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农业发展历程

 我来答
爱创文化
2022-09-24 · TA获得超过9868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247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28万
展开全部

中国传统农业是集约型农业,主要特点是因时因地制宜,精耕细作,以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为中心,采取良种、精耕、细管、多肥等一系列技术措施。

其形成与封建地主经济制度下小农经营方式和人口多、耕地少的格局的逐步形成有关。

在农艺和产量上,中国传统农业曾达到古代世界的最高水平。

以种植粮食为中心,多种经营,是中国传统农业生产结构的主导形式。

在这样的农区之外,又有游牧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牧区,两者互相依存,在不同时期,又互有消长。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是不平衡的。

精耕细作的农业区虽然不断扩大,但也有些地区粗放经营,甚至还保留有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残余。

以精耕细作农艺的形成和发展为主要线索,中国传统农业大体经历了下述阶段:①夏、商、西周、春秋是由原始农业向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形态过渡的时期,主要特点是与青铜工具、耒耜、耦耕、相联系的沟洫农业;②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是精耕细作农艺的成型期,主要特点是以耕、耙、耱为中心的旱地农业技术体系的形成;③隋、唐、宋、辽、金、元是精耕细作农艺扩展时期,主要特点是以耕、耙、耖为中心的水田农业技术体系的形成;④明、清是精耕细作农艺的持续发展时期,主要特点是应付因人口激增而出现的人口多、耕地少的矛盾,致力于增加复种指数和扩大耕地,土地利用率达到了传统农业的最高水平。

先秦重要粮食作物有粟、黍、稻、大小麦、大豆,还有大麻和菰(米)等。

大抵北方以种粟黍为主,南方以种稻为主。

战国时期,适应休闲制向连作制的过渡,大豆一度和粟并列为主要粮食。

汉以后大豆向副食方向发展,大麻和菰逐步退出粮食行列。

末期,小麦先在西北和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种植,以后传入中原,随着连作倒茬和农田灌溉与保墒耕作技术的发展,种植面积持续增长。

但粟在长时期内仍是最主要的粮食。

东汉时期的《四民月令》还提到豌豆和胡豆。

三国时的《广雅》首次提到籼稻,这一时期水稻的主要种植类籼,粳。

唐、宋经济重心移至江南,水稻生产迅速发展。

至宋代水稻跃居粮作之首,麦作也进一步发展,稻、麦取代了粟、稻的传统地位而延续至今。

原先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种植的高粱,宋、元时期传到黄河流域,成为重要粮食作物之一。

明、清时代,原产美洲大陆的玉米、甘薯、马铃薯传入中国,并迅速传播开来。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