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引起失眠,怎么治疗,是中医治疗好,还是西医,能?
2021-11-29
补益药
用补益药治疗阴虚失眠。如何滋养阴血,古代医家注重两法,一为补气以生阴血。人参、黄芪是补气养阴治失眠的要药。二为平补阴阳。在补阴方中适当配伍补阳之品,以达阴阳平和。
补阳药的选择古医家也有讲究,要避免“大忌辛温…恐阳旺则阴愈消,热增则水益涸耳”,药味宜少不宜多,用量宜轻不宜重,避免辛热温燥之品,常选用肉苁蓉、菟丝子等药性缓和、平补阴阳之品。
治疗失眠的简单方法怎么办?告诉你一个不错的办法查看详情>>广告
2
安神药
安神定志是治疗失眠证的基本方法。对安神药的应用重在滋养心神,常用酸枣仁、茯神、远志、柏子仁等药物,而重镇安神药使用较少。
3
清热药
失眠证多与火热之邪内扰密切相关,因此,清热药是治疗失眠证的常用药。清热药多用黄连、栀子善清心经之热,配以生地黄、玄参既清心火又养阴生津。若心经热盛,致血热妄动,则多配伍以清热凉血为主要功效的犀角。
精·长期失眠的治疗方法中医?需要治疗吗?告诉你一个简单治疗方法查看详情>>广告
4
化痰药
半夏、茯苓、竹茹等具有化痰作用的药物使用频繁,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化痰利湿药治疗失眠证的临床意义。随着实践的积累,半夏汤的影响在减弱,化痰药呈逐渐下降趋势,医家们更重视热与虚在失眠证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5
行气药
临床治疗失眠证所用的滋养安神方剂,多为质润或酸敛之品,每有滋腻脾胃或壅滞气机之弊,影响药效的正常发挥,故不少医家在滋养安神方中常配少量行气药为佐,使之滋而不腻,补而不滞,理气化滞,助脾健运。
6
固涩药
津血的耗散滑脱也是引起失眠证不可忽视的原因。医家在此类失眠证的治疗中,重视固涩药的使用,如《魏氏家藏方》的养心丹、《世医得效方》的十味温胆汤均配伍五味子;《古今医鉴》的养心汤配伍莲子须、芡实、石莲肉;《辨证录》的上下两济丹配伍山茱萸等均属此类配伍方法。失眠方中所配固涩药多为既有固涩作用,又兼具补虚益肾固精之品,如山茱萸、五味子、莲子须、芡实等。
7
活血药
从瘀论治的失眠病人多是一些久治不愈的顽固性患者。各种病理情况都可导致血瘀,如气虚、血虚、气郁、痰湿等,而这些情况也都是导致失眠的病理基础,因此,血瘀既是长期失眠的病理产物,也是失眠证长期不愈的重要原因。
8
平肝药
明清开始医家们较重视肝阳上亢、心神不宁的病机变化。说明肝气上逆也是诱发本病的原因之一。心肝阳亢,风火相煽,常致烦乱不寐之证。为此,失眠方剂配伍平肝熄风药,以图平肝镇心之功,有心肝同治之妙。
9
温里药
清代医家陈士铎在《辨证录》中曾曰:“盖日不能寐者,乃肾不交于心,夜不能寐者,乃心不交于肾也。夫心肾之所以不交者,心过于热而肾过于寒也。心原属火,过于热则火炎于上而不能下交于肾;肾原属水,过于寒则水沉于下而不能上交于心矣。然则治法,使心之热者不热,肾之寒者不寒,两相引而自两相合也。”可见,通过用温里药使“肾之寒者不寒”是治疗失眠证不可忽视的方法。
焦虑失眠的病因多数由于精神紧张,工作或思想压力大,环境变化等因素,有的焦虑症患者会感到心烦意乱,并引发头痛失眠。建议睡前可以听一些舒缓的音乐或者吃点谷维素,帮助快速入眠。在中医上,用药方面以茯苓、甘草、山药、柴胡、栀子为主,从而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缓解失眠症状,促进提高生活质量。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对双相和单相抑郁障碍并存焦虑、失眠症状的患者,加用苯二氮卓类药物进行疗效。常见抗焦虑药物有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乌灵胶囊等,患者用药同时还应积极调整心态,保持愉悦的心情,有助于焦虑失眠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