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辽战争最后结果
宋辽战争爆发的背景介绍 宋辽战争伤亡 宋辽战争最后结果
宋辽战争,一般是指自979年宋朝北伐以来,终于1004年宋辽订立澶渊之盟的一系列宋辽间以燕云地区领地争端为主的长期战争。
背景
五代后唐清泰末,辽(契丹)帝耶律德光扶植石敬瑭攻灭后唐称后晋皇帝后,从石晋王朝攫取了幽云十六州(今北京至山西大同地区)之地并以此为基地,不断袭掠中原。后周建国初,辽又扶植北汉政权割据河东(治太原府,今山西太原西南晋源镇),作为附庸以屏蔽燕云。后周显德七年(辽应历十年,960年),殿前都点检赵匡胤代周称帝,建北宋后,辽继续支持北汉与宋抗衡。
时南方尚存有吴越、南唐、荆南、南汉、后蜀等独立割据政权。为实现统一,赵匡胤在实施先南后北进军方略过程中,曾寻机分兵攻取北汉,试图铲除辽附庸,以便收复燕云,但每次进攻均遭辽援军阻挠而未果。乾德二年(964年),宋攻北汉辽州(治辽山,今山西左权),辽遣耶律挞烈率军6万往援,是宋辽之间首次大规模作战。
开宝元年(968年)至二年,宋再次攻北汉,兵围太原,辽又出兵援北汉,被宋军击退。直至开宝末年,不仅未能灭北汉,反使宋辽间冲突迭起,矛盾日深。宋太宗赵光义继位后,南方统一大局已定,遂于太平兴国四年(979年)亲率大军攻北汉。先败辽援军,继破太原灭亡北汉,为进取燕云创造了条件。自此,开始了长达25年余的宋辽战争。
北宋伐辽
979年,即位不久的宋太宗赵光义决定挥师北伐,一举灭掉十国中苟延残喘的北汉政权。辽朝援兵失利,导致宋军攻破太原,灭掉北汉。宋太宗认为辽军实力不强,不足畏惧,不顾大军疲劳,决定挟灭北汉之余威兴师伐辽。六月,宋太宗御驾亲征,率10万大军杀进河北,意图收复中原在后晋时期失去的幽云十六州。
宋军在突破辽军在沙河的防线后兵围幽州,但守将韩延徽顽强抵抗,宋军久攻不下。此时辽北院大王耶律休哥和南院大王耶律斜轸率援兵前来,引诱宋军北进,大败之于高梁河,宋军死伤惨重,太宗皇帝差点被活捉,幸亏大将杨业赶来救出才得以身免。九月,辽景宗耶律贤派兵攻击北宋,在满城之战中战败。
次年又在雁门之战败给杨业,而杨业则由此树立了自己“杨无敌”的英名。但北宋又在冬天的瓦桥关之战中败给辽景宗率领的军队。986年,宋太宗乘辽圣宗刚刚即位之机兵分三路,二次伐辽,史称雍熙北伐。北宋东路军孤军深入,被辽军击溃。辽军随即反击其他两路宋军,收复失地,在陈家谷之战中更是俘虏宿敌杨业,大获全胜。
几年后宋太宗因在高梁河得到的箭伤发作而病逝,北宋转为守势。
澶渊之盟
1004年,辽圣宗和承天太后萧绰亲征南伐,宋真宗恐惧之下决定逃跑,宰相寇准劝住后才罢休。在寇准的建议下,宋真宗亲自前往黄河边上的澶州与辽军对峙。战斗中辽军名将萧挞凛被宋军的床子弩射杀,辽军士气低落。于是萧太后决定与宋议和,达成澶渊之盟。条约中规定宋辽为兄弟之国,宋每年向辽提供银十万两及绢二十万匹,并确定以白沟河为边界。
此后宋辽近一百年没有大规模战事。
宣和北伐
辽圣宗病逝后,辽朝日益衰落,此时强大的女真族在东北的白山黑水中崛起。1115年,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朝,向辽开战,并很快攻破上京。宋徽宗不顾与辽多年修好,与金签订海上之盟,联金伐辽,但宋军的精锐部队西军被镇守辽南京的耶律大石歼灭,宣和北伐以北宋的大败结束。南京之战中宋军的软弱被金军发现,为后来的靖康之变埋下后患。
1125年,大金第二代皇帝金太宗攻灭辽朝,随即南下伐宋,宋金战争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