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外桃源的意思是什么
世外桃源
发音 :shì wài táo yuán
解释: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世外桃源是一个汉语成语,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拓展资料:
晋·陶潜《桃花源记》
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间隔 一作:隔绝)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赏析:
本文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文章的结构也颇有巧妙之处。作者借用小说笔法,以一个捕渔人的经历为线索展开故事。开头的交代,时代、渔人的籍贯,都写得十分肯定,似乎真有其事。这就缩短了读者与作品的心理距离,把读者从现实世界引入到迷离惝恍的桃花源。
相反,如果一开头就是“山在虚无缥缈间”,读者就会感到隔远,作品的感染力也就会大打折扣。“不足为外人道也”及渔人返寻所志,迷不得路,使读者从这朦胧飘忽的化外世界退回到现实世界,心中依旧充满了对它的依恋。文末南阳刘子骥规往不果一笔,又使全文有余意不穷之趣。
作者简介: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shì wài táo yuán]
世 外 桃 源
【解释】: 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出处】: 晋·陶潜《桃花园记》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没有遭到祸乱的美好地方。
【语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举例造句】:
1、如果我们不去追求,不去奋斗,成天坐在家里梦想世外桃源的生活,那是不现实的。
2、我这山居,远离尘俗,可不像是世外桃源吗?
3、想不到在这山穷水尽之地,有这么一座世外桃源。
4、那种幻想中的所谓世外桃源,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
5、当雨过天晴时,远处细水长流,桃园飘香;近处世外桃源,黄发垂髫,好似一幅桃园山水图。
6、我留恋着湘西凤凰那世外桃源一般的小镇生活。
7、在旧社会里,哪里去寻找世外桃源、安乐世界呢?
8、香格里拉是传说中的世外桃源。
9、这崇山峻岭中的小村庄,彷佛人间的世外桃源。
10、这是一处胜景,落英缤纷,蜜蜂飞舞。仿佛世外桃源。
11、节假日到山里农家小院住几天,还真有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在心里滋生出来了。
12、陶渊明所塑造的世外桃源,正是他心中理想世界的呈现。
13、学校并不是世外桃源,它和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三者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
14、这山谷桃花盛开,落英缤纷,景色迷人,活像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15、这是一栋独一无二的别墅,里面更是富丽堂皇,外面好像世外桃源一样。
16、造句:在那座山的后面,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小村庄,那里风景优美,人文和谐,可以算得上是一个世外桃源。
17、这里林木葱茂,花香四溢,环境优美,居住此地,大有世外桃源之感。
拓展阅读: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髣髴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
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中文名:世外桃源
出处《桃花源记》
发音shì wài táo yuán
属性成语
成语解释【解释】:
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
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拓展资料:
成语典故【故事】:
东晋文学家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记载:一个渔夫只身划船进入一山洞,发现一座桃源,这里的居民男耕女织,大人小孩均参加劳动,没有赋税和徭役,人们的关系十分淳朴亲切,到处是一遍安乐祥和的气氛,与外面的世界隔绝
【出处】: 晋·陶潜《桃花园记》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没有遭到祸乱的美好地方。
【举例造句】: 在这儿,在这世外桃源的仙境中,有了人世喧嚣的声音。 ★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三章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