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应如何面对孩子的冲突?
孩子之间,会偶尔拉拉辫子、拍拍肩膀等,但由于把握不好尺度,有时会造成矛盾。平时家长可以提醒孩子,玩闹时不要动作过大,不要打到对方身体脆弱的部位等。如果孩子的玩闹没有造成安全事故,家长没有必要把孩子间的打斗看得过于严重。
第二,不要直接警告对方或实施惩罚。
孩子间发生争执,他们自己处理问题的过程,也是锻炼其处理人际关系的过程。家长听到的可能是一面之词,如果直接插手,可能会让事情变得更复杂。
第三,巧与对方父母沟通,鼓励孩子正常交往。
孩子是敏锐的观察者,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友好地解决问题能使孩子受到感染,在成长过程中,不做“小霸王”。要创造条件,鼓励孩子与人交往,积累与人交往的经验。
第四,引导孩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孩子不知如何处理矛盾而向家长求助时,家长应引导孩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遵循以下原则:如果事情较严重,应与老师和对方家长共同协商。如果责任在自己,应主动向对方道歉。如果责任在对方,应明确告诉孩子,以防止孩子模仿,并鼓励孩心胸开阔一些,不斤斤计较。如果是原则性问题,要教育孩子用适当方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第五,不提倡家长插手,不等于家长坐视不管。
有些矛盾长期得不到解决,是需要家长了解、参与,并帮助孩子协调解决的。如果介入,应抱着协助的态度,而不是替代帮办。家长要对孩子表达信任和提供支持,可以对孩子说“我相信你能想办法处理好这件事”,鼓励他们自己解决问题。
孩子之间发生矛盾家长怎么解决?
1、家长先要学会控制情绪、耐心倾听。
当家长听到孩子在校与同学发生矛盾或纠纷的消息后,首先要做的就是稳住自己的情绪。如果家长在孩子发生矛盾后,在未知事情全貌的前提下,就直接指责对方孩子,可能不仅无法解决孩子之间的问题,反而激发了家长之间的矛盾,让矛盾升级。同样,如果家长直接训斥自己的孩子,将责任完全归咎于自己的孩子,也可能会让自己的孩子蒙受委屈,让他们对家长产生失望的情绪。
实际上,孩子间大多数的“矛盾”在我们成年人看来,只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在孩子的世界里就是一件大事,如果我们置之不理,只能导致他们产生更多的矛盾,此时家长如果愿意倾听,问题已经成功解决了一半。因此建议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耐心询问事情的原委,让孩子们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心里是怎么想的,然后尝试站在孩子的角度,尽量引导孩子自己想出更有效的处理矛盾的方法。
2、引导孩子分析矛盾的根源。
大多数家长在处理这类问题时会发现,孩子间发生矛盾,往往双方都有一定的责任。所以在您耐心倾听孩子讲述事情的原委后,可以先不着急评判对错或责任的归属,可以先让孩子说说自己在这件事情中做的有没有不恰当的地方,往往这个时候大多数孩子都能在回忆中发现自己的问题。此时家长就可以引导孩子想想该怎么解决问题。这样既可以培养孩子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又可以了解孩子处理矛盾的态度。
您还可以适时对孩子勇于说出自己的问题或想出解决办法的行为给予肯定和鼓励。了解事情的经过后,如果是对方孩子无意中导致的问题,您可以教导自己的孩子尝试去宽待他人,培养孩子的宽广胸怀;如果您发现矛盾的主要责任源于自己的孩子,您应该明确对孩子指出来,进行下一步的教育,培养孩子的是非观念。
3、与对方家长耐心沟通,鼓励孩子正常交往。
当了解了孩子产生矛盾的过程后,双方家长要进行友好沟通,促成问题的解决。孩子还在成长期,对于周围人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态度处在一个学习和模仿的状态,所以家长更应该为孩子做榜样。
建议双方家长在耐心沟通后,不要限制孩子之间正常的交往。孩子会在解决矛盾中得到成长,这也是他们必经的过程,所以家长应该鼓励孩子之间的正常交往,创造交往的条件,让孩子在交往中增长经验。
4、教育孩子与人为善。
父母可以趁孩子打架后,培养孩子的善心,但也不是叫孩子逆来顺受,要坚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不用为了合群,就答应和同学们一起去打架,这样做只会让自己变得没有个性,如果有同学出言不逊,不用理他,嘴巴长在别人的身上,别人爱咋说咋说。如果有同学动手,第一次先反馈老师,第二次反馈父母,如果还有第三次,就还手还回去,暂时的忍让,不代表软弱,但要保持善心,不要主动去攻击同学。
1
你有没有发现,有很多人面对孩子的冲突,经常会说一句话:“你是大的,要让着小的”。
结果呢!小的心满意足,而大的孩子却气得不行。
虽然平了一时的争端,在你看不见的时候,在你不在的时候,事情会怎么发展下去呢?
前两天,在小区楼下,好几个老人带着孩子在荫凉处玩。
我路过的时候,路上刚好有一个两三岁的小女孩撑着一把儿童太阳伞,而另一个比她高一个头左右的女孩抓着伞面,想争夺过去。
看到孩子起了冲突,两三个大人赶紧围了过来,一边拉开孩子,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她是小妹妹,你让她拿着,你是姐姐啊!”
这类的话,真的听得太多了。
可是你看那个场景,看上去小一点点的妹妹,强硬地不让步。
而姐姐在大人们的干预下,只能放手,然后脸上带着不甘,看着“得胜”的妹妹。
在很多人的眼里,大的孩子需要让着比他小的孩子,好像是天经地义的事。
大人们看又平息了一场孩子的冲突,却少有人会真正关注这个姐姐的内心。
还记得好几次,小小鱼跟自己的表哥在一起会打闹。
男孩子一闹起来,就管不住自己的手。
而且往往都不想吃亏,有时弟弟就会追着哥哥打。
打不过就在那憋着气,哭着脸。
这时家里的老人看到了,就会“帮”他,说哥哥真的不懂事,不知道让弟弟。
而且姑姑也会把表哥叫过去,说要他让着弟弟。
可一直关注着他俩玩闹的我,会要他们不要干涉。
因为哥哥没有欺负他,而是他自己一直想打赢,追着哥哥打,然后又打不过,所以生气。
就让他生气吧,没事的。
然后就会让他在那里一个人冷静冷静。
过一会再过去跟他谈,效果会更好。
在孩子的冲突中,我一直提倡,不能让他们觉得靠哭,靠年龄小就能得到特权。
而应该靠商量,靠分配的公平原则,彼此都得到应得的,彼此尊重平等。
2
特别是在二胎家庭,大孩子的心理反而更需要得到关注。
有一位妈妈说,每次妹妹跟哥哥争东西,哥哥都不乐意,然后妹妹就会一直哭,有时自己直接抢过去给女儿,还会埋怨哥哥不懂事,不知道让妹妹。
而拿到东西的妹妹高兴了,而哥哥不仅仅东西被抢走了,还挨了批评。
刚开始,她觉得他毕竟是男孩,又是哥哥,受点委屈没事。
可是有一次,在批评儿子后,没想到他反应很大,跟她说:“你既然这么喜欢她,那还养着我干什么?”还一个人在房间里哭了很久,安慰了很久。
她说反思了一下,发现生了女儿后,对儿子的关注真的少了很多,而且还经常朝他发脾气。
本来是妹妹上幼儿园拖拉,可自己却只怪儿子慢。
妹妹把家里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