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养生?为什么要养生?什么是真正的养生?
展开全部
什么是养生?
什么要养生?
什么是真正的养生?
首先,养生是为了促进健康,已达到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如果您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的话,请往下看。
养生的目的是延年益寿,康健无疾。人自 胎元 初孕直至婴幼、丁壮、老迈,只要一息尚存,均要养生,且养生的要求亦因其情况不同而异。据《[[内经]]》记载,世人的正常寿命应达百岁,与现代对人寿命的认识基本一致,但至今只有少数寿星可以达到。
现今世界上人口 平均寿命 最长的国家尚不能逾80岁,可见养生确是全人类面临的一大课题。对于年轻人来说,养生主要在于自身,但又须父母的指导和关怀。此期特点是生长迅速,智力、体力大增,生殖力亦渐成熟,是精神与形体变化最显著的时期。
精神方面应对其和蔼、关怀,指导其明事理、辨善恶,失教将导致性格孤僻、行为怪诞,甚至为害社会;
身体方面倡导杂食不偏、生活自理、手脚勤快要充分保证其成长发育的营养需要,避免 发育迟缓 、发育不良等;
尤须注意使其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及社会公益活动, 急公好义 避免因过分 溺爱 而养成其所求必得,从不顾及他人的恶习。
因此养生对于我们来说十分重要,“年轻就是本钱,养生等到年老时再考虑吧!”此观点错误。
一、什么是真正的养生?
人们越来越注重养生,养生是锻炼身体养筋骨吗?还是吃饱吃好养形态?什么是真正的养生?“善养生者,上养神智、中养形态、下养筋骨。”也就是说,真正的养生,不单单养身,更要滋养我们的心神,荣养我们的心智,是要涵养我们的生命,是要性命双修,身心俱康。
二、如何养生?
(一)顺应自然,天人合一
当下的的社会紧张忙碌,压力很大,无暇顾及自己的情志与健康。往往当一个人功成名就之时,他的神智也耗散了,健康也就失去了。那么,如何滋养自己的神智呢?如何让自己达到养生的最高境界呢?
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既规律,规律又有大小之分。一定时空下的规律不是永恒不变的。例如冬天,北方零下十几度,而南方还是温暖如春。
道法自然中的“自然”是指宇宙中的这个大规律,这种大规律是无始无终小至精微,大到无穷。你看不见她,但是你又无时无刻的在体验着她。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风霜雨雪,寒来暑往……
养生能懂得顺其自然,也就是真正开始接近了天地万物。才能够,天人合一。
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宇宙,各有自身的独到之处。而每个人又都或多或少的接受的来自自然和大宇宙的信息和灵感。当人体的小宇宙,与自然的大宇宙十分的吻合,毫无偏差的时候,也就是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现在的大众养生,还只是停留在健康的基础上:认为吃的健康一点,运动合理一点,就能够健康一点。生活质量也就随之提高一点。但还没有人提出活的长久一点,活的自在一点的观念。
人的生命是有一定限度的。所谓限度,是指自然寿命可以活到的年龄,中医学称之为“天年”。那么,究竟人应该活到多少岁数呢?
《 黄帝内经 》认为是一百岁,如《 素问·上古天真论 》里说:“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礼记 》称百岁为“期颐”。《 尚书 》又提出“一曰寿,百二十岁也”,即活到120岁,才能叫做活到了应该活到的岁数。大哲学家王充提出:“百岁之寿,盖人年之正数也。犹物至秋而死,物命之正期也。”晋代著名养生家嵇康认为,“上寿可达百二十,古今所同”。
据上所述,人的寿命应该是100-120岁左右。但社会的现实告诉我们,绝大多数的人达不到自然寿命的。
为什么不能享尽“天年”?根本原因是做不到天人合一。做不到顺应自然
人生最宝贵的是什么?——生命
生命最珍贵的是什么?——健康
健康最可贵的是什么?——养生!
养生最关键的是什么?——自然!
要想顺应自然,我们首先要认识自然。其实自然就再我们的周围。方方面面。我们看动物世界,冬天了,有的动物会冬眠,有的会换上厚厚的皮毛过冬春天地时候,大地回暖,动物开始觅食。夏季是所有生灵最活跃的季节。秋季是忙碌储存食物的时候。动物比人更懂得顺应自然的生活。它们是天生的养生家。所以科学研究表明,它们的实际寿命往往比它们的“天年”要长久。所以我们应该像动物学习。古人其实也是一直在和动物学习养生的。比如《 五禽戏 》《 八锦缎 》以及一些武术,都是模仿动物的基础上创立的。
而现在的人们,整日想的是名利,整日做的是竞争,家庭、社会、等等诸多的繁杂琐事,影响着人们的心神。神不能聚,健康也就付诸东流了。其实顺应自然的养生很简单。你每日看到太阳升起来的时候,就起床。你每天看到太阳落下去的时候,就休息。不要在出去工作、喝酒。应酬少一点儿,健康也就多一点儿,生命也会长久一点儿。简单的说,就是“跟着太阳走”。因为万物都是顺乎太阳的。太阳是热的,发光的,明亮的,温暖的,运动的。就好比中医里讲的人体的阳气。太阳就是万物的阳气。只有我们顺从太阳的时间,人体的阳气才能充盈。人体的阳气充盈了。也就自然健康长寿了。道家的修炼,不也是要做到纯阳吗?对于普通人,不要求纯阳,只要阳气充盈,尽享天年就是没有问题的。而如何让自身的阳气充盈,则来源于大宇宙中的这个大火球––太阳.
顺则昌,逆则亡。你每日早睡早起,就是顺。你每日夜里不睡,早晨不起就是逆。天人合一,最根本的就是在时间和规律上,做到与自然完美的结合。
这其实做起来并不难。请晚上少一点儿应酬,多一点儿休息。少一点兴奋多一点安静。这样,慢慢的,心神就会安宁,身体自然与天地同步。真正的养生也就开始了。?
药王孙思邈曾说“人过四十讲养生”40岁,是人体走下坡路的时候了。就好象一部汽车跑了40万公里了,就要大修,否则再跑下去就难以正常。是不是人只有到了40才要养生呢?不是的。我们知道,人性都是有弱点的。最致命的一条就是“当时去了之后才会觉得宝贵”。40岁,恰恰是健康已经失去了的时候,所以这时的人们才开始着急,才开始养生,才开始惜命。其实“物壮则老”,“物极必反”。人在最年轻,精力最旺盛的时候,也就是走向衰老的时候,这时就应该养生了。就应该认识到天人合一的观点,并积极的配合实施了只是现在的年轻人,整日吃喝玩乐,根本无法意识到自己已经在衰老而已。
我们应该让人们了解自己的身体,做到防微杜渐。做到“壮则知养,老则久长”。
上边我们说了顺应自然是天人合一的第一步。下面我们谈谈具体的。首先,我们说说四季如何养生。
(二)四季养生
(1)四季养生要领
四季养生,早在《黄帝内经》里就早有记载。
“春者,天气以生,地道初萌。当夜卧早起,踏青徐步,松形深纳,缓气徐行,养乎阳道,以资志意也。”就是说,春天多风,专龚头项。懒惰,不运动则会阴郁,阳不能生发。所以人应该早起,散布,深吸浅呼。松散衣发,漫步以养阳气。
“夏者,天地交化,品物华实。早卧早起,迎日缓行,清心养神,使华毓秀,浊滞清宣,通乎腠理也。”夏天所湿,多病胸肋,湿热生痰。积郁胸肋。为什么呢?因为夏天是天地交化,阴阳各半的时候。万物茂盛。本应早睡早起迎着朝阳散布,清心养神,让刚刚挂上的果实更加漂亮俊美。这时正是浊音下降,清阳上升的时候。你若违背,自身的小宇宙就会阴阳失调。阴不能降,阳不能升。所以就会郁积中焦。最好的办法就是运动,出汗,让毛孔皮肤通透。不要整日呆在空调房里。
“秋者,风气大动。地气显明。早卧早起,与鸡同兴。平心静气,内守神思,静立庭外,以缓秋刑。”我们都知道,古时处决死囚,都是在秋后。因为古人比较讲究顺应自然。秋天,尤其是秋后,正是肃杀之气正重的时候。这时候杀人也算是顺应天意嘛。秋风凛冽,阳气难收而阴气显盛。这时夏季的暑湿未散,又有燥风来袭。风客邪于肺,肩背就容易受病。要想避免,就要和鸡一样的作息。心平气和,不能乱发脾气。这样才能缓和秋天的肃杀之气。
“冬者,万物闭藏,水冰地坼。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伏匿,内守勿离,去寒就温,缓步于庭,动无劳骨,勿泄乎阳。”自然界的许多动物都要冬眠。因为冬天是万物休养生息的季节。我们这时候尤其要注意。身体和心神都不要太过劳累。早睡,晚起。一定要等太阳出来后再散布运动。运动也不能过量,以身上微热不出汗为宜。应为冬季大汗,无异于泄了阳气。?
以上是四季养生的要领。结合中医的一些理论和方法,更能让人活得健康有句话说:春天的艾灸,夏天的针,秋天的拔罐儿,冬天的排打。四季合乎疾病安来?这也符合了四季的规律。春天初暖。需要传统的艾灸来驱除一冬的寒邪。同时温煦阳气。夏天阳气在表,用针刺来疏泄腠理皮毛。秋天风大,易感风邪。拔罐儿就是最好的应对方法。冬天易滞。排打到全身发热。是最好的保健。
生活的智慧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
(2)生命在于动静之间
最后要注意两个问题。《 内经 》里说的四季养生里有一静一动。静,是指心神要保持平静。不管是什么季节。心神都要静。神不能乱,志不能移。暴怒过喜过忧都是不对的。动,绝不是现在的快跑,而都是缓步、慢行。也就是散步似的,绝不是强体力的运动。很多人想减肥,每天拼命的跑步健身。但效果并不好。过量的强度运动等于消耗自身的阳气。只有舒缓的运动才是养生保健所需要的。
记住这一静一动。四季养生的要领就在其中了。
(3)二十四节气养生
四季在细化分,就是一年的二十四节气了。
我们都知道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分四季,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具体的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每个气,都要如何去做呢?
这里我总结了二十四节气养生歌诀。内容如下:
大寒立春,万物不容,惟木独显。天气冷滞,不得化张。
雨水惊蛰,根基不固,水运难行。厥阴无情,营血不布。
春分清明,月高风清,一阳升腾。形实郁气,风郁内生。
谷雨立夏,嫩阳娇弱,阴盛阳虚。形渐萧萧,气遂腾腾。
小满芒种,郁从心生。丹田积病。勿劳心神,津布气行。
夏至小暑,土实形满。热从中生。少食勿积,病患不生。
大暑立秋,阳极气盛。形虚动风。血燥发热,遇湿则淫。
处暑白露,金水相承,心火囚中。脾土难运,阴阳难平。
秋分寒露,阴阳相应,贵在平衡。耗损多燥,劳劳不葆。
霜降立冬,令在三焦,节食少欲,疏导通路,滞气自消。
小雪大雪,寒水伤木,冻土封山,饱和心火,心平气和。
冬至小寒,阴盛阳微,莫饮贪杯,静之以待,内敛生机。
解释起来就是:
大寒立春:天气由最冷转暖。胆气太过反间肺气。肺气虚遇寒宜感、冒发烧。上焦伤寒当发表辛散。知道这些就能健康长寿。
谷雨惊蛰:这时候的自然就好像刚刚睡醒一样倦懒。而我们的心肺容易淤结,应当化痰行血活血为宜。这个时候,脾土虚而肝气容易郁结,所以要多运动,好疏散郁结之气。适当初些补益的食物药物宜健脾养胃。
春分清明:这个时候万物复苏,土地松软,草木开始生长,但尚幼嫩。人体也是一样,肝木和脾土正虚,所以服药或食物应以辛散味重为宜(如香菜、茴香、薄荷、…)如果长吃零食或饮冷水,加重脾胃的负担,遇到风寒就会容易感冒。小孩子发热要用清肠消积的药物。
谷雨立夏:雨水开始增多,谷物开始生长。主消化的小肠在这个时候也开始活跃起来了。所以我们可以用艾灸的方法来灸小肠的部位(肚脐下腹)。同时多吃五谷杂粮养护肠道脾胃。治疗上热症清利下焦,而寒症以温补为宜。注意血寒和肾寒的病人不要灸小肠。
小满芒种:谷物开始渐渐饱满。我们要注意肾和大肠,服用养阴益气的药物。配合按摩肚脐以下的部位。这样才能使心脏健康。对于出虚汗的人可以顿骨头汤喝(骨汤炖两小时以内为宜)
夏至小暑:天气渐渐变得炎热。脾土多实。脾主四肢,六虚原膜的病多起来,且多是实热癫狂之证。饮食上要以清淡为主,莫贪腥腻。否则脾反克肝导致肝壅血粘。
大暑立秋:天气最热且有湿。体内热极生风遇湿而郁,胃和大小肠因湿滞太过运化不力。饮食上不能吃油炸的食物。肉食也要少吃,多食则助湿。
处暑白露:暑天结束,天气转凉,万物收引。脾土肝木也随之衰弱,小肠和膀胱活跃力减缓。多吃蔬菜,饮食清淡,不要太过口重。肠淫的人多喝骨头汤,可以喝点儿小酒温肾。
秋分寒露:天气渐有寒意。人体肺火盛,用药要清肺、养肝、护大小肠。同时可以适当扶阳气,但切忌太过。心胆虚的吃些酸淡的食物。
霜降立冬:空气结霜,冬天来了。可以用艾灸灸小肠、六虚。用药注意不用太过苦泻敛下发散之药。以免损伤阳气。若要清利下焦,可以服用水果煮的粥。饮食要适时适量。
小雪大雪:开始下雪了,树木枯萎。这时人体的肝胆也是最虚弱的,而肾水最旺。饮食上清淡利口最好,味重的食物还是不要吃了,以免扰动肾阳。心情要安静自然,气息也要收敛顺畅才好。
冬至小寒:天冷结寒。这时人的肝和小肠是很敏感的。若吸入不时之气就会伤人胸膈,造成咳喘之症。多吃些甜、腥的食物,就温避寒,这样那些血症瘰疬(淋巴结核类)等病都能自愈。?
以上就是我们的一年二十四节气应该如何养生的方法。顺应天时,顺应自然。你就能永葆健康!
我们说了养生的总纲领是顺应自然,天然合一。还讲了四季养生和二十四节气养生的方法,但这些还只是天时,还缺少“地利”和“人合”。
三、地利与人合
何谓地利?简单说就是顺应地理的变化。顺天应地。
比如北方人口重,四川人喜欢吃辣,南方人饮食味淡。各地有各地的地方特色。我们应该顺应这种地方特色去生活。而不能逆之违之。
我在北京很多年。但这几年年轻人的肠胃突然比以前差了很多。许多年轻人得了肠胃病。为什么呢?这和遍布京城的四川菜馆有关。川菜讲究麻辣鲜香。味道好极了。不要说年轻人,我都是很喜欢吃的。但人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忘记了节制。
川菜是四川的地方特色。而四川地区地势低洼,湿气重,那里的人体湿大,需要辛辣的食物来排湿毒。但土生土长的北方人,本来就是燥多湿少。吃太多的辛辣食物,必然会上火,长痘痘。时间久了,肠胃就吃坏了。所以吃东西不要只图味道美,要注意和自己的生活环境相结合。
还有北方有句老话“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大夫开药方”。为什么冬天要吃萝卜?是应为北方以面食为主,而面属热,需要萝卜来解其热毒。还能顺气开胃。可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再是冬天只吃萝卜白菜加土豆了。我们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然而,我们现在人的身体素质,和以前那些只吃萝卜白菜的人相比,有过之吗?没有。反而是越来越差。我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其实就是应为没有顺应人的地利去生活。你是北方人,就有了北方人特有的体制,就要顺应北方人的生活方式。如果偏偏学南方人整天吃海鲜。那么疾病就离你不远了。所谓“地利”就是顺应地理。南方人不要北方的生活习惯,北方人也不要学南方。各守其本。保持自己本土的生活习惯,是最好的养生。
天时地利,还需人合。
如何人合?在于心。你会保养,懂养生,但整日和人勾心斗角,明争暗斗,那前面说的再好,做得再好也是白搭。
心要静。气才能匀。气匀神才能聚,神聚精才能充盈。精充人就能长寿。
都说学习要用心。用心,用心,不是说让心动,而是说让心静。只有静中求动,方能达到心神饱和。真正的拳师是在用心打拳。真正的书法家是在用心写字。不用心,做出来的事都是没有生机的。用了心,再难的事都容易完成。
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很可贵。用心的创造自己积极快乐的人生。
这里的用心不是动心眼,耍心计。而是指发自内心的真真切切的东西。你真心对人,人必然也会真心对你。你把以上说的养生方法认真用心的去做。坚持,循序渐进。收获自然就会随之而来。不仅是健康,还有人类的终极目标––长寿。
上晓天,下晓地,中通人事。天时、地利、人和。可得长生久视。
四、我命在我不由天,身心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
相信人的生死命运是可以由自己掌握的,强调了个人主动不懈地修养以臻长寿,而否定听天由命的消极思想。这种生死观看似“反乎自然”,实质上是最高层次的“顺应自然”,这也是道家养生的重要思想基础。
应当看到,养生学作为一门极具生命活力的古老科学,注重客观因素在健康长寿中的作用并不是它的最大特点。事实上,养生所关注的重点完全是如何在已然的客观条件中去努力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以便达到却病延年的养生目的。
也就是不信命,信自己。就算说我五更死,我也要“添油续命”。通过自身主观的努力和修为,达到健康、长寿,尽享天年的目的。?
我最近收到一条短信很有意思,说: 人生啊,0岁出场,10岁快乐成长,20岁为情彷徨,30岁基本定向,40岁拼命打闯,50岁回头望望,60岁告老还乡,70岁搓搓麻将,80岁晒晒太阳,90岁躺在床上,100岁挂在墙上….生的伟大,死得凄凉,所以阿该吃吃该喝喝,遇事别往心里搁,洗着澡看着表,舒服一秒是一秒。
如果不想这样庸庸碌碌的了此一生,那么从现在起,了解学习养生观和方法,为自己添油续命,尽享天年。祈愿人们都能健康长寿快乐的生活,身心俱安!
什么要养生?
什么是真正的养生?
首先,养生是为了促进健康,已达到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如果您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的话,请往下看。
养生的目的是延年益寿,康健无疾。人自 胎元 初孕直至婴幼、丁壮、老迈,只要一息尚存,均要养生,且养生的要求亦因其情况不同而异。据《[[内经]]》记载,世人的正常寿命应达百岁,与现代对人寿命的认识基本一致,但至今只有少数寿星可以达到。
现今世界上人口 平均寿命 最长的国家尚不能逾80岁,可见养生确是全人类面临的一大课题。对于年轻人来说,养生主要在于自身,但又须父母的指导和关怀。此期特点是生长迅速,智力、体力大增,生殖力亦渐成熟,是精神与形体变化最显著的时期。
精神方面应对其和蔼、关怀,指导其明事理、辨善恶,失教将导致性格孤僻、行为怪诞,甚至为害社会;
身体方面倡导杂食不偏、生活自理、手脚勤快要充分保证其成长发育的营养需要,避免 发育迟缓 、发育不良等;
尤须注意使其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及社会公益活动, 急公好义 避免因过分 溺爱 而养成其所求必得,从不顾及他人的恶习。
因此养生对于我们来说十分重要,“年轻就是本钱,养生等到年老时再考虑吧!”此观点错误。
一、什么是真正的养生?
人们越来越注重养生,养生是锻炼身体养筋骨吗?还是吃饱吃好养形态?什么是真正的养生?“善养生者,上养神智、中养形态、下养筋骨。”也就是说,真正的养生,不单单养身,更要滋养我们的心神,荣养我们的心智,是要涵养我们的生命,是要性命双修,身心俱康。
二、如何养生?
(一)顺应自然,天人合一
当下的的社会紧张忙碌,压力很大,无暇顾及自己的情志与健康。往往当一个人功成名就之时,他的神智也耗散了,健康也就失去了。那么,如何滋养自己的神智呢?如何让自己达到养生的最高境界呢?
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既规律,规律又有大小之分。一定时空下的规律不是永恒不变的。例如冬天,北方零下十几度,而南方还是温暖如春。
道法自然中的“自然”是指宇宙中的这个大规律,这种大规律是无始无终小至精微,大到无穷。你看不见她,但是你又无时无刻的在体验着她。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风霜雨雪,寒来暑往……
养生能懂得顺其自然,也就是真正开始接近了天地万物。才能够,天人合一。
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宇宙,各有自身的独到之处。而每个人又都或多或少的接受的来自自然和大宇宙的信息和灵感。当人体的小宇宙,与自然的大宇宙十分的吻合,毫无偏差的时候,也就是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现在的大众养生,还只是停留在健康的基础上:认为吃的健康一点,运动合理一点,就能够健康一点。生活质量也就随之提高一点。但还没有人提出活的长久一点,活的自在一点的观念。
人的生命是有一定限度的。所谓限度,是指自然寿命可以活到的年龄,中医学称之为“天年”。那么,究竟人应该活到多少岁数呢?
《 黄帝内经 》认为是一百岁,如《 素问·上古天真论 》里说:“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礼记 》称百岁为“期颐”。《 尚书 》又提出“一曰寿,百二十岁也”,即活到120岁,才能叫做活到了应该活到的岁数。大哲学家王充提出:“百岁之寿,盖人年之正数也。犹物至秋而死,物命之正期也。”晋代著名养生家嵇康认为,“上寿可达百二十,古今所同”。
据上所述,人的寿命应该是100-120岁左右。但社会的现实告诉我们,绝大多数的人达不到自然寿命的。
为什么不能享尽“天年”?根本原因是做不到天人合一。做不到顺应自然
人生最宝贵的是什么?——生命
生命最珍贵的是什么?——健康
健康最可贵的是什么?——养生!
养生最关键的是什么?——自然!
要想顺应自然,我们首先要认识自然。其实自然就再我们的周围。方方面面。我们看动物世界,冬天了,有的动物会冬眠,有的会换上厚厚的皮毛过冬春天地时候,大地回暖,动物开始觅食。夏季是所有生灵最活跃的季节。秋季是忙碌储存食物的时候。动物比人更懂得顺应自然的生活。它们是天生的养生家。所以科学研究表明,它们的实际寿命往往比它们的“天年”要长久。所以我们应该像动物学习。古人其实也是一直在和动物学习养生的。比如《 五禽戏 》《 八锦缎 》以及一些武术,都是模仿动物的基础上创立的。
而现在的人们,整日想的是名利,整日做的是竞争,家庭、社会、等等诸多的繁杂琐事,影响着人们的心神。神不能聚,健康也就付诸东流了。其实顺应自然的养生很简单。你每日看到太阳升起来的时候,就起床。你每天看到太阳落下去的时候,就休息。不要在出去工作、喝酒。应酬少一点儿,健康也就多一点儿,生命也会长久一点儿。简单的说,就是“跟着太阳走”。因为万物都是顺乎太阳的。太阳是热的,发光的,明亮的,温暖的,运动的。就好比中医里讲的人体的阳气。太阳就是万物的阳气。只有我们顺从太阳的时间,人体的阳气才能充盈。人体的阳气充盈了。也就自然健康长寿了。道家的修炼,不也是要做到纯阳吗?对于普通人,不要求纯阳,只要阳气充盈,尽享天年就是没有问题的。而如何让自身的阳气充盈,则来源于大宇宙中的这个大火球––太阳.
顺则昌,逆则亡。你每日早睡早起,就是顺。你每日夜里不睡,早晨不起就是逆。天人合一,最根本的就是在时间和规律上,做到与自然完美的结合。
这其实做起来并不难。请晚上少一点儿应酬,多一点儿休息。少一点兴奋多一点安静。这样,慢慢的,心神就会安宁,身体自然与天地同步。真正的养生也就开始了。?
药王孙思邈曾说“人过四十讲养生”40岁,是人体走下坡路的时候了。就好象一部汽车跑了40万公里了,就要大修,否则再跑下去就难以正常。是不是人只有到了40才要养生呢?不是的。我们知道,人性都是有弱点的。最致命的一条就是“当时去了之后才会觉得宝贵”。40岁,恰恰是健康已经失去了的时候,所以这时的人们才开始着急,才开始养生,才开始惜命。其实“物壮则老”,“物极必反”。人在最年轻,精力最旺盛的时候,也就是走向衰老的时候,这时就应该养生了。就应该认识到天人合一的观点,并积极的配合实施了只是现在的年轻人,整日吃喝玩乐,根本无法意识到自己已经在衰老而已。
我们应该让人们了解自己的身体,做到防微杜渐。做到“壮则知养,老则久长”。
上边我们说了顺应自然是天人合一的第一步。下面我们谈谈具体的。首先,我们说说四季如何养生。
(二)四季养生
(1)四季养生要领
四季养生,早在《黄帝内经》里就早有记载。
“春者,天气以生,地道初萌。当夜卧早起,踏青徐步,松形深纳,缓气徐行,养乎阳道,以资志意也。”就是说,春天多风,专龚头项。懒惰,不运动则会阴郁,阳不能生发。所以人应该早起,散布,深吸浅呼。松散衣发,漫步以养阳气。
“夏者,天地交化,品物华实。早卧早起,迎日缓行,清心养神,使华毓秀,浊滞清宣,通乎腠理也。”夏天所湿,多病胸肋,湿热生痰。积郁胸肋。为什么呢?因为夏天是天地交化,阴阳各半的时候。万物茂盛。本应早睡早起迎着朝阳散布,清心养神,让刚刚挂上的果实更加漂亮俊美。这时正是浊音下降,清阳上升的时候。你若违背,自身的小宇宙就会阴阳失调。阴不能降,阳不能升。所以就会郁积中焦。最好的办法就是运动,出汗,让毛孔皮肤通透。不要整日呆在空调房里。
“秋者,风气大动。地气显明。早卧早起,与鸡同兴。平心静气,内守神思,静立庭外,以缓秋刑。”我们都知道,古时处决死囚,都是在秋后。因为古人比较讲究顺应自然。秋天,尤其是秋后,正是肃杀之气正重的时候。这时候杀人也算是顺应天意嘛。秋风凛冽,阳气难收而阴气显盛。这时夏季的暑湿未散,又有燥风来袭。风客邪于肺,肩背就容易受病。要想避免,就要和鸡一样的作息。心平气和,不能乱发脾气。这样才能缓和秋天的肃杀之气。
“冬者,万物闭藏,水冰地坼。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伏匿,内守勿离,去寒就温,缓步于庭,动无劳骨,勿泄乎阳。”自然界的许多动物都要冬眠。因为冬天是万物休养生息的季节。我们这时候尤其要注意。身体和心神都不要太过劳累。早睡,晚起。一定要等太阳出来后再散布运动。运动也不能过量,以身上微热不出汗为宜。应为冬季大汗,无异于泄了阳气。?
以上是四季养生的要领。结合中医的一些理论和方法,更能让人活得健康有句话说:春天的艾灸,夏天的针,秋天的拔罐儿,冬天的排打。四季合乎疾病安来?这也符合了四季的规律。春天初暖。需要传统的艾灸来驱除一冬的寒邪。同时温煦阳气。夏天阳气在表,用针刺来疏泄腠理皮毛。秋天风大,易感风邪。拔罐儿就是最好的应对方法。冬天易滞。排打到全身发热。是最好的保健。
生活的智慧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
(2)生命在于动静之间
最后要注意两个问题。《 内经 》里说的四季养生里有一静一动。静,是指心神要保持平静。不管是什么季节。心神都要静。神不能乱,志不能移。暴怒过喜过忧都是不对的。动,绝不是现在的快跑,而都是缓步、慢行。也就是散步似的,绝不是强体力的运动。很多人想减肥,每天拼命的跑步健身。但效果并不好。过量的强度运动等于消耗自身的阳气。只有舒缓的运动才是养生保健所需要的。
记住这一静一动。四季养生的要领就在其中了。
(3)二十四节气养生
四季在细化分,就是一年的二十四节气了。
我们都知道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分四季,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具体的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每个气,都要如何去做呢?
这里我总结了二十四节气养生歌诀。内容如下:
大寒立春,万物不容,惟木独显。天气冷滞,不得化张。
雨水惊蛰,根基不固,水运难行。厥阴无情,营血不布。
春分清明,月高风清,一阳升腾。形实郁气,风郁内生。
谷雨立夏,嫩阳娇弱,阴盛阳虚。形渐萧萧,气遂腾腾。
小满芒种,郁从心生。丹田积病。勿劳心神,津布气行。
夏至小暑,土实形满。热从中生。少食勿积,病患不生。
大暑立秋,阳极气盛。形虚动风。血燥发热,遇湿则淫。
处暑白露,金水相承,心火囚中。脾土难运,阴阳难平。
秋分寒露,阴阳相应,贵在平衡。耗损多燥,劳劳不葆。
霜降立冬,令在三焦,节食少欲,疏导通路,滞气自消。
小雪大雪,寒水伤木,冻土封山,饱和心火,心平气和。
冬至小寒,阴盛阳微,莫饮贪杯,静之以待,内敛生机。
解释起来就是:
大寒立春:天气由最冷转暖。胆气太过反间肺气。肺气虚遇寒宜感、冒发烧。上焦伤寒当发表辛散。知道这些就能健康长寿。
谷雨惊蛰:这时候的自然就好像刚刚睡醒一样倦懒。而我们的心肺容易淤结,应当化痰行血活血为宜。这个时候,脾土虚而肝气容易郁结,所以要多运动,好疏散郁结之气。适当初些补益的食物药物宜健脾养胃。
春分清明:这个时候万物复苏,土地松软,草木开始生长,但尚幼嫩。人体也是一样,肝木和脾土正虚,所以服药或食物应以辛散味重为宜(如香菜、茴香、薄荷、…)如果长吃零食或饮冷水,加重脾胃的负担,遇到风寒就会容易感冒。小孩子发热要用清肠消积的药物。
谷雨立夏:雨水开始增多,谷物开始生长。主消化的小肠在这个时候也开始活跃起来了。所以我们可以用艾灸的方法来灸小肠的部位(肚脐下腹)。同时多吃五谷杂粮养护肠道脾胃。治疗上热症清利下焦,而寒症以温补为宜。注意血寒和肾寒的病人不要灸小肠。
小满芒种:谷物开始渐渐饱满。我们要注意肾和大肠,服用养阴益气的药物。配合按摩肚脐以下的部位。这样才能使心脏健康。对于出虚汗的人可以顿骨头汤喝(骨汤炖两小时以内为宜)
夏至小暑:天气渐渐变得炎热。脾土多实。脾主四肢,六虚原膜的病多起来,且多是实热癫狂之证。饮食上要以清淡为主,莫贪腥腻。否则脾反克肝导致肝壅血粘。
大暑立秋:天气最热且有湿。体内热极生风遇湿而郁,胃和大小肠因湿滞太过运化不力。饮食上不能吃油炸的食物。肉食也要少吃,多食则助湿。
处暑白露:暑天结束,天气转凉,万物收引。脾土肝木也随之衰弱,小肠和膀胱活跃力减缓。多吃蔬菜,饮食清淡,不要太过口重。肠淫的人多喝骨头汤,可以喝点儿小酒温肾。
秋分寒露:天气渐有寒意。人体肺火盛,用药要清肺、养肝、护大小肠。同时可以适当扶阳气,但切忌太过。心胆虚的吃些酸淡的食物。
霜降立冬:空气结霜,冬天来了。可以用艾灸灸小肠、六虚。用药注意不用太过苦泻敛下发散之药。以免损伤阳气。若要清利下焦,可以服用水果煮的粥。饮食要适时适量。
小雪大雪:开始下雪了,树木枯萎。这时人体的肝胆也是最虚弱的,而肾水最旺。饮食上清淡利口最好,味重的食物还是不要吃了,以免扰动肾阳。心情要安静自然,气息也要收敛顺畅才好。
冬至小寒:天冷结寒。这时人的肝和小肠是很敏感的。若吸入不时之气就会伤人胸膈,造成咳喘之症。多吃些甜、腥的食物,就温避寒,这样那些血症瘰疬(淋巴结核类)等病都能自愈。?
以上就是我们的一年二十四节气应该如何养生的方法。顺应天时,顺应自然。你就能永葆健康!
我们说了养生的总纲领是顺应自然,天然合一。还讲了四季养生和二十四节气养生的方法,但这些还只是天时,还缺少“地利”和“人合”。
三、地利与人合
何谓地利?简单说就是顺应地理的变化。顺天应地。
比如北方人口重,四川人喜欢吃辣,南方人饮食味淡。各地有各地的地方特色。我们应该顺应这种地方特色去生活。而不能逆之违之。
我在北京很多年。但这几年年轻人的肠胃突然比以前差了很多。许多年轻人得了肠胃病。为什么呢?这和遍布京城的四川菜馆有关。川菜讲究麻辣鲜香。味道好极了。不要说年轻人,我都是很喜欢吃的。但人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忘记了节制。
川菜是四川的地方特色。而四川地区地势低洼,湿气重,那里的人体湿大,需要辛辣的食物来排湿毒。但土生土长的北方人,本来就是燥多湿少。吃太多的辛辣食物,必然会上火,长痘痘。时间久了,肠胃就吃坏了。所以吃东西不要只图味道美,要注意和自己的生活环境相结合。
还有北方有句老话“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大夫开药方”。为什么冬天要吃萝卜?是应为北方以面食为主,而面属热,需要萝卜来解其热毒。还能顺气开胃。可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再是冬天只吃萝卜白菜加土豆了。我们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然而,我们现在人的身体素质,和以前那些只吃萝卜白菜的人相比,有过之吗?没有。反而是越来越差。我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其实就是应为没有顺应人的地利去生活。你是北方人,就有了北方人特有的体制,就要顺应北方人的生活方式。如果偏偏学南方人整天吃海鲜。那么疾病就离你不远了。所谓“地利”就是顺应地理。南方人不要北方的生活习惯,北方人也不要学南方。各守其本。保持自己本土的生活习惯,是最好的养生。
天时地利,还需人合。
如何人合?在于心。你会保养,懂养生,但整日和人勾心斗角,明争暗斗,那前面说的再好,做得再好也是白搭。
心要静。气才能匀。气匀神才能聚,神聚精才能充盈。精充人就能长寿。
都说学习要用心。用心,用心,不是说让心动,而是说让心静。只有静中求动,方能达到心神饱和。真正的拳师是在用心打拳。真正的书法家是在用心写字。不用心,做出来的事都是没有生机的。用了心,再难的事都容易完成。
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很可贵。用心的创造自己积极快乐的人生。
这里的用心不是动心眼,耍心计。而是指发自内心的真真切切的东西。你真心对人,人必然也会真心对你。你把以上说的养生方法认真用心的去做。坚持,循序渐进。收获自然就会随之而来。不仅是健康,还有人类的终极目标––长寿。
上晓天,下晓地,中通人事。天时、地利、人和。可得长生久视。
四、我命在我不由天,身心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
相信人的生死命运是可以由自己掌握的,强调了个人主动不懈地修养以臻长寿,而否定听天由命的消极思想。这种生死观看似“反乎自然”,实质上是最高层次的“顺应自然”,这也是道家养生的重要思想基础。
应当看到,养生学作为一门极具生命活力的古老科学,注重客观因素在健康长寿中的作用并不是它的最大特点。事实上,养生所关注的重点完全是如何在已然的客观条件中去努力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以便达到却病延年的养生目的。
也就是不信命,信自己。就算说我五更死,我也要“添油续命”。通过自身主观的努力和修为,达到健康、长寿,尽享天年的目的。?
我最近收到一条短信很有意思,说: 人生啊,0岁出场,10岁快乐成长,20岁为情彷徨,30岁基本定向,40岁拼命打闯,50岁回头望望,60岁告老还乡,70岁搓搓麻将,80岁晒晒太阳,90岁躺在床上,100岁挂在墙上….生的伟大,死得凄凉,所以阿该吃吃该喝喝,遇事别往心里搁,洗着澡看着表,舒服一秒是一秒。
如果不想这样庸庸碌碌的了此一生,那么从现在起,了解学习养生观和方法,为自己添油续命,尽享天年。祈愿人们都能健康长寿快乐的生活,身心俱安!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冼医堂
2024-11-20 广告
2024-11-20 广告
作为广东冼医堂保健服务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我认为在中医养生调理加盟公司中,我们广东冼医堂保健服务有限公司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我们秉承冼夫人1400多年的唯有一好心精神,结合古中医中药秘方和现代科学健康养生理疗方法,形成了独特的理疗健康养生...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冼医堂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