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回答
2013-10-31
展开全部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彩,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
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豪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
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1)判断句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亚父者,范增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此亡秦之续耳。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倒装句
具告以事(介词结构后置)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介词结构后置)
得复见将军于此(介词结构后置)
籍何以至此(疑问代词作宾词前置)
大王来何操(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沛公安在(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3)被动句
若属皆且为所虏(“为所”表示)
(4)省略句
为击破沛公军(省介词宾语“之”)
加彘肩上(省略状语“于盾”)
(5)固定结构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无所……,……无所……”,“即……没有被……,……没有被……”其中“无所”还可以换作“有所”。)
孰与君少长(“……孰与……”,表选择问的句式,可译作“……比较……哪一个……”)
何辞为(“何……为”,表反问的句式,可译作“为什么……呢”,“为”是语气词。)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
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豪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
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1)判断句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亚父者,范增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此亡秦之续耳。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倒装句
具告以事(介词结构后置)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介词结构后置)
得复见将军于此(介词结构后置)
籍何以至此(疑问代词作宾词前置)
大王来何操(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沛公安在(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3)被动句
若属皆且为所虏(“为所”表示)
(4)省略句
为击破沛公军(省介词宾语“之”)
加彘肩上(省略状语“于盾”)
(5)固定结构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无所……,……无所……”,“即……没有被……,……没有被……”其中“无所”还可以换作“有所”。)
孰与君少长(“……孰与……”,表选择问的句式,可译作“……比较……哪一个……”)
何辞为(“何……为”,表反问的句式,可译作“为什么……呢”,“为”是语气词。)
2013-10-31
展开全部
一.名词作状语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而言是不直接用作状语的,有些名词在文言文中却经常用做状语,在句中起修饰作用。如:“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中的“日”“月”,都是名词作状语,翻译成一天天、一月月,合起来引申为慢慢、逐渐。
[小练习]找出下列各句中的名词用作状语的词语,并加以解释。
①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云、.响、景:像云彩、回声、影子一样
②人皆得以隶使之 隶:像对待奴隶一样
③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舟:用船
④东歌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东、北:在东边、在北边
⑤而相如廷叱之 廷:在朝廷
⑥士大夫终不肯夜泊绝壁之下 夜:在夜晚
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每天
二.名词用作动词
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如:“始见中原气象,泰然不肉而肥矣”中的“肉”,就是吃肉的意思。
[小练习]找出下列各句中用作动词的名词,并解释之。
①籍吏民,封府库 籍:登记
②沛公欲王关中 王:统治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敌:攻击
④买五人之头而函之。(《五人墓碑记》) 函: 用匣子装
⑤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缟素:穿孝服
⑥大楚兴,陈胜王 王:称王
⑦范增数目项王。目:示眼色
⑧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游泳
⑨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推究
⑩质于秦。 质: 做人质
三.名词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如:“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中的“臣”,就是名词作动词,臣服的意思。
①生死而肉骨 肉:使……长肉
②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让……称王
③汗牛充栋 汗:使……出汗
④汗马功劳
⑤齐威王欲将孙膑 任命……为将
四.名词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是什么。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中的“师”,就是“以……为老师”的意思。
①稍稍宾客其父 宾客:把……当作宾客。
②鱼肉百姓 鱼肉:以……为鱼肉
③孟尝君客我 客:把……当作门客
④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⑤友风而子雨
⑥幕天席地
⑦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鉴:意动用法,以……为鉴
五.动词用作名词
文言文中,动词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有时又受“其”“之”等词语修饰限制,这使之具有了名词的特点。如:“追亡逐北,流血漂橹”中的“亡”“北”均为动词用作名词,意思是败逃的人。
①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出、入:产品、收入
②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收获、心得
③作有利于时,制有便于物者,可为也 作、制:措施、制度
④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谗、讥:诬陷、嘲讽的话
⑤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捕:搜捕活动
⑥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收藏、经营:动词作名词,金玉珍珠
⑦司马子反渴而求饮 饮:饮料、汤食
⑧少仲尼之闻 问:见识
六.动词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其发出者是后面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这就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如:“项伯杀人,臣活之”中的“活”,就是使……活命的意思。
①外连横而斗诸侯 斗:让……争斗
②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 屈:使……弯腰
③以夭梅病梅为业 夭、病:使……弯曲,使……生病
④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鸣:使……发出声音
⑤李牧连却之 却:使……退却
⑥中军置酒饮归客 饮:使……饮酒
⑦生死而肉骨
⑧惊天动地
⑨可烧而走也
⑩焉用亡郑以陪邻 《左传》
�7�6既来之,则安之。
七.动词为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主语表示的人为了(因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而怎么样。如:“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中的“哀”,就是“为……哀怜”之意。
①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泣:为动用法,为……哭泣
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死国:为国事而死
③秦不哀吾之丧而伐吾同姓 哀:为……哀悼
④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哀:为……哀叹
⑤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
八、动词活用作状语
动词在谓语前,修饰或者限制谓语。
例如:
登高而招 《劝学》登高在这里修饰后面的招,表示招手的方式。
执刃而立
弃甲曳兵而走
儿惧,啼告母
九、容词用作名词
文言文中,当形容词担任主语或宾语时,它已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特征,而是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如:“将军身披坚执锐”中的“坚”“锐”,指的是坚固的铠甲和锐利的兵器。
①秦孝公据肴函之固 固:坚固的地势
②晓看红湿处 红:红花
③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绿、红:绿叶、红花。
④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夷”“近”:平坦、距离近的地方
⑤小学而大遗
⑥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远近”:天下的人
⑦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高:高处
⑧问其深,则好游者……
⑨常在于险远。
⑩圣益圣
�7�6亦以明死生之大
十、容词用作动词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直接带宾语时,它不再表示事物性质,而是表示相应的动作行为或变化发展。如:“其好游者不能穷也”中的“穷”,是走到尽头的意思。
①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穷:看尽
②火尚足以明也
③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 美:赞美
④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高:升高
⑤此诚雕虫之戏,不足为多也 多:推崇,赞许
⑥高其直 <促织〉 抬高
⑦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偏爱
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十一、形容词使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宾语时,它表示附加某种特征于宾语所表示的事物上,这种活用方式,就是形容词使动用法。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就是“使……变绿”的意思。
①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弱:使……削弱
②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 高:使……高,抬高
③昂其直,居为奇货 昂:使……高昂
④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弱:使……削弱
⑤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愚:使……愚笨
⑥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战国策》
⑦富国强兵
⑧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俄其体肤……
十二、形容词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上宾语时,它表示主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认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如:“登泰山而小天下”中的“小”,就是认为……小的意思。
①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小:认为……小
②予怪而问之 怪:认为……怪
③渔人甚异之 异:认为……奇怪
④贵货而易土 易:认为……容易
⑤患志之不立 患:以……为忧患
⑥不耻下问
⑦是古非今
⑧不远万里
十三、数词用作动词(或形容词、名词)
在文言文中,数词往往用来担当谓语,陈说事情的状况,或表示具有某个数量的事物。如:
六王毕,四海一 一: 统一(动词)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贰:背离(动词
十四、数词用作形容词
①余观乎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一:全、满(形容词)
②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 一:专一(形容词)
③二三其德 二三:不专一,不忠诚(形容词)
十五、数词用作名词
1其一犬坐于前 一只狼(名词)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而言是不直接用作状语的,有些名词在文言文中却经常用做状语,在句中起修饰作用。如:“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中的“日”“月”,都是名词作状语,翻译成一天天、一月月,合起来引申为慢慢、逐渐。
[小练习]找出下列各句中的名词用作状语的词语,并加以解释。
①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云、.响、景:像云彩、回声、影子一样
②人皆得以隶使之 隶:像对待奴隶一样
③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舟:用船
④东歌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东、北:在东边、在北边
⑤而相如廷叱之 廷:在朝廷
⑥士大夫终不肯夜泊绝壁之下 夜:在夜晚
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每天
二.名词用作动词
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如:“始见中原气象,泰然不肉而肥矣”中的“肉”,就是吃肉的意思。
[小练习]找出下列各句中用作动词的名词,并解释之。
①籍吏民,封府库 籍:登记
②沛公欲王关中 王:统治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敌:攻击
④买五人之头而函之。(《五人墓碑记》) 函: 用匣子装
⑤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缟素:穿孝服
⑥大楚兴,陈胜王 王:称王
⑦范增数目项王。目:示眼色
⑧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游泳
⑨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推究
⑩质于秦。 质: 做人质
三.名词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如:“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中的“臣”,就是名词作动词,臣服的意思。
①生死而肉骨 肉:使……长肉
②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让……称王
③汗牛充栋 汗:使……出汗
④汗马功劳
⑤齐威王欲将孙膑 任命……为将
四.名词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是什么。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中的“师”,就是“以……为老师”的意思。
①稍稍宾客其父 宾客:把……当作宾客。
②鱼肉百姓 鱼肉:以……为鱼肉
③孟尝君客我 客:把……当作门客
④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⑤友风而子雨
⑥幕天席地
⑦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鉴:意动用法,以……为鉴
五.动词用作名词
文言文中,动词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有时又受“其”“之”等词语修饰限制,这使之具有了名词的特点。如:“追亡逐北,流血漂橹”中的“亡”“北”均为动词用作名词,意思是败逃的人。
①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出、入:产品、收入
②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收获、心得
③作有利于时,制有便于物者,可为也 作、制:措施、制度
④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谗、讥:诬陷、嘲讽的话
⑤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捕:搜捕活动
⑥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收藏、经营:动词作名词,金玉珍珠
⑦司马子反渴而求饮 饮:饮料、汤食
⑧少仲尼之闻 问:见识
六.动词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其发出者是后面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这就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如:“项伯杀人,臣活之”中的“活”,就是使……活命的意思。
①外连横而斗诸侯 斗:让……争斗
②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 屈:使……弯腰
③以夭梅病梅为业 夭、病:使……弯曲,使……生病
④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鸣:使……发出声音
⑤李牧连却之 却:使……退却
⑥中军置酒饮归客 饮:使……饮酒
⑦生死而肉骨
⑧惊天动地
⑨可烧而走也
⑩焉用亡郑以陪邻 《左传》
�7�6既来之,则安之。
七.动词为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主语表示的人为了(因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而怎么样。如:“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中的“哀”,就是“为……哀怜”之意。
①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泣:为动用法,为……哭泣
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死国:为国事而死
③秦不哀吾之丧而伐吾同姓 哀:为……哀悼
④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哀:为……哀叹
⑤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
八、动词活用作状语
动词在谓语前,修饰或者限制谓语。
例如:
登高而招 《劝学》登高在这里修饰后面的招,表示招手的方式。
执刃而立
弃甲曳兵而走
儿惧,啼告母
九、容词用作名词
文言文中,当形容词担任主语或宾语时,它已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特征,而是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如:“将军身披坚执锐”中的“坚”“锐”,指的是坚固的铠甲和锐利的兵器。
①秦孝公据肴函之固 固:坚固的地势
②晓看红湿处 红:红花
③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绿、红:绿叶、红花。
④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夷”“近”:平坦、距离近的地方
⑤小学而大遗
⑥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远近”:天下的人
⑦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高:高处
⑧问其深,则好游者……
⑨常在于险远。
⑩圣益圣
�7�6亦以明死生之大
十、容词用作动词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直接带宾语时,它不再表示事物性质,而是表示相应的动作行为或变化发展。如:“其好游者不能穷也”中的“穷”,是走到尽头的意思。
①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穷:看尽
②火尚足以明也
③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 美:赞美
④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高:升高
⑤此诚雕虫之戏,不足为多也 多:推崇,赞许
⑥高其直 <促织〉 抬高
⑦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偏爱
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十一、形容词使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宾语时,它表示附加某种特征于宾语所表示的事物上,这种活用方式,就是形容词使动用法。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就是“使……变绿”的意思。
①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弱:使……削弱
②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 高:使……高,抬高
③昂其直,居为奇货 昂:使……高昂
④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弱:使……削弱
⑤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愚:使……愚笨
⑥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战国策》
⑦富国强兵
⑧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俄其体肤……
十二、形容词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上宾语时,它表示主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认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如:“登泰山而小天下”中的“小”,就是认为……小的意思。
①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小:认为……小
②予怪而问之 怪:认为……怪
③渔人甚异之 异:认为……奇怪
④贵货而易土 易:认为……容易
⑤患志之不立 患:以……为忧患
⑥不耻下问
⑦是古非今
⑧不远万里
十三、数词用作动词(或形容词、名词)
在文言文中,数词往往用来担当谓语,陈说事情的状况,或表示具有某个数量的事物。如:
六王毕,四海一 一: 统一(动词)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贰:背离(动词
十四、数词用作形容词
①余观乎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一:全、满(形容词)
②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 一:专一(形容词)
③二三其德 二三:不专一,不忠诚(形容词)
十五、数词用作名词
1其一犬坐于前 一只狼(名词)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