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郎新歌歌词解析?
刀郎新歌《罗刹海市》逐句解析:
1、罗刹国向东两万六千里
原著中站在罗刹国的位置,说中国,方向是“向西”;歌词是站在中国的位置说到罗刹国,方向就是“向东”。
2、过七冲越焦海三寸的黄泥地
“七冲”和“三焦”是食物入口到排泄要经过七个冲门和上焦、中焦和下焦。“三寸的黄泥地”无疑就是“粑粑坑”。
3、只为那有一条一丘河,河水流过苟苟营
为什么说那个地方是“粑粑坑”呢?只因为那的人都是一丘之貉,人们住在苟苟营里,成天净干蝇营狗苟的事儿。
4、苟苟营当家的叉杆儿唤作马户,十里花场有诨名
在那说了算的叉杆儿(妓院的老板),人们叫他马户,在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人们都知道他的外号。十里花场应该是“十里洋场烟花巷”的简称。
5、他两耳傍肩三孔鼻,未曾开言先转腚
他长着两只大耳朵,耳垂都耷拉到肩膀上;鼻子有三个鼻孔。他还有一个习惯动作:还没说话屁股先转过来。
6、每一日蹲窝里把蛋来卧
他天天趴在窝里孵蛋,一直弄不明白自己是啥玩意。
7、老粉嘴多半辈儿,以为自己是只鸡
粉嘴,指爱胡说八道的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个老大不小爱瞎说的人,活了大半辈子,还以为自己是只鸡。
8、那马户不知道他是一头驴,那又鸟不知道他是一只鸡
那驴不知道自己是头驴,那鸡也不知道自己是只鸡。说明他们没有自知之明,也弄不清自己能干啥。
9、勾栏从来扮高雅
勾栏是指宋、元时代的戏院;勾栏瓦舍指妓院。估计这里用“缺字”法,粗俗的妓院才想方设法刻意地装扮得高雅。
10、自古公公好威名
那被阉割的太监才贪图那些威武的虚名,因为他们没有威武的能力。
11、打西边来了一个小伙儿,他叫马骥
男主人公马骥出场,他是气质佳身材好、年少帅气、风流倜傥的中国人。
12、只为他,人海泛舟,搏风打浪,龙游险滩流落恶地
只因为他在茫茫人海中出类拔萃,有能力战狂风斗巨浪,怎奈像蛟龙来到了险滩,他来到这个不善之地。
13、他见这罗刹国里常颠倒
他看到罗刹国里是非不分,黑白颠倒。
14、马户爱听那又鸟的曲
那个马户爱听那又鸟唱的曲。
15、三更的草鸡打鸣,当司晨,半扇门楣上裱真情
半夜的雌鸡她非要充当报晓的雄鸡,德不配位丢人现眼,就像在半扇门上装“裱”真情,名不正言不顺,却装腔作势非要那么说,让人笑掉大牙。
刀郎的新歌《罗刹海市》运用了诗词技巧:
首先是“用典”。
这首歌的歌名直接使用蒲松龄《聊斋志异》中一个短篇故事的名字,故事中的罗刹国距离中国“向西两万六千里”。
主人公是马骥,字龙媒,从中国来到了罗刹国。这个地方很怪异,人们以丑为美,五官稍微长得周正点或长在正位置上的,都得沦为乞丐。在这里,越丑的人官当得越大,比如其中一个得势的人就是“耳傍肩”“三孔鼻”。
而来自中国的马骥,长得“美英姿”“少倜傥”,他们却认为他太丑了,看见他的人被吓得直跑。上述“用典”之后加引号的内容,都是原著中的词,一个字没改,此为用典,就是使用典故中的原意。
其次是“谐音”和“缺字”。
比如“苟苟营”谐音“蝇营狗苟”。大家都知道这个成语指不顾羞耻,比喻为了追逐名利,不择手段——像苍蝇一样到处钻门路,像狗一样疯狂逐利。
再比如“一丘河”谐音“一丘之貉”,这个成语比喻一小撮人,他们互相差不多,同是丑类。
第三是“合字”。
比如“马”和“户”合成一个“驴”字;“又”和“鸟”合成一个“鸡”字。
还有“女”和“子”组成一个“好”字,那句“女子为好,非全都好”,就是这么来的。
首先,“罗刹国”在歌词中泛指俄罗斯和中国之间的一些区域,这表明故事发生在一个离中国不远的地方。歌词中的“七冲”指七道关卡,泛指人的消化系统,“焦海”指艰难险阻,“黄泥地”则指人的排泄物。这一句表达了罗刹国的人们通过层层关卡,好不容易冲出重围,却不知道其实是跌落到了堆满排泄物粪坑里。
此外,歌词中还以“到达粪坑”为目的的追求,暗指罗刹国藏污纳垢,许多人黑白颠倒,搬弄是非。歌词中提到的“苟苟营”指那些为了吃的到处乱窜、投机钻营的人,而“马户”则是一个幕后的老板,靠不正当手段取得权势,打压真正有本事的人,小人得志。歌词还暗示了马户是一个女人,权势滔天,但是耳朵垂到肩,还有三个鼻孔,比较丑陋。
歌词中还有“未曾开言先转腚”一句话,让许多人联想到了音乐类综艺节目《中国好声音》中的转椅环节。而“每一日蹲窝里把蛋来卧”暗示了罗刹国里的人们认为自己是鸡,每天在家里生蛋孵蛋,而“那马户不知道它是一头驴,那又鸟不知道它是一只鸡”则是指马户其实是一头驴,却总以为自己是鸡天天孵蛋,而有一种叫“又鸟”的,明明是只鸡却不孵蛋,整天干些别的事。
最后,歌词中还提到了“勾栏从不扮高雅,自古公公好威名”,暗示了在罗刹国里的人总是担心被别人小瞧,所以把自己打扮得非常高雅,而太监之流最怕被轻视,所以一般喜欢在外人面前表现得权倾朝野。
总的来说,刀郎的《罗刹海市》通过歌词暗指和象征的手法,描绘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虚拟世界,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性的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