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描写手法
诗歌描写手法如下:
1、对比:对比既是描写手法,也是修辞手法。例:梅尧臣的《陶者》"陶尽门前土, 屋. 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通过陶者和富家的对比,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贫富差距和不同命运,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2、象征:通过特定的、容易弓|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如李德裕的《登崖州城作》:“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这两句描写青山环绕,层峦叠嶂,自己所处的郡城正在严密封锁、重重阻隔之中。象征自己被政敌迫害的景况,书写思归不得的忧伤。
3、抑扬: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 -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如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高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候。”
这首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又如赵希璐的《次萧冰崖梅花韵》:“冰姿琼骨净无瑕, 竹外溪边处士家。若使牡丹开得早,有谁风雪看梅花。”
诗中三四句忽发奇想:如果牡丹花开早于梅花,谁会冲风踏雪顾及梅花呢?然而,牡丹毕竟不会开在梅花之前。诗人欲扬先抑,只有冰清玉洁的梅花才能在凛冽的风雪中吐芳争艳,受到人们的青睐。
4、起兴:兴是先言他物以弓|起所咏之辞。如李商隐的《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弦一柱思华年。”首联用瑟这种乐器起兴,由此而思及“华年”。
5、联想:由一事物联想到与之有关的另-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如贺知章的《咏柳》: "碧玉妆成- 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人由柳枝的纷披 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运用巧妙的比喻,塑造出一个别具浪漫色彩的新颖形象,-改杨柳抒离情的象征义。
6、想象: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如刘禹锡的《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7、衬托:指的是以乙衬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有正衬和反衬两种: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这首词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写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写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这是正衬。
8、动静结合:艺术创作中离不开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或一-动一静,相辅相成。前者属于衬托手法,如杜甫“的《漫成- -首》:“沙头宿 鸟联拳静, 船尾跳鱼拨剌鸣。”第四句鱼跳的“动”更衬托出前三句景物的“静”。后者如戴叔伦《兰溪棹歌》:“凉月如眉桂柳湾, 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诗中前两句写了山水的明丽动人和月色的清爽皎洁,是静景;后两句写了鱼抢新水、涌上溪头浅滩的调皮,是动景。全诗动静结合,写出了兰溪山水的美好和蓬勃生机。
9、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在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如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 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梦中胜利的虚幻之景与醒来的白发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让人体味空有大志、报国无J的悲哀。
10、色彩渲染: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 -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作者突出了刚抽新芽的柳枝,成双成对的黄鹂,自由自在的白鹭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种鲜明的颜色新鲜而且明丽,构成了绚丽的图景。色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愉快的情感,也可以反衬出思归的感伤。
如杜甫的另一首《绝句》:“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这首诗浓彩重墨渲染了-派怡人的风光一山青翠, 花红艳,鸟翎白,碧波绿,景象清新,赏心悦目,而这是为下文勾起漂泊的伤感作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