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朝历史乾隆皇帝的几位有名的儿子分别叫什么
乾隆皇帝有17个儿子。
皇长子永璜、皇次子永琏、皇三子永璋、皇四子永珹、皇五子永琪、皇六子永瑢、皇七子永琮、皇八子永璇、皇九子幼殇,未命名、皇十子幼殇,未命名、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二子永璂、皇十三子永璟、皇十四子永璐、皇十五子永琰、皇十六子幼殇,未命名、皇十七子永璘。
乾隆的儿子中有7人不到十岁就病逝,3人长大成人后英年早逝,乾隆帝晚年的时候皇子只剩下六人。
皇五子永琪是乾隆皇帝最喜爱的儿子,年仅25岁暴毙。
十五子永琰,就是后来的嘉庆皇帝,清朝第七位皇帝,清军入关后的第五位皇帝。嘉庆皇帝在位前四年并无实权,乾隆帝死后才独掌大权。
扩展资料
在历史上,接替乾隆皇位的下一任皇帝是十五阿哥永琰,成为嘉庆皇帝。其实,在嘉庆之前,乾隆曾经属意过这三个皇子。如果他们尚在,这个位置可能轮不到嘉庆。
在乾隆第一个嫡子诞生的时候,应该说,对于下一任皇储,他们都认为是毫无异议的。当时的乾隆还是宝亲王,雍正也还在世,这个孩子的名字还是雍正亲自命名,永琏的琏,意为承继皇位。加上乾隆也很喜欢自己这个儿子,在初登基的时候,就将永琏内定为皇储,并且将此密诏放在正大光明牌匾后面。
奈何在乾隆三年,永琏竟病死了,年仅九岁。乾隆帝极为伤感,将放在正大光明后的牌匾拿出,宣告永琏的皇储身份,赠给永琏的谥号为“端慧皇太子”。给永琏下葬也用的是皇太子的仪式。乾隆的第一次立储,以永琏的死亡宣告失败。
乾隆第二个想立为皇储的是皇七子永琮,和端慧太子永琏一样,由皇后富察氏所出,是乾隆的嫡子。在乾隆十一年出生。此时,乾隆对嫡子继承皇位的渴望没有散去,加上他和富察氏恩爱情深,乾隆对自己这第二个嫡子抱了很大的期望,说他“性成夙慧,歧嶷表异,出自正嫡,聪颖殊常”。
决定再次立富察氏的儿子为储,谁知道这个儿子却比他的哥哥永琏更短命,在乾隆十二年就因为出水痘病死了,还不到两岁。乾隆的第二次立储,再次以儿子的死亡宣告失败。
乾隆第三个想要立为皇储的是皇五子永琪。永琪生母愉妃并不得乾隆宠爱,在乾隆还是宝亲王时,就侍候弘历,但是乾隆登基后,她只被封为海常在,后来也只是加封为海贵人;直到生下皇五子永琪,才先后被加封为愉嫔,愉妃。
永琪聪慧学,少习马步射,武技颇精。博学多才,娴习满语、汉语、蒙古语,熟谙天文、地理,乾隆本来就对这个儿子很喜爱。在乾隆二十八年九州清宴失火时,永琪还不顾个人安危,冲进火场救出乾隆,更让乾隆看到了他的孝心。
这让乾隆大为感动,对永琪的喜爱更上一层,属意将永琪立为皇储,并在乾隆三十年加封他为和硕荣亲王。然而,永琪封王后即染病不起,四个月后不幸英年早逝,谥号“纯”。乾隆的第三次立储,再次以儿子的死亡宣告失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弘历(清朝第六位皇帝)
皇长子,永璜(1728-1750),母哲悯皇贵妃。追封定亲王,谥曰安。
皇次子,永琏(1730-1738),母孝贤纯皇后。乾隆三年(1738年)薨,册赠皇太子,谥端慧。
皇三子,永璋(1735-1760),母纯惠皇贵妃,追封循郡王。
皇四子,永珹(1739-1777),封履亲王,母淑嘉皇贵妃。
皇五子,永琪(1741-1766),封荣亲王,母愉贵妃,三十一年(1766年)薨,年二十六,谥号纯。
皇六子,永瑢(1743-1790),封质郡王,母纯惠皇贵妃。
皇七子,永琮(1746-1747),母孝贤纯皇后,弘历欲立为太子。
皇八子,永璇(1746-1832),封仪亲王,母淑嘉皇贵妃。
皇十一子,永瑆(1752-1823),字镜泉,号少厂,别号诒晋斋主人,封成亲王,母淑嘉皇贵妃,与刘墉、翁方纲、铁保并称清中期四大书家。
皇十五子,永琰(1760-1820),即嘉庆帝,母孝仪纯皇后。
扩展资料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继续训政,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1799年)2月7日卒于紫禁城养心殿,享年89岁。
有学者认为,雍正的继位很大程度原因是因为弘历的关系,是康熙看好弘历,才给雍正做皇帝。康熙大帝有97个皇孙,能养育宫中亲自教导的少之又少,弘历即是其中之一,康熙第一次见到弘历的时候,就感觉很亲切,非常宠爱他,后来弘历在御制诗集中多次写诗怀念祖孙二人相处时的融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爱新觉罗·弘历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继续训政,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