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的兴趣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它是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使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精神。在小学阶段开设这门课, 是让学生从小便了解自已的祖国发展,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良好思想品质。因此,作为一位老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这门学科的兴趣是很重要的,作为一位教《品德与社会》的科任老师,我是这样入手的。
一、举例子激发学生的兴趣
根据这门课程的特点在教学中应通过阐明《品德与社会》的基本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的兴趣。要用生动的、有说服力的理论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思想教育,通过《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的内容的教学,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的启蒙教育。如:讲到法律在我身边,引导学生通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身边的事情有更深刻的认识,能够就法律条款中的有关规定对身边的现象发表评论,并学会保护自己,远离恶习。通过这些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意义,让学生对这门学科感兴趣。
二、让学生体验生活、对塑造自身形象感兴趣
《品德与社会》的课标中明确指出学生,家长,社会风土等都是本课程的重要资源。道德高尚,责任心强的品德与社会老师本身就是一种直观、有效的教学资源,在教学中,老师要充分发挥本人的模范影响作用,利用为人师表来感化学生,这对于帮助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非常重要。
记得有一次,我去上品德与社会课,我刚走进教室,一个小沙包打在我的脸上,好痛,一下子两眼火冒金星般的眼泪要流出来了,可是教室里静悄悄地没有一点声音,我只好脸带笑容说上课了,这小沙包是同学们在玩丢沙包的游戏吧?我说下课我和你们一起玩好吗?同学们笑了,并向我真诚地道歉,那节课同学们都很认真听课。
我认为任《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老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身先士卒,学会谦让,才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三、以实践参与调动学生的兴趣
《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与现实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要使学生初步了解《品德与社会》与社会的联系,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学习《品德与社会》的作用,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学习《品德与社会》的道理,自古以来我国就同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发生了广泛的联系。因为历史的发展反映出人类历史进程的普遍规律,又显示出它的复杂和曲折性,同时还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为了进一步让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为了更好地了解社会,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
要想让学生学好《品德与社会》就必须从培养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着手,因此我作为教学《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教师根据教材的特点,采用课程标准规定的课堂的知识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结合进行的教学方法,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去开展社会调查,开展访问当地的革命老人,了解一些家乡人民的革命的斗争事迹,编成故事讲述。还通过活动课召开班会,提出实际问题。
1、从衣、食、住、行几个方面谈改革开放前后家庭的变化。
我通过让学生讨论、交流、分析、概括启发学生动脑筋问题,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逐步培养学生的意识能力,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上述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引导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这门课是非常重要的。让学生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中认识,从而懂得自尊自爱,关心集体、社会、国家、民族和全球利益,建立起学生以社会为本位的道德价值观,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以培养社会主义高素质的一代新人。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