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纠结? 150
头段时间我跟男盆友吵架,吵到男朋友妈妈哪里了,我把男朋友妈妈过年给我的红包还给了阿姨,还说了男朋友脾气大的这事,阿姨说你要不想处就不处了,这钱你就拿着吧,咱俩处咱俩的,说...
头段时间我跟男盆友吵架,吵到男朋友妈妈哪里了,我把男朋友妈妈过年给我的红包还给了阿姨,还说了男朋友脾气大的这事,阿姨说你要不想处就不处了,这钱你就拿着吧,咱俩处咱俩的,说我懂事啥的,之后我就说那人在一块不都图点啥吗,阿姨说那可不,然后我就说咱家啥条件我连问我都没问过,我就图他个人现在他人也不好了,不处了,阿姨来了句(这孩子太幽默了),不理解啥意思,之后阿姨说你俩都气头上呢,冷静一下吧俩人,之后男朋友妈妈就再也没找我聊过天,是不是我做错了啥
展开
展开全部
爱情明明是美好的事,可是经常会看到很多人莫名其妙地在纠结,也就是「作」。
「作」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些人特别矜持,明明相互都有意思,却总是怕这怕那;有些人猜疑心特别强,动不动就吃醋,疑神疑鬼,没事也弄出事来……所有这些「作」的现象,有一个共同本质,那就是患得患失,没办法单纯去享受爱情中的幸福,总是要给自己制造一些问题出来,才觉得踏实。
为什么这些人总是这么悲观,喜欢无事生非?为什么他们总要把爱情变成一件很纠结的事?
心理学家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回避型依恋」 。
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Alain de Botton)讲过一个故事。有个叫马克斯的演员,非常努力地争取加入一个喜剧团。但是等真的应聘成功后,马克斯却很快辞职了,他的辞职信上写着:「我不想加入任何一个会录用我的俱乐部!」意思是,我这么矬,你们还录用我,说明你们水平低,不值得我加入。德波顿认为,在爱情中,很多人也是类似的心态:爱情得到回报的可能性越渺茫,渴望爱情的欲望就越旺盛;可当爱情真的来了,他们又避之唯恐不及,颇有点「叶公好龙」之意。
你可能会觉得,这就是典型的心口不一嘛,一开始根本就没那么爱对方。其实,事情没那么简单,这里面有好几层推理,我们来还原一下:
1.如果你喜欢我,那你一定是被我的假象欺骗了,如果看到了真实的我,你肯定就不会喜欢我。
2.退一步说,你看到了真实的我,却还是喜欢,那就说明你的品位很差劲。这时,你也就不值得我喜欢了。
3.不管你喜不喜欢我,总之我们不适合在一起。
这个推论简直无懈可击,让人想起古龙小说里的胡铁花,只要他喜欢的姑娘一喜欢他,他就立马不喜欢这个姑娘了。英文里有个词专门形容这类人,叫 Lithromantic,也就是「单向恋爱者」。在心理上,他们总是会回避别人的爱,甚至只喜欢爱别人,讨厌被人爱。那么,这种心态是怎样形成的?
在回答「爱从哪里来」「人为什么会感受到爱」以及「感受爱有哪些不同方式」时,心理学家提出了很多种假设。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依恋理论」(Attachment Theory)。该理论认为,我们对于爱的感知能力,与我们在婴儿时期的成长经历密切相关。而所谓「回避型人格」,则是依恋理论下的一种人格分类,它是使我们无法建立健康稳定的亲密关系的罪魁祸首。最早提出依恋理论的,是英国精神分析学家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
「作」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些人特别矜持,明明相互都有意思,却总是怕这怕那;有些人猜疑心特别强,动不动就吃醋,疑神疑鬼,没事也弄出事来……所有这些「作」的现象,有一个共同本质,那就是患得患失,没办法单纯去享受爱情中的幸福,总是要给自己制造一些问题出来,才觉得踏实。
为什么这些人总是这么悲观,喜欢无事生非?为什么他们总要把爱情变成一件很纠结的事?
心理学家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回避型依恋」 。
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Alain de Botton)讲过一个故事。有个叫马克斯的演员,非常努力地争取加入一个喜剧团。但是等真的应聘成功后,马克斯却很快辞职了,他的辞职信上写着:「我不想加入任何一个会录用我的俱乐部!」意思是,我这么矬,你们还录用我,说明你们水平低,不值得我加入。德波顿认为,在爱情中,很多人也是类似的心态:爱情得到回报的可能性越渺茫,渴望爱情的欲望就越旺盛;可当爱情真的来了,他们又避之唯恐不及,颇有点「叶公好龙」之意。
你可能会觉得,这就是典型的心口不一嘛,一开始根本就没那么爱对方。其实,事情没那么简单,这里面有好几层推理,我们来还原一下:
1.如果你喜欢我,那你一定是被我的假象欺骗了,如果看到了真实的我,你肯定就不会喜欢我。
2.退一步说,你看到了真实的我,却还是喜欢,那就说明你的品位很差劲。这时,你也就不值得我喜欢了。
3.不管你喜不喜欢我,总之我们不适合在一起。
这个推论简直无懈可击,让人想起古龙小说里的胡铁花,只要他喜欢的姑娘一喜欢他,他就立马不喜欢这个姑娘了。英文里有个词专门形容这类人,叫 Lithromantic,也就是「单向恋爱者」。在心理上,他们总是会回避别人的爱,甚至只喜欢爱别人,讨厌被人爱。那么,这种心态是怎样形成的?
在回答「爱从哪里来」「人为什么会感受到爱」以及「感受爱有哪些不同方式」时,心理学家提出了很多种假设。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依恋理论」(Attachment Theory)。该理论认为,我们对于爱的感知能力,与我们在婴儿时期的成长经历密切相关。而所谓「回避型人格」,则是依恋理论下的一种人格分类,它是使我们无法建立健康稳定的亲密关系的罪魁祸首。最早提出依恋理论的,是英国精神分析学家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