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成功小故事精选
闲暇无事之时,不妨找一些名人成功的小故事来看一看,审视一下自身,同时也借鉴一下他们的成功经历。我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了名人成功小故事,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名人成功小故事篇1:黄渤
黄渤因主演和参演的电影票房累计超过50亿,被媒体称为“50亿先生”。伴随这个成绩到来的,是密集的曝光和采访。有一次,记者问黄渤:“2015年你宣布暂停所有片约,休整一年。事业正处在颠峰,怎么想到了休息?”
对此,黄渤微笑着回答说:“设备老是运转,不往里加点润滑油不成了,容易出故障。而且,演戏不是工厂流水线生产出来的产品,如果连琢磨的时间都没有了,一部接着一部,这事就变得不快乐了。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当人家觉得你挺棒、挺好的时候,这就是最无聊的时候。任何事情,尤其对人生来说,我觉得最好的状态是做天下第四。”
见记者一脸疑惑的表情,黄渤解释说:“因为天下第一,注定所有的压力和目光都在你这儿,不是一个太舒服的状态。T台上闪耀一下可以,把整个生活变成了T台,所有人都在注视着你,这就变成了一件很讨厌的事儿;第二,你还想玩命超过第一;第三也有这个心态,压力依然会比较大。做天下第四,你有了一定的高度,也没有人把压力给第四,更容易专心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
原来,最好的人生是做第四名,这并不是不思进取,而是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修炼自己的内功,不断地超越自己,突破自我羽化成蝶。
名人成功小故事篇2:奥巴马
因为16岁的大女儿玛利亚离开家庭步入大学,意味着父女俩相处的机会更少,以致奥巴马在白宫吃早餐时询问身边人员:“我明知道女儿早晚会远走高飞,可是,为什么我一想到这件事,就想哭呢?”其实,奥巴马很清楚,渐渐长大的女儿会有自己的生活,会忙于学校、运动、交际和社团,而不再围着父母转。
奥巴马六岁的时候,跟随单身母亲远赴印度尼西亚,四年之后,又不得不和夏威夷的外祖父母一起生活。在童年时代以及成长过程中,几乎没有体尝到父爱,于是他怎么也不会让女儿们重蹈覆辙。他极重视和孩子们的相处,显得更为疼爱女儿,即便国事再繁忙,身体再累,他总会抽出时间陪女儿们吃饭,倾心交谈,带她们去书店,直至亲自参加女儿学校举行的亲子活动。
一个星期天,奥巴马和两个女儿现身于华盛顿一家政治与散文书店,顾客们关注总统买什么书,奥巴马如实相告:“虽然我很喜欢看书,但比起女儿来,她们的学习更重要。”直到女儿满意了,他才匆匆从书堆中拿了几本,然后到柜台结账。人们发现,总统此次一共购买的21本书中,有18本是青少年读物,也就是专为女儿们购买的。奥巴马不止一次公开表示,2017年卸任后的去向一定会尊重小女儿萨莎的意见。他解释说,此时大女儿玛利亚已经是大学生,只有上高二的小女儿还在身边。在奥巴马心目中,女儿的开心便是他最大的幸福。
名人成功小故事篇3:刘德华假痴不癫
2014年9月23日,应影坛大佬洪金宝的邀请,刘德华欣然前往俄罗斯海参崴,在洪金宝的新片《老卫兵》中,客串一个嗜酒烂赌、毫不顾家,最终被老婆、女儿抛弃的小混混。由于现实生活中的华仔,一直是位好丈夫好父亲,不仅夫妻恩爱,而且对2岁的女儿更是呵护备至,疼爱有加。于是,在拍摄现场,便有相熟的记者朋友和他开玩笑道:“这个角色与你的生活反差那么大,能演好吗?”“凡事都有第一次嘛!”华仔说。“说到第一次,我想到了大陆有一档极为火热的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你是否有兴趣也去凑个热闹呢?”闻此,华仔笑道:“这个嘛,我得先问一下我老爸肯不肯。”“这个事也要请示你老爸?”见对方上套之后,他又一本正经地说:“当然要喽!不知道我老爸带我去,他们肯不肯要?”听到这话,朋友禁不住乐而开怀。
面对朋友之问,本可以直接用“不去”回答的刘德华,却佯装不知《爸爸去哪儿》这档节目的性质,以“问老爸”一语让对方产生误会;记者果然上套,他仍然假痴不癫,以“老爸带着我,他们肯不肯要”来消解对方的误会。由于这番出人意料的话语,既将“不去”之意暗含其中,又使人领略到一波三折之趣,记者乐而开怀自是一种必然。
名人成功小故事篇4:欧姆
乔治·西蒙·欧姆生于德国埃尔兰根城,父亲是锁匠。父亲自学了数学和物理方面的知识,并教给少年时期的欧姆,唤起了欧姆对科学的兴趣。16岁时他进入埃尔兰根大学研究数学、物理与哲学,由于经济困难,中途缀学,到1813年才完成博士学业。欧姆是一个很有天才和科学抱负的人,他长期担任中学教师,由于缺少资料和仪器,给他的研究工作带来不少困难,但他在孤独与困难的环境中始终坚持不懈地进行科学研究,自己动手制作仪器。
欧姆对导线中的电流进行了研究。他从傅立叶发现的热传导规律受到启发,导热杆中两点间的热流正比于这两点间的温度差。因而欧姆认为,电流现象与此相似,猜想导线中两点之间的电流也许正比于它们之间的某种驱动力,即现在所称的电动势。欧姆花了很大的精力在这方面进行研究。开始他用伏打电堆作电源,但是因为电流不稳定,效果不好。后来他接受别人的建议改用温差电池作电源,从而保证了电流的稳定性。但是如何测量电流的大小,这在当时还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难题。开始,欧姆利用电流的热效应,用热胀冷缩的方法来测量电流,但这种方法难以得到精确的结果。后来他把奥斯特关于电流磁效应的发现和库仑扭秤结合起来,巧妙地设计了一个电流扭秤,用一根扭丝悬挂一磁针,让通电导线和磁针都沿子午线方向平行放置;再用铋和铜温差电池,一端浸在沸水中,另一端浸在碎冰中,并用两个水银槽作电极,与铜线相连。当导线中通过电流时,磁针的偏转角与导线中的电流成正比。他将实验结果于1826年发表。1827年欧姆又在《电路的数学研究》一书中,把他的实验规律总结成如下公式:S=γE。式中S表示电流;E表示电动力,即导线两端的电势差,γ为导线对电流的传导率,其倒数即为电阻。
欧姆定律发现初期,许多物理学家不能正确理解和评价这一发现,并遭到怀疑和尖锐的批评。研究成果被忽视,经济极其困难,使欧姆精神抑郁。直到1841年英国皇家学会授予他最高荣誉的科普利金牌,才引起德国科学界的重视。
欧姆在自己的许多著作里还证明了: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成正比,与导体的横截面积和传导性成反比;在稳定电流的情况下,电荷不仅在导体的表面上,而且在导体的整个截面上运动。
人们为纪念他,将测量电阻的物理量单位以欧姆的姓氏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