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春节的风俗
展开全部
汉族过春节的风俗习惯 汉族的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备年货、贴春联、贴年画、贴剪纸、贴福字、点蜡烛、点旺火、放鞭炮、守岁、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
正月初三 正月初三是女娲造羊的日子,故称“羊日”。在这一天里,人们不能杀羊,如果天气好,则意味着这一年里,羊会养得很好,养羊的人家会有个好收成。
烧门神纸
旧时初三日夜把年节时的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营生。俗谚有“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
谷子生日
民间以为正月初三为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
小年朝
即天庆节。宋代宫廷节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真宗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后来称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
贴“赤口”
在中国南方,大年初三的早上要贴“赤口”(禁口),认为这一天里易生口角,不宜拜年。所谓“赤口”,一般是用约长七八寸、宽一寸的红纸条,上面写上一些出入平安吉利的话(内容有一定格式,例如:“公元一九九四年岁次甲戌正月初三日当对神前香火前门钉断四方男女赤口贼盗火星一切祸灾归天大吉大利”),贴在前门和后门的门顶上,另外有一张是放在垃圾上面挑出外面倒掉。这些垃圾是初一初二两天积下来的,一定要到初三才一起清理倒掉,否则,等于把家中的金银财宝向外流一样。总之,贴“赤口”,是使人们心理上觉得一年到头都能出入平安,不与人发生口角或各种不幸的灾难,家中多多招财进宝,万事如意。
“送年”
一般晚上举行送年仪式,是送诸神和祖先回天。
正月初五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煮饽饽”。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两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是,就连待客也如此。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新嫁女子在这一天归宁。一说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否则本年内遇事破败。破五习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穷,迎财神,开市贸易。年画:财神
祭财神
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财神。民间传说,财神即五路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
清代顾禄《清嘉录》云:“正月初五日,为路头神诞辰。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争先为利市,必早起迎之,谓之接路头。”又说:“今之路头,是五祀中之行神。所谓五路,当是东西南北中耳。” 上海旧历年有抢路头的习俗。正月初四子夜,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等物,并鸣锣击鼓焚香礼拜,虔诚恭恭敬财神。初五日俗传是财神诞辰,为争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抢路头”,又称“接财神”。
五祀即祭户神、灶神、土神、门神、行神,所谓“路头”,即五祀中之得神。凡接财神须供羊头与鲤鱼,供羊头有“吉祥”之意,供鲤鱼是图“鱼”与“余”谐音,诗个吉利。人们深信只要能够得到财神显灵,便可发财致富。
因此,每到过年,人们都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接过财神,大家还要吃路头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满怀发财的希望,但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俗以为接路头,越早越好,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特别灵验,因此叫“抢路头”。有的地方,真的在元日初四便“匆匆抢路头”了,且相沿成俗。既然路神已不再是行旅的保护者,人们便不再在赴旅时祭祀它了。 在北方还有吃饺子的习俗预兆招财进宝。
路头神
路头神是吴地所信奉的一位财神。俗以初五日是为他的生日,祭晒迎接,颇为壮观。
路头又称“五路神......>>
汉族人民过年风俗 中国春节习俗
祭 灶
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上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然后将竹篾扎成的纸马和喂牲口的草料。用饴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坏话。在唐代著作《辇下岁时记》中,间有以酒糟涂于灶上使司命(灶王爷)醉酒的记载。人们用糖涂完灶王爷的嘴后,便将神像揭下,和纸与烟一起上天了。有的地方则是晚上在院子里堆上芝麻秸和松树枝,再将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请出神龛,连同纸马和草料,点火焚烧。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时一家人围着火叩头,边烧边祷告: 今年又到二十三, 敬送灶君上西天。 有壮马,有草料, 一路顺风平安到。 供的糖瓜甜又甜, 请对玉皇进好言。
送灶君时,有的地方尚有乞丐数名,乔装打扮,挨家唱送灶君歌,跳送灶君舞,名为送灶神,以此换取食物。
送灶习俗在我国南北各地极为普遍,鲁迅先生曾写有《庚子送灶即事》诗: 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 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
他在《送灶日漫笔》一文中说:灶君上天的那日,街上还卖着一种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们那里也有这东西,然而扁的,像一个厚厚的小烙饼。那就是所谓'胶牙饧'了。本意是在请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鲁迅诗中提到黄羊的典故,出于《后汉书・阴识传》:宣帝时,阴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巳后,暴至巨富。至识三世,而遂繁昌,故后常以腊日祀灶而荐黄羊焉。阴子方看见灶神,杀黄羊祭祀,后来交了好运。从此,杀黄羊祭灶的风俗就流传下来了。
唐宋时祭灶的供......>>
汉族的春节习俗 你是汉族的吗?我是!
汉族人过春节的习俗有:贴春联,放鞭炮,吃团圆饭,守岁,拜年(磕头),散压岁钱……
汉族春节
农历一月一日叫春节,是我历史上最隆重、最热闹和节期最长的传统节日。农历的一月,又称正月,就是一年开始的那个月,农历一月一日,习惯叫正月初一,又称为元日、正日、元正、正朝、三元(即年之元、月之元、日之元)。一般人又宣呼它为新年、年初一、大年初一等。过年的习俗在我国由来已久,据传在夏禹制定星历时就已经开始,经过长期的演变与发展,一直沿袭至今。辛亥革命后,我国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历(阳历)纪年,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春节,但民间仍不盛行。1949年中国人民政洽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决议,春节之名进一步确定。
今天,我国汉族和其他许多少数民族仍然把春节视为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日子。多年以来,人们总是用传统与现代文明结合的各种方式欢度春节。每当除夕之夜十二点新年钟声敲响时,全国城乡便立即鞭炮齐鸣,火花冲天,神州大地,一片欢腾。天亮之后,人们吃了别具风味的早餐,便穿着节日盛装,或客气洋洋地往来道贺,或到娱乐场所游玩观赏,喜庆气氛一直要延续数日。旧时,人们是在于时的欢庆声和鞭炮声中进入新年的。许多地方新年的第一件事是饶子时香,然后吃半夜餐、睡觉。早上起床,穿着全新的鞋帽衣裤,打扮一新,第一件事就是开门放炮--有开门大吉之意,认为越早越好,炮声要越响越好。初一早餐,以象征吉祥、幸福的食品为佳。南方人大多喜欢吃汤元,俗称元宝,以祝福合家团圆;有的刚吃挂面,面条下锅不能打断,越长起好,俗称长寿面,以示福寿绵长;北方人多爱吃饺子。饺子原为除夕守岁的半夜餐品,名称的由来大概迎新辞旧交替于子时的更岁交子之意,谐交子这音。后来,人们把吃饺子的时间改在天亮后的初一早晨。早餐后,人们开始拜年,家中拜毕,再于亲属友朋中互拜。见面时大多以恭喜发财、新年快乐之语祝贺。受拜之家总爱留吃汤元、饺子,或以茶点热情招待。初二开始,至亲密友间轮流走仿贺年,主人家设丰盛酒席招待。此俗根据亲朋多少为限,少则三四天,多则延续至正旦十五。初一或过后几天,民间大多要上坟烧香,于祖宗墓前向已故先人拜年。
过去大年初一,许多地区有说春、送财神的习俗。由乞丐装扮成春官、财神依次向各家分送用红纸印制的春牛图或财神图。届时,向主人说些吉样幸福之类的贺语,然后主人家给打发些喜钱。许多善男信女常于此日游朝附近寺庙,焚香拜佛,抽签占卜,祈求新年一帆风顺,幸福美好。以前,初一这天的忌讳颇多:倒水、扫地、倒灰渣、动土、用针和剪刀都是所谓有损吉祥的行为,是绝对不能作的;鬼、死、丧、病、哭、旧、破之类的字语是不吉利的象征,大人是说不得的,对小孩也将让其尽量避免,大人常于三十夜反复叮嘱,恐小孩万一误言,则于壁间贴一红纸条,上书童言无忌等语。如今,历史上一度盛行的许多过年习俗中的迷信内容已逐步废止,代......>>
汉族的习俗和节日 汉族节日:汉族的主要节日有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1)春节:春节是汉族传统的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旧俗春节临近,一般人家均买活鱼养在缸内,等到春节时食用,寓意“年年有余(鱼)”或“吉庆有余(鱼)”。除此之外,家家还要剪窗花,贴年画,挂春联,贴“福”字。贴“福”字讲究倒着贴,寓意“福到了”。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喜气洋洋,过大年的气氛非常浓。
除夕晚,民间又叫“三十”,除夕的“除”字,原意是“辞别”,也就是辞旧岁迎新年。
除夕之夜,外出的家人要赶回家,与全家人团聚共吃年夜饭,也叫团圆饭。家家都备有丰富的菜品,用鸡、鸭、鱼、肉、海鲜及各种新鲜蔬菜烹制出各种美味佳肴,这顿饭必有鱼(余),预祝“年年有余”。除夕夜一般要守岁,半夜零点,钟声一响,鞭炮齐鸣,迎接新的一年。
正月初一,北方人通常吃饺子,南方人则吃汤圆,不少地区有吃年糕的饮食习俗,寓意一年的好运更比一年高(好)。
春节期间,有相互拜年、馈赠礼物的习俗,人们见面要相互道“过年好”。许多地方还有逛庙会、耍龙灯、舞狮子、扭秧歌等民间活动。
(2)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也叫上元节、灯节。这天要吃江米(糯米)面元宵或水磨面汤圆。馅芯大致有白糖玫瑰、黑芝麻、豆沙、什锦、椰奶等。民间有“正月十五闹元宵”的习俗,元宵节之夜,还有猜谜语、观灯等民间活动,更增添了节日热闹的气氛。
(3)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由于五为阳数,所以又叫端阳节,是纪念楚国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粽子多为三角形,品种很多,有小枣粽、豆沙粽、火腿粽、咸肉粽等。一些地区除了吃粽子外,还有喝雄黄酒,樱桃的习俗。此外,还有赛龙舟的民间活动。
(4)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人们普遍都很重视这个节日,合家团聚,赏月,品尝各式月饼,吃应季的水果,如葡萄、石榴、柿子、各种瓜类等。各地区都有传统月饼,如北京的自来红等。每至中秋佳节,人们争相购买月饼,馈赠亲友,互祝团圆。
(5)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为传统的重阳节。
重阳节要吃重阳糕,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讲究的重阳糕要做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做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意。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为重阳糕。另外,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饮菊花酒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
(6)冬至:冬至,又称“冬节”、“长至节”、“亚岁”。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做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在这一天,北方地区有宰羊、吃饺子的习俗,南方的传统食品有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等。还有一些地区在冬至这一天有祭天祭祖的习俗。冬至这个节气经过数千年的延续发展,也形成了它自己独特的节令食文化。曾较为时兴的“冬至亚岁宴”的名目也很多,如吃冬至肉、献冬至盘、供冬至团、馄面蔽等。曰
(7)腊八节:腊八节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是吃腊八粥。腊八粥作为我国的节令小吃,主要由糯米、花生仁、莲子、黄豆、赤豆、绿豆、百果、红枣等干果熬煮而成。腊八粥其味多样、清香可口、营养丰富,除含有人体正常饮食需要的碳水化合物外,还含有B族维生素和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蛋白质及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因此在有的地方,腊八粥又称为福德粥,意思是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除腊八粥外,还有腊八面、腊八蒜等风味食品。它们即可滋补身体,又能增添喜庆。...>>
中国汉族的 新年风俗 中国的元旦,据传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南北朝时,南朝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
中国最早称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正月初一从哪日算起,在汉武帝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从汉武帝起,才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但这是夏历,亦即农历或阴历,还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元旦。
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厂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
今天所说的“元旦”,是公元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并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改为“春节”。
汉族过年的风俗 包饺子,贴春联,放鞭炮,拜年,祭灶,扫尘等
从腊月初八开始,腊八粥的香味,最先使过年的气氛在家家户户呈现出来。腊八粥的配制特别丰富:红枣、栗子、薏仁米、花生、芝麻、核桃仁、松子、杏仁、杂豆瓣及五颜六色的各样果脯,远远不止八种。亲朋好友之间,还有互相馈赠腊八粥的习俗。另外,祖国南北在腊八粥的内容中也有一些差异。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儿”,是民间祭灶的日子,家家户户都郑重其事地举行祭灶仪式。据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要升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一年的善恶,供玉皇据以赏罚,于是,百姓们供上红烛、糖瓜,企望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据说七天以后大年三十晚上,他还要与众神同来人间过年,届时各家则举行“接神”、“接灶”仪式。
腊月二十四,为“扫房日”,此后家家户户焕然一新,各店铺、百姓人家,新贴的春联鲜艳夺目,显示着家富人宁,红红火火的鸿福盛景。
除夕这天,祭祖、接神、接灶、好不热闹。大家已不再劳作,游子们千里迢迢,也要赶回来,合家欢聚一堂。北方人包水饺,南方人做年糕。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取其吉祥如意的好征兆。除夕通宵灯火齐明,人们辞岁守岁,尽情娱乐。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四面八方鞭炮齐鸣,欢庆活动进入 *** 。初一一大早,热热闹闹的拜年便拉开了序幕。
正月初三 正月初三是女娲造羊的日子,故称“羊日”。在这一天里,人们不能杀羊,如果天气好,则意味着这一年里,羊会养得很好,养羊的人家会有个好收成。
烧门神纸
旧时初三日夜把年节时的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营生。俗谚有“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
谷子生日
民间以为正月初三为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
小年朝
即天庆节。宋代宫廷节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真宗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后来称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
贴“赤口”
在中国南方,大年初三的早上要贴“赤口”(禁口),认为这一天里易生口角,不宜拜年。所谓“赤口”,一般是用约长七八寸、宽一寸的红纸条,上面写上一些出入平安吉利的话(内容有一定格式,例如:“公元一九九四年岁次甲戌正月初三日当对神前香火前门钉断四方男女赤口贼盗火星一切祸灾归天大吉大利”),贴在前门和后门的门顶上,另外有一张是放在垃圾上面挑出外面倒掉。这些垃圾是初一初二两天积下来的,一定要到初三才一起清理倒掉,否则,等于把家中的金银财宝向外流一样。总之,贴“赤口”,是使人们心理上觉得一年到头都能出入平安,不与人发生口角或各种不幸的灾难,家中多多招财进宝,万事如意。
“送年”
一般晚上举行送年仪式,是送诸神和祖先回天。
正月初五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煮饽饽”。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两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是,就连待客也如此。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新嫁女子在这一天归宁。一说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否则本年内遇事破败。破五习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穷,迎财神,开市贸易。年画:财神
祭财神
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财神。民间传说,财神即五路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
清代顾禄《清嘉录》云:“正月初五日,为路头神诞辰。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争先为利市,必早起迎之,谓之接路头。”又说:“今之路头,是五祀中之行神。所谓五路,当是东西南北中耳。” 上海旧历年有抢路头的习俗。正月初四子夜,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等物,并鸣锣击鼓焚香礼拜,虔诚恭恭敬财神。初五日俗传是财神诞辰,为争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抢路头”,又称“接财神”。
五祀即祭户神、灶神、土神、门神、行神,所谓“路头”,即五祀中之得神。凡接财神须供羊头与鲤鱼,供羊头有“吉祥”之意,供鲤鱼是图“鱼”与“余”谐音,诗个吉利。人们深信只要能够得到财神显灵,便可发财致富。
因此,每到过年,人们都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接过财神,大家还要吃路头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满怀发财的希望,但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俗以为接路头,越早越好,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特别灵验,因此叫“抢路头”。有的地方,真的在元日初四便“匆匆抢路头”了,且相沿成俗。既然路神已不再是行旅的保护者,人们便不再在赴旅时祭祀它了。 在北方还有吃饺子的习俗预兆招财进宝。
路头神
路头神是吴地所信奉的一位财神。俗以初五日是为他的生日,祭晒迎接,颇为壮观。
路头又称“五路神......>>
汉族人民过年风俗 中国春节习俗
祭 灶
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上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然后将竹篾扎成的纸马和喂牲口的草料。用饴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坏话。在唐代著作《辇下岁时记》中,间有以酒糟涂于灶上使司命(灶王爷)醉酒的记载。人们用糖涂完灶王爷的嘴后,便将神像揭下,和纸与烟一起上天了。有的地方则是晚上在院子里堆上芝麻秸和松树枝,再将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请出神龛,连同纸马和草料,点火焚烧。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时一家人围着火叩头,边烧边祷告: 今年又到二十三, 敬送灶君上西天。 有壮马,有草料, 一路顺风平安到。 供的糖瓜甜又甜, 请对玉皇进好言。
送灶君时,有的地方尚有乞丐数名,乔装打扮,挨家唱送灶君歌,跳送灶君舞,名为送灶神,以此换取食物。
送灶习俗在我国南北各地极为普遍,鲁迅先生曾写有《庚子送灶即事》诗: 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 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
他在《送灶日漫笔》一文中说:灶君上天的那日,街上还卖着一种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们那里也有这东西,然而扁的,像一个厚厚的小烙饼。那就是所谓'胶牙饧'了。本意是在请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鲁迅诗中提到黄羊的典故,出于《后汉书・阴识传》:宣帝时,阴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巳后,暴至巨富。至识三世,而遂繁昌,故后常以腊日祀灶而荐黄羊焉。阴子方看见灶神,杀黄羊祭祀,后来交了好运。从此,杀黄羊祭灶的风俗就流传下来了。
唐宋时祭灶的供......>>
汉族的春节习俗 你是汉族的吗?我是!
汉族人过春节的习俗有:贴春联,放鞭炮,吃团圆饭,守岁,拜年(磕头),散压岁钱……
汉族春节
农历一月一日叫春节,是我历史上最隆重、最热闹和节期最长的传统节日。农历的一月,又称正月,就是一年开始的那个月,农历一月一日,习惯叫正月初一,又称为元日、正日、元正、正朝、三元(即年之元、月之元、日之元)。一般人又宣呼它为新年、年初一、大年初一等。过年的习俗在我国由来已久,据传在夏禹制定星历时就已经开始,经过长期的演变与发展,一直沿袭至今。辛亥革命后,我国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历(阳历)纪年,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春节,但民间仍不盛行。1949年中国人民政洽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决议,春节之名进一步确定。
今天,我国汉族和其他许多少数民族仍然把春节视为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日子。多年以来,人们总是用传统与现代文明结合的各种方式欢度春节。每当除夕之夜十二点新年钟声敲响时,全国城乡便立即鞭炮齐鸣,火花冲天,神州大地,一片欢腾。天亮之后,人们吃了别具风味的早餐,便穿着节日盛装,或客气洋洋地往来道贺,或到娱乐场所游玩观赏,喜庆气氛一直要延续数日。旧时,人们是在于时的欢庆声和鞭炮声中进入新年的。许多地方新年的第一件事是饶子时香,然后吃半夜餐、睡觉。早上起床,穿着全新的鞋帽衣裤,打扮一新,第一件事就是开门放炮--有开门大吉之意,认为越早越好,炮声要越响越好。初一早餐,以象征吉祥、幸福的食品为佳。南方人大多喜欢吃汤元,俗称元宝,以祝福合家团圆;有的刚吃挂面,面条下锅不能打断,越长起好,俗称长寿面,以示福寿绵长;北方人多爱吃饺子。饺子原为除夕守岁的半夜餐品,名称的由来大概迎新辞旧交替于子时的更岁交子之意,谐交子这音。后来,人们把吃饺子的时间改在天亮后的初一早晨。早餐后,人们开始拜年,家中拜毕,再于亲属友朋中互拜。见面时大多以恭喜发财、新年快乐之语祝贺。受拜之家总爱留吃汤元、饺子,或以茶点热情招待。初二开始,至亲密友间轮流走仿贺年,主人家设丰盛酒席招待。此俗根据亲朋多少为限,少则三四天,多则延续至正旦十五。初一或过后几天,民间大多要上坟烧香,于祖宗墓前向已故先人拜年。
过去大年初一,许多地区有说春、送财神的习俗。由乞丐装扮成春官、财神依次向各家分送用红纸印制的春牛图或财神图。届时,向主人说些吉样幸福之类的贺语,然后主人家给打发些喜钱。许多善男信女常于此日游朝附近寺庙,焚香拜佛,抽签占卜,祈求新年一帆风顺,幸福美好。以前,初一这天的忌讳颇多:倒水、扫地、倒灰渣、动土、用针和剪刀都是所谓有损吉祥的行为,是绝对不能作的;鬼、死、丧、病、哭、旧、破之类的字语是不吉利的象征,大人是说不得的,对小孩也将让其尽量避免,大人常于三十夜反复叮嘱,恐小孩万一误言,则于壁间贴一红纸条,上书童言无忌等语。如今,历史上一度盛行的许多过年习俗中的迷信内容已逐步废止,代......>>
汉族的习俗和节日 汉族节日:汉族的主要节日有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1)春节:春节是汉族传统的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旧俗春节临近,一般人家均买活鱼养在缸内,等到春节时食用,寓意“年年有余(鱼)”或“吉庆有余(鱼)”。除此之外,家家还要剪窗花,贴年画,挂春联,贴“福”字。贴“福”字讲究倒着贴,寓意“福到了”。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喜气洋洋,过大年的气氛非常浓。
除夕晚,民间又叫“三十”,除夕的“除”字,原意是“辞别”,也就是辞旧岁迎新年。
除夕之夜,外出的家人要赶回家,与全家人团聚共吃年夜饭,也叫团圆饭。家家都备有丰富的菜品,用鸡、鸭、鱼、肉、海鲜及各种新鲜蔬菜烹制出各种美味佳肴,这顿饭必有鱼(余),预祝“年年有余”。除夕夜一般要守岁,半夜零点,钟声一响,鞭炮齐鸣,迎接新的一年。
正月初一,北方人通常吃饺子,南方人则吃汤圆,不少地区有吃年糕的饮食习俗,寓意一年的好运更比一年高(好)。
春节期间,有相互拜年、馈赠礼物的习俗,人们见面要相互道“过年好”。许多地方还有逛庙会、耍龙灯、舞狮子、扭秧歌等民间活动。
(2)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也叫上元节、灯节。这天要吃江米(糯米)面元宵或水磨面汤圆。馅芯大致有白糖玫瑰、黑芝麻、豆沙、什锦、椰奶等。民间有“正月十五闹元宵”的习俗,元宵节之夜,还有猜谜语、观灯等民间活动,更增添了节日热闹的气氛。
(3)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由于五为阳数,所以又叫端阳节,是纪念楚国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粽子多为三角形,品种很多,有小枣粽、豆沙粽、火腿粽、咸肉粽等。一些地区除了吃粽子外,还有喝雄黄酒,樱桃的习俗。此外,还有赛龙舟的民间活动。
(4)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人们普遍都很重视这个节日,合家团聚,赏月,品尝各式月饼,吃应季的水果,如葡萄、石榴、柿子、各种瓜类等。各地区都有传统月饼,如北京的自来红等。每至中秋佳节,人们争相购买月饼,馈赠亲友,互祝团圆。
(5)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为传统的重阳节。
重阳节要吃重阳糕,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讲究的重阳糕要做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做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意。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为重阳糕。另外,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饮菊花酒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
(6)冬至:冬至,又称“冬节”、“长至节”、“亚岁”。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做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在这一天,北方地区有宰羊、吃饺子的习俗,南方的传统食品有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等。还有一些地区在冬至这一天有祭天祭祖的习俗。冬至这个节气经过数千年的延续发展,也形成了它自己独特的节令食文化。曾较为时兴的“冬至亚岁宴”的名目也很多,如吃冬至肉、献冬至盘、供冬至团、馄面蔽等。曰
(7)腊八节:腊八节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是吃腊八粥。腊八粥作为我国的节令小吃,主要由糯米、花生仁、莲子、黄豆、赤豆、绿豆、百果、红枣等干果熬煮而成。腊八粥其味多样、清香可口、营养丰富,除含有人体正常饮食需要的碳水化合物外,还含有B族维生素和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蛋白质及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因此在有的地方,腊八粥又称为福德粥,意思是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除腊八粥外,还有腊八面、腊八蒜等风味食品。它们即可滋补身体,又能增添喜庆。...>>
中国汉族的 新年风俗 中国的元旦,据传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南北朝时,南朝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
中国最早称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正月初一从哪日算起,在汉武帝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从汉武帝起,才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但这是夏历,亦即农历或阴历,还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元旦。
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厂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
今天所说的“元旦”,是公元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并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改为“春节”。
汉族过年的风俗 包饺子,贴春联,放鞭炮,拜年,祭灶,扫尘等
从腊月初八开始,腊八粥的香味,最先使过年的气氛在家家户户呈现出来。腊八粥的配制特别丰富:红枣、栗子、薏仁米、花生、芝麻、核桃仁、松子、杏仁、杂豆瓣及五颜六色的各样果脯,远远不止八种。亲朋好友之间,还有互相馈赠腊八粥的习俗。另外,祖国南北在腊八粥的内容中也有一些差异。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儿”,是民间祭灶的日子,家家户户都郑重其事地举行祭灶仪式。据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要升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一年的善恶,供玉皇据以赏罚,于是,百姓们供上红烛、糖瓜,企望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据说七天以后大年三十晚上,他还要与众神同来人间过年,届时各家则举行“接神”、“接灶”仪式。
腊月二十四,为“扫房日”,此后家家户户焕然一新,各店铺、百姓人家,新贴的春联鲜艳夺目,显示着家富人宁,红红火火的鸿福盛景。
除夕这天,祭祖、接神、接灶、好不热闹。大家已不再劳作,游子们千里迢迢,也要赶回来,合家欢聚一堂。北方人包水饺,南方人做年糕。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取其吉祥如意的好征兆。除夕通宵灯火齐明,人们辞岁守岁,尽情娱乐。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四面八方鞭炮齐鸣,欢庆活动进入 *** 。初一一大早,热热闹闹的拜年便拉开了序幕。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