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个回答
展开全部
改名所引发的争议
2004年,时任汉城市市长的李明博提出把“汉城市”的中文译名改为“首尔”。随后2005年1月,韩国政府通过决议,“汉城”一词不再使用 ,改称“首尔”。
为此此事引发有关学者和政府的争议,本词条以公正客观为原则,将正反两方观点分别陈述:
赞同方:
古今中外,一个城市,一个国家名称变更,是常见的普遍现象,如中国首都曾几次变更名称,直到现代正式定名为北京,国际上此类现象举不胜数,如近年非洲国家扎伊尔改名为民主刚果,俄罗斯圣彼得堡几易城市名称等等,我们政府也及时接受新名,而不是继续使用旧称称呼其地,为何? 就是对主权国家的尊重。“名从主人”是各国翻译和转写外国人名地名所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中国地名委员会制定的关于外国地名中译通则中明确规定“外国地名的汉字译写,以该国语言的标准音为依据”,又有“以该国官方文字的名称为依据”的明确条例。而且中国历来对使用汉字的国家地区地名始终是沿袭'名从主人'的原则,同样中国城市改名,周边的汉字国家也予以尊重和支持。
汉字在公元3世纪传播到朝鲜半岛,韩国人民开始使用汉字为韩语地名注音,后来直接使用汉字为城市命名。
历史上的首尔。也曾几经更名,公元前18年,百济在此修筑“慰礼城”,设为国都,其城池雏形开始发轫。474年,高句丽击退百济,于此地设置“北汉山郡”(*注:韩语中Han[译为汉或韩]为大和无限之意)。668年,新罗打败高句丽,统一朝鲜半岛,北汉山郡改为“汉山州”,随后又直称“汉州”。 935年,高丽灭新罗,先是改其为“南京”,后因其汉山之南汉江之北的方位,改称“汉阳”。1393年,朝鲜王朝决定以此为都,遂大兴土木,用心构建,从此定名为“汉城”(韩语读音Hansung 한성)。1910年,朝鲜半岛沦为日本殖民地,日本将“汉城”改为“京城”(日语读音Keijo)。1945年日本投降,朝鲜半岛光复。韩国人民改“京城”为韩语固有语地名“Seo Ul(意为首都)”,虽然口称它为“首府”,却因没有对应汉字,仅用韩文拼写,Seoul遂成了朝鲜半岛唯一没有汉字标记的城市。从此西方国家用 “Seoul”称呼该城市,使用汉字的日本也用非汉字的片假名ソウル(日语中用来标记外来语或地名等专有名词的文字)来称呼Seoul,这也是日本唯一非日文汉字标记的韩国地名,而华人世界因Seoul没有对应汉字,故长期使用历史上的旧称“汉城”来标记Seoul (서울)。
这个韩语固有地名Seoul,长期成为韩国境内唯一没有法定中文对应名称的地名(据说中国大陆曾短期使用过音译名“苏乌”,但不久,为了与其他华语地区统一,便沿用了朝鲜王朝时期的旧称“汉城”)。当然,在韩国民间,虽然韩文固有地名已颁布实行,可是因没有汉字名字对应,也屡见使用非法定汉字地名“汉城” 指代Seoul。这从当时的韩国中文出版物和老照片等影音资料里找到例证。但也因使用非统一的法定汉字名称而带来了“地名混乱”。如韩国首都有两所大学,一是Seoul大学(韩国第一高等学府),另一是汉城大学(Hansung,首都的私立大学),在汉字表述中全部标记为“汉城”大学,这就造成交往的混乱。中韩建交之后,随着两国交往的加深和频繁,类似的混乱也层出不穷,而对Seoul城市的汉译错误地名,也不符合中国法定的外国地名翻译原则,2005 年初,韩国政府正式以法定的形式将韩国唯一没有汉字对应的首都名称用汉字“首尔”标记,也明确宣布不再使用旧称“汉城”,而“汉城”也就成了韩国首都首尔的历史地名,如'北平'仅仅是北京的历史地名,而不是今天的名称一样,中国人称呼韩国首都使用中文译名“首尔”,符合国际惯例,也符合中国有关外国地名翻译使用规定。
反对方:
音译只是一种文字翻译为另一种文字时的一种手段。现在国名、地名、人名在翻译成另一种文字时,一般采用音译的方式,如新加坡(Singapore)、西班牙 (Spain)、伦敦(London)、巴黎(Paris)、莫斯科(москва)、等。但是否全部是音译呢?也不一定。如:旧金山 (San francisco)、牛津(Oxford)、剑桥(Cambridge)。“韩国”这是在汉语中的称呼,英文是“Korea”,“中国”的英文是“China”。这些非音译的情况大多是历史原因形成的。
约定俗成是语言的普遍规律。如何翻译人名、地名,不仅要考虑“翻译和称说的便利”,更要遵循语言的约定俗成的原则,即尊重历史上已经形成的习惯说法。比如英国大哲学家Russell,在中国广为人知的译名为罗素,如果现在译为“拉塞尔”,恐怕没有几个人知道。在我国,“汉城”这个名字随着中韩各方面交流的增多,已经为很多人熟悉,相反,Seoul却少有人知。而且“汉城”只是专有名词,没有人仅从字义的简单相加理解为“汉(人)的城”。况且,汉城仅仅是韩国的一个城市,取名“首尔”(首都之义),以通用名代替专用名,从语用学角度讲也是站不住脚的。假使韩国首都迁到别的城市,该城市就是“Seoul”(首尔)了,那么汉城又该如何称呼自己呢?
大家很清楚,汉城以国际惯例的名义处心积虑要改中文名,当然不仅仅是为了称说的便利,而更多的是出于政治目的。那么,一个国家是否有权要求其他国家如何翻译自己的国家名和城市名呢?如何改城市名是一个国家内部的事务,其他国家无权也没有必要去干涉,但它也同样没有权利去规定别的国家如何翻译自己的城市名。如果提出这样的无礼要求,就有干涉别国内政之嫌了。从维护国家主权和形象的角度考虑,我们完全可以按照传统习惯继续使用“汉城”这个称呼。而且,一旦我们按照他国意志更改了译名,那么可以预见,韩国绝对不会是最后一个提出此类要求的国家。到那时我们将会面临疲于应付的被动局面。
国际惯例是有“名从主人”的说法,即对人名与地名采用音译。但这并非绝对,也可以从其义、从其形,完全从音是不全面的。现实中汉语的外国地名并不都是音译,如英国的牛津、美国的盐湖城等。而中国的珠穆朗玛峰在英语中则一直用殖民者的名字Everest来称呼。如果汉城改成音译,那么,韩国 KOREA 也应改叫高丽;如果接受了汉城的改名,今后再有类似情况,又该如何呢?
第二,语言学中还有一个众所周知的原则,就是“约定俗成”。“名从主人”的原则一般多用于地名的罗马字母拼写。但对于使用汉字的国家,情况就有所不同。用汉语书写韩国、日本等地名时,一般都遵从历史和习惯,采用传统的借形或意译的方式,如“东京”“大阪”“汉城”“新义州”等。“汉城”在汉语中已经使用了数百年,是中国人以及全世界使用汉语的人一直习惯的说法。如果这个称谓对韩国有侮辱嫌疑,提出改名应予以重视,但“汉城”并无此意;况且汉城位于汉江之畔,称汉城非常贴切。应告诉韩国,要尊重历史已经形成的习惯,尊重使用汉语民族的习惯,尊重汉语译名的习惯。
接受汉城更名,会给我国以及使用汉语的国家和地区带来极大的不便,教学、新闻、出版等等许多方面都要相应更改,这是一个系统工程,经济成本巨大。而修改工作难免挂一漏万,反而滋生事端。
即使我国接受汉城更名,目前韩国的做法也是极为不妥的。中国是汉语的故乡,汉语是中国的母语。至于汉城在汉语中如何称呼,涉及中韩两国共同使用的汉字问题,理当由中韩双方通过交流协商来协调一致,选择合宜的音近字,而不应由韩国一厢情愿,自作主张。目前韩国的做法显然是不尊重我国的。况且,“首尔”从音译的角度看,尚不如“索尔”二字更符合“Seoul”的读音;从语义上,说汉语的人从“首尔”上也看不出有什么“清凉且鸟语花香”的含意。
迁都
2003年12月,韩国国会通过《新行政首都特别法》,决定将行政首都从首尔迁往中部地区。2004年8月,韩国政府最终确定并正式公布了新行政首都的地址,位于韩中部地区的燕歧—公州将成为新的行政首都。韩国政府定于2007年7月在燕歧-公州动工建设新行政首都,在2020年和2030年分别形成拥有30万和50万人口的城市。自2012年至2014年,韩国主要国家行政机关将迁往新行政首都。2004年10月,韩国宪法法院裁决,韩国国会2003年12月通过的《新行政首都特别法》违反宪法。韩国政府制订的将行政首都从首尔迁往中部地区的计划将因此被迫停止执行。但2006年韩国政府决定将于2015年前后,迁都至中部地区并建一新城名为“世宗”(朝鲜王朝时期最为英明的君主,最伟大的创举就是创制韩国民族文字)。
2004年,时任汉城市市长的李明博提出把“汉城市”的中文译名改为“首尔”。随后2005年1月,韩国政府通过决议,“汉城”一词不再使用 ,改称“首尔”。
为此此事引发有关学者和政府的争议,本词条以公正客观为原则,将正反两方观点分别陈述:
赞同方:
古今中外,一个城市,一个国家名称变更,是常见的普遍现象,如中国首都曾几次变更名称,直到现代正式定名为北京,国际上此类现象举不胜数,如近年非洲国家扎伊尔改名为民主刚果,俄罗斯圣彼得堡几易城市名称等等,我们政府也及时接受新名,而不是继续使用旧称称呼其地,为何? 就是对主权国家的尊重。“名从主人”是各国翻译和转写外国人名地名所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中国地名委员会制定的关于外国地名中译通则中明确规定“外国地名的汉字译写,以该国语言的标准音为依据”,又有“以该国官方文字的名称为依据”的明确条例。而且中国历来对使用汉字的国家地区地名始终是沿袭'名从主人'的原则,同样中国城市改名,周边的汉字国家也予以尊重和支持。
汉字在公元3世纪传播到朝鲜半岛,韩国人民开始使用汉字为韩语地名注音,后来直接使用汉字为城市命名。
历史上的首尔。也曾几经更名,公元前18年,百济在此修筑“慰礼城”,设为国都,其城池雏形开始发轫。474年,高句丽击退百济,于此地设置“北汉山郡”(*注:韩语中Han[译为汉或韩]为大和无限之意)。668年,新罗打败高句丽,统一朝鲜半岛,北汉山郡改为“汉山州”,随后又直称“汉州”。 935年,高丽灭新罗,先是改其为“南京”,后因其汉山之南汉江之北的方位,改称“汉阳”。1393年,朝鲜王朝决定以此为都,遂大兴土木,用心构建,从此定名为“汉城”(韩语读音Hansung 한성)。1910年,朝鲜半岛沦为日本殖民地,日本将“汉城”改为“京城”(日语读音Keijo)。1945年日本投降,朝鲜半岛光复。韩国人民改“京城”为韩语固有语地名“Seo Ul(意为首都)”,虽然口称它为“首府”,却因没有对应汉字,仅用韩文拼写,Seoul遂成了朝鲜半岛唯一没有汉字标记的城市。从此西方国家用 “Seoul”称呼该城市,使用汉字的日本也用非汉字的片假名ソウル(日语中用来标记外来语或地名等专有名词的文字)来称呼Seoul,这也是日本唯一非日文汉字标记的韩国地名,而华人世界因Seoul没有对应汉字,故长期使用历史上的旧称“汉城”来标记Seoul (서울)。
这个韩语固有地名Seoul,长期成为韩国境内唯一没有法定中文对应名称的地名(据说中国大陆曾短期使用过音译名“苏乌”,但不久,为了与其他华语地区统一,便沿用了朝鲜王朝时期的旧称“汉城”)。当然,在韩国民间,虽然韩文固有地名已颁布实行,可是因没有汉字名字对应,也屡见使用非法定汉字地名“汉城” 指代Seoul。这从当时的韩国中文出版物和老照片等影音资料里找到例证。但也因使用非统一的法定汉字名称而带来了“地名混乱”。如韩国首都有两所大学,一是Seoul大学(韩国第一高等学府),另一是汉城大学(Hansung,首都的私立大学),在汉字表述中全部标记为“汉城”大学,这就造成交往的混乱。中韩建交之后,随着两国交往的加深和频繁,类似的混乱也层出不穷,而对Seoul城市的汉译错误地名,也不符合中国法定的外国地名翻译原则,2005 年初,韩国政府正式以法定的形式将韩国唯一没有汉字对应的首都名称用汉字“首尔”标记,也明确宣布不再使用旧称“汉城”,而“汉城”也就成了韩国首都首尔的历史地名,如'北平'仅仅是北京的历史地名,而不是今天的名称一样,中国人称呼韩国首都使用中文译名“首尔”,符合国际惯例,也符合中国有关外国地名翻译使用规定。
反对方:
音译只是一种文字翻译为另一种文字时的一种手段。现在国名、地名、人名在翻译成另一种文字时,一般采用音译的方式,如新加坡(Singapore)、西班牙 (Spain)、伦敦(London)、巴黎(Paris)、莫斯科(москва)、等。但是否全部是音译呢?也不一定。如:旧金山 (San francisco)、牛津(Oxford)、剑桥(Cambridge)。“韩国”这是在汉语中的称呼,英文是“Korea”,“中国”的英文是“China”。这些非音译的情况大多是历史原因形成的。
约定俗成是语言的普遍规律。如何翻译人名、地名,不仅要考虑“翻译和称说的便利”,更要遵循语言的约定俗成的原则,即尊重历史上已经形成的习惯说法。比如英国大哲学家Russell,在中国广为人知的译名为罗素,如果现在译为“拉塞尔”,恐怕没有几个人知道。在我国,“汉城”这个名字随着中韩各方面交流的增多,已经为很多人熟悉,相反,Seoul却少有人知。而且“汉城”只是专有名词,没有人仅从字义的简单相加理解为“汉(人)的城”。况且,汉城仅仅是韩国的一个城市,取名“首尔”(首都之义),以通用名代替专用名,从语用学角度讲也是站不住脚的。假使韩国首都迁到别的城市,该城市就是“Seoul”(首尔)了,那么汉城又该如何称呼自己呢?
大家很清楚,汉城以国际惯例的名义处心积虑要改中文名,当然不仅仅是为了称说的便利,而更多的是出于政治目的。那么,一个国家是否有权要求其他国家如何翻译自己的国家名和城市名呢?如何改城市名是一个国家内部的事务,其他国家无权也没有必要去干涉,但它也同样没有权利去规定别的国家如何翻译自己的城市名。如果提出这样的无礼要求,就有干涉别国内政之嫌了。从维护国家主权和形象的角度考虑,我们完全可以按照传统习惯继续使用“汉城”这个称呼。而且,一旦我们按照他国意志更改了译名,那么可以预见,韩国绝对不会是最后一个提出此类要求的国家。到那时我们将会面临疲于应付的被动局面。
国际惯例是有“名从主人”的说法,即对人名与地名采用音译。但这并非绝对,也可以从其义、从其形,完全从音是不全面的。现实中汉语的外国地名并不都是音译,如英国的牛津、美国的盐湖城等。而中国的珠穆朗玛峰在英语中则一直用殖民者的名字Everest来称呼。如果汉城改成音译,那么,韩国 KOREA 也应改叫高丽;如果接受了汉城的改名,今后再有类似情况,又该如何呢?
第二,语言学中还有一个众所周知的原则,就是“约定俗成”。“名从主人”的原则一般多用于地名的罗马字母拼写。但对于使用汉字的国家,情况就有所不同。用汉语书写韩国、日本等地名时,一般都遵从历史和习惯,采用传统的借形或意译的方式,如“东京”“大阪”“汉城”“新义州”等。“汉城”在汉语中已经使用了数百年,是中国人以及全世界使用汉语的人一直习惯的说法。如果这个称谓对韩国有侮辱嫌疑,提出改名应予以重视,但“汉城”并无此意;况且汉城位于汉江之畔,称汉城非常贴切。应告诉韩国,要尊重历史已经形成的习惯,尊重使用汉语民族的习惯,尊重汉语译名的习惯。
接受汉城更名,会给我国以及使用汉语的国家和地区带来极大的不便,教学、新闻、出版等等许多方面都要相应更改,这是一个系统工程,经济成本巨大。而修改工作难免挂一漏万,反而滋生事端。
即使我国接受汉城更名,目前韩国的做法也是极为不妥的。中国是汉语的故乡,汉语是中国的母语。至于汉城在汉语中如何称呼,涉及中韩两国共同使用的汉字问题,理当由中韩双方通过交流协商来协调一致,选择合宜的音近字,而不应由韩国一厢情愿,自作主张。目前韩国的做法显然是不尊重我国的。况且,“首尔”从音译的角度看,尚不如“索尔”二字更符合“Seoul”的读音;从语义上,说汉语的人从“首尔”上也看不出有什么“清凉且鸟语花香”的含意。
迁都
2003年12月,韩国国会通过《新行政首都特别法》,决定将行政首都从首尔迁往中部地区。2004年8月,韩国政府最终确定并正式公布了新行政首都的地址,位于韩中部地区的燕歧—公州将成为新的行政首都。韩国政府定于2007年7月在燕歧-公州动工建设新行政首都,在2020年和2030年分别形成拥有30万和50万人口的城市。自2012年至2014年,韩国主要国家行政机关将迁往新行政首都。2004年10月,韩国宪法法院裁决,韩国国会2003年12月通过的《新行政首都特别法》违反宪法。韩国政府制订的将行政首都从首尔迁往中部地区的计划将因此被迫停止执行。但2006年韩国政府决定将于2015年前后,迁都至中部地区并建一新城名为“世宗”(朝鲜王朝时期最为英明的君主,最伟大的创举就是创制韩国民族文字)。
展开全部
首尔是韩国首都汉城根据其英文“SEOUL”的音译所改的新的中文名称。
汉城市长李明博2005年1月19日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将首都的中文名称由“汉城”改为“首尔”。“汉城”一词不再使用。李明博市长的解说词是:绝大多数国家都将“SEOUL”按照与其英文标记相似的发音来称呼。如:汉语中的华盛顿、伦敦也都是根据这些地名的固有发音来标记的;只有汉城的中文名称一直沿用古代名称“汉城”。李明博市长向中国游说:“首尔”同汉城的韩语发音最为接近,并采用多用于外国地名的常用汉字,中国人也容易熟悉这一新名称。
很明显,李市长是从语音学角度切入问题的。但是如果就事论事的话,李明博等韩国官方人员的解释比较牵强。因为即使改换了“汉城”汉语的名称为“首尔”,也存在着翻译上及使用习惯上的混乱问题。况且,汉语中的外国地名也不都是以发音为根据翻译的,如英国的牛津、剑桥等并非完全是音译,美国的盐湖城(SsltLakeCity)、阿肯色州的小石城(LittleRock)等完全是意译。新西兰首都(Wellington)的官方中译名几乎就是错译——“威灵顿”显然比“惠灵顿”更贴切,但新西兰政府似乎从未提出任何异议。中文名称叫什么?应当尊重中国的传统使用习惯。
据考证,“汉城”的称呼沿用了韩国古代历史王朝的用法。1394年,李成桂将都城从开京迁移到了汉阳,正式命名为汉城(Hansung)。这一名称在汉语中至今已经使用了610年。二战结束以后,韩国将汉城称为韩国语的“首都”(Sieur),英文音译为Seoul,但是韩国的书面汉字仍然写作汉城。因此,可以说,韩国这次改换首都的汉语名称绝非像表面上解释的那样简单,而是包含深刻的原因和其他方面复杂的考虑。
随着19世纪末民族主义的崛起,韩国国内就出现了不能正确认识本民族文化和客观评价中国文化对韩国民族文化影响,而摆脱汉语文化影响的思潮。韩国在二战以后,民族主义思潮进一步发展,曾以法律规定,以韩国的表音字为专用文字。从1970年起,韩国小学、中学教科书中的汉字被取消,完全使用表音文字。
随着韩国经济的崛起,这种极端的民族主义情绪进一步发展,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召开之前,韩国政府曾经下令取消所有牌匾上的汉字标记,以强调韩国的民族文化。
只是到了1999年2月,金大中总统才下令部分解除对汉字使用的限制。但对于这种解禁措施,韩国国内也存在着激烈的反对势力,他们担心这种措施将导致汉字的泛滥与韩国文字的消亡。
从某种意义上说,韩国改变“汉城”的中文名字是本国民族主义在新形势下的延续和发展的表现。
汉武帝时曾在朝鲜设立了四个郡。“汉城”是中国人六百年前至今一直习惯称谓的名字。韩国过去也一直用汉字写人名和地名。虽然“汉城”之名是由韩国古代的先人所起,但现代的韩国人总觉得不是本国的名称,总觉得“汉城”与中国有瓜葛,容易让人联想到中国的汉朝。对于汉朝,一些韩国人又缺乏正确的历史观,认为是对朝鲜的侵略。正式在这种不良心理情结的指导下,韩国才有意将“汉城”的中文译名更改为“首尔”。
韩国官方为这次改名的解释,仅仅是表面的,这是以国际惯例和便于国际交往来掩盖更加深层的阴暗心理情结,努力摆脱汉字文化对韩国深厚影响的一种尝试。
叫了610年的汉城一下子改名,叫着真让人感觉别扭!就好比纽约(New Youk)突然让叫“牛月克”。你能习惯吗?我是习惯不了。我在很多方面敬佩和尊重韩国人,但是在这一点上,我B4韩国人。太小家子气了!
不可否认,朝鲜民族在历史上深受日本侵略者的奴役之苦,大力弘扬朝鲜本民族的文化,加强自身民族文化的优势地位,努力摆脱外来文化影响等措施,有可以理解的一面,不应该随意扣上狭隘的帽子。
但是,另一方面,韩国自身在保持和发扬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对外来文化,特别是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也应该采取扬弃的态度,不应该不分好坏一概拒绝。其实,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对朝鲜民族文化的产生、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贡献作用。
在具体对待这次改名的问题上,韩国有权利更改本国首都的汉语译名,但是中国以及其他汉语权的国家也有权接受或不接受这个新译名。接受与不接受,这也是中国与其他汉语国家应有的权利,韩国应当予以尊重。因为对中国等这些国家来说,不仅仅是一个译法上的问题,而涉及了历史习惯、经济费用等多方面的问题。
汉城市长李明博2005年1月19日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将首都的中文名称由“汉城”改为“首尔”。“汉城”一词不再使用。李明博市长的解说词是:绝大多数国家都将“SEOUL”按照与其英文标记相似的发音来称呼。如:汉语中的华盛顿、伦敦也都是根据这些地名的固有发音来标记的;只有汉城的中文名称一直沿用古代名称“汉城”。李明博市长向中国游说:“首尔”同汉城的韩语发音最为接近,并采用多用于外国地名的常用汉字,中国人也容易熟悉这一新名称。
很明显,李市长是从语音学角度切入问题的。但是如果就事论事的话,李明博等韩国官方人员的解释比较牵强。因为即使改换了“汉城”汉语的名称为“首尔”,也存在着翻译上及使用习惯上的混乱问题。况且,汉语中的外国地名也不都是以发音为根据翻译的,如英国的牛津、剑桥等并非完全是音译,美国的盐湖城(SsltLakeCity)、阿肯色州的小石城(LittleRock)等完全是意译。新西兰首都(Wellington)的官方中译名几乎就是错译——“威灵顿”显然比“惠灵顿”更贴切,但新西兰政府似乎从未提出任何异议。中文名称叫什么?应当尊重中国的传统使用习惯。
据考证,“汉城”的称呼沿用了韩国古代历史王朝的用法。1394年,李成桂将都城从开京迁移到了汉阳,正式命名为汉城(Hansung)。这一名称在汉语中至今已经使用了610年。二战结束以后,韩国将汉城称为韩国语的“首都”(Sieur),英文音译为Seoul,但是韩国的书面汉字仍然写作汉城。因此,可以说,韩国这次改换首都的汉语名称绝非像表面上解释的那样简单,而是包含深刻的原因和其他方面复杂的考虑。
随着19世纪末民族主义的崛起,韩国国内就出现了不能正确认识本民族文化和客观评价中国文化对韩国民族文化影响,而摆脱汉语文化影响的思潮。韩国在二战以后,民族主义思潮进一步发展,曾以法律规定,以韩国的表音字为专用文字。从1970年起,韩国小学、中学教科书中的汉字被取消,完全使用表音文字。
随着韩国经济的崛起,这种极端的民族主义情绪进一步发展,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召开之前,韩国政府曾经下令取消所有牌匾上的汉字标记,以强调韩国的民族文化。
只是到了1999年2月,金大中总统才下令部分解除对汉字使用的限制。但对于这种解禁措施,韩国国内也存在着激烈的反对势力,他们担心这种措施将导致汉字的泛滥与韩国文字的消亡。
从某种意义上说,韩国改变“汉城”的中文名字是本国民族主义在新形势下的延续和发展的表现。
汉武帝时曾在朝鲜设立了四个郡。“汉城”是中国人六百年前至今一直习惯称谓的名字。韩国过去也一直用汉字写人名和地名。虽然“汉城”之名是由韩国古代的先人所起,但现代的韩国人总觉得不是本国的名称,总觉得“汉城”与中国有瓜葛,容易让人联想到中国的汉朝。对于汉朝,一些韩国人又缺乏正确的历史观,认为是对朝鲜的侵略。正式在这种不良心理情结的指导下,韩国才有意将“汉城”的中文译名更改为“首尔”。
韩国官方为这次改名的解释,仅仅是表面的,这是以国际惯例和便于国际交往来掩盖更加深层的阴暗心理情结,努力摆脱汉字文化对韩国深厚影响的一种尝试。
叫了610年的汉城一下子改名,叫着真让人感觉别扭!就好比纽约(New Youk)突然让叫“牛月克”。你能习惯吗?我是习惯不了。我在很多方面敬佩和尊重韩国人,但是在这一点上,我B4韩国人。太小家子气了!
不可否认,朝鲜民族在历史上深受日本侵略者的奴役之苦,大力弘扬朝鲜本民族的文化,加强自身民族文化的优势地位,努力摆脱外来文化影响等措施,有可以理解的一面,不应该随意扣上狭隘的帽子。
但是,另一方面,韩国自身在保持和发扬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对外来文化,特别是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也应该采取扬弃的态度,不应该不分好坏一概拒绝。其实,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对朝鲜民族文化的产生、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贡献作用。
在具体对待这次改名的问题上,韩国有权利更改本国首都的汉语译名,但是中国以及其他汉语权的国家也有权接受或不接受这个新译名。接受与不接受,这也是中国与其他汉语国家应有的权利,韩国应当予以尊重。因为对中国等这些国家来说,不仅仅是一个译法上的问题,而涉及了历史习惯、经济费用等多方面的问题。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其实世界上都叫韩国首都为首尔,就中国各色,叫汉城。后来跟随时代潮流,知错就改,别各色了,中国就叫韩国首都为“首尔”了~
韩国首都汉城(韩式汉语称为首尔,Seoul,“首都”的意思)是韩国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的中心,也是全国陆、海、空交通枢纽。位于朝鲜半岛中部、地处盆地,汉江迂回穿城而过,距半岛西海岸约30公里,距东海岸约185公里,北距朝鲜平壤约260公里。全市南北最长处为30.3公里,东西最长处为36.78公里,总面积605.5平方公里。
原称汉城* 韩文为서울
韩文 서울특별시 简称 서울
韩汉文 서울特别市
罗马字 Seoul Teukbyeolsi
韩国首都汉城(韩式汉语称为首尔,Seoul,“首都”的意思)是韩国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的中心,也是全国陆、海、空交通枢纽。位于朝鲜半岛中部、地处盆地,汉江迂回穿城而过,距半岛西海岸约30公里,距东海岸约185公里,北距朝鲜平壤约260公里。全市南北最长处为30.3公里,东西最长处为36.78公里,总面积605.5平方公里。
原称汉城* 韩文为서울
韩文 서울특별시 简称 서울
韩汉文 서울特别市
罗马字 Seoul Teukbyeolsi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其实在韩语的发音来讲,音译是首尔,有人说韩国要“去汉化”,所以要求称首尔,不称汉城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呵呵,以前整个朝鲜半岛都是中国的附属国,在明朝的时候朝鲜迁都到汉城的,从明朝开始中国人都叫汉城了,1945年韩国人将首都更名为Seoul,韩语的意思首都和鸟语花香的地方,但是由于一些习惯问题,中国人仍然叫汉城,韩国人民族自尊心很强,他们认为中国人叫他汉城是一种侮辱(既认为中国人叫他汉城是把韩国当成以前的附属国)因此强烈希望中国改称首尔,虽然他们的解释是避免更多的交流麻烦,如韩国有两所大学,一所汉城大学,一所叫首尔大学,如果仍然叫汉成的话,会使两所大学混淆,不过我认为第一点才是主要的原因。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1月19日,汉城市长李明博在汉城市政府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宣布,汉城市的中文名称改为“首尔”,“汉城”一词不再使用。新确定的汉语名称“首尔”可解释为“首位的城市”。 新华社记者张利摄
新华网汉城1月19日电(记者张利)汉城市市长李明博19日在汉城市政府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把汉城市的中文名称改为“首尔”,“汉城”一词不再使用。
李明博说,绝大多数国家都将“SEOUL”按照与英文标记相似的发音来称呼,汉语中的华盛顿、伦敦、莫斯科也都是根据这些地名的固有发音来标记的,只有汉城的中文名称一直沿用古代名称“汉城”。随着韩中两国的往来与交流日益频繁,名称造成的混乱越来越多。汉城市经过一年多的意见征求,确定用新的中文名称“首尔”取代“汉城”。
李明博说,“首尔”同汉城的韩语发音最为接近,并采用多用于外国地名的常用汉字,中国人也容易熟悉这一新名称。汉城市今后将在市政府的中文网站、所有中文发行物和各种标牌上采用新的中文名称,同时要求韩国各个机关、团体和企业采用新名称,在机场、交通和旅游标志及教科书等出版物上也使用新名称。韩国也将向中国提出这一要求。
汉城市早在2004年年初就成立了“汉城中文名称改名推进委员会”,就改名方案进行讨论和征求意见,原计划于2004年4月公布新的名称,但由于在新名称的确定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故而新名称公布日期一再推迟。
最终确定的汉语名称“首尔”可解释为“首位的城市”。记者当天登录汉城市的中文网站发现,网站上的大部分“汉城”字样已经被修改为“首尔”。
新华网汉城1月19日电(记者张利)汉城市市长李明博19日在汉城市政府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把汉城市的中文名称改为“首尔”,“汉城”一词不再使用。
李明博说,绝大多数国家都将“SEOUL”按照与英文标记相似的发音来称呼,汉语中的华盛顿、伦敦、莫斯科也都是根据这些地名的固有发音来标记的,只有汉城的中文名称一直沿用古代名称“汉城”。随着韩中两国的往来与交流日益频繁,名称造成的混乱越来越多。汉城市经过一年多的意见征求,确定用新的中文名称“首尔”取代“汉城”。
李明博说,“首尔”同汉城的韩语发音最为接近,并采用多用于外国地名的常用汉字,中国人也容易熟悉这一新名称。汉城市今后将在市政府的中文网站、所有中文发行物和各种标牌上采用新的中文名称,同时要求韩国各个机关、团体和企业采用新名称,在机场、交通和旅游标志及教科书等出版物上也使用新名称。韩国也将向中国提出这一要求。
汉城市早在2004年年初就成立了“汉城中文名称改名推进委员会”,就改名方案进行讨论和征求意见,原计划于2004年4月公布新的名称,但由于在新名称的确定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故而新名称公布日期一再推迟。
最终确定的汉语名称“首尔”可解释为“首位的城市”。记者当天登录汉城市的中文网站发现,网站上的大部分“汉城”字样已经被修改为“首尔”。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