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剧的形成历史

 我来答
爱创文化
2022-09-26 · TA获得超过9998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247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32万
展开全部

潮剧(英文:Teochew opera、Chiu-chow opera),又名潮州戏、潮音戏、潮调、潮州白字(顶头白字)、潮曲,主要流行于广东省潮汕地区以及福建省闽南地区的南部,还有海外的东南亚诸国(主要是越南、泰国、新加坡、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法国等潮人聚居区,是用潮语演唱的一个古老的戏曲剧种。

2006年入选国家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潮剧是宋元南戏的一个分支,由宋元时期的南戏逐渐演化,是一个已有4 4 0多年历史的古老剧种,主要吸收了弋阳腔、昆曲、梆子、皮黄等特长,结合本地汉族民间艺术,如潮语、潮州音乐、潮州歌册、潮绣等,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和风格。

我国戏曲在12世纪至13世纪形成北方杂剧和南方戏文(南戏)。

北杂剧在宋金原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至元代达到繁荣;南戏是12世纪初叶,在浙江温州首先形成发展起来的。

宋元二百多年的流传发展中,南戏向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流传,形成了弋阳腔(江西),海盐腔、余姚腔(浙江),昆山腔(苏州),以及泉潮腔(闽南粤东)等声腔剧种。

南戏流传到各地并形成地方声腔剧种,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南戏原有的曲调流传到各地之后,被戏曲演员以当地语言传唱着,由于语言、语调上的差别,使之不断变化,在风格上也逐渐地方化起来;一种是当地的汉族民间音乐——从秧歌、小调、直到某些宗教式歌曲,不断地被采用到戏曲中来,丰富着原有的曲调。

这两种因素相互渗透,便形成了若干不同风格的声腔剧种。

”  明本潮州戏文的发展,证明了现潮汕地区在元明时期有过繁荣的南戏演出活动,一些在史籍上记载已佚的宋元南戏早期剧本,如《颜臣》(即《陈颜臣》,演陈颜臣与连静娘的故事)、《刘希必金钗记》,就是早期南戏曾在现潮汕地区流传的佐证。

经过明清的发展之后,潮剧在近代走过了一段曲折的历程。

抗日战争时期,潮剧处于衰落阶段,原先多个班社,到此时寥寥无几。

新中国成立后,文艺得到重视,潮剧又得以复兴,潮剧在过去 一直实行童伶制,小生、青衣、花旦均由儿童艺人担任,这些艺人长大后,声音改变,即被淘汰,这一体制严重阻碍潮剧艺术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废除了童伶制,并在各方面锐意改革,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演员,使潮剧这一古老艺术焕发出新的光彩。

50到60年代的黄金年代,各地专业与业余的潮剧团发展到近200个,出现广受好评的第一代“五朵金花”。

并先后2次进京演出,受到各方好评如潮。

以上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