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回答
2013-11-17
展开全部
字 文则
个人资料
性别 男
子 于圭
籍贯 [兖州]泰山钜平 [今山东泰安]
官至 左将军 假节钺 谥厉侯
曾效力过的势力 魏 [编辑本段]简明历史传记 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于禁(斯琴毕力格饰)于禁(?-221),曹操时期五子良将之首。早期随鲍信起兵讨黄巾,后来又一起归附曹操,被任为军司马。从此跟随曹操四处征战, 屡建功勋。 曹操征张绣失利, 大军溃散, 唯独于禁临危不乱, 且战且退. 路遇青州兵四处抢劫,被于禁追杀后就去告发于禁叛变,于禁先扎下营寨才去见曹操,曹操问他怎么不先来解释,于禁认为分辩事小,退敌事大,曹操对于禁坚毅沉稳的作风大加赞赏,封他为益寿亭侯。后来在败吕布,破袁绍等大小战役中,于禁等五良将都轮流任先锋和后拒,成为曹军将领中的骨干精英。曹操曾经因恼怒朱灵而想撤掉他的兵权,就派于禁去办,于禁手执文书仅带数十骑就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他在曹军中就是这样地令人畏惧。 官至左将军, 假节钺。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包围曹仁,于禁率军救援,汉水泛滥,七军被淹,于禁放弃抵抗而被俘, 关押在江陵,而曹仁的部下庞德却不屈被杀。后来关羽被孙权所破,于禁获释而到了吴国,直到黄初二年才被送回魏国,那时他都已经须发皆白,面容憔悴,见了皇帝泪流满面。曹丕下旨, 认为于禁兵败是洪水暴发所致, 而不是军事指挥上的错误, 并引用春秋时名将荀林父孟明视的事例来安慰他。后来命于禁去高陵祭拜曹操,并预先在陵中画有他战败降敌,而庞德不屈的图画,于禁见到后, 惭愧发病而死。谥为厉侯。 [编辑本段]历史评价 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于禁最号毅重,然弗克其终。《三国志 魏书十七 张乐于张徐传》
曹操曰:“淯水之难,吾其急也,将军在乱能整,讨暴坚垒,有不可动之节,虽古名将,何以加之!”《三国志 于禁传》
太祖表汉帝,称于禁乐进张辽曰:“武力既弘,计略周备,质忠性一,守执节义,每临战攻,常为督率,奋强突固,无坚不陷,自援枹鼓,手不知倦。又遣别征,统御师旅,抚众则和,奉令无犯,当敌制决,靡有遗失。论功纪用,宜各显宠。”《三国志 乐进传》 [编辑本段]历史年表 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黄巾起义,鲍信招合徒众,于禁附从起兵。
汉献帝初平三年(公元192年)曹操领兖州牧,于禁与其党俱封为都伯,属将军王朗。王朗异之,向曹操推荐于禁之才可任大将。曹操召见于禁,拜军司马。
初平四年(公元193年)曹操使于禁领兵攻徐州广威,拔之,拜陷陈都尉。
兴平元年(公元194年)跟从曹操讨吕布于濮阳,单独领兵攻破吕布二营于城南,又单独领兵攻破高雅于须昌。
兴平二年(公元195年)跟从曹操攻寿张、定陶、离狐,围张超于雍丘,皆破之。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跟从曹操征黄巾刘辟、黄邵等,屯版梁。黄邵等夜袭太祖营,于禁率麾下击破之,斩刘辟黄邵等,尽降其众。迁平虏校尉。从围袁术将桥蕤于若县,斩桥蕤等四将。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跟从曹操至宛,招降张绣。张绣复叛,曹操与战不利,军败,还舞阴。这时军乱,各抄小路奔太祖,于禁独领所属数百人,且战且退,虽有死伤不相离。虏追稍缓,于禁徐整行队,鸣鼓而还。未至曹操所,道见十余人被创裸走,禁问其故,曰:“为青州兵所劫。”当初黄巾降后精锐被编成青州兵,曹操宽之,故敢因缘为略。于禁大怒,令其众曰:“青州兵同属曹公,而还为贼乎!”乃讨之。青州兵逃走向曹操告发。于禁见敌兵将至,先立营垒,没有时间见曹操。有的人对于禁说:“青州兵已告状,你赶快去申辩吧。”于禁曰:“今贼在后,很快就会追击至此,不先做准备,何以待敌?且曹公(耳)聪(目)明,何必申辩!”后来见了曹操,具陈其状。曹操很高兴,对于禁曰:“淯水之难,吾其急也,将军在乱能整,讨暴坚垒,有不可动之节,虽古名将,何以加之!”于是录禁前后功,封益寿亭侯。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复从曹操攻张绣于穰,擒吕布于下邳。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与史涣、曹仁攻眭固于射犬,破斩之。曹操初征袁绍,袁绍兵盛,于禁愿为先锋。曹操壮之,乃遣步卒二千人,使于禁为大将,守延津以拒袁绍,曹操引军还官渡。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刘备在徐州叛变,曹操东征之。袁绍攻于禁,于禁坚守,袁绍不能攻下. 随后主动出击袁绍的侧翼营寨,从延津向西南沿黄河攻取汲县, 并与乐进等率步骑五千渡河攻取获嘉县,总共焚烧保聚三十馀屯,斩首获生各数千,招降袁绍将何茂、王摩等二十馀人。随后曹操又使于禁单独领兵进驻原武,攻击袁绍在杜氏津的营寨,破之。迁裨将军,后从还官渡。曹操与袁绍连营,起土山相对。袁绍命令士兵向曹操的营中射箭,曹操的士卒多死伤,军中惧。于禁督守土山,力战,士气大振。袁绍破,迁偏将军。
建安十年(公元205年)冀州平。昌豨复叛,遣于禁征之。于禁急进攻昌豨;昌豨与于禁有旧,降于禁。诸将皆以为昌豨已降,当送还曹操,于禁曰:“诸君不知主公令乎!围而后降者不赦。奉法行令,事上之节也。昌豨虽我旧友,但我可失节乎!”自临与昌豨决,陨涕而斩之。曹操闻而叹曰:“昌豨降不诣吾而归禁,岂非命耶!”更加器重于禁。东海平,曹操表汉帝,称于禁曰:“武力既弘,计略周备,质忠性一,守执节义,每临战攻,常为督率,奋强突固,无坚不陷,自援枹鼓,手不知倦。又遣别征,统御师旅,抚众则和,奉令无犯,当敌制决,靡有遗失。论功纪用,宜各显宠。”拜禁虎威将军。
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与臧霸等攻梅成,张辽、张郃等讨陈兰。于禁到,成举众三千馀人降。既降复叛,其众奔兰。张辽等与兰相持,军食少,于禁运粮前后相属,张辽遂斩兰、成。增邑二百户,并前千二百户。
这时,于禁与张辽、乐进、张郃、徐晃俱为名将,曹操每次征伐,不是用为行军前锋,就是用为后拒;而于禁持军严整,得贼财物,无所私入,由是赏赐特重。曹操曾经恼恨朱灵,欲夺其兵权。曹操因为于禁有威重,遣于禁引数十骑,赍令书,往朱灵营夺其军,朱灵及其部众无人敢动。曹操让朱灵为于禁部下,众皆震服,其见惮如此。迁左将军,假节钺,分邑五百户,封其一子为列侯。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太祖在长安,使曹仁讨关羽于樊城,又遣于禁助曹仁。正值秋季大雨,汉水泛滥,平地水数丈,于禁等七军皆没。于禁与诸将登高望水,没有地方可以逃走,关羽乘大船攻于禁等,于禁遂降,惟庞德不屈节而死。于禁被关押在江陵。曹操闻之,哀叹者久之,曰:“于禁跟从我三十年,何意临危处难,反不如庞德!”
吕蒙攻破江陵后,孙权释放于禁并与他会面,于禁乘马与孙权并行,虞翻喝曰:“尔乃降虏,还敢与我主齐马?”还差点挥鞭击之,幸得孙权喝止。后孙权于楼船与群臣会饮,于禁听闻乐声后流泪,虞翻又曰:“汝欲作伪求免罪?”于禁虽为他所恶,但犹赞叹其忠义。
魏文帝黄初二年(公元2
个人资料
性别 男
子 于圭
籍贯 [兖州]泰山钜平 [今山东泰安]
官至 左将军 假节钺 谥厉侯
曾效力过的势力 魏 [编辑本段]简明历史传记 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于禁(斯琴毕力格饰)于禁(?-221),曹操时期五子良将之首。早期随鲍信起兵讨黄巾,后来又一起归附曹操,被任为军司马。从此跟随曹操四处征战, 屡建功勋。 曹操征张绣失利, 大军溃散, 唯独于禁临危不乱, 且战且退. 路遇青州兵四处抢劫,被于禁追杀后就去告发于禁叛变,于禁先扎下营寨才去见曹操,曹操问他怎么不先来解释,于禁认为分辩事小,退敌事大,曹操对于禁坚毅沉稳的作风大加赞赏,封他为益寿亭侯。后来在败吕布,破袁绍等大小战役中,于禁等五良将都轮流任先锋和后拒,成为曹军将领中的骨干精英。曹操曾经因恼怒朱灵而想撤掉他的兵权,就派于禁去办,于禁手执文书仅带数十骑就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他在曹军中就是这样地令人畏惧。 官至左将军, 假节钺。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包围曹仁,于禁率军救援,汉水泛滥,七军被淹,于禁放弃抵抗而被俘, 关押在江陵,而曹仁的部下庞德却不屈被杀。后来关羽被孙权所破,于禁获释而到了吴国,直到黄初二年才被送回魏国,那时他都已经须发皆白,面容憔悴,见了皇帝泪流满面。曹丕下旨, 认为于禁兵败是洪水暴发所致, 而不是军事指挥上的错误, 并引用春秋时名将荀林父孟明视的事例来安慰他。后来命于禁去高陵祭拜曹操,并预先在陵中画有他战败降敌,而庞德不屈的图画,于禁见到后, 惭愧发病而死。谥为厉侯。 [编辑本段]历史评价 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于禁最号毅重,然弗克其终。《三国志 魏书十七 张乐于张徐传》
曹操曰:“淯水之难,吾其急也,将军在乱能整,讨暴坚垒,有不可动之节,虽古名将,何以加之!”《三国志 于禁传》
太祖表汉帝,称于禁乐进张辽曰:“武力既弘,计略周备,质忠性一,守执节义,每临战攻,常为督率,奋强突固,无坚不陷,自援枹鼓,手不知倦。又遣别征,统御师旅,抚众则和,奉令无犯,当敌制决,靡有遗失。论功纪用,宜各显宠。”《三国志 乐进传》 [编辑本段]历史年表 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黄巾起义,鲍信招合徒众,于禁附从起兵。
汉献帝初平三年(公元192年)曹操领兖州牧,于禁与其党俱封为都伯,属将军王朗。王朗异之,向曹操推荐于禁之才可任大将。曹操召见于禁,拜军司马。
初平四年(公元193年)曹操使于禁领兵攻徐州广威,拔之,拜陷陈都尉。
兴平元年(公元194年)跟从曹操讨吕布于濮阳,单独领兵攻破吕布二营于城南,又单独领兵攻破高雅于须昌。
兴平二年(公元195年)跟从曹操攻寿张、定陶、离狐,围张超于雍丘,皆破之。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跟从曹操征黄巾刘辟、黄邵等,屯版梁。黄邵等夜袭太祖营,于禁率麾下击破之,斩刘辟黄邵等,尽降其众。迁平虏校尉。从围袁术将桥蕤于若县,斩桥蕤等四将。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跟从曹操至宛,招降张绣。张绣复叛,曹操与战不利,军败,还舞阴。这时军乱,各抄小路奔太祖,于禁独领所属数百人,且战且退,虽有死伤不相离。虏追稍缓,于禁徐整行队,鸣鼓而还。未至曹操所,道见十余人被创裸走,禁问其故,曰:“为青州兵所劫。”当初黄巾降后精锐被编成青州兵,曹操宽之,故敢因缘为略。于禁大怒,令其众曰:“青州兵同属曹公,而还为贼乎!”乃讨之。青州兵逃走向曹操告发。于禁见敌兵将至,先立营垒,没有时间见曹操。有的人对于禁说:“青州兵已告状,你赶快去申辩吧。”于禁曰:“今贼在后,很快就会追击至此,不先做准备,何以待敌?且曹公(耳)聪(目)明,何必申辩!”后来见了曹操,具陈其状。曹操很高兴,对于禁曰:“淯水之难,吾其急也,将军在乱能整,讨暴坚垒,有不可动之节,虽古名将,何以加之!”于是录禁前后功,封益寿亭侯。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复从曹操攻张绣于穰,擒吕布于下邳。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与史涣、曹仁攻眭固于射犬,破斩之。曹操初征袁绍,袁绍兵盛,于禁愿为先锋。曹操壮之,乃遣步卒二千人,使于禁为大将,守延津以拒袁绍,曹操引军还官渡。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刘备在徐州叛变,曹操东征之。袁绍攻于禁,于禁坚守,袁绍不能攻下. 随后主动出击袁绍的侧翼营寨,从延津向西南沿黄河攻取汲县, 并与乐进等率步骑五千渡河攻取获嘉县,总共焚烧保聚三十馀屯,斩首获生各数千,招降袁绍将何茂、王摩等二十馀人。随后曹操又使于禁单独领兵进驻原武,攻击袁绍在杜氏津的营寨,破之。迁裨将军,后从还官渡。曹操与袁绍连营,起土山相对。袁绍命令士兵向曹操的营中射箭,曹操的士卒多死伤,军中惧。于禁督守土山,力战,士气大振。袁绍破,迁偏将军。
建安十年(公元205年)冀州平。昌豨复叛,遣于禁征之。于禁急进攻昌豨;昌豨与于禁有旧,降于禁。诸将皆以为昌豨已降,当送还曹操,于禁曰:“诸君不知主公令乎!围而后降者不赦。奉法行令,事上之节也。昌豨虽我旧友,但我可失节乎!”自临与昌豨决,陨涕而斩之。曹操闻而叹曰:“昌豨降不诣吾而归禁,岂非命耶!”更加器重于禁。东海平,曹操表汉帝,称于禁曰:“武力既弘,计略周备,质忠性一,守执节义,每临战攻,常为督率,奋强突固,无坚不陷,自援枹鼓,手不知倦。又遣别征,统御师旅,抚众则和,奉令无犯,当敌制决,靡有遗失。论功纪用,宜各显宠。”拜禁虎威将军。
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与臧霸等攻梅成,张辽、张郃等讨陈兰。于禁到,成举众三千馀人降。既降复叛,其众奔兰。张辽等与兰相持,军食少,于禁运粮前后相属,张辽遂斩兰、成。增邑二百户,并前千二百户。
这时,于禁与张辽、乐进、张郃、徐晃俱为名将,曹操每次征伐,不是用为行军前锋,就是用为后拒;而于禁持军严整,得贼财物,无所私入,由是赏赐特重。曹操曾经恼恨朱灵,欲夺其兵权。曹操因为于禁有威重,遣于禁引数十骑,赍令书,往朱灵营夺其军,朱灵及其部众无人敢动。曹操让朱灵为于禁部下,众皆震服,其见惮如此。迁左将军,假节钺,分邑五百户,封其一子为列侯。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太祖在长安,使曹仁讨关羽于樊城,又遣于禁助曹仁。正值秋季大雨,汉水泛滥,平地水数丈,于禁等七军皆没。于禁与诸将登高望水,没有地方可以逃走,关羽乘大船攻于禁等,于禁遂降,惟庞德不屈节而死。于禁被关押在江陵。曹操闻之,哀叹者久之,曰:“于禁跟从我三十年,何意临危处难,反不如庞德!”
吕蒙攻破江陵后,孙权释放于禁并与他会面,于禁乘马与孙权并行,虞翻喝曰:“尔乃降虏,还敢与我主齐马?”还差点挥鞭击之,幸得孙权喝止。后孙权于楼船与群臣会饮,于禁听闻乐声后流泪,虞翻又曰:“汝欲作伪求免罪?”于禁虽为他所恶,但犹赞叹其忠义。
魏文帝黄初二年(公元2
推荐于2017-11-26
展开全部
于禁(?---公元221年),字文则,泰山钜平(今山东省泰安南)人。汉灵帝中平元年,即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于禁跟许多追求功名的人一样,迅速加入到了镇压黄巾的行列之中,他的投奔对象是当时正四处招揽人马的济北相——鲍信。此时的于禁,还只不过是行伍中默默无闻的一名小卒。
汉献帝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大批青州黄巾军涌入兖州,当时的兖州刺史刘岱在征讨黄巾时战死,面对难以控制的局势,鲍信等人推举时任东郡太守的曹操领兖州牧,率众抗击黄巾。不知是由于曹操的加入,还是由于黄巾的缺乏组织,胜利的天平渐渐向官兵倾斜,不久,鲍信的军队在寿张东部击破了黄巾的主力,但可惜的是,在这一战中,鲍信为胜利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最终战死沙场。曹操一路追击黄巾,直至济北,并在当年冬天,接受了三十万黄巾军的投降。从此,一支由青州黄巾降卒中的精锐组成的军队出现在曹操的帐下,号称“青州兵”。
兖州的这次战乱,对于原本多多少少有些附庸于袁绍的曹操来说无疑是一次极佳的契机,他不但在兖州站住了脚,有了自己的地盘,还收编了大量的军队,这其中不单有“青州兵”,也有过去刘岱、鲍信手中的军队,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这篇文章的主角——于禁,便在其中。
此时的于禁,还只是一名下级军官,在将军王朗手下担任都伯一职。但他的表现很快引起了王朗的注意,史书记载说“王朗异之,荐禁才任大将军”。王朗的推荐看起来也确实很夸张,一个小小的都伯,被他说成有当大将军的才干,曹操一听,当然也很感兴趣,于是便召见于禁,对他进行交流询问,面视的结果相当理想,随后于禁连升三级,被任命为军司马,开始了他新的戎马生涯。??
于禁作战相当勇猛顽强。曹操东征吕布时,于禁在濮阳城南打败吕布二营人马,不久又独自率部在须昌战胜高雅;在攻打定陶、离狐、雍丘等一系列战斗中,于禁连连告捷;对付黄巾军,于禁更是一点都不含糊,有一次曹操的大营在汝南遭到刘辟、黄邵等黄巾军的偷袭,于禁挺身而出,一举击溃来犯之敌,确保了曹操的安全;官渡之战中,于禁自告奋勇担任先锋,并且身先士卒,顽强奋战,协助曹操取得了这场关键的胜利。这一系列战争中的优越表现,使得曹操对于禁倍加器重,其职位由军司马一路迁升,历任陷陈都尉、平虏校尉、偏将军、虎威将军、左将军,还被封为益寿亭侯,跻身于曹军名将的行列。
当然,于禁能倍受曹操青睐,绝不单单是勇猛那么简单,作战冷静、沉着,是为将者极为重要的品质。曹操讨伐张绣失利的时候,全军上下一遍混乱。唯独于禁率领手下的数百人,边战边退,虽然有所伤亡,但始终保持没有溃散。等敌人追击得不太紧时,他又把队伍清整好,敲锣打鼓地返回大营。史书是这样记载这件事的:“独勒所将数百人,且战且引,虽有死伤不相离。虏追稍缓,禁徐整行队,鸣鼓而还。(见《三国志·于禁传》)在途中,于禁还未经请示就处理了一些进行劫掠的青州士兵,受到了曹操的高度评价。前面已经讲过,青州兵是曹操在兖州与黄巾军作战时收编的队伍,人数众多,战斗力也比较强,但纪律性太差。在兵败如山倒的复杂局面中如果不能有效的控制青州兵,不但会引起当地豪强、世族及百姓的不满,而且极易酿成兵变。于禁替曹操成功化解了这场潜在的危机,难怪事后曹操会感慨:“淯水之难,吾其急也,将军在乱能整,讨暴坚垒,有不可动之节,虽古名将,何以加之!”
如果说作战勇猛、沉着,足以让于禁跻身名将之列,那么于禁所表现出来的大局观和政治头脑,则更是确立了他在曹军中不可动摇的地位。官渡之战结束后,于禁奉命平定昌豨的叛乱,这一次于禁跟处置青州兵那样,又是先斩后奏,几乎有些顽固地执行曹操“围而后降者不赦”的军令,把已经投降而且与自己私交不错的昌豨斩首。这个举动在曹营引起轰动,连曹操得知消息后都感慨地说:“豨降不诣吾而归禁,岂非命耶!”从表面上看是对于禁的行为有所不满,但结果却是“益重禁,拜禁虎威将军”。这说明曹操有点言不由衷。为什么呢?在曹操创业的前期,地方豪强及一些武装势力经常是政治立场摇摆不定,根据形势的变化确定自己的走向,这对曹操势力的壮大和发展非常不利。于禁杀昌豨之举,表面上是“奉法行令、大义灭亲”,但其实背后却表现出敏锐的政治嗅觉,起到了敲山震虎、杀一儆百的作用,也正因为如此,曹操才会对于禁越发器重。曹操在官渡之战结束后上表汉献帝,称赞于禁、乐进、张辽等人:“武力既弘,计略周备,质忠性一,守执节义,每临战攻,常为督率,奋强突固,无坚不陷,自援枹鼓,手不知倦。又遣别征,统御师旅,抚众则和,奉令无犯,当敌制决,靡有遗失。论功纪用,宜各显宠。”
于禁治军,以法御下,十分严格,三国志记载:是时,禁与张辽、乐进、张郃、徐晃俱为名将,太祖每征伐,咸递行为军锋,还为后拒;而禁持军严整,得贼财物,无所私入,由是赏赐特重。(见《三国志·于禁传》)因为于禁持军过于严整,以至于他的部下们没什么油水可捞,曹操显然很清楚于禁的这种风格,于是每次赏赐都格外照顾于禁,也可谓是用心良苦了。
虽然由于过于严格不讨部下欢心,但是因为于禁的公正无私,在军队中威信极高。究竟高到何种程度,三国志里记载了一件事:曹操因为忌恨朱灵而想削掉他的兵权,但这是件极有可能引发兵变的事,考虑再三,决定派于禁去执行,于禁便带上曹操的手令和区区几十个士兵策马赶往朱灵的军营,孤身犯险,执行曹操的命令。当时朱灵手下的众多将士因为害怕于禁而居然没有一个人敢有所反抗。从这件事,我们足以看出于禁在曹军中的威信,甚至也能隐隐感觉到于禁骨子里透出的一种霸气和杀气。
虽然于禁为曹操屡次立下大功。但就是这么一位显赫一时的名将却最终功亏一篑,不但兵败被俘,而且是苟且偷生,受尽屈辱,惭恚而亡,并成为晚节不保的典型,颇受后人唾骂。于禁兵败被俘的一幕,便是人们耳熟能详并且在三国历史上留下了重重一笔的“水淹七军”。
前面提到孔平仲诗中对于禁的评价中有一句“英雄成败皆偶然”。的确,于禁的失败充满了偶然性。时值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秋,关羽发动了襄樊之战,先后围困了襄阳和樊城,曹操派于禁前往樊城支援曹仁。不料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水将驻扎在樊城外由于禁统领的七军悉数淹没,庞德战死,于禁投降。一代名将就此折戟沉沙,兵败被俘,并在屈辱中度过了人生的最后两年时光。
很多人质问,于禁为什么没有象庞德一样为国捐躯呢?于禁因贪生怕死而投降关羽的说法由来已久,历代三国研究家和爱好者大都如此判断。其证据在于陈寿在《三国志·于禁传》中记载的“禁与诸将登高望水,无所回避,羽乘大船就攻禁等,禁遂降,惟庞德不屈节而死。”生死关头,于禁露出了求生的欲望,从“禁遂降”看,感觉几乎是没有抵抗,这确实有些令人不解,连曹操自己也说:“吾知禁三十年,何意临危处难,反不如庞德邪!”
难道曹操真的错看了于禁吗?笔者认为,以于禁的为人,应当说不太可能为了保自己一条老命而屈膝投降。想当初官渡之战中,于禁的处境也是危机重重,险象环生,而曹操手下已经有很多人私下向袁绍示好,准备在有利的时机投降,而于禁却是始终如一效忠曹操,也没见他有什么贪生怕死的念头。从于禁身平的经历来看,实在无法得出其贪生怕死的结论。那么,为什么于禁会在晚年突然作出惊人之举呢?笔者以为,其中定有隐情。
我们不妨来设想一下当时的情形,或许就象孔平仲诗中描绘的情形:“仓黄不暇恰步伍,攀缘蹙踏半死伤。计穷岂不欲奔走?四望如海皆茫茫。鼍鸣鱼跃尚恐惧,万一敌至谁敢当?”在这种情况下,整个部队已经毫无战斗力可言了,根本就是坐以待毙。是无谓的抵抗,还是投降?这个选择恐怕已经在曹军将士的心中已经产生了。于禁作为最高统帅,又是官兵们敬重的对象,他的一举一动自然影响着整个七军的命运。
虽说于禁平时以法御下,但这并不表明他不关心自己的将士,其实往往越是刚毅的将领,越是体恤士卒,所谓恩威并施。从史书中所记载的“会汉水暴起,羽以舟兵尽虏禁等步骑三万送江陵,惟城未拔。”(见《三国志?孙权传》)等情况看,估计七军的绝大部分都跟随于禁投降了。如此大规模的投降,在这之前的三国交战史上几乎是不可想象的。通过这一段史料,我们可否这样设想:于禁会不会是因为顾及部下的生命,不愿自己的士兵白白送死而被迫投降的呢?笔者认为这个可能性不但有,而且很大。面对平日跟随自己出生入死的三万人的性命,这对于一个将领来说,该是多么大的一个压力,这个压力甚至远远大过关羽投降曹操时所面临的,在这种情况下,投降或许是于禁唯一的选择了。
那么为什么庞德就没有投降呢?难道真是庞德比于禁更为忠贞不渝?笔者以为这倒未必,因为庞德即使是想投降,只怕也没那个条件。我们从《三国志·袁绍传》注引《献帝传》中就可以找到一个欲降不能的例子:授大呼曰:“授不降也,为军所执耳!”太祖与之有旧,逆谓授曰:“分野殊异,遂用圮绝,不图今日乃相禽也!”授对曰:“冀州失策,以取奔北。授智力俱困,宜其见禽耳。”太祖曰:“本初无谋,不用君计,今丧乱过纪,国家未定,当相与图之。”授曰:“叔父、母、弟,县命袁氏,若蒙公灵,速死为福。”太祖叹曰:“孤早相得,天下不足虑。”
从沮授所说“叔父、母、弟,县命袁氏,若蒙公灵,速死为福。”这句话中我们可以发现:家人或者家族的利益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能否投降。沮授之不降,并非不想而是不能。庞德战死之后,“太祖闻而悲之,为之流涕,封其二子为列侯。”曹丕继位之后,又追谥庞德为壮侯,并再次对庞德的几个儿子进行封赏。单从家族利益上说,庞德的战死,显然是值得的,而假如庞德选择投降的话,以他曾经是马超部下,堂兄庞柔又在蜀汉的背景,一家老小极有可能受到诛连,弄不好就是灭门之祸。两相比较之下,我们倘且不论庞德是否忠贞不渝,庞德的战死都已经是必然的了。
我们再反过来看于禁,于禁跟曹操的关系非同一般,一起出生入死三十年,相信于禁也很清楚,即使他投降了,曹操念及旧情,也不会对他的家小怎样。这样一来,同在滔滔洪水中的于禁与庞德,其所面临的选择就截然不同,庞德身负一家老小的前程,但求一死,而于禁却在三万将士性命的重压之下,唯有一降。
以上都是从于禁的角度来进行分析的,笔者认为:不妨再换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还有一种可能性:关羽根本就不想杀于禁,于禁不降也算降了,想死都没有机会了。我们可以看看《三国志?关羽传》注引《蜀记》中的一段记载:羽与晃宿相爱,遥共语,但说平生,不及军事。须臾,晃下马宣令:“得关云长头,赏金千斤。”羽惊怖,谓晃曰:“大兄,是何言邪!”晃曰:“此国之事耳。”
我们都知道:关羽也曾经兵败被俘,在曹操手下呆过一段时间。从这段史料看,关羽和徐晃的私交不错。而于禁作为曹操手下最知名的将领,很可能与关羽的关系也不错。加上关羽那种知恩图报的性格,极有可能不加害于禁。笔者认为这个可能性也很大。毕竟关羽还欠着曹操的一个人情没还,留下于禁的性命不也等于还人情吗?所以关羽选择了将于禁关押起来,一来等以后还人情,二来利用于禁的被俘打击曹军的士气,这样一来,于禁就更是有口难辩了。
其实于禁的投降不但客观上帮助了孙权,也间接地解除了关羽对曹操的巨大威胁。《三国志?吕蒙传》中记载:魏使于禁救樊,羽尽禽禁等,人马数万,托以粮乏,擅取湘关米。权闻之,遂行,先遣蒙在前。蒙至寻阳,尽伏其精兵舳舻中,使白衣摇橹,作商贾人服,昼夜兼行,至羽所置江边屯候,尽收缚之,是故羽不闻知。
于禁和手下三万之众的投降,造成了关羽的粮食供应出现严重短缺,关羽不得已才“擅取湘关米”。孙权利用这个借口对荆州发动进攻并且取得胜利。这一点不但于禁自己没有想到,就连关羽都没有意识到。
于禁被俘后不久,东吴吕蒙白衣渡江,夺取荆州,于禁又落入孙权之手,不但沦为孙权向曹操索取更多利益的筹码,还一度成为东吴大臣羞辱的对象。史料中记载了于禁在东吴的两个片段:魏将于禁为羽所获,系在城中,权至释之,请与相见。他日,权乘马出,引禁并行,翻呵禁曰:“尔降虏,何敢与吾君齐马首乎!”欲抗鞭击禁,权呵止之。后权于楼船会群臣饮,禁闻乐流涕,翻又曰:“汝欲以伪求免邪?”权怅然不平。(见《三国志·虞翻传》)后权与魏和,欲遣禁还归北,翻复谏曰:“禁败数万众,身为降虏,又不能死。北习军政,得禁必不如所规。还之虽无所损,犹为放盗,不如斩以令三军,示为人臣有二心者。”权不听。群臣送禁,翻谓禁曰:“卿勿谓吴无人,吾谋适不用耳。”禁虽为翻所恶,然犹盛叹翻,魏文帝常为翻设虚坐。(见《三国志·虞翻传》注引《吴书》)从这两段史料中,可以看出于禁这时候的日子过的简直是生不如死,受尽侮辱。不过最悲惨的时刻还在后面等着他。
于禁在东吴被扣留了一段时间以后,孙权见于禁已经没有了什么利用价值,便把他送回了曹魏。于禁回到故土,这时候的他已经是“须发皓白,形容憔悴”。这时候曹操已死,曹丕执掌大权,不过这位后来的魏文帝显然没打算放过于禁。曹丕表面上用昔日荀林父、孟明视的故事安慰于禁,而且还授予他一个安远将军的封号;暗地里又派人在高陵的墙壁画上水淹七军时庞德英勇不屈、于禁屈膝投降的场面,并派于禁去拜陵。终于使于禁羞愧而死。
于禁的一生让人感到惋惜。作为一代名将,于禁立下了无数战功,声名显赫;作为战俘,于禁没有选择杀身成仁,这在传统的东方文化中很容易遭人垢病。《三国志》中说他“弗克其终”,虽然有些怒其不争,但在笔者看来,更多的却是哀其不幸。掩卷之余,笔者也忍不住会想,倘若我们处在当时于禁的位置,又会做出何种抉择呢?
汉献帝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大批青州黄巾军涌入兖州,当时的兖州刺史刘岱在征讨黄巾时战死,面对难以控制的局势,鲍信等人推举时任东郡太守的曹操领兖州牧,率众抗击黄巾。不知是由于曹操的加入,还是由于黄巾的缺乏组织,胜利的天平渐渐向官兵倾斜,不久,鲍信的军队在寿张东部击破了黄巾的主力,但可惜的是,在这一战中,鲍信为胜利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最终战死沙场。曹操一路追击黄巾,直至济北,并在当年冬天,接受了三十万黄巾军的投降。从此,一支由青州黄巾降卒中的精锐组成的军队出现在曹操的帐下,号称“青州兵”。
兖州的这次战乱,对于原本多多少少有些附庸于袁绍的曹操来说无疑是一次极佳的契机,他不但在兖州站住了脚,有了自己的地盘,还收编了大量的军队,这其中不单有“青州兵”,也有过去刘岱、鲍信手中的军队,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这篇文章的主角——于禁,便在其中。
此时的于禁,还只是一名下级军官,在将军王朗手下担任都伯一职。但他的表现很快引起了王朗的注意,史书记载说“王朗异之,荐禁才任大将军”。王朗的推荐看起来也确实很夸张,一个小小的都伯,被他说成有当大将军的才干,曹操一听,当然也很感兴趣,于是便召见于禁,对他进行交流询问,面视的结果相当理想,随后于禁连升三级,被任命为军司马,开始了他新的戎马生涯。??
于禁作战相当勇猛顽强。曹操东征吕布时,于禁在濮阳城南打败吕布二营人马,不久又独自率部在须昌战胜高雅;在攻打定陶、离狐、雍丘等一系列战斗中,于禁连连告捷;对付黄巾军,于禁更是一点都不含糊,有一次曹操的大营在汝南遭到刘辟、黄邵等黄巾军的偷袭,于禁挺身而出,一举击溃来犯之敌,确保了曹操的安全;官渡之战中,于禁自告奋勇担任先锋,并且身先士卒,顽强奋战,协助曹操取得了这场关键的胜利。这一系列战争中的优越表现,使得曹操对于禁倍加器重,其职位由军司马一路迁升,历任陷陈都尉、平虏校尉、偏将军、虎威将军、左将军,还被封为益寿亭侯,跻身于曹军名将的行列。
当然,于禁能倍受曹操青睐,绝不单单是勇猛那么简单,作战冷静、沉着,是为将者极为重要的品质。曹操讨伐张绣失利的时候,全军上下一遍混乱。唯独于禁率领手下的数百人,边战边退,虽然有所伤亡,但始终保持没有溃散。等敌人追击得不太紧时,他又把队伍清整好,敲锣打鼓地返回大营。史书是这样记载这件事的:“独勒所将数百人,且战且引,虽有死伤不相离。虏追稍缓,禁徐整行队,鸣鼓而还。(见《三国志·于禁传》)在途中,于禁还未经请示就处理了一些进行劫掠的青州士兵,受到了曹操的高度评价。前面已经讲过,青州兵是曹操在兖州与黄巾军作战时收编的队伍,人数众多,战斗力也比较强,但纪律性太差。在兵败如山倒的复杂局面中如果不能有效的控制青州兵,不但会引起当地豪强、世族及百姓的不满,而且极易酿成兵变。于禁替曹操成功化解了这场潜在的危机,难怪事后曹操会感慨:“淯水之难,吾其急也,将军在乱能整,讨暴坚垒,有不可动之节,虽古名将,何以加之!”
如果说作战勇猛、沉着,足以让于禁跻身名将之列,那么于禁所表现出来的大局观和政治头脑,则更是确立了他在曹军中不可动摇的地位。官渡之战结束后,于禁奉命平定昌豨的叛乱,这一次于禁跟处置青州兵那样,又是先斩后奏,几乎有些顽固地执行曹操“围而后降者不赦”的军令,把已经投降而且与自己私交不错的昌豨斩首。这个举动在曹营引起轰动,连曹操得知消息后都感慨地说:“豨降不诣吾而归禁,岂非命耶!”从表面上看是对于禁的行为有所不满,但结果却是“益重禁,拜禁虎威将军”。这说明曹操有点言不由衷。为什么呢?在曹操创业的前期,地方豪强及一些武装势力经常是政治立场摇摆不定,根据形势的变化确定自己的走向,这对曹操势力的壮大和发展非常不利。于禁杀昌豨之举,表面上是“奉法行令、大义灭亲”,但其实背后却表现出敏锐的政治嗅觉,起到了敲山震虎、杀一儆百的作用,也正因为如此,曹操才会对于禁越发器重。曹操在官渡之战结束后上表汉献帝,称赞于禁、乐进、张辽等人:“武力既弘,计略周备,质忠性一,守执节义,每临战攻,常为督率,奋强突固,无坚不陷,自援枹鼓,手不知倦。又遣别征,统御师旅,抚众则和,奉令无犯,当敌制决,靡有遗失。论功纪用,宜各显宠。”
于禁治军,以法御下,十分严格,三国志记载:是时,禁与张辽、乐进、张郃、徐晃俱为名将,太祖每征伐,咸递行为军锋,还为后拒;而禁持军严整,得贼财物,无所私入,由是赏赐特重。(见《三国志·于禁传》)因为于禁持军过于严整,以至于他的部下们没什么油水可捞,曹操显然很清楚于禁的这种风格,于是每次赏赐都格外照顾于禁,也可谓是用心良苦了。
虽然由于过于严格不讨部下欢心,但是因为于禁的公正无私,在军队中威信极高。究竟高到何种程度,三国志里记载了一件事:曹操因为忌恨朱灵而想削掉他的兵权,但这是件极有可能引发兵变的事,考虑再三,决定派于禁去执行,于禁便带上曹操的手令和区区几十个士兵策马赶往朱灵的军营,孤身犯险,执行曹操的命令。当时朱灵手下的众多将士因为害怕于禁而居然没有一个人敢有所反抗。从这件事,我们足以看出于禁在曹军中的威信,甚至也能隐隐感觉到于禁骨子里透出的一种霸气和杀气。
虽然于禁为曹操屡次立下大功。但就是这么一位显赫一时的名将却最终功亏一篑,不但兵败被俘,而且是苟且偷生,受尽屈辱,惭恚而亡,并成为晚节不保的典型,颇受后人唾骂。于禁兵败被俘的一幕,便是人们耳熟能详并且在三国历史上留下了重重一笔的“水淹七军”。
前面提到孔平仲诗中对于禁的评价中有一句“英雄成败皆偶然”。的确,于禁的失败充满了偶然性。时值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秋,关羽发动了襄樊之战,先后围困了襄阳和樊城,曹操派于禁前往樊城支援曹仁。不料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水将驻扎在樊城外由于禁统领的七军悉数淹没,庞德战死,于禁投降。一代名将就此折戟沉沙,兵败被俘,并在屈辱中度过了人生的最后两年时光。
很多人质问,于禁为什么没有象庞德一样为国捐躯呢?于禁因贪生怕死而投降关羽的说法由来已久,历代三国研究家和爱好者大都如此判断。其证据在于陈寿在《三国志·于禁传》中记载的“禁与诸将登高望水,无所回避,羽乘大船就攻禁等,禁遂降,惟庞德不屈节而死。”生死关头,于禁露出了求生的欲望,从“禁遂降”看,感觉几乎是没有抵抗,这确实有些令人不解,连曹操自己也说:“吾知禁三十年,何意临危处难,反不如庞德邪!”
难道曹操真的错看了于禁吗?笔者认为,以于禁的为人,应当说不太可能为了保自己一条老命而屈膝投降。想当初官渡之战中,于禁的处境也是危机重重,险象环生,而曹操手下已经有很多人私下向袁绍示好,准备在有利的时机投降,而于禁却是始终如一效忠曹操,也没见他有什么贪生怕死的念头。从于禁身平的经历来看,实在无法得出其贪生怕死的结论。那么,为什么于禁会在晚年突然作出惊人之举呢?笔者以为,其中定有隐情。
我们不妨来设想一下当时的情形,或许就象孔平仲诗中描绘的情形:“仓黄不暇恰步伍,攀缘蹙踏半死伤。计穷岂不欲奔走?四望如海皆茫茫。鼍鸣鱼跃尚恐惧,万一敌至谁敢当?”在这种情况下,整个部队已经毫无战斗力可言了,根本就是坐以待毙。是无谓的抵抗,还是投降?这个选择恐怕已经在曹军将士的心中已经产生了。于禁作为最高统帅,又是官兵们敬重的对象,他的一举一动自然影响着整个七军的命运。
虽说于禁平时以法御下,但这并不表明他不关心自己的将士,其实往往越是刚毅的将领,越是体恤士卒,所谓恩威并施。从史书中所记载的“会汉水暴起,羽以舟兵尽虏禁等步骑三万送江陵,惟城未拔。”(见《三国志?孙权传》)等情况看,估计七军的绝大部分都跟随于禁投降了。如此大规模的投降,在这之前的三国交战史上几乎是不可想象的。通过这一段史料,我们可否这样设想:于禁会不会是因为顾及部下的生命,不愿自己的士兵白白送死而被迫投降的呢?笔者认为这个可能性不但有,而且很大。面对平日跟随自己出生入死的三万人的性命,这对于一个将领来说,该是多么大的一个压力,这个压力甚至远远大过关羽投降曹操时所面临的,在这种情况下,投降或许是于禁唯一的选择了。
那么为什么庞德就没有投降呢?难道真是庞德比于禁更为忠贞不渝?笔者以为这倒未必,因为庞德即使是想投降,只怕也没那个条件。我们从《三国志·袁绍传》注引《献帝传》中就可以找到一个欲降不能的例子:授大呼曰:“授不降也,为军所执耳!”太祖与之有旧,逆谓授曰:“分野殊异,遂用圮绝,不图今日乃相禽也!”授对曰:“冀州失策,以取奔北。授智力俱困,宜其见禽耳。”太祖曰:“本初无谋,不用君计,今丧乱过纪,国家未定,当相与图之。”授曰:“叔父、母、弟,县命袁氏,若蒙公灵,速死为福。”太祖叹曰:“孤早相得,天下不足虑。”
从沮授所说“叔父、母、弟,县命袁氏,若蒙公灵,速死为福。”这句话中我们可以发现:家人或者家族的利益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能否投降。沮授之不降,并非不想而是不能。庞德战死之后,“太祖闻而悲之,为之流涕,封其二子为列侯。”曹丕继位之后,又追谥庞德为壮侯,并再次对庞德的几个儿子进行封赏。单从家族利益上说,庞德的战死,显然是值得的,而假如庞德选择投降的话,以他曾经是马超部下,堂兄庞柔又在蜀汉的背景,一家老小极有可能受到诛连,弄不好就是灭门之祸。两相比较之下,我们倘且不论庞德是否忠贞不渝,庞德的战死都已经是必然的了。
我们再反过来看于禁,于禁跟曹操的关系非同一般,一起出生入死三十年,相信于禁也很清楚,即使他投降了,曹操念及旧情,也不会对他的家小怎样。这样一来,同在滔滔洪水中的于禁与庞德,其所面临的选择就截然不同,庞德身负一家老小的前程,但求一死,而于禁却在三万将士性命的重压之下,唯有一降。
以上都是从于禁的角度来进行分析的,笔者认为:不妨再换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还有一种可能性:关羽根本就不想杀于禁,于禁不降也算降了,想死都没有机会了。我们可以看看《三国志?关羽传》注引《蜀记》中的一段记载:羽与晃宿相爱,遥共语,但说平生,不及军事。须臾,晃下马宣令:“得关云长头,赏金千斤。”羽惊怖,谓晃曰:“大兄,是何言邪!”晃曰:“此国之事耳。”
我们都知道:关羽也曾经兵败被俘,在曹操手下呆过一段时间。从这段史料看,关羽和徐晃的私交不错。而于禁作为曹操手下最知名的将领,很可能与关羽的关系也不错。加上关羽那种知恩图报的性格,极有可能不加害于禁。笔者认为这个可能性也很大。毕竟关羽还欠着曹操的一个人情没还,留下于禁的性命不也等于还人情吗?所以关羽选择了将于禁关押起来,一来等以后还人情,二来利用于禁的被俘打击曹军的士气,这样一来,于禁就更是有口难辩了。
其实于禁的投降不但客观上帮助了孙权,也间接地解除了关羽对曹操的巨大威胁。《三国志?吕蒙传》中记载:魏使于禁救樊,羽尽禽禁等,人马数万,托以粮乏,擅取湘关米。权闻之,遂行,先遣蒙在前。蒙至寻阳,尽伏其精兵舳舻中,使白衣摇橹,作商贾人服,昼夜兼行,至羽所置江边屯候,尽收缚之,是故羽不闻知。
于禁和手下三万之众的投降,造成了关羽的粮食供应出现严重短缺,关羽不得已才“擅取湘关米”。孙权利用这个借口对荆州发动进攻并且取得胜利。这一点不但于禁自己没有想到,就连关羽都没有意识到。
于禁被俘后不久,东吴吕蒙白衣渡江,夺取荆州,于禁又落入孙权之手,不但沦为孙权向曹操索取更多利益的筹码,还一度成为东吴大臣羞辱的对象。史料中记载了于禁在东吴的两个片段:魏将于禁为羽所获,系在城中,权至释之,请与相见。他日,权乘马出,引禁并行,翻呵禁曰:“尔降虏,何敢与吾君齐马首乎!”欲抗鞭击禁,权呵止之。后权于楼船会群臣饮,禁闻乐流涕,翻又曰:“汝欲以伪求免邪?”权怅然不平。(见《三国志·虞翻传》)后权与魏和,欲遣禁还归北,翻复谏曰:“禁败数万众,身为降虏,又不能死。北习军政,得禁必不如所规。还之虽无所损,犹为放盗,不如斩以令三军,示为人臣有二心者。”权不听。群臣送禁,翻谓禁曰:“卿勿谓吴无人,吾谋适不用耳。”禁虽为翻所恶,然犹盛叹翻,魏文帝常为翻设虚坐。(见《三国志·虞翻传》注引《吴书》)从这两段史料中,可以看出于禁这时候的日子过的简直是生不如死,受尽侮辱。不过最悲惨的时刻还在后面等着他。
于禁在东吴被扣留了一段时间以后,孙权见于禁已经没有了什么利用价值,便把他送回了曹魏。于禁回到故土,这时候的他已经是“须发皓白,形容憔悴”。这时候曹操已死,曹丕执掌大权,不过这位后来的魏文帝显然没打算放过于禁。曹丕表面上用昔日荀林父、孟明视的故事安慰于禁,而且还授予他一个安远将军的封号;暗地里又派人在高陵的墙壁画上水淹七军时庞德英勇不屈、于禁屈膝投降的场面,并派于禁去拜陵。终于使于禁羞愧而死。
于禁的一生让人感到惋惜。作为一代名将,于禁立下了无数战功,声名显赫;作为战俘,于禁没有选择杀身成仁,这在传统的东方文化中很容易遭人垢病。《三国志》中说他“弗克其终”,虽然有些怒其不争,但在笔者看来,更多的却是哀其不幸。掩卷之余,笔者也忍不住会想,倘若我们处在当时于禁的位置,又会做出何种抉择呢?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