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当初在《百家讲坛》那么火,为什么现在几乎不出现了?
73岁的易中天,从百家讲坛起家,吃了《品三国》馒头后,名声大噪。但口无遮掩的演讲风格,等于自踩鞋带,摔落神坛。
从一个普通老师成为一个文化名人,易中天这一路走来,争议颇多。
有人说易中天没有本科学历;有人说易中天是从文化群宠沦落为哗众取宠。
而且现在百家讲坛的热度也不像当时刚播出的那几年那样火了,现在学术问题在社会上被讨论的范围减少了,百家讲坛的收视率开始逐渐下降,而且他的历史由于缺乏独特的观点,也使人们感觉到乏味,并不是很愿意去听他的历史课。
《百家讲坛》当年之所以火,是因为国学热、学者明星、文化通俗化等元素的合力造成的。但时间久了,新鲜感过去,节目又没有创新,就出现了疲劳期,遭遇了瓶颈。
像易中天善于演讲的学者可遇而不可求,可谓凤毛麟角。有的学者即便很能讲,但学术界对这种通俗化的表达评价不高,甚至引来争议,不利于学术地位的提升。
我们知道一个作家要想写作品,必然对自己的作品十分喜爱,一部长篇小说,写作历程长达数年,要是没有充分的爱,是无法坚持的。
而易中天对这段历史的早期十分热爱,以至于到了最后一本书的时候,还在用半本书的篇幅讲述帝国的传承和形成,秦汉是奠基时代,魏晋南北朝是转型时代,唐宋是巅峰时代,元明清是定型时代,也是衰落时代。
然而,易中天早期对于作品的爱荡然无存,既然没有爱了,易中天就悍然抛弃了这本书,哪怕相处了8年之久。
所以易中天渐渐的没落了。
易中天当初在《百家讲坛》那么火,为什么现在几乎不出现了?
很多出版社都争抢《百家讲坛》主讲人的图书版权,所有书都要争着和央视签约,价钱抬得很高。易中天的《品三国》出版时,甚至举行了一场吸引全国出版社关注的无标底竞标,最终上海文艺社以55万的首印数和14%的版税夺得了《品三国》的出版权。
随着视频的火速发展,想想如今文字类的知识,很多网友都不爱观看了。直接就通过短视频,观众们也是觉得从中开阔了不少眼界。
所谓“人怕出名猪怕壮”,靠才华出名的他,几乎就没少过各种质疑。
有人说:易中天没有本科学历;有人说:易中天是从文化群宠沦落为哗众取宠;
老梁也曾在节目中说过,易中天这种其实就是低级评书,根本不具备专业性。
他受到的质疑和批评,何止一二?易中天是有一定的才华和文化修养的,他可能有了更好的让自己的学术观点发光发热的地方,所以才从百家讲坛消失了。
所以说,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追捧之物,受追捧的多自然也就很火。而百家讲坛当年那么火,也是因为人们觉得通过这种方式学习知识还挺有效、方便。现在呢,人们觉得手机好像比看《百家讲坛》更实在啊。
易中天这廝长期以抹黑蜀汉为己任,并且说过“三国演义是混蛋,我只看三国志,我和三国演义汉贼不两立”这种话,不遗馀力变著花样把昭烈帝解释成阴险狡诈的坏人。然而随著网络发展,昭烈帝究竟是个什麼样的人,通过阅读随处可见的免费史书已经很明白了。越来越多人再不相信他放出来的屁了。没了市场,自然猴戏就耍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