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教案

 我来答
刚阳文化
2022-05-31 · TA获得超过1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19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33万
展开全部
  通过教学设计原理和 方法 的学习、运用,可以培养有关人员科学思维的习惯,提高他们科学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 七年级数学 下册第十章教案,仅供参考。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教案(一)
  10.2直方图(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组距、频数、频数分布等概念;学会对数据进行合理的分组处理.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从数据中获取信息,并利用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对数据进行合理分组,列频数分布表.

  教学难点:组距的确定.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法:探究

  学法:合作交流

  课时:第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授课时间: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在前面我们学习了哪几种描述数据的方法?它们各自的优点是什么?

  前面学习的描述数据的方法主要有条形图、扇形图、折线图,他们各自的优点是??(教师描述)

  二、新课

  1.问题提出:为了参加全校各年级之间的广播 体操 比赛,七年级准备从63名同学中挑出身高相差不多的40名同学参加比赛,为此收集到了这63名同学的身高(单位:cm)如下,请同学们看书中P163收集的63个数据

  .

  选择身高在哪个范围的学生参加呢?为了使选取的参赛选手身高比较整齐,需要知道数据的分布情况:身高在哪个范围内的学生多,哪个范围内的学生少,因此得对这些数据进行适当的分组整理.

  2.对数据分组整理的步骤

  ①计算最大与最小值的差

  最大值?最小值=172?149=23(cm)

  这说明身高的范围是23cm.

  ②决定组距和组数

  把所有数据分成若干个组,每个小组的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组内数据的取值范围)称为组距;例如:第一组从149∽152,这时组距=152?149=3,则组距离就是3.

  那么将所有数据分为多少组可以用公式:

  (最大值?最小值)÷组距=组数,如:(最大值?最小值)÷组距=

  =7,则可将这组数据分为8组. = 注意:组距和组数没有固定的标准,要根据具体问题来决定,分组数的多少原则上100个数以内分为5∽12组较为恰当.

  ③列频数分布表

  频数:落在各个小组内的数据的个数.

  在各个小组的分布状况用表格表示出来就是频数分布表,如:对上述数据列频数分布就得到频数分布表

  讨论交流:

  1.你能从频数分布表中得到何种信息?

  2.比较原始数据与频数分布表的各自优点.

  师生共同归纳:所以身高在155≤x<158,158≤x<161,161≤x<164三个组的人数共有12+19+10=41(人),因此,可以从身高在155∽164cm(不含164cm)的学生中选队员.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科书168页练习题(不画频数分布图)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对你有什么帮助?你有何感想?

  五、作业布置

  必做题:习题10.2第2,3题(不画统计图)

  选做题:习题10.2第5题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教案(二)
  10.2直方图(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画频数分布直方图与折线图.

  过程与方法:

  能从直方图和折线图中获取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频数分布直方图和折线图在生活实际中的运用,体验数学价值.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画频数分布直方图与折线图.

  教学难点:从直方图和折线图中获取信息.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法:引导

  学法:合作交流

  课时:第2课时

  课型:新授课

  授课时间: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引入新课

  在前面我们用条形、扇形、折线三种统计图形象直观地描述了数据,那么对于一组数据的频数分布用什么图象来描述呢?那就需要用到频数分布直方图.

  二、新课

  1.频数分布直方图的绘制

  频数分布直方图主要是直观形象地能看出频数分布的情况,上节课我们对63名学生的身高作了数据的整理,并且也列出了频数分布表,现在我们利用频数分布表作出相应的频数分布直方图.

  (1)以横轴表示身高,纵轴表示频数与组书的比值;如图:

  (2)小长方形面积的意义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小长方形的面积=组距×(频数/组距)=频数,因此小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反映数据落在各个小组内的频数的大小.

  (3)用简便方法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在等距离分组中,由于小长方形的面积就是该组的频数,因此在作频数分布直方图时,小长方形的高完全可以用频数来代替.

  如上图可作成下图的形式:

  2.用频数折线图来描述频数的分布情况

  频数折线图来描述,首先取直方图中高一个长方形上边的中点,然后在横轴上直方图的左右取两个频数为0的点(与直方图左右相隔半个组距)如在上图中,在横轴上取(147.5,0)与(174.5,0),将所取的这些点依次用线段连接起来,就得到频数折线图

  .

  三、例题讲解:

  教材P166例题:为了考察某种大麦穗长的分布情况,在一块试验田里抽取了100个麦穗,量得它们的长度如下表.(单位:

  cm)

  列出样本的频数分布表,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解答:见课本

  将上述例题中的组距改为0.5,重新分组列频数分布表,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过程与例题解答过程类似,可让学生自己完成.

  对比两种方法得出的结论,不难看出将数据分成12个组与分成7个组相对比,有一点误差,这是正常的,由此可以看出,分的组越多,分析得越细致,对总体的估计要准确一些.

  四、布置作业

  必做题:习题10.2第1题

  选做题:习题10.2第4题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教案(三)
  10.3课题学习 从数据谈节水(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过程,从中体会节水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让学生体会用数据分析问题的过程,提出合理化建议,感受数学给生活带来的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具体的数据,使学生了解节水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收集、分析数据,从中得出结论,并能针对有关问题,给出解决办法.

  教学难点:如何找到合理解决缺水问题的办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法:引导

  学法:合作交流

  课时:第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授课时间: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资料展示(投影)当前世界淡水资源及我国有关缺水的形势的资料图片 问题:(1)看了这些图片,你有哪些感受?

  (2)你了解世界及我国有关水资源的现状吗?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阅读课本的“背景资料”,从中收集数据,画出统计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上的水资源和淡水资源分布情况怎么样?

  (2)我国农业和工业耗水量情况怎么样?

  (3)我国不同年份城市生活用水的变化趋势怎么样?

  (4)根据国外的 经验 ,一个国家的用水量超过其可利用水资源的20%,就有可能发生“水危机”,依据这个标准,我国1990年是否曾出现“水危机”?

  学生阅读资料,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完成活动一. 活动二:收集全班同学各家人均月用水量,用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折线图描述这些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家庭人均月用水量在哪个范围的家庭最多?这个范围的家庭占全班家庭的百分之几?

  (2)家庭人均月用水量最多和最少的各有多少家庭?各占全班家庭的百分之几?

  (3)全班同学家庭人均日用水量的平均数是多少?按生活基本日均需水量(BWR)50升的用水标准,这个平均数是否超过用水标准?

  (4)如果每人每天节约用水10升,按13亿人口计算,一天可以节约多少吨水?按BWR标准计算,这些水可提供给1个人多少年的生活用水?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教案相关 文章 :

1.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2. 北师大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3. 北师大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4. 七年级下册第五章数学教案

5.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