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名好编辑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洞悉读者,预知时潮
胡玉萍(人民文学出版社)
现在的编辑要注意洞悉读者心中价值的改变、预知时潮的需求,让“人脉”与“金脉”同时兼有。“无论一本畅销书还是一本常销书,其主旨、要义、风格、特点绝对不会自然呈现。怎么才能发现一本有价值的书与读者之间的隐秘联系呢?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两个字——沟通。”
谈到今昔编辑工作的对比,胡玉萍深有感触。在出版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编辑要变换角色,即从单一角色变为综合角色:第一,文化生产者。要设计和生产出独特的文化产品,就必须非常专业、敏锐。第二,项目管理者。要管理好一个项目就必须对图书有一个整体的设计与安排,把编辑思想贯穿在图书生产与营销的整个流程中。第三,图书服务者。在图书生产、策划宣传、市场营销的一系列工作中,编辑要周密地考虑好各个环节的密切配合与整个流程中的每一个对接。
积累知识和人脉
赵南荣(上海文艺出版社)
做到今天的成绩,赵南荣认为一靠积累,知识积累和作者人脉积累;二靠把握机遇。“就拿《品三国》竞标成功这件事来说,当时出版界几乎都认为是天价,根本不可能做到。其实,我们心里很踏实,有绝对把握。我与易中天有二十多年交往,十分了解他的学术水平、语言功力和口才,他受到观众欢迎是必然的。另外,竞标时‘品读中国’系列已经发行8万套。在这样有利的条件下,竞标《品三国》对于上海文艺出版社来说是‘舍我其谁’的事。”
以成败论英雄
尹志勇(长江文艺出版社)
从事编辑出版工作以来,感受最深的是两个人说的两句话:一句是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总编辑周百义说的,“做书不仅仅是赚钱的事,更要做有品位、能流传久远、对社会责任有所担当的书,这既是编辑也是出版社安身立命之所在”。另一句是《圈子圈套》作者王强所说,“不看过程,只看结果,以成败论英雄”。尹志勇常以此话来检验自己的工作,不再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并以此克服自己的惰性。
编辑良知不可缺
黎 遥(南海出版公司)
现在编辑最缺乏的不是能力,是职业道德,尤其是编辑良知。编辑是一个良心活,标准有三:是否能肯定地说,所选择出版的图书是自己能力范围内最好的图书?是否愿意将自己编辑的图书给亲人阅读?是否对编辑的每本图书都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答案如果肯定,便值得肯定。从业以来他感触最深的,是编辑出版《德川家康》。这是一本大书,一本有550万字的历史小说。从引进版权、翻译校订、编辑出版,前后4年。真正进入编辑阶段长达一年半,目前正在做后几部最后的编辑工作。作为如此大部图书的编辑,编辑一生能受的罪、受的惊吓、受的体肤之苦、受的心灵磨砺,久长的编辑过程中,恐怕都有了。它是一部关于日本的大书,除了文化、风俗、制度等大方向上的不同,众多器物、兵器兵种、服饰、官职、称谓,几乎处处有难题,行行有难关……它还是一部关于日本古代(战国)的大书,历史的变迁、历史地理的变化、与中国民族心理的差异,都构成了编辑本书的沟壑。对于本书的顺利出版,黎遥认为合作的团队与良好的组织结构起到了关键作用。
编辑要与发行形成良性循环
顾建平(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现在做编辑,一定要跨过市场这座独木桥,没有市场意识的编辑几乎没有立足之地,但也不能说有了市场就丢了文化。”此外,让他最有感触的是十月文艺出版社2007年进行的发行机制调整。《色,戒》是该社变革之后的成功范例之一。“发行不是万能的,不能为无米之炊,不能化腐朽为神奇,但没有出色的发行,编辑将无所成就。一个强大有力、积极灵活的发行部门是出版者取胜市场的关键。有效的发行能与编辑创意形成良性循环,培养纠错机制,如同科学命题的证实或证伪。”
应注重细节雕琢
姚 仪(译林出版社)
相比过去,编辑需要全程参与图书生产,需要面面俱到地考虑问题,既要对所从事的图书类别知识广博、专业,又要比过去更具备商业头脑。编辑为一本书付出了全部心血,事无巨细,但只能做默默无闻的幕后工作者。所以,做编辑的愉悦是内向的,不会产生于那些光芒四射的外部的东西。
市场意识不等于赚钱意识
岑 杰(安徽文艺出版社)
以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编辑相对还是轻松的,现在随着大多数出版社转企改制,编辑无法不面对市场。编辑主体的市场意识在整个编辑、出版活动中是贯穿始终的,这种市场意识并不等同于赚钱意识,它更多体现在竞争意识和经营意识、品牌意识和精品意识、成本意识和促销意识等方面。作为编辑,既要有宏观的策划能力,又要有微观的执行能力。但不论是策划能力还是执行能力,都应以具有市场意识为前提,了解读者、分析市场、熟悉作者,适时准确切入。当然所有这些在出版实践中,还得依赖一个科学高效的机制、同心共识的团队,才具有可操作性,才具有真正意义的执行力。
编辑的“付型综合症”
常 晶(春风文艺出版社)
“编辑还有个最大的苦恼,我叫‘付型综合症’,明明做了编辑加工经过了三校,可要付型出片了,老是担心出错,有时梦里醒来惊出一身的冷汗,出错后的懊恼就更不用说了。”
谈到如今编辑急需提高的能力,常晶认为应是把握市场的能力和执行力。“把握市场不是一招一式,而是要看社会环境和人们的需求,这样才能做好图书的市场定位,定位正确了,如何实现变得很关键,这就需要执行力。有些年轻编辑点子很多想法也不错,可到具体做了,往往没有坚持,遇到点儿问题就退下来了,纵观成功的编辑他们都有可贵的韧劲。”
编辑团队的管理是关键
赵武平(上海译文出版社)
赵武平认为,如今编辑工作面临的最大变化,是选题规模的扩大,编辑队伍的扩张,如何加强管理,精心选好书出好书,让每一个团队成员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作用,是他最需要思考和努力的。
以上内容转自《中国图书商报》
胡玉萍(人民文学出版社)
现在的编辑要注意洞悉读者心中价值的改变、预知时潮的需求,让“人脉”与“金脉”同时兼有。“无论一本畅销书还是一本常销书,其主旨、要义、风格、特点绝对不会自然呈现。怎么才能发现一本有价值的书与读者之间的隐秘联系呢?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两个字——沟通。”
谈到今昔编辑工作的对比,胡玉萍深有感触。在出版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编辑要变换角色,即从单一角色变为综合角色:第一,文化生产者。要设计和生产出独特的文化产品,就必须非常专业、敏锐。第二,项目管理者。要管理好一个项目就必须对图书有一个整体的设计与安排,把编辑思想贯穿在图书生产与营销的整个流程中。第三,图书服务者。在图书生产、策划宣传、市场营销的一系列工作中,编辑要周密地考虑好各个环节的密切配合与整个流程中的每一个对接。
积累知识和人脉
赵南荣(上海文艺出版社)
做到今天的成绩,赵南荣认为一靠积累,知识积累和作者人脉积累;二靠把握机遇。“就拿《品三国》竞标成功这件事来说,当时出版界几乎都认为是天价,根本不可能做到。其实,我们心里很踏实,有绝对把握。我与易中天有二十多年交往,十分了解他的学术水平、语言功力和口才,他受到观众欢迎是必然的。另外,竞标时‘品读中国’系列已经发行8万套。在这样有利的条件下,竞标《品三国》对于上海文艺出版社来说是‘舍我其谁’的事。”
以成败论英雄
尹志勇(长江文艺出版社)
从事编辑出版工作以来,感受最深的是两个人说的两句话:一句是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总编辑周百义说的,“做书不仅仅是赚钱的事,更要做有品位、能流传久远、对社会责任有所担当的书,这既是编辑也是出版社安身立命之所在”。另一句是《圈子圈套》作者王强所说,“不看过程,只看结果,以成败论英雄”。尹志勇常以此话来检验自己的工作,不再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并以此克服自己的惰性。
编辑良知不可缺
黎 遥(南海出版公司)
现在编辑最缺乏的不是能力,是职业道德,尤其是编辑良知。编辑是一个良心活,标准有三:是否能肯定地说,所选择出版的图书是自己能力范围内最好的图书?是否愿意将自己编辑的图书给亲人阅读?是否对编辑的每本图书都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答案如果肯定,便值得肯定。从业以来他感触最深的,是编辑出版《德川家康》。这是一本大书,一本有550万字的历史小说。从引进版权、翻译校订、编辑出版,前后4年。真正进入编辑阶段长达一年半,目前正在做后几部最后的编辑工作。作为如此大部图书的编辑,编辑一生能受的罪、受的惊吓、受的体肤之苦、受的心灵磨砺,久长的编辑过程中,恐怕都有了。它是一部关于日本的大书,除了文化、风俗、制度等大方向上的不同,众多器物、兵器兵种、服饰、官职、称谓,几乎处处有难题,行行有难关……它还是一部关于日本古代(战国)的大书,历史的变迁、历史地理的变化、与中国民族心理的差异,都构成了编辑本书的沟壑。对于本书的顺利出版,黎遥认为合作的团队与良好的组织结构起到了关键作用。
编辑要与发行形成良性循环
顾建平(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现在做编辑,一定要跨过市场这座独木桥,没有市场意识的编辑几乎没有立足之地,但也不能说有了市场就丢了文化。”此外,让他最有感触的是十月文艺出版社2007年进行的发行机制调整。《色,戒》是该社变革之后的成功范例之一。“发行不是万能的,不能为无米之炊,不能化腐朽为神奇,但没有出色的发行,编辑将无所成就。一个强大有力、积极灵活的发行部门是出版者取胜市场的关键。有效的发行能与编辑创意形成良性循环,培养纠错机制,如同科学命题的证实或证伪。”
应注重细节雕琢
姚 仪(译林出版社)
相比过去,编辑需要全程参与图书生产,需要面面俱到地考虑问题,既要对所从事的图书类别知识广博、专业,又要比过去更具备商业头脑。编辑为一本书付出了全部心血,事无巨细,但只能做默默无闻的幕后工作者。所以,做编辑的愉悦是内向的,不会产生于那些光芒四射的外部的东西。
市场意识不等于赚钱意识
岑 杰(安徽文艺出版社)
以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编辑相对还是轻松的,现在随着大多数出版社转企改制,编辑无法不面对市场。编辑主体的市场意识在整个编辑、出版活动中是贯穿始终的,这种市场意识并不等同于赚钱意识,它更多体现在竞争意识和经营意识、品牌意识和精品意识、成本意识和促销意识等方面。作为编辑,既要有宏观的策划能力,又要有微观的执行能力。但不论是策划能力还是执行能力,都应以具有市场意识为前提,了解读者、分析市场、熟悉作者,适时准确切入。当然所有这些在出版实践中,还得依赖一个科学高效的机制、同心共识的团队,才具有可操作性,才具有真正意义的执行力。
编辑的“付型综合症”
常 晶(春风文艺出版社)
“编辑还有个最大的苦恼,我叫‘付型综合症’,明明做了编辑加工经过了三校,可要付型出片了,老是担心出错,有时梦里醒来惊出一身的冷汗,出错后的懊恼就更不用说了。”
谈到如今编辑急需提高的能力,常晶认为应是把握市场的能力和执行力。“把握市场不是一招一式,而是要看社会环境和人们的需求,这样才能做好图书的市场定位,定位正确了,如何实现变得很关键,这就需要执行力。有些年轻编辑点子很多想法也不错,可到具体做了,往往没有坚持,遇到点儿问题就退下来了,纵观成功的编辑他们都有可贵的韧劲。”
编辑团队的管理是关键
赵武平(上海译文出版社)
赵武平认为,如今编辑工作面临的最大变化,是选题规模的扩大,编辑队伍的扩张,如何加强管理,精心选好书出好书,让每一个团队成员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作用,是他最需要思考和努力的。
以上内容转自《中国图书商报》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