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对教育这么焦虑?

 我来答
呆萌小怪兽17
2022-07-03 · TA获得超过9120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758
采纳率:94%
帮助的人:96.5万
展开全部

什么是教育?

在开头先借用一下百度百科对教育的定义:“教育是促进学习或获得知识,技能,价值观,信念和习惯的过程”。“教育可在正式或非正式场合进行”。这里所说的正式场合自然就是学校或者其他的培训机构,他们在很大程度上负责孩子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外加一点点对于价值观,信念和习惯的教育。而非正式场所,或者家庭则主要负责孩子价值观,信念和习惯的教育。


家长也是教育家。

综上所述,家长或者家庭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以及坚定的信念。而知识或技术的教育则应该全权交给学校或其他培训机构,毕竟他们是专业的。值得说明的是,价值观,习惯和信念的培养对于孩子的意义比知识和技能更重要。毕竟一个人如果不能明辨是非或者不能独自生活,那么再丰富的知识都没有作用。而在培养的过程中,家长的言传身教和以身作则就是成功与否的关键。所以我们要利用身边的一切机会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比如告诉他不能闯红灯,要遵纪守法,培养他明辨是非的能力。我们还需要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独立生活的能力,我们可以让孩子多承担一些家务活,比如洗衣服做饭之类的。为其以后的独立生活做好准备。


做得够不够?

如果我们想要知道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效果究竟怎样,光凭我们自己的判断肯定是不够的。我认为想要了解情况的最好办法就是去问一下孩子自己的感受。如果他们觉得压力过大,可以适当的减少对他们的干预,不过一定要跟他们讲清楚对其教育的意义所在,并鼓励他们坚持下去。不过我并不觉得对于价值观和习惯的培养会给孩子增加很大的压力,因为这样的教育通常是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


你好,谢谢你的问题。


关于教育,我们已经陷入了剧场效应。大家都在学校学习,有的家长就在校外找老师给孩子培优。那么,本来就担心自己家孩子落后的家长更要大规模找私教培优。大家的底线都要提高了,还有课外的各种兴趣学习, 旅游 ,参加各种比赛,根本就每个尽头,更不要说几千万的学区房,幼儿园面试家长,比着比着就没有尽头,不知道为孩子做到什么程度才够。就好像在一个剧场里本来看剧好好的,有的人站了起来,大家都还要纷纷站起来才看到的,然后有人加了板凳,所有人都要加高,这样的全民比赛无止境,所以家长们会感到焦虑。


想起林志颖带着儿子Kimi在英国的经历,当地的图书馆要组织一个儿童的阅读比赛,一个月内读书读最多的5岁以下小孩会获得奖励。林志颖和kimi准备得很认真,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就读了20本绘本,图书馆提前找到了他们,给他们颁发了奖品,并告诉他们退出比赛,因为这个活动本来是鼓励孩子们阅读的,而kimi读的书太多了,会影响其他孩子的焦虑和竞争心,这样,孩子们就感受不到阅读的喜悦了。


我们的教育也是这样,已经背离了为孩子好的初衷,不断地比赛排名,变成了孩子,家长之间的军备竞赛,家长总觉得为孩子做这些还没有尽力,到底怎样才算是对得起孩子。这个标准无限高,总有比自己家孩子成绩更好,兴趣更广泛的孩子,你还让孩子在看电视,别人家的孩子已经做科学实验写论文了。你还在叮嘱孩子要好好学习,其他家的妈妈已经离职全职陪孩子上补习班了。竞争无上限,我们陷入了一个恶性的教育竞争中,孩子们被各种标准折磨,缺乏孩子自然天性的成长。


希望能回答您的问题。

每日谈心,心理学领域最有干货的答主。

《高考,从固定制走向自选制》

郝峰涛

高考,为什么是“语数外+副科”?科学吗?合理吗?符合教育成长吗?有谁证明过吗?现实教育的焦虑、矛盾和高考指挥棒有关吗?

大问题只是一个小矛盾!A生数学100、语文50;B生数学50、语文100;C数学80、语文80;D生数学50、语文50,谁是优秀的孩子?

A生优科数学,B生优科语文,C生科目均衡,D生优科未知,而我们的 社会 、家庭、教育和高考一致认定C生分数高,均衡发展最优秀,科学吗?强迫A生B生“挖东墙补西墙”,合理吗?认定D生不优秀,真的吗?

论一:纵观 历史 ,横观 社会 ,凡是有成就的人,皆是某些领域的优科专才,而非均科全才,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论二:人都是以“中心发展”为模式,以某一方面为核心,进而带动相关或相近方面的学习,而强迫性均科发展实际是去“中心”化,大量而无用的知识磨去了孩子的“中心”趋势,最后连同兴趣、方向和高度一块埋葬。

论三:孩子们各有天赋和兴趣,在发展中就会产生不同的优势,这是自然分化和 社会 分化的必然,也是天才成长、优科发展的内因外果。天才高于优科,优科高于均科,均科只能算是个人才。全面均科发展,其实是一种违背人性发展的人才策略。

论四:优科的成功在于他们努力建设自我的专业兴趣、专业方向和专业高度,而所谓的均科其实是被误导的无兴趣、无方向和无高度的三无产品!人才都有一定的成长之路,越是卓越的人才越注重自我的专业发展。

所以,优科的人才发展观是优于现代教育中盛兴的平均主义均科观。天才源于天赋,优科源于兴趣,均科源于误导,平均主义均科观是扼杀天赋、迷失兴趣的祸首。

教育,当不当“育人为先,选才为后”呢?

一,高考要不要从“均科固定文理制”向“优科自选建构制”转变?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发展,以自身优势学科为中心进行知识建构,可在高考科目“语、数、英、政、史、地、理、化、生、体、音、美等(皆百分制)”中自选四科进行计分选拔,其余参试科目的分数作为参考。如:甲生自选“生数理英”四科计分,乙生自选“生化数史”四科计分,可同时报考清华生物的相关专业,择优录取。

二,中小学可不可以让孩子在“语、数、英、政、史、地、理、化、生、体、音、美等”自选优势学科参加评价,其余科目作为参考,以鼓励学生发掘自身的兴趣、方向和高度呢?

三,学生优势学科的不确定性、可改变性和学科组合的复杂性,有利于打破教育功利和学科固化,弱化家长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强化孩子学习的主动性。

四,学习的目的才是教育的方向,所有强加给孩子的学习目的都是陷阱,因为孩子的未来只属于他自己!

五,学习的四重境界:知识之境――课本知识是孩子学习的全部;精神之境――精神诱导孩子进行知识学习;兴趣之境――孩子以兴趣为中心进行学习;天赋之境――孩子以天赋异禀的引导学习。

教育要打破主副科、文理科、快慢班、填鸭式和应试观,要鼓励学生培养兴趣、寻找方向和建构高度,要给天才、优科更大的成长空间!

荒原开蹊径,枕草待晓钟。

十年心酸梦,只为此文生。

 

致敬:

若您觉此文不错,请推送转载,举手之善,或将成为教育改革的最大助力!

个人觉得家长的教育焦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表现?

第一,对自己的生活现状的不满,对自己孩子的前途堪忧。

      每个家长都是从学生走过来的,当他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和挫折,感到无力的时候,他会首先想到要是我是名校毕业、企业高管、年薪百万………如何如何。他对自己的挫败感无能为力,生活已经没办法回头重新来过。只能将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能够吸取教训,学有所成,实现自己的愿望,填补自己的遗憾。以此树立信心,摆脱对于现实的不满和苦闷。当然别人家炫耀优秀的孩子,只是有了参照物和对比。这种对比其实是家长们挫败感下虚荣心的延续和表现形式。他们把自己的缺少的东西,拼命的补在孩子身上,根本没有考虑过孩子还有自己的人生和追求。

第二,家长教育的焦虑来源于攀比心理。

我们的家长朋友,总觉得自己的孩子是天选之才,人中龙凤。当然要异于常人的智力和才艺。所以各种报班,各种辅导,生怕输在起跑线上。跟孩子打疲劳战,车轮战,孩子的童年真的是苦不堪言。有的家长可能因为同事或领导在朋友圈的一次炫耀,就不切实际的让孩子也跟风去学样儿。总觉得自己的孩子,就不能比别的孩子差。这种攀比心理会让孩子成为家长的小白鼠,试验品。完全没有考虑孩子的兴趣和特长,是绝对不可取的。

第三,适当的焦虑其实可以转化为源源不断的动力。

当然有些很有远见的家长,知识文化水平也很高。他们明白将来的 社会 ,肯定是知识会越来越重要,一个拥有知识的人才能经过加工提炼后创造出新的知识,而知识创新才是未来人才的必须具备的素质。这部分家长的焦虑比较正常,他们能够有取舍、分阶段的去引导孩子的兴趣,并在适当的的时机去鼓励孩子,以此来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教育焦虑是现在家长的通病,我们必须要冷静分析,因材施教,既不消极也不亢奋。跟着孩子的节奏,再在适当时机加加磅。其实就已经足够了。过分的焦虑,会慌了阵脚。迷失了方向。

 

妇专委特邀心理问答专家志愿者王雪萍:

对教育焦虑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已经远离了教育的本质。教: 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做善也。教育的真谛:教育对象是家长或者老师自己(老师家长们成长了,给孩子给学生做福德示范);教育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出仁善之人。教育的本质是用示范的方式唤醒每个孩子本自具足的智慧。

焦虑源于——

反观现在的教育,学校在追求升学率,学校老师不得不跟随,即使有少数醒悟的老师也只能戴着镣铐跳舞。大部分家长盲目跟随,为孩子报各种补习班,孩子们的生命被消耗在歧路之上。追赶式教育,所谓的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为什么要成龙成凤不知道,怎样成龙成凤也不知道。远离了生命教育,教育之根被损伤了。老师与学生同样疲惫,一样痛苦,因为是远离了生命教育。

家长们自己都很茫然,不懂教育,但还得被迫去教育孩子;不是老师还得当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未来的期望并不明确,到底要孩子成为怎样的人,去做怎样的事,心有恐惧,担心生存等诸多问题,这样纠结的父母,如何不焦虑?

即使学习了也不践行,不践行就不能以身作则,不能为孩子做福德示范。因为不能示范所以没有教育效果,故此彷徨焦虑;也有醒觉的家长,明白了教育的方向是完成一个道德的生命,但因此与学校达不成一致,依靠学校还是回归自身,也不能摆脱焦虑。

另外,公众对教育的更高期待,无所适从攀比心理,激烈的 社会 竞争等等,都在焦虑的教育领域掀起波澜。至今不少中国人内心深处仍认为孩子是其“私有物品”,想要争气争脸争面子,自己蹉跎半辈子未曾实现的梦想却要下一代背负完成。从小到大,比成绩比工作比对象、催结婚催生娃催二胎,简直无休止的轮回。更可怕的是, 社会 风气以钱权为导向,不当官不从商在部分人眼里等于失败,这些都是造成教育焦虑的重要原因。

如何消解焦虑?

教育的重点是道德的回归、价值观的引领和家庭的伦理建设;教育者立足生命,学习成长,正确引领示范;教育目标确定为培养的是善良坚韧乐天之人。

从学校到家庭到 社会 ,真正做到了,焦虑自然消散。

附上《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的片段:

教育孩子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

和孩子一起走过他孩提时代和青春岁月,

虽然也有被气疯和失去耐心的时候,

然而,

孩子却在不知不觉中向我们展示了生命中最初最美好的一面。

孩子的眼光是率真的,

孩子的视角是独特的,

家长又何妨放慢脚步,

把自己主观的想法放在一边,

陪着孩子静静体味生活的滋味,

倾听孩子内心声音在俗世的回响……

与其说我们对孩子的教育焦虑,还不如说我们对自己焦虑。想想看如果我们足够自信,足够强大,我本身传递给孩子的东西是正向的,我们还用得着焦虑吗?一个人的强大和自信并不是取决于有多么大成就,有多少金钱,在于他看待世界的角度和对自己人生的定位,这个世界掩盖了很多内在的东西,我们放弃内在去追求表面上的鲜花和掌声,却发现自己早就已经深陷其中,当然我们不是透明之人,我们必须有事业有房子,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个东西当做自己的目标,我们的眼睛只盯着钱看,那我们就是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我们已经将内在抛弃,即便我们再有钱仍旧无法填满空虚的自己。生命意义在于我们了解自己并熟悉这个世界,并将这个世界交于我们的内在去整理去总结,最后我们明白什么是自己想要的,什么是可丢弃的。

对教育的焦虑是几乎所有人的焦虑,有些东西我们改变不了,我们何不防先接纳自己,再接纳这个事情,再试着跟他和谐相处。我们就不会因此而丢掉自我。

教育的中心目的,应该是教育年青学子们,为自己、也为下一代及千秋万代以后的后人,创造什么、创建什么、保留什么……

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OO,培养出来的年青学子们,只知追求吃喝穿住,实则是书写一部让人啼笑皆非的奇门遁乙……

我们为什么对教育这么焦虑?

大多数家长,对孩子、对教育,缺乏一个持久而深入的理解。猛然意识到,赶紧管一下,看到孩子不如意的地方,就开始忧虑孩子十年后的高考,十五年后的婚姻,以及二十年后的事业……

而这个忧虑本身,就会毁掉孩子的未来。

那么,为什么许多父母没有确信与笃定呢?

许多家长,结束了读书生涯,有了工作,有了家庭,有了孩子,达到了一种表面上的“圆满”,便放弃了自我 探索 。生活遵循“最安逸原则”,看上去悠然自在,轻松洒脱,生活稳定,令人羡慕。其实,很多人生议题并没有完成,而是搁置在那里。

打个比方,这很像“成长的断崖”。很多父母自认为选择了一条安逸的路,结果却被动地陷入烦恼的泥沼。到头来,付出的不是更少,而是更多。

亲子关系不是完全对等的人际关系

孩子的到来,让妈妈们无处可逃。亲人和朋友会包容我们,但孩子只是凭天性和直觉生活,亲子关系不是完全对等的人际关系。我们的情绪和成熟程度,我们对生命的理解和态度,我们处理亲密关系的能力,被这个小生命映照得一览无余。

从某种意义上说,孩子是父母的老师,他来到这个世界上,督促父母把从前忽略的课程补上,不断完善自己的人生地图。如果我们处理不了与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怎能处理好与孩子的关系?如果我们对这个世界不再好奇,怎么能留住孩子的好奇心?

有位妈妈感慨:我现在才理解“孩子是天使”这句话,如果不是养育他遇到困难,我不会去 探索 ,不会深刻反思自己的成长历程和思维模式。现在,我的生命在走向开阔,这是孩子带来的改变。

如果我们抗拒成长,就会把成长的任务转嫁到孩子身上。如果我们不能接纳自己,对自己不满意,就格外需要一个令人满意的孩子。如果我们不能处理好亲子关系,心中就会有一个“理想小孩”的形象,希望孩子主动符合我们的期待。

于是,几乎和孩子绑定在一起,共进退,同悲喜。孩子被老师夸奖了,这一天就非常愉悦;孩子考试考砸了,心情顿时灰暗下来。如此一来,孩子就会变成人生最大的“创可贴”。一个孩子,很难担负两个人的成长任务,这样的状态,注定会出问题。

选择与孩子一起成长,我们并非过了18岁,便是真正意义上的成人,在某些时刻,我们只是大号的孩子。我们成长中积累了很多暗伤,许多成长任务并没有完成,与孩子相处,这些问题再次浮出水面,这也是很好的线索。当我们感到困顿、力不从心的时刻,不妨停下来,看看到底是什么阻碍了我们。

孩子的教养,拼的是父母的功底

世间最美的花朵都开在最艰辛的枝头,成长就是一个破茧成蝶的过程。成长意味冒险,也伴随着苦痛,这也是我们回避成长的最主要的原因。

这个过程,会有煎熬,也会迷茫和焦虑,但只要我们坚持思考,终究会找到解决的途径。每个问题解决之后,我们的人生都变得更通透,更顺畅,不会再被同一块石头绊倒。

而每个困境背后,都隐藏着人生的礼物。

我始终觉得,教育的方法和技巧,只是孩子成才的冰山一角。有时候,孩子的教育,拼的是功底,拼的是父母的处世态度和人生感悟。也就是说,父母的整个人生,都会参与到教育中来。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妈妈承担的教育责任更重一点。所以,我总是劝妈妈,人到中年,路要越走越宽才好。低到尘埃里,洗手做羹汤,本来是很幸福的事情。但是,仅仅懂得柴米油盐,会离孩子的精神世界越来越远。

教育孩子的王道,是执着地栽培自己。

最理想的状态——孩子懂的,我们懂;孩子不懂的,我们也懂,至少,我们要与孩子有交集。这个漫长的求索过程,既是为自己,也是为孩子。孩子的起点,是父母的肩膀。如此说来,孩子永远不会有相同的起跑线。

所以,我敬重那些勤奋好学、不放弃自我成长的父母。

一、我们为什么对教育如此焦虑?

大多数的家长,对孩子、对教育,缺乏一个持久而深入的理解。猛然意识到,赶紧管一下,看到孩子不如意的地方,就开始忧虑孩子十年后的高考,十五年后的婚姻,以及二十年后的事业……

而这个忧虑本身,就会毁掉孩子的未来。

那么,为什么许多父母没有确信与笃定呢?

许多家长,结束了读书生涯,有了工作,有了家庭,有了孩子,达到了一种表面上的“圆满”,便放弃了自我 探索 。生活遵循“最安逸原则”,看上去悠然自在,轻松洒脱,生活稳定,令人羡慕。其实,很多人生议题并没有完成,而是搁置在那里。

打个比方,这很像“成长的断崖”。很多妈妈自认为选择了一条安逸的路,结果却被动地陷入烦恼的泥沼。到头来,付出的不是更少,而是更多。

二、“四十岁死,八十岁埋”?

我有很多年长我十岁左右的朋友,常常在一起聊天,也会说到她们同龄人的状态。发现四十岁左右年龄的人,特别容易往两个方向走,要么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有魅力;要么视野越来越窄,与外在世界非常疏离。一位犀利的女作家甚至用“四十岁死,八十岁埋”来描述这种状态,读来让人倍感凄凉。

当然,选择最安逸的生活状态,也不是错误。不过,人生的议题并不会因为我们的回避而远离。派克在他的《少有人走的路》中写道:

我们对现实的观念就像是一张地图,凭借这张地图,我们同人生的地形、地貌不断妥协和谈判。地图准确无误,我们就能确定自己的位置,知道要到什么地方,怎样到达那里;地图漏洞百出,我们就会迷失方向。

有的人过了青春期,就放弃了绘制地图。大多数人过了中年,就自认为地图完美无缺,世界观没有任何瑕疵。甚至自以为神圣不可侵犯,对于新的信息和资讯,他们也没有多少兴趣,似已疲惫不堪。只有极少数幸运者能继续努力,他们不停地 探索 、扩大和更新自己对于世界的认识,直到生命终结。

我们的人生地图,至少要通过三组关系来定位,分别是与自己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与世界的关系。如果我们不想再绘制“人生地图”,那么,也有很多逃避的办法。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退缩,并保持现状。

许多人不接纳自己,常常会自我否定和自我攻击,却放弃了内在 探索 ,而选择忍耐和逃避。面对人际关系中存在的障碍,不是去化解,而是把人际关系简化,有的索性只剩下亲人关系。在家人面前,就算任性为之,也会获得包容。对世界的看法,则保持不变,不再对世界产生好奇。

许多妈妈埋头于柴米油盐的生活,最大限度回避了这三组关系。派克的另一句话,说得言简意赅: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趋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

三、亲子关系不是完全对等的人际关系

如果说,大部分情况,我们都可以逃避的话,那么,孩子的到来,则让妈妈们无处可逃。亲人和朋友会包容我们,但孩子只是凭天性和直觉生活,亲子关系不是完全对等的人际关系。我们的情绪和成熟程度,我们对生命的理解和态度,我们处理亲密关系的能力,被这个小生命映照得一览无余。

从某种意义上说,孩子是父母的老师,他来到这个世界上,督促父母把从前忽略的课程补上,不断完善自己的人生地图。如果我们处理不了与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怎能处理好与孩子的关系?如果我们对这个世界不再好奇,怎么能留住孩子的好奇心?

有位妈妈感慨:我现在才理解“孩子是天使”这句话,如果不是养育他遇到困难,我不会去 探索 ,不会深刻反思自己的成长历程和思维模式。现在,我的生命在走向开阔,这是孩子带来的改变。

如果我们抗拒成长,就会把成长的任务转嫁到孩子身上。如果我们不能接纳自己,对自己不满意,就格外需要一个令人满意的孩子。如果我们不能处理好亲子关系,心中就会有一个“理想小孩”的形象,希望孩子主动符合我们的期待。

于是,几乎和孩子绑定在一起,共进退,同悲喜。孩子被老师夸奖了,这一天就非常愉悦;孩子考试考砸了,心情顿时灰暗下来。如此一来,孩子就会变成人生最大的“创可贴”。一个孩子,很难担负两个人的成长任务,这样的状态,注定会出问题。

选择与孩子一起成长,意味着我们要重新审视三组最基本的关系,要面对人生的问题,寻求答案,完善自我。我们并非过了18岁,便是真正意义上的成人,在某些时刻,我们只是大号的孩子。我们成长中积累了很多暗伤,许多成长任务并没有完成,与孩子相处,这些问题再次浮出水面,这也是很好的线索。当我们感到困顿、力不从心的时刻,不妨停下来,看看到底是什么阻碍了我们。

四、孩子的教养,拼的是父母的功底

当我们不再逃避,勇敢面对问题,也意味着离开心理舒适区,进入不确定的状态。世间最美的花朵,都开在最艰辛的枝头,成长就是一个破茧成蝶的过程。成长意味冒险,也伴随着苦痛,这也是我们回避成长的最主要的原因。

这个过程,会有煎熬,也会迷茫和焦虑,但只要我们坚持思考,终究会找到解决的途径。面对困惑的时候,阅读会打开一扇窗,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庆幸的是,现在通俗心理学著作的质量越来越高。我们会发现,每个问题解决之后,我们的人生都变得更通透,更顺畅,不会再被同一块石头绊倒。

而每个困境背后,都隐藏着人生的礼物。

我始终觉得,教育的方法和技巧,只是孩子成才的冰山一角。有时候,孩子的教育,拼的是功底,拼的是父母的处世态度和人生感悟。也就是说,父母的整个人生,都会参与到教育中来。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妈妈承担的教育责任更重一点。所以,我总是劝妈妈,人到中年,路要越走越宽才好。低到尘埃里,洗手做羹汤,本来是很幸福的事情。但是,仅仅懂得柴米油盐,会离孩子的精神世界越来越远。

教育孩子的王道,是执着地栽培自己。

最理想的状态——孩子懂的,我们懂;孩子不懂的,我们也懂,至少,我们要与孩子有交集。这个漫长的求索过程,既是为自己,也是为孩子。孩子的起点,是父母的肩膀。如此说来,孩子永远不会有相同的起跑线。

我们为什么会对教育这么焦虑呢?我觉得首先从自身说起吧,自己从开始上学到大学毕业,这十几年都知道自己是怎么过来的,也知道当初自己收过什么教育,这期间肯定也有自己后悔的事情,所以很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重蹈覆辙,总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受到最好的教育,少走弯路。

再说我们中国的教育体系,到目前为止,教育行业也是鱼龙混杂,在学校里总有这样那样不好的事情发生,老师殴打学生,学生欺负学生,早恋,厌学等等这些问题都令每个家长忧心忡忡,总怕这些事情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而且分数目前仍是衡量学生好坏的标准,老师家长在注重分数的时候总会忽略孩子的全面发展,有的孩子在学校是佼佼者,可是出了校门,面对外面的世界,却没办法适应。

每个家长总希望自己能给孩子最好的,当然也希望孩子得到的教育也是最好的,毕竟孩子接受的教育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可面对现状,怎么能不焦虑呢?

我觉得我是典型的中国家长的一员吧,对于孩子的教育也是充满了焦虑的。我想深究其根源,还是因为自己各方面能力的不足吧,唯恐自己的不足影响到孩子的未来。对于以后孩子上什么学校,是不是重点小学,重点中学,是不是学了特长,是不是得了优秀生还是蛮在意的。都不想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是这种焦虑会莫名的影响到孩子,害了孩子啊,所以尽量自己多充实些自己,不要让自己的焦虑毁了孩子。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