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念无相,念念无为,即是学佛 什么意思?
阿弥陀佛
应该是和净土念佛中的念而无念,无念而念一个道理
出自:黄櫱禅师《传心法要》
学道人。秖怕一念有。即与道隔矣。念念无相,念念无为。即是佛。
老法师---真心里面不能有一物,惠能大师讲得很好:「本来无一物」,要知道本来无一物,你要在里头加一物进去,错了。一个念头就是一物,不能加。所以参禅的人,念一声佛号就被染污了,要漱口三天。本来无一物,怎么会有一个「佛」进去!佛也没有。
佛都没有了,我们要不要念佛?要念。怎么个念法?「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就正确了。怎样才不错?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就不错;两边不住,中道不存。
法身、般若、解脱,这三德是自性本具的三德,一一都具足「常乐我净」。所以常乐我净,我们称为四净德。「常」是永恒不变。「乐」是离一切苦,我们世间人讲苦乐,苦乐是相对的,所有一切相对的苦乐统统没有了,统统断尽了。「我」是主宰的意思,自在的意思,真正做得了主、真正得大自在。「净」是清净,一尘不染,心地空寂。真心里面不能有一物,惠能大师讲得很好:「本来无一物」,要知道本来无一物,你要在里头加一物进去,错了。一个念头就是一物,不能加。所以参禅的人,念一声佛号就被染污了,要漱口三天。本来无一物,怎么会有一个「佛」进去!佛也没有。佛都没有了,我们要不要念佛?要念。怎么个念法?「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就正确了。如果你「有念」,你就有一物,错了。你「无念」也有一物,有什么一物?有个无念,你也错了。换句话说,念错了,不念也错了。
怎样才不错?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就不错;两边不住,中道不存。「作而无作,无作而作」,就像诸佛菩萨应化在九法界里面,示现种种身,从事种种事业,他无念、无生。无念,他没有离念,无生,他也没有离生。他在六道里头舍身受生,跟众生示现是一样的,他是「离即同时」,所现的相没有自己,现的相是「慈悲应现」,觉悟众生的。虽然觉悟众生,没有觉悟众生这个念头,就像《金刚经》所说,虽然度一切众生,而实无众生得度者,他没有起念。经上常常用云来做比喻,比喻什么?无心、无念,在佛法里讲无作、无为。无为而无所不为,无作而无所不作,这样与自性体、相、用,与自性法身、般若、解脱就相应,与「大方广」就相应,这是菩萨行,这是菩提心。
2021-04-10
后文:心即是佛,更无别佛,佛即是心,更无别心。故心佛不二,即心即佛。今之学道人,不悟此心,便于心上生心,向外求佛,著相修行,皆是邪行,非菩提道。
这就是东方哲学和西方哲学的根本差别。东方哲学直指本心,不强调逻辑思辨推理,过分强调思辨逻辑,便是“心上生心”。而死守佛言佛语,便是“着相修行”。
佛心本是一颗自然心,修佛是一个去除外界干扰,还原本心的过程。换句话说,一本佛典都不看,一尊佛像都不拜,一句佛号都不喊,一样可以成佛,因为心即是佛,佛是心的本相,是每个人都有的。这就是这句话的意思。
反过来说,即使身披袈裟,手拿禅杖,日夜诵念佛号,若没有还原本心,也不过是迷途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