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遇见一个很有趣的人才,他学习的方式非常独特,当初我们在讨论如何学习的时候他总是会说“想要好好学习,就要做到不用好好学习。”大家都觉得他的这种想法是谬论。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他确实一直在奉行着自己的原则。
我们在期末考试的时候,被各种老师圈划的重难点整得焦头烂额,但是他
但是很多人能够做到的仅仅是一时头脑发热的学习,而并不能在一个很长的时间段内做出持续性的努力,如何成为一个能够保持学习热度的人,才是我们真正应该学习的。当你学会了这4点,你才能谈得上自己是一个足够努力,足够会学习的人。
1、从积极的结果导向进行学习
在这个迅速更迭的世界里,想要拥有别人不具备的能力,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能够用同样的24小时比别人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培养出更高的能力。德赫斯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速度更快,可能是唯一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但是人的内心对舒适性的潜在趋向让很多人面对冗杂的学习时容易产生出很多厌烦的情绪,并且在自己的学习路上容易被周围的诱惑性事物所影响,导致在对比的状态下更加显现出学习的无聊和复杂,那么如何调节这样的学习情绪,使我们首先要做到的。
曾经上学时候我遇到过特别有趣的一对同桌,这两个人对待学习的态度有着明显的反差性,他们在面对同一道难题的时候,两个人呈现出的态度完全相反。第一个人总是会抱怨的说:“为什么又错了,感觉自己要面对的错题也太多了。”第二个人面对错题的态度则完全相反:“又弄懂一个错题,下一次做卷子的时候就能少错一道题。”
所以第一个人总是带着消极的态度去学习,学习的积极性和对于学习深入挖掘的目的性都很浅,稍微碰见一点困难就想要敷衍了事,但是第二个人在面对错题的时候,将错题的挑战转化为学会错题之后的收获,所以一直是带着喜悦和探究的态度去学习的,总是能够对错题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挖掘,通过积极的方面来应对学习的复杂和冗长。
所以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应该学会将主导学习的思维从消极转向为积极,将学习的困难转变为学习后的收获。也就是说,当学习的消极情绪上来的时候,我们要有意识的架构出学习的结果导向,假设自己学习之后能够在哪些方面有所帮助,从而持续的激发出自身的学习积极性。
2、保持持续的自省能力
我们擅长在学习的过程中过高的评估自己的接受程度,而忽略了我们的思维没有延伸到的那部分。关于学习中的自省并不是为了时刻反思自己犯了什么样的错误,而是在学习中清晰的认识到自己现在的程度,从而更好的明确自身的目标。
曾经上设计班的时候,旁边坐着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那时候我们新手都在耐心的听着老师的讲解时,他在下面和女朋友聊天,当时我好奇的问他:“设计班这么贵,为什么不好好的听呢?”他便回答我说:“因为这个我们在大学的时候讲过。”
这种言论反复的出现了几次之后,我便再也不问他了。因为我在记笔记的时候有记得不清楚的地方,在询问他的时候,他通常给我的回答都是模糊的。能听的出来他具备一定的基础能力,但是对很多的操作并不是很熟悉。可能每一个人在学习的时候,都会犯这样的错误,就是对自身能力的评估过高。
为了避免这种错误,我们应该在学习中通过聆听别人的建议,并且借助知识的测评和回顾,及时的整理自己现有的学习水平,从而更好的对自身的能力进行定位。并且我们应该在学习的时候,尽量保持客观的评价,对待不懂的问题应该通过这样的3个问题来提问自己是否真的弄懂了:它运用的是哪几种知识方法?它想要论证的结果是什么?将已知和未知变换,还能轻松的解答出来吗?
当我们在询问这3个问题的时候,就能对自己是否明确掌握了知识点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将自己学习目标融合到当前的实际情况里,更好的进行目标的规划。
3、建构自己的“无能”思维
很多人在面对学习的时候,最想看到的是自己学会了什么,最不想看到的就是自己还不会什么。而且一旦这种“不会”在别人口中说出来,就会更加的接受不了。正是因为这种畸形的思维才导致很多人在学习中遇到困难,难以学会“不耻下问”,而没有一定的容错能力,不允许自己在众人面前“露怯”,注定不能成为一个更加优秀的人。
职场上,在面对更高层人士的询问时,大多数人的第一想法就是千万不要露怯。很多领导在布置任务的时候都会下意识的询问:“这个需要某某操作能力,你接触过类似的工作吗?”明明是对这个任务的操作步骤还云里雾里,但是为了自己在领导前的面子,还是要硬着头皮应承下来。在无法完成任务的时候,开始临时抱佛脚,最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名声和职位双双不保。
一个聪明人应该允许自己身上出现“不完美”,允许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不会”这个词语,就像美团王兴在讲述自己一个开会的经历时提到,原来有一个年轻的同事,自己问她会不会用visio的时候,她义正言辞的告诉我:“我不会,但是我可以学!”这种对待“无知”的自信力,让自己在学习的时候能够保持着对新知识的探索欲望,相信一切“无能”的现状都能通过正确的方法论转化出完美的结果,从而持续性的保持学习。
4、维持对学习的好奇心
想要持续性的保持积极的学习兴趣,就要在学习中建立出自己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是通过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所建立的,是通过对思维的转化进行导向的。
我的妹妹在这方面就非常的有天赋,冗杂的文言文是每个初中生最头疼的,所以在学习的时候妹妹经常被文言文的背诵和理解整的头疼,后来她发掘了一个奇妙的方法。
网上正在流行的成语组成的歌曲火遍大街小巷,她突发奇想为什么不用音乐和文言文串联起来?于是一个音乐和语文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应运而生,听到妹妹在愉快的唱着文言文的歌曲,让我感到一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而好奇心则是重要的一环。
我们在面对枯燥的学习时,不要想着我应该如何去逃避掉这次学习?而是应该想“是不是我这样做,就能解决掉这个棘手的问题?”当我们利用自身的发散性思维建立了学习的好奇心,通过好奇心转化为对学习的兴趣,利用多种思维方式将眼下枯燥的学习变成自身的兴趣点所在,就能更高效更持久的保持住自己学习的积极性了。
而对于建立学习的好奇心最重要的着力点,就是思考当下的学习和自己哪方面感兴趣的东西能够相互联系,并且利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联系在一起,建立起自己的学习结构,利用好奇心将兴趣和学习二合一。
当你学会了这4点的时候,一个持续的学习能力将会被逐渐的培养,从而更好的进行知识的吸取,成为更优秀的人。
1、全面分析,正确认识自己。
准确找出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以便明确自己学习的特点、发展的方向,发现自己在学习中可以发挥的最佳才能。
2、结合实际,确定目标。
订计划时,不要脱离学习的实际,目标不能定得太高或过低,要依据:(1)知识、能力的实际;(2)“缺欠”的实际;(3)时间的实际;(4)教学进度的实际,确定目标,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达到为宜。
3、长计划,短安排。
要在时间上确定学习的远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近期目标。在内容上确定各门功课和各项学习活动的具体目标。学习目标可分为:(1)掌握知识目标;(2)培养能力目标;(3)掌握方法目标;(4)达到成绩(分数)目标。
长计划是指明确学习目标,确定学习的内容、专题,大致规划投入的时间;短安排是指具体的行动计划,即每周每天的具体安排和行动落实。
4、突出重点,不要平均使用力量。
所谓重点:一是指自己学习中的弱科或成绩不理想的课程或某些薄弱点;二是指知识体系中的重点内容。订计划时,一定要集中时间,集中精力保证重点。
5、计划要全面,还要与班级计划相配合。
计划里除了有学习的时间外,还要有进行社会工作、为集体服务的时间;有保证睡眠的时间;有文体活动的时间。时间安排上不能和班级、家庭的正常活动、生活相冲突。
6、安排好常规学习时间和自由学习时间。
常规学习时间(即基本学习时间):指的是用来完成老师当天布置的学习任务,“消化”当天所学知识的时间。
自由学习时间:指的是完成了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之后,所剩下的归自己支配的学习时间。在自由学习时间内一般可做两件事:补课和提高。补课是指弥补自己学习上的缺欠;提高是指深入钻研,发展自己的学习优势或特长。不管是补课还是提高,最好要围绕一个专题进行,这样做,学习比较容易见效果。
自由学习时间内所取得的学习效果,对改变学习现状具有重大的作用,因此这一时间的安排,应当成为制订学习计划的重点之一。
7、脑体结合,学习和其他活动应合理安排。
在安排计划时,不要长时间地从事单一活动。(1)学习和体育活动要交替安排。比如,学习了一下午,就应当去锻炼一会儿,再回来学习;(2)安排科目时,文科、理科的学习要错开,相近的学习内容不要集中在一起学习;(3)同一学科的材料,用不同的方法学习。
8、提高学习时间的利用率
时间是宝贵的,自觉提高时间利用效率,是每个中学生学习上进行自我修养的重要内容。(1)早晨或晚上,一天学习的开头和结尾时间,可安排着重记忆的科目,如英语科等;(2)心情比较愉快,注意力比较集中,时间较完整时,可安排比较枯燥的内容或自己不太喜欢的科目;(3)零星的或注意力不易集中的时间,可安排学习自己最感兴趣的学科或做习题。这样可以提高时间的利用率。
9、计划要留有余地。
10、注意效果,定期检查,及时调整。
检查内容:(1)计划中的学习任务是否完成?(2)是否基本按计划去做?(3)学习效果如何?(4)总结得失,找出偏差,分析原因 ,以利改进。从而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激励、自我调整。
202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