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教学实际谈如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2)

 我来答
四季教育17
2022-07-16 · TA获得超过5664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5408
采纳率:99%
帮助的人:266万
展开全部
三、让学生应用数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9加几进位加法一课时,考虑到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自己提出问题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学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从中选择信息,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加以抽象,列出算式,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出结果。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从中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使其数学能力、意识及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都得到培养和发展。我课前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呈现了可爱的小羊图,鼓励学生自己说说图意并提出数学问题。接着出示学生喜爱的玩具图,让学生从购物的生活情景中自己搜集信息,选择材料,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为背景来组织学习,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另外,还应要求学生注意提问题的时机。我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提问题时要先举手,得到老师的允许后才能提问题,不能随意提问题,因为这既影响课堂纪律,又不礼貌,而且提的问题又有可能得不到满意的答复。由于重视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发现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得到加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提高,课堂气氛也比以前活跃,一些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因此,我认为在小学数学课教学中,教师应充分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逐渐培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比较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结合教学实际谈如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篇2]

2000年新修定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提出在教学中增设“实践活动”这既是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数学教育改革的必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强调让学生做数学比让学生知道数学事实更重要。因为学习过程是学生的思维活动,是一个主动建构认知结构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依靠学生自己来完成,别人是无法代替的。任何高明的教师都不能代替学生的学习,代替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等操作活动。实践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索性解决问题的活动,它应该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始终。本文就关于实践活动中的一点体会,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解放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

新世纪的课堂教学最大的特征是让学生自主化,所谓“自主化”简单的说,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作主,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主动探索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课本上的知识是人类经过长期沉淀和锤炬的间接经验。将知识完整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很快地获得这些成果,也许是一条高效提高学生知识水平的捷径,但如果仅用这种方法就很容易使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的机器。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也就是说如果能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创设一些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探索数学的情境;留给学生充分的机会和时间,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感知、操作等活动来认识数学,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比简单地教给教学知识更重要。

如我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一课的教学中,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1、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见到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物体。

2、 通过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围一围,发现长文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联系。

3、 自学课本,验证自学情况,讨论结果。

4、 出示学生喜爱的图片(房子、机器人)从中找出长方形和正方形。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讨论交流,体验了学习数学、探索知识的乐趣。

二、通过操作学具,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师有教具,学生有学具,在为学生提供数学模型和丰富的感性知识的同时特别要重视学生动手操作学具。人人参与,个个动手。

爱动是学生的天性,教师可利用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抓住教学时机,恰当地呈现教具和学具,让学生在摆弄是明白道理,化解疑难,增强动手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低年级可利用小棒、图片等帮助学生理解10以内的加减法的算理;中年级可利用钉子图、小方块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高年级利用图来帮助学生认识比例和比例尺。

除了利用现有的教具和学具以外,我在教学中还常常制作和选择一些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教具吸引学生。比如:教学10以内的加减法时红花、黄花、红旗、金鱼、桃子、苹果、飞机、轮船等各式各样色彩鲜艳的图片直观形象,使学生既受到审美教育,又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三、创设游戏情境,提高学习兴趣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好动、好新、好奇、好胜的心理,设置游戏情境,通过游戏会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掀起课堂教学的高-潮,起到寓教于乐,画龙点睛的作用。

例如教完6以内的乘法口诀时,教师准备若干组数学口答题,举行送信、击鼓传花、摘苹果、夺红旗等游戏。学生在游戏中受到奖励,在游戏中学到知识,增强了进一步探求知识的欲望。

四、分组活动,合作交流

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合作精神、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合作中学生之间有效的信息沟通,可以互相学习、模仿。实践活动通常采用的是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究的形式。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效地参与,教师首先要创设一个便于学生交流的环境。搭建一个利于学生交流的舞台。

如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一课时,课前请小朋友把带来的小食堂、玩具、文具放在“货架上”挂上“贝贝小超市”的店牌,营造出浓浓的商业气息。新课开始时,先要求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说说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再指导学生看书,看是否和书上内容相符合,最后分组开展“我是小小售货员”活动,使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学生探求知识的火花被点燃,欲罢不能。

数学知识来源泉于实践。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出在他的手指尖上。”我们应该视数学为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组织学生去动手操作、去思考、交流参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学到方法,提高能力。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