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朗宁自动步枪
勃朗宁自动步枪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队参战后发现,在欧洲大陆环境恶劣的堑壕战中,他们缺乏密集的火力。
1917年由著名武器设计师约翰·摩西·勃朗宁设计的一种可半自动或全自动射击步枪的方案很快被军方选中为制式武器,优先迅速投产,被命名为“M1918式勃朗宁自动步枪”,装备美国军队。
名称:勃朗宁自动步枪
制造商:柯尔特工业公司
生产年限:1917年-1945年
口径:中口径
发射性能:自动步枪
参战情况:二战
口径:7.62毫米
全枪长:1,214毫米
全枪重:7.5千克
弹匣容弹量:20发
战斗射速:450发/分
有效射程:548米
主要用户
奥地利、澳大利亚、孟加拉国、比利时、玻利维亚、巴西、埃及、古巴、德国、萨尔瓦多、芬兰、法国、老挝、利比里亚、卢森堡、墨西哥、荷兰、挪威、越南、巴基斯坦、巴拿马、印度尼西亚、智利、加拿大、波兰、南非、韩国、瑞典、泰国、土耳其、英国、乌拉圭、埃塞俄比亚。
型号演变
M1918一战期间及一战后的生产的最初版本。M1918A1937年,美国对M1918进行改进,装上两脚架,命名为M1918A1。M1918A2全枪重量增加到9.2公斤(装弹后),被命名为M1918A2。
1940年后投产,取消半自动射击方式,全自动射击时射速两档可调(慢:300–450发/分钟、快:500–650发/分钟)可拆式两脚架。二战后的版本改用塑胶枪托。M1922轻机枪版本改进的两脚架重枪管及加装散热隔板。
使用情况
1940-1945年间,该枪大量装备英国国民自卫军。该枪还被柯尔特公司在商业市场销售,在半自动状态可作为警用监控武器使用。
研制历程
勃朗宁自动步枪在20世纪30年代由欧洲比利时FN公司仿制生产,改用7.92毫米口径枪弹,增加了一个减速机构使全自动射击时有两种射速;配有气体调节器调整枪弹发射时进入导气装置的火药气体量,枪管长550毫米,全枪质量9kg。
于1930年定型,称为“M1930式7.92毫米勃朗宁轻机枪”,作为轻机枪受到一些国家的欢迎,1937年美国军队对M1918进行了改进,增加了一个两脚架,安装折叠式枪托底板,全自动射击时使枪保持稳定被命名为M1918A1。
在M1918A1的基础上继续改进,取消半自动射击方式,全自动射击时射速两档可调两脚架安装在枪口消焰器上,枪的重量增加到9.2公斤,命名为M1918A2,于1941年投产。M1918A2是“货真价实”的轻机枪它主要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恰巧美国军队的步兵班需要班组支援武器,采用为班用自动步枪,每排3支用来构建火力支撑点,使得步兵班的火力大为提高,尽管对M1918A2最普遍的抱怨就是重量有些偏重,步兵对这种自动步枪十分信任。
在任何情况下使用都很少发生意外和出现故障,即使在丛林地带作战它也能达到所期望的冲击侵彻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受到了广泛的好评。战争期间共有20万支BAR交付军队。朝鲜战争期间BAR恢复生产共生产了6万支。
勃朗宁自动步枪是美国军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朝鲜战争中步兵的主要装备之一,实际上它扮演着轻机枪的角色。一方面20发弹匣容量限制了火力持续性,一方面持续射击会烧灼枪管,而且枪管无法快速更换,这些妨碍它扮演真正轻机枪的角色。
1950年代末,发射7.62×51毫米NATO标准枪弹的M14自动步枪与M60通用机枪列装美国军队后,勃朗宁自动步枪退出现役。
结构特点
该枪是一款采用导气式自动方式和弹匣供弹的武器,与其他勃朗宁机枪截然不同。该枪是为一战设计的轻机枪,用作美国陆军的班用自动武器,并一直服役到朝鲜战争,最终于20世纪80年代被M249SAW所取代。1940-1945年间,该枪大量装备英国国民自卫军。
它采用固定枪管和容弹量有限的弹匣,并非真正的轻机枪;连续射击过长将导致前托出现大量烟雾。然而,又过于笨重,并非严格意义的自动步枪,只是因为没有更好的武器出现,它才一直得以被使用。后来的型号加装了两脚架和提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