颁布重大的诏命,臣子们一般要集体跪拜,表示庄重尊崇。而一般性的议事,并耐枯弊不是自古就有。

秦汉以降,重要的大臣和皇帝议事,都是赐座的。直到隋唐,低级的臣子晋见皇帝需要俯伏奏事,但高级臣僚,在皇帝面前也是有座的。唐太宗有一次正在玩鹦鹉,魏征进来奏事,他见皇帝漫不经心,想赶紧听完继续玩,就不紧不慢地坐着与太宗议论政事。太宗把鹦鹉藏在怀里,魏征故意说的时间特别长,后来把鹦鹉活活闷死了。

宋朝以后,大臣上朝议事,就撤去了凳子,只能站着和皇帝说话。明朝也执行了这样的办法,皇尊臣卑的趋势更加固化。到了清朝更甚,前朝还只是大臣给皇帝、太子跪拜,清朝则要求,凡是皇室诸王,大臣见了一律下跪。如果日常见面,跪拜一下打个招呼倒也罢了。最怕的是当面奏事,也要跪着回禀。而很多重要的大臣,往往都上了年纪,长时间跪禀则难以忍受。

康熙二十六年,孝庄太皇太后去世,康熙皇帝命王大臣议丧礼于永康门外。当时皇室的亲王、郡王、贝勒、贝子等都坐着议事,负责议礼的大学士和九卿都跪着回话。太皇太后的大丧,需要议论的事非常多,从早晨到说的中午,年老的大学士们都顶不住了,老臣王熙七十多岁了,膝痛难忍,屡屡歪倒。康亲王杰书叱骂他不守礼数,给事中高层云愤然说:“这种礼制苛刻如此,不要也罢!”

高层云遂写了个奏章,说大学士都是皇帝的辅弼大臣,宗败首室诸王应该以礼待之,怎能动不动让他们下跪,这太有失国体了。

当时清朝正处于尊崇满族勋贵的顶峰期,这本奏章一上,无异于揭龙鳞。满朝大臣都为高层云捏了把汗。谁料康熙皇帝居然接受了他的意见,下诏说,以后开会讨论政事,大臣不得向宗室诸王下跪。清朝跪拜过频之风这才稍有抑制。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