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不稳定有什么坏处?
血糖不稳定,大多数也能够找得到原因,而干预方法也比较简单易行,患者只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避免以下情况。
情况一,睡眠不足
对于患有糖尿病的人来说,睡眠不足对血糖的平稳非常不好,因为它也可能会提高血糖水平。一项对日本男性进行的研究发现,每晚睡眠时间低于6.5小时会增加血糖升高的风险。
情况二,控不住嘴
血糖不稳定很有可能是吃得过多或者不吃造成的。由于很多患者都管不住嘴,因此在一餐当中吃多了,血糖就会升高。患者担心血糖升高,便自行增加降血糖的药物,从而导致血糖过度降低。如此反复,血糖的调控就会变得一塌糊涂。
情况三,迈不开腿
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会导致血糖水平上升。而且长时间的运动导致机体内葡萄糖消耗过多,最终诱发了低血糖。对于糖尿病,定期进行轻度至中度运动非常重要,而不是进行长时间以及剧烈的运动。
情况四,压力太大
当承受很大的压力时,身体会产生一些激素,使胰岛素难以完成其降糖的作用。因此血液中会留下更多的葡萄糖,血糖就会因此而上升了。
文章图片2
正常人在生理状态下血糖也有一定波动,但通过自身神经内分泌调节系统,一天内的波动幅度小于2~3毫摩尔/升。
血糖波动其危害不容小觑,往往比单纯高血糖更严重,血糖高低会让人体的血管处在不断的收缩与扩张之中,对脆弱的血管是极大的考验。
血糖波动两大危害
文章图片3
1、损伤胰岛细胞:让本来为数不多的胰岛β细胞越来越少,从而导致血糖调控完全依赖于外源性胰岛素,使其自身反馈调节能力进一步丧失。
2、难管控:机体对外源胰岛素十分敏感。当血糖升高时,稍稍增加一点胰岛素注射剂量就发生低血糖;而血糖下降时,稍稍减少一点胰岛素剂量,血糖又明显升高,血糖愈加难以管控。
此外,它还会诱发或加重各种糖尿病并发症。
随着生活条件提高,而提高的不仅仅只有幸福感,还有各种基础疾病的发生几率,这其中也包括糖尿病,而且糖尿病可以发生在各个年龄阶段,这其中也包括年轻人和儿童。糖尿病的可怕之处在于会引发各种并发症,全身的各个器官都有可能会受到累及,因此糖尿病患者要积极控制自己的血糖。
哪些方法可以使血糖变得平稳呢?
1、 适当增加运动量
运动对于糖尿病患者有很多好处,可以使注射胰岛素的部位更好的吸收胰岛素,促使血糖变得更加平稳,另外运动也可以起到减轻体重的作用,避免因肥胖而引发血糖升高。因此糖尿病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适当的增加运动量。适合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有步行、慢跑、游泳等等。
2、 适当吃些粗粮
粗粮的消化速度比较慢,而且可以在胃里停留较长的时间,不会因为进食而导致血糖在短时间内升高。但糖尿病患者不可以长时间吃粗粮,因为有些患者的胃肠功能比较弱,如果只吃粗粮则会出现消化不良以及营养不良的情况,因此建议用粗粮代替一部分细粮,既能够满足口感,也可以延缓人体对糖分的吸收,使血糖变得越来越稳定。
3、 适当减少主食的摄入量
糖尿病患者每顿饭都不可以吃得太饱,要以七分饱为宜,而且主食要相对的减少一些,但不能够不吃,要不然则可能会发生低血糖的情况。一般糖尿病患者每天摄入主食的量不能够少于130克,也就是说二两半米饭,或者一两半馒头。如果在吃饭之前做了比较重的体力劳动,则可以适当的增加主食的摄入量。
4、 适当喝水
喝水对血糖的控制也有一定的帮助,建议患者养成少量多次饮水的习惯,切记不能够一次性饮过多的水,要不然则会导致水和电解质失去平衡。一般患者每天饮水的量要在1500~2000毫升左右。身体拥有充足的水分,既能够使血液得到稀释,也能够使血糖的浓度降低,对于血糖的稳定有一定的帮助。
温馨提示
血糖升高的糖尿病患者不仅要在饮食和生活方面特别注意,在用药方面也要及时做调整,但不能够自己随意加药或减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用药量,或根据具体情况服用两种以上的降糖药物。
比如会影响血管壁的内皮细胞,长期的血糖波动会使血管内皮受损,从而形成微小血管病变和大血管病变。
还可以影响神经病变,老年患者血糖波动大会出现严重的高血糖或者严重的低血糖,从而出现脑神经损害。老年患者如果有严重低血糖,会导致昏迷的现象,引起脑细胞不可逆性的损害。因此,临床上要控制血糖的绝对值,减少血糖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