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是什么意思
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
一、拼音
sú yǔ。
二、引证解释
1、民间流传的说法
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民人俗语曰‘即不为河伯娶妇,水来漂没,溺其人民’云。”
2、通俗流行并已定型的语句
东汉·班固《汉书·路温舒传》:“故俗语曰:‘画地为狱议不入,刻木为吏期不对。’”
3、方言土语
唐·刘知几《史通·杂说中》:“所以晋楚方言、齐鲁俗语,六经诸子载之多矣。”
4、指当地的习惯称呼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这厅上也有一处匾,题着‘补仁谕德’四字;家下俗语皆只叫‘议事厅儿’。”
俗语的来源:
“俗语”一词,始见于中国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附褚少孙补写的《西门豹治邺》一文:“民人俗语曰:‘即不为河伯娶妇,水来漂没,溺其人民’云。”这里的“俗语”一词,是指民间流传的说法。
后来,刘向《说苑·贵德》和班固《汉书·路温舒传》引述路温舒写给汉宣帝信中的话语,正式用“俗语”来指通俗、形象、广泛流行在人群中的定型语句:“故俗语云:‘画地作狱,议不可入;刻木为吏,期不可对。’此皆疾吏之风,悲痛之辞也。”(《说苑·贵德》)
“故俗语云:‘画地作狱,议不入;刻木为吏,期不对。’此皆疾吏之风,悲痛之辞也。”(《汉书·路温舒传》)
2024-06-06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