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鹦鹉的饲养方法_如何饲养牡丹鹦鹉

 我来答
剑经业4D
2022-07-10 · TA获得超过5758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993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71万
展开全部
  牡丹鹦鹉的 饲养 方法 ,牡丹鹦鹉怎样饲养,饲养牡丹鹦鹉要注意哪些因素,怎样才能更好地养殖好牡丹鹦鹉呢?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牡丹鹦鹉的养殖技术,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牡丹鹦鹉的养殖技术
  牡丹鹦鹉又叫情侣鹦鹉,产于非洲。我国常见的有黑头牡丹鹦鹉和棕头牡丹鹦鹉两种。

  1、形态特征。黑头牡丹鹦鹉,体长约14厘米,嘴红色,眼及蜡膜白色。头部黑褐色,颈部有赤黄色的环带。上胸橙红色,背部和翼为绿色,翼端呈黑色。尾绿色,脚灰色。棕头牡丹鹦鹉的头部为棕褐色,俗称棕头牡丹。

  2、饲养管理。人工饲养牡丹鹦鹉,可成对或成群笼养,每对鸟的活动空间不得小于0.5立方米。鸟笼需用12号铅丝编制,网眼的直径不得超过2厘米,以防鸟钻出飞走。笼底应铺细砂,并及时清理粪便,保证笼内清洁卫生。牡丹鹦鹉常喂给稻谷、谷子、小米等饲料,还可加喂麻籽、葵花籽、牡蛎粉、叶菜和水果。日常可把稗子、稻谷、谷子按3:2:2的比例混合喂给。

  3、繁殖。牡丹鹦鹉一年中除炎热的夏季外,其他季节都可以繁殖。一般雌鸟每窝产蛋6--8枚,孵化期约19天。孵化过程中,雄鸟坚守在巢外看护并饲喂雌鸟,而雌鸟除取食饮水和排粪时外出之外,始终坚持孵化。雏鸟出壳后由亲鸟饲喂,35--40天方能离巢,50天左右才可独立生产,6个半月达到性成熟。
  虎皮鹦鹉的养殖技术
  虎皮鹦鹉又叫娇凤、彩凤、阿苏儿。原产澳大利亚,后经人工培育,已成为世界性笼养鸟,各国都有饲养。这种鸟羽毛华丽,易于饲养,可大量繁殖,供人们玩赏。

  1、形态特征。虎皮鹦鹉是鹦鹉科中的小型品种,原种主要为黄绿色,头及背部黄色而有黑横纹、腰、胸及腹部为绿色,尾羽黄色而中央的两瓣为蓝色,颊部有蓝黑色圆斑。雌雄鸟羽毛相似,只有雄鸟上嘴基部蜡膜为蓝白色或蓝色(发情期)或深蓝色(老龄鸟),雌鸟蜡膜为肉色或淡肉色(发情期)或姜黄色(老龄鸟),以此可鉴别。经人工培育的品种,羽色多种多样,主要有:①波纹型:是国内外饲养最多的品种,身体的虎皮斑纹似原种,但有蓝、绿、黄多种颜色。②黄化型:全身均为黄色,红眼睛,有深黄和淡黄之分。③白化型:全身洁白,红眼睛。④玉头型:一种头部白色,其他部位淡蓝色;另一种头部黄色,其他部位绿色。均为稀有品种。⑤淡色型:可分为上体深黄、下体绿色和上体白色、下体蓝色两个品种。翅上均有黑色斑点。

  2、饲养管理。虎皮鹦鹉可成对饲养,也可成群饲养,一般用铁丝笼或内铺铁皮的箱形笼。每对鸟的活动空间应在0.5立方米以上,否则不利于繁殖。笼底应做成抽屉式的(钉上铁皮),便于拉出清扫和铺砂。食、水用具宜深大,坚固,以防被咬坏。饲料以谷子和稗子为主,同时还要喂些麻籽或苏子,但用量不能超过10%。为了保证鸟所需的营养,青菜(白菜、油菜)和无机盐(骨粉、牡蛎粉)也要经常饲喂。这种鸟耐粗饲料,精饲料不宜喂得过多,以免造成月旨肪沉积,影响产蛋、繁殖。

  喂食时,要注意吹去食罐内的谷壳,青菜在喂前要洗净,消毒(可用千分之一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沥干,吃剩下的当天取出。注意笼内卫生,勤清理砂土和粪便。食、水罐应每天刷洗1--2次。虎皮鹦鹉虽不太怕冷,但气温过低会影响繁殖,所以冬季室内温度不要低于0℃。

  3、繁殖。虎皮鹦鹉容易繁殖,但要避免杂交,保持本品种纯正。为了后代健康,宜选择1--2岁的亲鸟 配对 。雌雄交配以后,不久雌鸟就开始产蛋,隔天一蛋,共产4--9枚。

  雌鸟产蛋开始后就不离巢,一直到孵化结束,这期间全靠雄鸟叼食喂养。孵化期为18天左右。虎皮鹦鹉的雏鸟属晚成鸟,孵化25天内不能独立生活,全靠成鸟喂食。亲鸟育雏的方法是:雄鸟喂雌鸟,雌鸟再喂雏鸟。雏鸟生长28天后,就能自己吃食,独立生活。长到5--6个月可达到性成熟。
  鹦鹉热病的防治
  病原 病原为鹦鹉热衣原体。衣原体对高温的抵抗力不强,55℃经5分钟、37℃经48小时即被灭活,日光照射下最多存活6天,在水中最多存活17天。…

  病原

  病原为鹦鹉热衣原体。衣原体对高温的抵抗力不强,55℃经5分钟、37℃经48小时即被灭活,日光照射下最多存活6天,在水中最多存活17天。本衣原体对酸和碱的敏感性较低,但易被季铵化合物和脂溶剂等灭活,一般消毒药如氯化苄烷铵碘酊溶液、70%酒精、3%过氧化氢可在数分钟内破坏其感染性。

  流行病学

  鹦鹉热衣原体对各种鸟均有致病性,以鹦鹉、鸽子为易感。病鸟和带菌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本病可由污染的尘埃和散在空气中的液滴经呼吸道或眼结膜感染,螨等吸血昆虫,也可传染。由于人也可被传染,因此要注意自身保护。

  症状

  由于衣原体毒力强弱不同,病鸟的临床表现很不一样,鹦鹉、鸽子等可呈显性感染。患病鹦鹉精神委顿,不食,眼和鼻有脓性分泌物,拉稀,后期脱水、消瘦。病鸽精神不安,眼和鼻有分泌物,厌食,拉稀,成鸽多数可康复但成为带菌者。

  防治

  ①控制传染源,引进新鸟前先要了解当地是否有衣原体病存在,隔离观察2周后方可入群。

  ②病鸟粪便、垫料、羽毛要认真处理,笼具应严密消毒,消灭吸血昆虫,严防此病传播。

  ③可用四环素(包括金霉素、土霉素、红霉素)治疗,氯霉素有毒性不能用。治疗量每千克饲料2克~4克,但对隐性感染者效果不大。治疗应在严格的隔离条件下进行,数量少时应考虑淘汰病鸟。

  ④喂“鸟乐”4号5天~7天,每天1克。

  ⑤喂“增年”6号胶囊效果较好。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