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于学前教育问题的思考
展开全部
关于学前教育问题的思考
前言:学前教育到底是为了培养人才还是陪伴孩子成长?学前教育交会了我们什么?对孩子们有哪些帮助?
学前教育的目的:转变家长的思想和观念
1、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如今的幼儿大多数都是,父母不在身边爷爷奶奶特别娇惯,只要孩子高兴要什么给什么,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和缺点不给予及时的纠正,以至于带入到幼儿园,幼儿老师特别难,班上孩子人数的超额工作量大,家长对老师的工作也不太理解,他们关心的是孩子每天学了几个字,谢了几个字,算了几道数学题,对孩子的行为习惯根本不怎么重视,他们不明白孩子好的行为习惯可以影响他们的一生,要想得到家长的重视必须要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中不是任意进行的,在教育过程中要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什么样的教育观塑造出什么样的孩子,作为家长面对孩子的任性和无理取闹时一定要说不 ,同时要注意孩子的 第一次 因为这是良好习惯的开端,许多家长正是在教育过程中没有抓住 一字关,不但没能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反而给以后的教育带来了后患。
去年我所在的小班来了一名小男孩,父母不在身边一直由爷爷奶奶照顾着,当时他年龄较小还不到3岁,长得很结实个头也很大,第一天入园有些怕生,爷爷奶奶怕孩子吓着轮流抱着一直到放学,第二天也是如此,第三天所有的家长不允许陪伴孩子,爷爷奶奶就不停的交代老师多抱抱他们的孩子,后来一个月后其他的孩子都已经熟悉并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了,可他还是每天哭闹着让一位老师抱着,就是因为他我们的工作增加了很多不便,如果第一天爷爷奶奶对他说
别的孩子都没有抱,我们炜炜也很能干不需要抱
多给他一些鼓励,更不会让老师抱习惯,他肯定会和别的孩子一样早点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在生活中家长只有不轻易的放弃第一次的教育,才会杜绝第二次、第三次。
2、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在孩子形成良好行为的过程中,家长的责任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给予引导,在有准备的环境中耐心的培养,使他的一举一动逐渐向良好的行为发展,家长良好行为可以为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让孩子自觉的接受,对于3到5岁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家长要做个有心人,要仔细观察对他的良好行为及时表扬赞许形成习惯,对不良的行为要表示不满帮助他学会识别的能力,而不要指责他,习惯的养成是行为积累的结果,孩子从某种行为中获得了成功感自然而然就会重复这种行为,从而变成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要从小开始,而且要从家庭开始。
3、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而孩子最直接的榜样来自于成人,尤其是家长,蒙台梭利说: 在孩子的周围,成人尽量以优美的语言,用丰富的表情去跟孩子说话。
幼儿的行为习惯是在成人的影响和帮助下形成的,家长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那孩子就会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从中熏陶,受到启发,从而形成好的习惯,家长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孩子的眼睛,必须以身作则,时时刻刻给孩子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比如:孩子礼貌的行为、早睡早起的习惯、整洁清洁的习惯、喜欢看书的习惯等等,都跟家长的日常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俗话说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幼儿时期是是模仿力最强的时期,由于他们的认识能力、分辨是非能力有限,因此,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做出榜样,正面诱导是很重要的。
永红幼儿园小四班的孩子习惯培养特别棒,从入园到放学一日的生活中每个孩子每个环节都做的特别好,就连家长们也配合的很不错,在开运动会之前老师要给家长开个会,老师在上面讲活动的安排,没有一位家长和孩子讲话,家长很认真的听孩子们也学着家长很耐心的听。农村的家长也可以为孩子树立榜样,比如:忙了一天从农田回来收拾好农具,把手脸洗干净,脏衣服不到处放,鞋袜摆放整齐,不要当着孩子面吸烟,不随地丢垃圾,说话不要带脏字等等,孩子受到这种行为的影响也会自觉的跟着学,长期坚持孩子就会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见榜样对孩子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学前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
1、学前教育定位不合理
首先,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很多家长认为学前教育只是带带孩子,最多也只是 “写几个字,背几首诗”;还有些家长把幼儿教育理解为“玩”,岂不知幼儿在“玩”中学到了许多技能知识,开发了智力。有学者指出,成年人大约50%的智力是在4岁以前获得的。其次,学前教育的目标不合理。现在社会上普遍地存在着重智轻德,重认知教育轻社会性、人格培养的问题,这种不合理的追求也带到了幼儿教育领域,使得学前教育忽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情感、态度、自主性、社交能力等培养。最后,教育内容设置不合理。目前很多幼儿教育机构为了迎合家长的心理,以赢利为主要目的,不结合实际盲目定教育,上课程。如,开设礼仪教育课程、蒙氏数学课程等,给幼儿订了系列的学具、作业纸、课本等,价格过高,也不合当地实际。
2、办学条件简陋,存在严重的饮食、卫生、安全隐患
不少民办园所布局简单,条件简陋;经费投入少,必备的设备设施不足;不能配齐配全“三架二柜”,即毛巾架、水杯架、图书架、玩具柜、衣帽柜;大部分幼儿园没有音体美器材、图书资料、幼儿玩具等不能满足教学需要;许多民办幼儿园都是利用民房或沿街商用楼作为园舍,布局不合理,“四室一厨一厕”不符合要求,没有或少有活动场地。甚至有部分民办幼儿园的活动室、卧室拥挤,通风条件差,安全通道不畅通;无消防设施,无安全制度和安全措施;门卫制度和接送制度不严格;食堂达不到要求,从业人员未经过专业培训,没有健康证等,这些无时无刻不威胁着孩子们的健康和安全。
3、幼儿教师素质普遍不高
当前很多幼儿园一班只有一名教师,保教一肩挑,不能脱岗参加培训学习,造成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相对滞后,教育教学水平及组织幼儿活动能力差,教师业务能力不强,难以胜任幼教工作。例如,有的教师不会教学,不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活动目标不明确,让孩子随心所欲,有的是教师教学方法过于单调或者违背幼儿教育规律,让孩子疲劳厌倦、不愿意接受,情绪低落,教学效果差。特别是民办幼儿园中的教员大多数是初、高中毕业生,这些人员未经过任何上岗培训,没有教师资格证,根本不能胜任幼儿教育工作。
4、政府重视力度不够,缺乏有力的法律保障和必要的政策规范
当前一些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缺乏应有的认识,对发展学前教育事业在个体成长与国家整个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作用缺乏足够的重视,他们在近几年的工作计划中基本不提及学前教育,使得这些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缺乏计划保障。虽然,近十几年来,我国政府相继制定实施了《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等法规性文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但是,我国目前学前教育立法层次偏低,其最高层次仅处于我国教育法律体系中的第四层次。可见学前教育未受到足够的重视与支持。
如何引导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就要了解行为习惯包括的内容:爱祖国、懂礼貌、讲卫生、正确的洗手入厕、文明进餐、遵守公德、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生活自理、生活安全等等,日本教育家福泽渝吉说:
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 。要想培养好农村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要改变家长的思想和观念。
针对学前教育问题的意见
1、在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中要注意方法和方式,切记简单粗暴
在幼儿园一线工作的老师可能遇到这样的情况,某位家长和老师交流:
某某老师,我们家孩子特调皮不听话,在家他只怕棍子,在幼儿园做错了事情您尽管打他,我们家长不会介意的
。像这样的家长我们可以理解,他是想通过打来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但他不明白对孩子来说,孩子喜欢鼓励、夸奖,如果总是换来批评受指责和打骂,他的情感上接受不了会产生逆反心理,也可能更加激起他的不良情绪和更多不良行为。如果家长理解孩子了心理和需求,对他的想法给予鼓励、支持和肯定,再加以耐心的诱导和启发并坚持下去,良好的行为就会逐渐养成。
农村的家长应该多抽出一些时间注意创造机会,让孩子重复好的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必须贯彻始终才有成效。
2、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策略
作为幼儿工作者,除了加强家园沟通还必须有比家庭更为系统的专业的方法和策略,保证让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首先幼儿园要建立一日常规进行系统化教育,3到6岁幼儿是个性品德形成的关键期,由于幼儿的可塑性很大,他们的个性品德在形成过程中会经常出现反复,所以教育内容应该做的到系列化,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情况,制定幼儿一日活动常规,常规规定了孩子们在一日活动学习中应做到的、应遵循的一些规则,确定幼儿时期在衣、食、住、行、与人交往等方面应有的文明行为和习惯的标准,如:坐要有坐姿、睡要有睡样、饭后会收拾餐具、活动结束会整理好用品等;轻 说话轻、走路轻、放下东西也要轻;午餐要求做到 三净
碗里干净、桌上干净、地上干净;午睡时要求幼儿自己穿脱衣服,自己整理衣服,翻好领子;教育孩子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做的事情学着做,学会的事情坚持做;还要对孩子进行各种节日的教育,
三八 妇女节爱妈妈的教育, 六一 儿童节的好儿童的教育, 七一
爱党的教育等等。我们注重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如:对待性格怯懦的幼儿以培养勇敢品质为主,对待个性霸道的幼儿以培养宽容和谐与人为善的个性为主,对待贪占他人物品的幼儿以培养诚实品质为主等等。由于每个幼儿的家庭教育影响的环境和方式不同,他们对教师的教育方法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反应,我们观察了解幼儿不同的心理特征,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有的放矢地教育。
三、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步骤
要认识习惯的重要性,根据幼儿的思维具有形象性的特点,我们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幼儿通过故事中的人物特点来认识行为的好坏,了解成人的态度,多以正面的形象来使幼儿明白什么样的行为是好的,什么样的行为是不好的,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使他们切身感受到习惯的重要性。
与孩子一起讨论制定行为规范(适合中大班幼儿),要让孩子自己说 我需要养成什么好习惯 ,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使幼儿自觉地区遵守常规。
进行榜样教育,用各种教育行动
杰出人物好习惯进行榜样教育,身边的成人也是幼儿的榜样,包括家长、老师、还有身边的小朋友,老师在工作中应该注意以身作则,同时要约束周围的人,以正确的形象展示给幼儿,充分发挥榜样的教育作用。
需要持久的训练,一个行为的出现一定要坚持训练,才能保持好习惯的养成。
老师和家长要及时评估表扬,及时的评价是能够强化教育效果,才能使幼儿将行为逐渐地形成习惯。
要让孩子的行为习惯取得良好的成效,就必须建立起家庭、幼儿园联合一致的教育网络,通过家园联系手册,以书面的形式每月联系,有什么事情随时与家长沟通,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我们还要通过家长会,家园共育等活动,让家长观看了解参与幼儿园的教育,使家长自觉积极的配合我们的教育工作,只有让孩子做到了在家与在园一个样,良好习惯的养成才有真正的意义,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种长期的、日积月累的、循序渐进的、耐心细致的教育工作,有许多工作还需要我们更多的投入,研究更多的有效的教育方法。
对学前教育的看法 : 全面提升学前教育的一些其它建议
要全面提升学前教育水平,还要特别注意促进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这就要求切实将学前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中统筹考虑,根据实际情况科学规划幼儿园布局,使学前教育资源在总量大幅增加的基础上配置得更加合理。继续大力发展公办园,发挥其主导作用,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惠及面。将小区配套幼儿园作为学前教育资源整合的载体,让其办成公办园或者通过零租金方式委托办成普惠性民办园,推动幼儿“就近入园”。同时,要因地制宜发展农村幼儿园,加快农村幼儿园标准化建设,改善保教条件,逐步完善市、县(市)、乡、村学前教育网络。
前言:学前教育到底是为了培养人才还是陪伴孩子成长?学前教育交会了我们什么?对孩子们有哪些帮助?
学前教育的目的:转变家长的思想和观念
1、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如今的幼儿大多数都是,父母不在身边爷爷奶奶特别娇惯,只要孩子高兴要什么给什么,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和缺点不给予及时的纠正,以至于带入到幼儿园,幼儿老师特别难,班上孩子人数的超额工作量大,家长对老师的工作也不太理解,他们关心的是孩子每天学了几个字,谢了几个字,算了几道数学题,对孩子的行为习惯根本不怎么重视,他们不明白孩子好的行为习惯可以影响他们的一生,要想得到家长的重视必须要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中不是任意进行的,在教育过程中要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什么样的教育观塑造出什么样的孩子,作为家长面对孩子的任性和无理取闹时一定要说不 ,同时要注意孩子的 第一次 因为这是良好习惯的开端,许多家长正是在教育过程中没有抓住 一字关,不但没能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反而给以后的教育带来了后患。
去年我所在的小班来了一名小男孩,父母不在身边一直由爷爷奶奶照顾着,当时他年龄较小还不到3岁,长得很结实个头也很大,第一天入园有些怕生,爷爷奶奶怕孩子吓着轮流抱着一直到放学,第二天也是如此,第三天所有的家长不允许陪伴孩子,爷爷奶奶就不停的交代老师多抱抱他们的孩子,后来一个月后其他的孩子都已经熟悉并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了,可他还是每天哭闹着让一位老师抱着,就是因为他我们的工作增加了很多不便,如果第一天爷爷奶奶对他说
别的孩子都没有抱,我们炜炜也很能干不需要抱
多给他一些鼓励,更不会让老师抱习惯,他肯定会和别的孩子一样早点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在生活中家长只有不轻易的放弃第一次的教育,才会杜绝第二次、第三次。
2、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在孩子形成良好行为的过程中,家长的责任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给予引导,在有准备的环境中耐心的培养,使他的一举一动逐渐向良好的行为发展,家长良好行为可以为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让孩子自觉的接受,对于3到5岁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家长要做个有心人,要仔细观察对他的良好行为及时表扬赞许形成习惯,对不良的行为要表示不满帮助他学会识别的能力,而不要指责他,习惯的养成是行为积累的结果,孩子从某种行为中获得了成功感自然而然就会重复这种行为,从而变成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要从小开始,而且要从家庭开始。
3、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而孩子最直接的榜样来自于成人,尤其是家长,蒙台梭利说: 在孩子的周围,成人尽量以优美的语言,用丰富的表情去跟孩子说话。
幼儿的行为习惯是在成人的影响和帮助下形成的,家长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那孩子就会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从中熏陶,受到启发,从而形成好的习惯,家长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孩子的眼睛,必须以身作则,时时刻刻给孩子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比如:孩子礼貌的行为、早睡早起的习惯、整洁清洁的习惯、喜欢看书的习惯等等,都跟家长的日常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俗话说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幼儿时期是是模仿力最强的时期,由于他们的认识能力、分辨是非能力有限,因此,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做出榜样,正面诱导是很重要的。
永红幼儿园小四班的孩子习惯培养特别棒,从入园到放学一日的生活中每个孩子每个环节都做的特别好,就连家长们也配合的很不错,在开运动会之前老师要给家长开个会,老师在上面讲活动的安排,没有一位家长和孩子讲话,家长很认真的听孩子们也学着家长很耐心的听。农村的家长也可以为孩子树立榜样,比如:忙了一天从农田回来收拾好农具,把手脸洗干净,脏衣服不到处放,鞋袜摆放整齐,不要当着孩子面吸烟,不随地丢垃圾,说话不要带脏字等等,孩子受到这种行为的影响也会自觉的跟着学,长期坚持孩子就会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见榜样对孩子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学前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
1、学前教育定位不合理
首先,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很多家长认为学前教育只是带带孩子,最多也只是 “写几个字,背几首诗”;还有些家长把幼儿教育理解为“玩”,岂不知幼儿在“玩”中学到了许多技能知识,开发了智力。有学者指出,成年人大约50%的智力是在4岁以前获得的。其次,学前教育的目标不合理。现在社会上普遍地存在着重智轻德,重认知教育轻社会性、人格培养的问题,这种不合理的追求也带到了幼儿教育领域,使得学前教育忽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情感、态度、自主性、社交能力等培养。最后,教育内容设置不合理。目前很多幼儿教育机构为了迎合家长的心理,以赢利为主要目的,不结合实际盲目定教育,上课程。如,开设礼仪教育课程、蒙氏数学课程等,给幼儿订了系列的学具、作业纸、课本等,价格过高,也不合当地实际。
2、办学条件简陋,存在严重的饮食、卫生、安全隐患
不少民办园所布局简单,条件简陋;经费投入少,必备的设备设施不足;不能配齐配全“三架二柜”,即毛巾架、水杯架、图书架、玩具柜、衣帽柜;大部分幼儿园没有音体美器材、图书资料、幼儿玩具等不能满足教学需要;许多民办幼儿园都是利用民房或沿街商用楼作为园舍,布局不合理,“四室一厨一厕”不符合要求,没有或少有活动场地。甚至有部分民办幼儿园的活动室、卧室拥挤,通风条件差,安全通道不畅通;无消防设施,无安全制度和安全措施;门卫制度和接送制度不严格;食堂达不到要求,从业人员未经过专业培训,没有健康证等,这些无时无刻不威胁着孩子们的健康和安全。
3、幼儿教师素质普遍不高
当前很多幼儿园一班只有一名教师,保教一肩挑,不能脱岗参加培训学习,造成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相对滞后,教育教学水平及组织幼儿活动能力差,教师业务能力不强,难以胜任幼教工作。例如,有的教师不会教学,不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活动目标不明确,让孩子随心所欲,有的是教师教学方法过于单调或者违背幼儿教育规律,让孩子疲劳厌倦、不愿意接受,情绪低落,教学效果差。特别是民办幼儿园中的教员大多数是初、高中毕业生,这些人员未经过任何上岗培训,没有教师资格证,根本不能胜任幼儿教育工作。
4、政府重视力度不够,缺乏有力的法律保障和必要的政策规范
当前一些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缺乏应有的认识,对发展学前教育事业在个体成长与国家整个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作用缺乏足够的重视,他们在近几年的工作计划中基本不提及学前教育,使得这些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缺乏计划保障。虽然,近十几年来,我国政府相继制定实施了《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等法规性文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但是,我国目前学前教育立法层次偏低,其最高层次仅处于我国教育法律体系中的第四层次。可见学前教育未受到足够的重视与支持。
如何引导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就要了解行为习惯包括的内容:爱祖国、懂礼貌、讲卫生、正确的洗手入厕、文明进餐、遵守公德、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生活自理、生活安全等等,日本教育家福泽渝吉说:
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 。要想培养好农村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要改变家长的思想和观念。
针对学前教育问题的意见
1、在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中要注意方法和方式,切记简单粗暴
在幼儿园一线工作的老师可能遇到这样的情况,某位家长和老师交流:
某某老师,我们家孩子特调皮不听话,在家他只怕棍子,在幼儿园做错了事情您尽管打他,我们家长不会介意的
。像这样的家长我们可以理解,他是想通过打来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但他不明白对孩子来说,孩子喜欢鼓励、夸奖,如果总是换来批评受指责和打骂,他的情感上接受不了会产生逆反心理,也可能更加激起他的不良情绪和更多不良行为。如果家长理解孩子了心理和需求,对他的想法给予鼓励、支持和肯定,再加以耐心的诱导和启发并坚持下去,良好的行为就会逐渐养成。
农村的家长应该多抽出一些时间注意创造机会,让孩子重复好的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必须贯彻始终才有成效。
2、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策略
作为幼儿工作者,除了加强家园沟通还必须有比家庭更为系统的专业的方法和策略,保证让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首先幼儿园要建立一日常规进行系统化教育,3到6岁幼儿是个性品德形成的关键期,由于幼儿的可塑性很大,他们的个性品德在形成过程中会经常出现反复,所以教育内容应该做的到系列化,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情况,制定幼儿一日活动常规,常规规定了孩子们在一日活动学习中应做到的、应遵循的一些规则,确定幼儿时期在衣、食、住、行、与人交往等方面应有的文明行为和习惯的标准,如:坐要有坐姿、睡要有睡样、饭后会收拾餐具、活动结束会整理好用品等;轻 说话轻、走路轻、放下东西也要轻;午餐要求做到 三净
碗里干净、桌上干净、地上干净;午睡时要求幼儿自己穿脱衣服,自己整理衣服,翻好领子;教育孩子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做的事情学着做,学会的事情坚持做;还要对孩子进行各种节日的教育,
三八 妇女节爱妈妈的教育, 六一 儿童节的好儿童的教育, 七一
爱党的教育等等。我们注重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如:对待性格怯懦的幼儿以培养勇敢品质为主,对待个性霸道的幼儿以培养宽容和谐与人为善的个性为主,对待贪占他人物品的幼儿以培养诚实品质为主等等。由于每个幼儿的家庭教育影响的环境和方式不同,他们对教师的教育方法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反应,我们观察了解幼儿不同的心理特征,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有的放矢地教育。
三、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步骤
要认识习惯的重要性,根据幼儿的思维具有形象性的特点,我们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幼儿通过故事中的人物特点来认识行为的好坏,了解成人的态度,多以正面的形象来使幼儿明白什么样的行为是好的,什么样的行为是不好的,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使他们切身感受到习惯的重要性。
与孩子一起讨论制定行为规范(适合中大班幼儿),要让孩子自己说 我需要养成什么好习惯 ,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使幼儿自觉地区遵守常规。
进行榜样教育,用各种教育行动
杰出人物好习惯进行榜样教育,身边的成人也是幼儿的榜样,包括家长、老师、还有身边的小朋友,老师在工作中应该注意以身作则,同时要约束周围的人,以正确的形象展示给幼儿,充分发挥榜样的教育作用。
需要持久的训练,一个行为的出现一定要坚持训练,才能保持好习惯的养成。
老师和家长要及时评估表扬,及时的评价是能够强化教育效果,才能使幼儿将行为逐渐地形成习惯。
要让孩子的行为习惯取得良好的成效,就必须建立起家庭、幼儿园联合一致的教育网络,通过家园联系手册,以书面的形式每月联系,有什么事情随时与家长沟通,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我们还要通过家长会,家园共育等活动,让家长观看了解参与幼儿园的教育,使家长自觉积极的配合我们的教育工作,只有让孩子做到了在家与在园一个样,良好习惯的养成才有真正的意义,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种长期的、日积月累的、循序渐进的、耐心细致的教育工作,有许多工作还需要我们更多的投入,研究更多的有效的教育方法。
对学前教育的看法 : 全面提升学前教育的一些其它建议
要全面提升学前教育水平,还要特别注意促进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这就要求切实将学前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中统筹考虑,根据实际情况科学规划幼儿园布局,使学前教育资源在总量大幅增加的基础上配置得更加合理。继续大力发展公办园,发挥其主导作用,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惠及面。将小区配套幼儿园作为学前教育资源整合的载体,让其办成公办园或者通过零租金方式委托办成普惠性民办园,推动幼儿“就近入园”。同时,要因地制宜发展农村幼儿园,加快农村幼儿园标准化建设,改善保教条件,逐步完善市、县(市)、乡、村学前教育网络。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