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门的根本戒律有哪些?
佛教根本大戒,,不做国贼戒,不漏国税戒,不杀生戒,不偷盗戒,不邪淫戒,不妄语戒,不饮酒戒。
1、不谤国主戒:相互理解尊重包容,让社会和谐稳定健康发展。
2、不漏国税戒:依法履行公民义务,维护共同责任。
3、不杀生戒;主制不杀人,兼制不故意伤害其他生命,鼓励放生,维护自然界生态平衡。只食用非己亲手宰杀、非专为己而宰杀、别人宰杀时没心生高兴和听到动物惨叫声。
4、不偷盗戒:不故意侵犯公私财产、不故意破坏公私经济管理制度和故意收受不当得利等方面,凭借自己能力,从正常渠道获得相对应的劳动成果。
5、不邪淫戒:佛教认可合法的正常夫妻生活。合法夫妻生活应在正确时间地点环境对象下。佛教反对婚前,特别是严厉禁止婚外性行为。提倡一夫一妻制,忠诚彼此和睦家庭孝敬父母师长教育好下一代。
6、不妄语戒:不作伪证、不自我吹捧证圣见道,不过分吹牛和欺骗他人,以及不挑拨是非说粗话引诱或唆使等语言,彼此诚实守信。
7、不饮酒戒:禁止吸毒、抽烟和酗酒,对于养生保健佛教允许少量适当不经常饮用一些。
扩展资料:
佛教戒律的意义和作用:
1、戒是规矩,人不能没有规矩,规矩是根本。
2、戒,在儒家讲就是礼节,儒家讲的仁义礼智信、四维八德,这些都是做人要具备的基本的德行。中国儒家讲的“礼乐”是规范心行的教学手段:“礼”用来约束我们的身体,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笑都要合礼,礼是行为的标准;“乐”用来调心,调养性情,喜怒哀乐得其中,不要过分。
3、在佛门里面也不例外,对“礼乐”也非常重视。“戒”就相当于“礼”,“梵呗”就相当于“乐”。如果“礼乐”都失掉了,教学的工具就没有了,教育的功效也就达不到了。
4、佛在世时,为什么世人对他那么尊敬?即使是现在的人,提起释迦牟尼佛,也依然是非常地恭敬。这是德行的感召,德行就显示在戒学里。佛的行持,不是有意做作的,是自自然然的。
5、戒律是佛的身,禅是佛的心,教是佛的言语。释迦牟尼佛教化众生用身教、用言教,海贤老和尚教人也是身行言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佛教根本大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