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包的由来
红包也叫压岁钱,最早出现于汉代。
传统意义上的红包也叫压岁钱,是过农历春节时长辈给小孩儿用红纸包裹的钱。据传明清时期,压岁钱大多数是用红绳串着赐给孩子。民国以后,则演变为用红纸包裹。泛指包着钱的红纸包,用于喜庆时馈赠的礼金,也指贿赂他人的钱。在中国粤语区,红包被称为利市(俗作利是、利事、励事),是将金钱放置红色封套内做成的一种礼品。
在春节期间由长辈除夕0点后,派给晚辈的红包称作压岁钱。压岁钱又名压祟钱,“祟”就是不吉利的东西,古人借这个习俗来表达来年不要有任何不吉利的事情发生。压岁钱是汉族的传统年俗,一般在新年倒计时由长辈将钱装在红包内给晚辈。
红包来源
压岁钱有很好的寓意,通常认为有辟邪驱鬼,保佑平安。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每年春节期间有发红包的习俗,部分地区是已婚者发给未结婚的亲友。发红包的习惯一般只存在于比较亲近的亲戚朋友之间。
也有部分地区,新年发红包的范围比较广泛,例如邻居家的晚辈、普通交情的同事之间都有可能发红包,但这种红包内的金额往往比较小,而红包大小往往代表吉祥意义。在工业发达地区,春节期间公司都会向所有员工发一封“开工红包”。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很多人已习惯于用全新印制的纸币来做红包,除了比较雅观外也有寓意去旧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