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帝是病死的还是被人下毒药害死的 请说明原因

 我来答
匿名用户
2014-01-24
展开全部
公元1908年11月14日,光绪帝突然“驾崩”于北京中南海,死时年仅次38岁。11月15日,慈禧太后在北京故宫,呜呼哀哉,魂归西天,死时年有73岁。皇帝和太后一前一后死亡,相隔不到20小时,轰动北京,震动中国。特别是光绪皇帝的死亡很不寻常,他年仅38岁,正当盛年,并且恰恰死在慈禧死的前一天,光绪皇帝的死引起许多猜测,留下了许多不解之谜。关于光绪帝的死历史上有许多不同说法。
第一种:慈禧知道自已即将归西天,不愿意在他死后,光绪皇帝重新掌权,派人毒死了光绪帝。主要依据有清末给光绪看病的名医屈桂庭他的回忆录中说:“光绪在临死前三天,在床上不停地翻滚,并且不停地大叫,‘肚子疼得不得了。’脸色发暗,舌头又黄又黑,明显是中毒症状。’”根据这种说法,光绪是被毒死的,最大的嫌疑人是慈禧太后,因为她是当时最有权势、又严密控制光绪帝的、最好下毒、最可能下毒的人。
第二种:袁世凯见慈禧一病难起,怕慈禧死后,光绪掌握实权,报复自已在戊戌变法出卖皇帝的行为,于是贿赂宫廷宦官,用剧毒药物害死光绪帝。这种说法最有权威的依据是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溥仪的说法,溥仪说:“我亲耳听到一个侍候光绪帝的老太监讲:‘光绪帝死前一天,只是用了一剂药,才变坏的。后来才知道这剂药是袁世凯送的。’”
第三种:太监李莲英得悉光绪帝的日记中载有西太后死后将诛袁世凯和他的消息,与慈禧一起阴谋将毒药投入光绪帝的食物中致使光绪帝中毒身亡。
第四种:这几年来有专家根据光绪帝生前的病历,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现代中医学理论,推断是光绪帝因为严重肺结核病加上其它并发症,导致死亡的。
第五种:光绪帝有严重的肾亏,加上光绪帝从小身体虚弱,从几岁起就受慈禧的压制,长期处在紧张之中,后来又在做皇帝时更是经历一连串的挫折和打击,病情逐渐加重,引起一系列呼吸道、消化道、等并发病症,最后病亡。这一说法主要依据是光绪生前的病历和光绪生前自已的一段回忆。

光绪帝死因初探:
在光绪死因的五种说法中,我倾向于第一种说法,主要理由如下:
一、光绪帝与慈禧太后之间积怨太久,仇恨太深,早已到了势不两立,有我无你、有你无我的地步。在中法战争前,他们之间关系还是友好、亲密的,但由于在中法战争中,他们一个主战一个主和,对战争的分歧太大,他们的关密关系荡然无存,矛盾和仇恨开始出现。后来经过光绪“亲政”、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失败、准备废掉光绪帝的大阿哥事件、光绪“爱妃”被害等等事件,他们之间已到仇深似海、你死我亡的地步。慈禧也多次想害死光绪帝,慈禧极为害怕自已死后,光绪报复她,让她死后不得安宁、死不瞑目,所以她预先设计毒死了光绪。
第二:慈禧历来心狠手棘,狠毒无比,她是公认的中国历史上三个最狠毒的女人之一(其它二位是吕后、武则天),被她害死的人不计其数。比如:肃顺、珍妃。所以对即是她侄子、又是她外甥的光绪,她也会毫不留情地下杀手。
第三:不管光绪帝是否有痨病、肾病,但这两种病都没有严重到致他于死地的地步。大家知道痨病到了不停地大口吐血的地步,才是比较严重。在光绪的病历中根本没有“吐血”记载,说明光绪的痨病不是很严重。因此光绪死于痨病、肾病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另外光绪死前几天的病历突然将光绪的病描述得很严重,使人感觉到光绪是正常死亡。这一点十分可疑,请不要忘记了给光绪帝看病的全部过程都在慈禧监视和掌握之下,光绪死前几天的病历极有可能是慈禧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派人“伪造”的。
第四: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太后将光绪帝关在中南海瀛台,整整十年间,光绪帝一直处在囚禁状态。瀛台是中南海一个四面环水的小岛,与陆地相连的只有一个木板桥,岛上慈禧派人二十多个心腹太监日夜严密监视光绪。整个紫禁城、中南海已是戒备森严,加上瀛台更严密的保安措施,外人是非常难以进入瀛台的,更何况你根本不熟悉中南海一带的地形。并且光光绪帝吃住还有一套安全程序。别说外人,就是一个长期生活宫中的人都难以接近皇帝。所以根据以上情况推断,害死光绪帝的不可能是袁世凯,只有严密控制中南海、瀛台、大权在握的慈禧才有最大嫌疑。
第五:光绪帝在死亡前一天,向全国发布诏令,命令各地总督巡抚寻找名医名方,推荐进京,为皇帝治病。这件事起码说明了两点,一是皇帝这时非常清醒,不象一个意识模糊、即将升天的人;二是皇帝对治好自已的病充满信心。但是就在第二天皇帝就突然死了,令人感到奇怪。还有一点更让人奇怪的是:
就在同一天,也即在慈禧死之前二天,清朝廷以光绪帝的名义发布两道诏令。
第一道:命醇亲王之子溥仪,在宫内教养,并在上书房读书。
第二道:授溥仪之父载沣为摄政王。
这两道诏令意思很清楚,一旦皇帝升天,就让溥仪继位,让溥仪父亲载沣主持朝政,辅助年幼的新皇帝。这两道命令是谁下的?不可能是光绪帝,因为光绪帝早已无权力,更没有可能指定自已的接班人。最有可能下这道命令的人是谁?慈禧。
为什么慈禧要下这两道诏令?从中看出两个问题。
一:慈禧自已的病已非常严重,到了最后关头,已到了不得不对后事进行安排的地步。但这一天光绪正好下诏令遍求全国名医,为他治病。
二、慈禧已经决定,要光绪帝死在她自已之前。道理很简单,如果光绪死在她后面,这两道诏令就成了一纸空文。因此,慈禧发了两道诏令,就是要光绪帝在她之前死。
果然,诏令下达第二天,光绪升天,溥仪继位,载沣监国,第三天,慈禧呜呼哀哉,上了西天。结果与慈禧设计的一样。
匿名用户
2014-01-24
展开全部
1908年11月14日(清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傍晚,38岁的

光绪皇帝载恬在历尽人生种种磨难之后,在中南海瀛台涵元殿内满含

悲愤地离开了人世。就在他死去的第二天下午,享尽人世间荣华富贵,

操纵清末政权达半个世纪之久的慈禧太后,亦病死于中南海的仪鸾殿。

皇帝与太后在不到二十四小时之后相继谢世,鉴于二人生前的特殊关

系及政治上的对立,消息一经传出,顿时引起人们的各种猜测。也许

是因为戊戌变法的失败,世人对光绪帝的坎坷一生寄予无限地同情,

于是光绪帝被谋害致死的传闻一时不胫而走。

有人认为,慈禧太后自知将不久于人世,为避免光绪帝他日再掌

朝政,于是命人将光绪帝先行谋毙。此种说法在《崇陵传信录》及

《清稗类钞》中均有记载。另有人认为,光绪帝是被李莲英等害死的。

因为李为太后的亲信,平时狗仗主势,经常中伤光绪帝,怕太后死后

对自己不利,于是将光绪帝害死。持该种说法的以英国人濮兰德的

《慈禧外传》最为代表。再有一种就是末代皇帝溥仪在《我的前半生》

中认为,光绪帝之死与袁世凯有关。袁世凯在戊戌变法中背信弃义,

导致光绪帝被囚,恐慈禧太后一死,光绪帝将其重办,于是,借进药

之机,将光绪帝毒死。

由于上述种种传闻,使光绪帝之死成为晚清历史上的一大疑案。

《清室外纪》曾有记载:“皇帝宾天之情形及其得病之由,外人无由

详知……关于太后、皇帝同时而崩,北京城中,言人人殊,然欲查其

原因,则实毫无线索。”

光绪帝到底是怎么死的,九十年后的今天,透过一份份档案和大

量文献记载,终于向世人揭示了这一真相:光绪帝确实是因病不治而

亡。

1874年19岁的同治帝驾崩,慈禧太后为再度垂帘听政,把持朝政,

立年仅4岁的醇亲王之子载恬为帝。幼小的光绪帝自进宫之日起就失去

了童年的欢乐。醉心于弄权施政的慈禧根本无心顾及年幼的光绪。长

期饮食失调,缺乏悉心照料,造成光绪帝从小心情抑郁,精神不快,

身体积弱,难以抵御疾病的侵袭。《满清野史》中曾有记述:“载恬

自十余龄,虽为天子,曾不及一孤儿,后之患痼疾,即由少时衣食不

节使然。”

成年后,光绪帝的体质仍未见好转,同时又患上了严重的遗精病

及腰背酸沉。37岁时光绪帝亲书“病原”说:“遗精之病将二十年,

前数年每月必发十数次,冬天较甚,腿膝足踝永远发凉……稍感风凉

则必头疼体酸,腰腿肩背酸沉。”据光绪十年、十二年脉案记载,光

绪帝经常患感冒及脾胃病,用药十分频繁。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体质孱弱的皇帝,在亲政后的十年间,身体却

有了明显的缓和。1898年,光绪大婚,迫于“祖制”,慈禧撤帘还政。

年轻的光绪帝面对内忧外患,满腔热忱地接受改良思想,力求富国强

兵,振兴朝政,大力推行变法。然而这一切,无不受到以慈禧为首的

顽固派的阻扰。帝党与后党的矛盾日趋激化,1898年推行百日的戊戌

变法最终在顽固派的疯狂镇压下宣告失败,“帝党”朝臣纷纷被逐杀。

光绪帝被囚禁瀛台,失去了人身自由。政治上的失意,精神上的孤寂

无助,使光绪帝在急怒惊心的处境下,终于精神崩溃,旧病复发,就

此再也未能康复。

光绪三十四年春,光绪帝已病入膏肓,御医曹元恒在医案中写道:

“肝肾阴虚,脾阳不足,气血亏损,治疗上已寒凉及温燥药均不能用。”

此时的光绪帝已患有严重的神经官能症、关节炎、骨结核,血液也出

现了毛病。为此,光绪本人也甚为焦躁绝望,多次申斥御医无能,处

方草率。进入光绪三十四年十月十七日,光绪的病情进入危急阶段,

先后出现肺炎与心肺衰竭等症状。十月二十一日子刻,光绪帝已进入

弥留状态,肢冷气陷,双目上翻,牙齿紧闭;午刻十分,脉息若有若

无;酉刻,终于“龙驭上宾”与世长辞。

生活上孤寂凄凉,政治上忧愤失望,身体上饱受病痛折磨,带着

对世间的爱与怨,光绪帝走完了他悲凉的一生。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4-01-24
展开全部
光绪34年10月21日(1908年11月14日)下午5时33分,龙驭上宝。10月20日仍由四位御医施焕、吕用宾、杜钟骏、周景涛先后诊疗,各书脉案,分处方药。其实,杜钟骏在10月17日已就病危“此病不出四日,必有危险”发出警示,并就此可否写入脉案,探询内务府,军机处各位大臣。从减除自己之责任。各位大臣明示我们都知道了,但不可写入脉案。与此同时,各位御医在脉案中也都先后强调治疗“在在棘手”、“于棘手之际”、“殊深棘手”。显然,各位御医对光绪之病危已欲放弃治疗,束手无策,免强处方用药了。至10月21日晨零时,急请太医院院使与仲元、御医全顺、忠勋等诊疗,已是“脉息如丝欲绝,肢冷、气陷、二目上翻、神识已迷,牙关紧闭,势已将脱,谨勉拟生脉饮,以尽血忱”了。
光绪帝满含悲愤,怨恨告别人世,立即引起朝野绘纭议论,加之慈禧也在22日死亡,中外震惊,社会普遍认为,年仅38岁的光绪,却死在74岁慈禧的前面,这就怀疑光绪之死,是处心积虑的谋害,怎么谋害?是谁谋害?的议论便绘纷出笼。
综览光绪之医案,实难作出何藏何府或何系统之疾病而最终造成不治而死亡的结论。但究竟因何而引起诸藏府功能之衰败而引致死亡,确也应该有个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看法。对此,的确应该关注“心身疾病”,最终可以导致阴亡或阳亡而终的后果。现仅就此,作一些讨论,或能对光绪被囚10年终致死亡的病因获得一个比较可信的意见。可惜,诸御医们虽然注意到“情志因素”,但因政治干预,未能按情志诊治。其实,诊治情志病本是中医学之所长。例如:《黄帝内经》早就严肃指出:“精神内伤,身必败亡”的严重后果,难道光绪不正是由此而造成之悲剧吗?
情志为内因,首先伤肝,所谓肝郁,其次伤心,即为心身疾病,肝伤则脾胃失和,消化系各种证候日益明显,心气伤则心肾失调,精神生殖泌尿系统诸证日趋严重,肝脾心肾均显失衡证候,肺气亦难独健,终致“病经日久,实实虚虚,在在棘手”,五脏皆败,神仙难医。
光绪之病,病在其皇帝已成年而力求改变大清国运之变法,成功在即兴致勃勃之时,慈禧等突然袭南昌,发动政变,不但杀死光绪变法所依之安臣,而且自己也被囚禁失去自由,悲愤、恼怒之情思无人可诉说,只能独自感受,如此郁闷一位健康之人也难能忍耐,况且像光绪从小虚弱之体,怎能适应如此严励的打击。这是光绪被囚禁之后发病的根本原因。
1898年8月光绪变法失败,被慈禧发动政变而囚禁,直到1908年10月22日死于囚所,整整10年零两个多月,10年铁窗,使光绪完全失去与知心人谈吐的可能,御医诊疗也只能在慈禧所能允许的情况下施治。慈禧深知光绪疾病之根是情志肝郁,却偏偏不许御医以此立论,其恶毒如此。治不能对证,必然导致迁延不愈,从而正中慈禧之下怀,光绪终于因肝郁而逐渐波及五脏,致使脏腑相继受损,发病而衰败,乃至最后阴阳离决而死亡。
光绪之疾病,按10年中御医们的诊疗记录,仍然可以明显察觉出内伤七情终致死亡的写照(西方称这种病为心理生理性疾病,日本人称之为心身疾病,中国西医曾延用神经官能症)。或可认为是一部典型的病史记录,尽管奉慈禧谕示,不敢明言“肝郁”之病因。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4-01-24
展开全部
正史上自然说是病死`但是光绪帝死了没几天慈禧也死了~这很让人怀疑`可没有证据说明光绪帝是被害死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