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用法大全初一
1. 初一到初二文言文(人教版)"之"字用法
一般来说,“之”的用法有下面几种:1.“之”字用作指示代词。
如: ①“之二虫又何知?”“之”表示“这”,意为“这两条鱼又怎么知道?” ②“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之”表示“这样”,意为“(他)是我的老师,像这样(我)又怎么(可以)诋毁他呢? ③“请京,使居之。”“之”代指处所,表示“那里”。
④“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之”,此,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
2.“之”用作第三人称代词。这种情况出现得比较多,在课文中屡见不鲜,主要表示“他”、“她”、“它”。
如: ①“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之”代指“它”,“默而识之”,意即默默地在心里记住它。 ②“桓侯故使人问之”,“之”指代他(扁鹊),意即“桓侯特意派人去问他(扁鹊)”。
③ “行欲至宛市,定伯便担鬼著肩上,急执之。”“之”指代它(鬼),“急执之”意即赶忙把它(鬼)捉住。
3.“之”字用作动词,意为“往,到……去”。如: ①“吾欲之南海,何如?”“之”意为“到……去”,句子的意思是:“我准备到南海去,怎么样?” ②“行不知所之。”
“之”意为“到……去”。 4.“之”字用作助词,这种情况比较常见,但笔者以为也最复杂,可以分为下面三种: ⑴“之”用作结构助词,相当于“的”,如: ①“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
意即“孔子的学问,最终是靠不怎么聪明的曾参传下来的”。 ②“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两个“之”均是“的”的意思,意即“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方正的人不接受侮辱性的施舍”。
⑵“之”字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如; ①“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之”在这里没有实在意义,用于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②“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同样,“之”在这里也没有实在意义。
2. 初中的文言文中有那些“之”的用法
之的用法1、他,她,它(们).例:①人皆吊之.(之:他,指上文善术者)②以刀劈狼首,数刀毙之.(之:它,指狼)③ 然之.(之:它,指上文李 的话)④彼竭我盈,故克之.(之:他们,指齐军)⑤我见相如,必辱之.(之:他,指相如)2、的.例:①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3、往,到.去.例:①如欲之南海,何如?(《为学》)②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本义项指前一个“之”)③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本义项指前一个“之”)4、这,此.例: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本义项指后一个“之”)②郯子之,其贤不及孔子.③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5、作宾语前置的标志.例:①何陋之有?②宋何罪之有?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6、我.例:①君将哀而生之乎?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③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7、调整音节,无实义.例: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本义项指后一个之)8、用在主谓结构中,表示了消句子独立性.例: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②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9、作定语后置的标志.例:①云之崔嵬.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10、向.例:然后驱而之善.之⑴他,她,它(们).例:①人皆吊之.(之:他,指上文善术者)②以刀劈狼首,数刀毙之.(之:它,指狼.)③ 然之.(之:它,指上文李 的话.)④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本义项指后一个“之”:她,指燕后.)⑤彼竭我盈,故克之.(之:他们,指齐军.)⑥我见相如,必辱之.(之:他,指相如.)⑦以杜君言泛讯之.(之:他们,旨狱中囚犯.)⑧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之:它,指上文府吏的话.)⑨遽扑之,入石穴中.(之:它,指蟋蟀.)⑩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本义项指后一个“之”它指兵器.)⑵的.例:①近塞之人,死者十九.(《塞翁失马》)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③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④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⑶往,到.去.例:①如欲之南海,何如?(《为学》)②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本义项指前一个“之”.)③诸将请所之.④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本义项指前一个“之”?)⑤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⑥于是弃其家走之关中.⑦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本义项指后一个之“之”.)⑷这,此.例: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本义项指后一个“之”.)②其上以构脂、腊和氏灰之类昌之.(本义项指前一个之.)③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④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⑤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⑥郯子之,其贤不及孔子.⑦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为之谋.(本义项指中间一个.)⑸作宾语前置的标志.例:①何陋之有?②宋何罪之有?③句读之不知.④何功之有哉?⑤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本义项指后一个之.)⑹我.例:①君将哀而生之乎?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③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④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⑤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⑥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之以为戮:以之为戮.之:指我们.)⑺调整音节,无实义.例: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本义项指后一个之.)⑻用在主谓结构中,表示了消句子独立性.例: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②乐郊乐郊,谁之永号!③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⑼作定语后置的标志.例:①云之崔嵬.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⑽向.例:然后驱而这善.泾流之大(代词,这样)我之谓也(结构助词,帮助宾语前置) 仲尼之闻(结构助词,的) 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相当于“的”)轻伯夷之义者(定于后置的标志)今我睹子之难穷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1、代词. (1)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例①:作《师说》以贻之.(代人,作宾语.)例②:輮使之然也.(代物,作兼语.)例③:人非生而知之者.(代事理,作宾语.)(2)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例: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2.助词. (1)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例①: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例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1) 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例: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3)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例:宋何罪之有?(即“宋有何罪”.)(4)结构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例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例②: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5)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例①:倾之,烟炎张天. 例②: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3. 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用法(要最标准的)
之 (一)代词 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③ 肉食者谋之。
(《曹刿论战》) 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如: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上枢密韩太尉书》)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岳阳楼记》)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如: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3.音节助词。
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
如:①何陋之有?(《陋室铭》) ②宋何罪之有?(《公输》)③而城居者未知之也。(《满井游记》)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如: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②北顾黄河之奔流。
(《上枢密韩太尉书》) (三)作动词,可译为“到”、“往”。如: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者 (一)结构助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
如: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③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为学》)④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二)语气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
如: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②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隆中对》) 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③环而攻之而不胜。
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
如: ①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始得西山宴游记》)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③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④环而攻之而不胜。
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
如: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②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始得西山宴游记》) 其 (一)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如: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②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③屠大署,恐前后受其敌(《狼》) 有时也译作第一人称代词“我”。
如:偶然得之,非其所乐。(《上枢密韩太尉书》) 2.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如: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②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③以勉其学者也(《墨池记》) 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①其一犬坐于前(《狼》)②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为学》) (二)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①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②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可译为“恐怕”。
③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译为“可要”。(《唐雎不辱使命》) (三)连词,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
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尔。(《送东阳马生序》) 以 (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如: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
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 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如:。
4. 初中文言文,各种虚词的用法
初中文言虚词用法 一、“以” 的用法 (一)作介词 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把”“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
2.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3.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4.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例如:A.屠惧,投以骨,庞然大物也,以为神(以:把) B.“能以径寸之木”,“醒能述以文者”(以:用)C.“何以战?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以天下之所顺”(以:凭借)D.虽不能察,必以情。策之不以其道。
(以:根据)E.以弱为强——(以:由、从)F、不以物喜;先帝不以臣卑鄙(因为)G、咨臣以当世之事;悉以咨之(拿) (二)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2.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3.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与中心语。
相当于“着”、“地”等,可不译。4.表示目的关系,译作“来”、“用来” “以便”;5.表结果时,可译作“以致”;6.表原因,可译作“由于”、“因为”。
如: A、属予作文以记之 (以:用来 )B、以伤先帝之明 ——(以:以致)C、以光先帝遗德D、以昭陛下平明之理E、以彰其咎F、以告先帝之灵 G、故为之文以志H、以激怒其众I、以知天地之广大J、将以攻宋K、杀之以应陈涉(三)、用作动词,可译作“认为”。1、皆以美于徐公。
2、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3、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四)、特殊用法:1、通“已”,已经。如: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2、助词 :无意 如:“有以异乎”3、相当于“而”:如,醉则更相枕以卧 二、“而”的用法 (一)、表顺接关系的连词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③环而攻之而不胜。
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
如: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十则》)4.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愚公移山》) ②面山而居。
③默而识之(《十则》)④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二)、表转接关系的连词,译作“但是”“可是”“却”。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爱莲说》)2.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3.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十则》) 4. 学而不思则罔(三)作代词。
同“尔”,译为“你的”。 三、“之”的用法 (一)、作助词用。
主要用法有四种类型: 1、相当于 “的”,是定语的标志。例如: ①故时有物外之趣。
②菊之爱,陶后鲜有闻。③水陆草木之花。
④览物之情,得无异乎?⑤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⑥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起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爱莲说》③菊,花之隐逸者也。《爱莲说》 ④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译:当政治上最高理想实施的时候。⑤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3、用在不及物动词、形容词、时间副词后起补足调音节和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音节助词)。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狼》) 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4、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其格式为:宾语+之+谓语。
①何陋之有?(《陋室铭》) ②宋何罪之有?(《公输》)③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陋室铭》)5、定语后置标志,无实义。为了强调定语,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语的后面如:马之千里者。
(二)、作代词用: 1、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他们)、“它”(它们)。
有时也活用作第一人称。如:A、具答之。
B、亲戚畔之 C、彼竭我盈,故克之。 D、又数刀毙之。
E、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F、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I、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十则》)J、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见蔡桓公》)K、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之:用作第一人称,译为“我”。2、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样”“这件事”、“那”、“那样”等。
①、渔为甚异之。 ②、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
③、曾不能损魁父之丘。(三)、作动词用,相当于“到”、“往”、“去”。
如: ①辍耕之垄上。 ②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③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④“吾欲之南海”、。
5. 初一13个文言文虚词
1.之 1.代词 ①第三人称 驱之别院:它(虾蟆)
下车引之:他(元方)
②这,此 项为之强:此(昂首观之)
2.的 仲永之通悟
3.这样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4.助词不译 马之千里者 当余之从师也
5.出生,滋长
6.去,往 辍耕之陇上
2.其 1.那 神游其中 (那些)以激怒其众 欲穷其林
2.代词 ①它的 见渺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②自己的 蹲其身
③他的 择其善者而从之 亲旧知其如此
④它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这 父利其然也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5.难道 其真无马邪
6.大概 其真不知马也
7.加强语气 安陵君其许寡人
3.以 1.凭借 可以为师矣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2.用 徐喷以烟 以此自终 以衾拥覆
3.把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4.来 属予作文以记之 无从致书以观
5.因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以千里称也
6.按照 策之不以其道
7.以是:因此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8.相当于“而” 卷石底以出
9.通“已” 故以怪之矣
4.于 1.在 于舅家见之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2.向 环谒于邑人 每假借与藏书之家
3.对 不戚戚于贫贱
4.从 受地于先王
5.到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6.给 请广于君
5.者 1.……的人
2.……的原因
6.或 1.或许 或千或百
2.有的人 或以钱币乞之
3.有时 或置酒而招之 一食或尽粟一石
(它好象不是虚词吧!!!???)
7.为 1.因为 项为之强
2.当作 凹者为丘
3.被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士卒多为用者
4.替 为人谋而不忠乎
5.当 可以为师矣
6.是 知之为知之 若为佣耕
7.写 自为其名
8.作为 武陵人捕鱼为业 全石以为底
9.刻 为宫室,器皿,人物
10.成为 为嵁为岩
11.建造,筑(台)
8.而 1.承接 结友而别
2.并列 泉香而酒洌
3.而且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4.递进 渐闻水声潺潺而出于两峰之间者
5.修饰 朝而往,暮而归
6.因而 而乐亦无穷也
7.转折 而不知人之乐
8.来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9.却 足肤皲裂而不知
9.焉 1.代词 此
2.兼词 于此
3.助词 了
10.则 1.那么 然则何时而乐耶
2.就是 次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就 则有心旷神怡
11.乃 1.于是,就 蒙乃始就学 乃记之而去
2.才 乃悟前狼假寐 久而乃和
3.竟然 见渔人,乃大惊
12.因 1.因此 因以为号焉 余因得遍观群书
13.然 1.……的样子 为之怡然称快 豁然开朗 环堵萧然
2.这样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然后有千里马
3.但是『连』 然数年恒不一见
4.正确 吴广以为然
我去年初二时整理的,你把初一的挑出来吧!
给我加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